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佐治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降压药基础上,给予天麻钩藤饮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及降压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眩晕、头痛、失眠等症状的改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降压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天麻钩藤饮佐治高血压的症状改善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丹;聂太宝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4.5h 时间窗内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收集15例使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对策。结果1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静脉溶栓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有明显改善。结论规范化的护理对策可以确保患者安全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挽救患者的生命;可以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淑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 HepG2细胞 PI3K 信号通路相关分子 TIPE2分子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 HepG2细胞应用 RT_PCR 方法检测 HepG2细胞中 TIPE2的表达。结果姜黄素可上调 HepG2细胞中 TIPE2的 mRNA。结论姜黄素通过上调 TIPE2抑制 PI3K 信号通路,从而提高了抗肿瘤作用。
作者:金萌;孔丽;韩颖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临床诊治情况。方法将60例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电针治疗。对比2组疗效、病程和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临床治疗后疗效高于对照组,病程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接受电针治疗,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患者疗程和住院时间的缩短,因而可作为患者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宗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纤溶酶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伴高血脂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脑梗死伴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采用纤溶酶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血脂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 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NIHSS 评分均显著改善,但研究组较之对照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2组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血脂水平较之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纤溶酶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伴高血脂症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爱东;余建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分期综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在初诊时采用秋水仙碱片和洛索洛芬钠片治疗,间隙期采用苯溴马隆片治疗;急性发作期给予秋水仙碱片、洛索洛芬钠以及苯溴马隆片联合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前提下,初诊和急性发作期采用清热利湿方药治疗,间隙期采用健脾利湿方药治疗。全部患者均进行为期24周的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 VAS、PGA 评分,关节炎急性发作次数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 VAS 评分、PG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VAS 评分降低,PGA 评分升高,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关节炎急性发作次数为(4.53±1.87)次高于试验组的(3.76±2.2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出现转氨酶上升2例;试验组患者发生转氨酶上升1例。2组患者治疗期间肾功能、心电图、二便常规、血常规均未发生显著异常(P >0.05)。结论临床中在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时,中西药联合分期综合治疗能让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显著减少,让关节疼痛程度有效减轻,而且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光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主要累及中轴关节产生慢性炎症,并且可以伴发内脏或其他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类疾病。其典型X 线表现为骶髂关节间隙明显狭窄,关节面破坏,晚期患者脊柱呈“竹节样”强直变化。随着病情的逐步进展,脊柱强直畸形,骨骼质量明显下降,骨质疏松并且脆性增高,韧带软组织逐渐骨化导致弹性减低,在外力作用下或长期慢性劳损时均易造成脊柱骨折或伴发脱位。由于AS 疾病本身病变所具有的一系列骨骼特点,决定了其骨折影像表现也有一定特征[1_2]。
作者:张茜茜;汪建军;沈伟明;顾东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诺氟沙星胶囊,排石颗粒治疗。研究组予坦索罗辛、诺氟沙星胶囊治疗,2组患者均服药2周,并适量饮水及运功。对比观察2组患者排石时间,排石率,不良反应等。结果研究组排石时间短于对照组,排石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于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使用坦索罗辛有利于加快排石,提高排石效率,减少不良反应率,有利于促进输尿管下段结石排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义木;曾令浩;白海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1)本刊采用“浅标引”,即标引文章所研究和讨论的重点内容,论著类文章一般每篇标引2~5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尽量使用《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MeSH)》和《中医药主题词表》中所列的词。未被词表收录的词(自由词)必要时也可以作为关键词使用,处理办法有:①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关键词组配,例如,有关食管异物的文章标引关键词,而在《 MeSH》中无“食管异物”一词,则可用《MeSH》中列有的“食管”和“异物”两个关键词分别列出;②如果无法组配时,可选用直接的上位关键词,例如“五硫化物”(《MeSH》“中无),则标“硫化物类”(《MeSH》中有);③必要时,可适当地应用自由词。(2)肿瘤的标引:肿瘤(neoplasm)包括癌(cancer)、瘤(tumor)和囊肿(cyst)。《MeSH》中对肿瘤有2种表达方法,一种是按发病部位表达(如肺肿瘤、胃肿瘤等),一种按组织类型表达(如“腺癌”、“癌,鳞状细胞”等)。《MeSH》中对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未加区别,其恶性程度由肿瘤的组织类型决定的。因此,对肿瘤研究类文章的主题词标引,尽可能标引两个主题词,分别表明发生部位和组织类型,如胃腺癌需标引“胃肿瘤”和“腺癌”。(3)缩写词一般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HBsAg”标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4)关键词间用“;”隔开,以便倒装的词汇(如“心肌炎,急性”)与顺装词汇分开。英文关键词每个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降脂效果及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心血管内科75例 ACS 患者,入院后首次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 (20mg 组,n =45)或40mg(40mg 组,n =30)剂量治疗,维持治疗6个月。对比观察2组治疗1、6个月血脂和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评估2组维持治疗6月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 TC、LDL_C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6个月时2组 TC、LDL_C 均显著降低(P 均<0.05),其中40mg 组 TC 和 LDL_C 下降幅度显著大于20mg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与治疗1、6月时2组均未见转氨酶>3× ULN 病例。2组均未见严重肌肉不良事件和肾脏毒性发生。治疗6个月内,40mg 组和20mg 组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0%和4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CS 患者接受40mg 剂量阿托伐他汀维持治疗是安全的,降脂效果更佳,并可降低主要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作者:杜松强;何法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认知功能障碍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十分常见的非运动症状,随着病程的不断进展,90%以上的 PD 患者终会并发帕金森病痴呆( Parkinson' s disease dementia, PDD)。PDD 的认知功能障碍表现在执行能力、注意力、视空间能力及记忆力等多个认知领域的功能障碍。其中,执行功能障碍在 PDD 中非常常见,且多在疾病的早期就已经发生,故深入了解 PDD 的执行功能相关神经网络及可能的治疗靶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孟全华;罗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小儿扁桃体伴腺样体疾病的护理。方法将80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2组护理干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康复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有效预防减少患儿在术后相关并发症,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美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多层螺旋 CT 以其具备的分辨率高、操作简便易行等优点在临床中得到广泛普及,已逐渐发展为腹部急诊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1]。本组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102例腹部急症炎性病变患者行 CT 检查,对其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并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抗感染和抗贫血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剂量米非司酮(6.25mg,顿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大剂量米非司酮(12.50mg,顿服)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包括血清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及卵泡雌激素(FSH)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的血清LH、E2、P、FSH 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6.25 mg 与12.50mg 的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效果均较好,但6.25mg 的米非司酮治疗安全性更好,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更显著,具有更好的综合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狄文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辅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异甘草酸镁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4%高于对照组的88.9%(P <0.05)。观察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降低幅度为(33.8±3.3)U/ L 大于对照组的(29.3±4.4) U/ L(P <0.05)。结论异甘草酸镁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胰腺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可作为临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药物推广应用。
作者:程林;苗苗;刘俊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老年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ITP)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老年慢性 ITP 患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 =45)及对照组(n =45)。对照组患者采用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结合病情合理调整剂量;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治疗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老年慢性 ITP 患者,采用中药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不良反应少,临床疗效安全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该院门诊药房的配发药品差错发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药品调配差错的发生,提高药师的服务质量。方法统计分析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的调配差错处方。结果我院门诊药房发生调配差错的原因主要为医务人员缺乏责任心,业务或专业水平有限,受环境影响等。结论通过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加强职业培训以提高业务水平,优化就医流程,改造电脑系统,优化药师的工作环境等干预措施,从而降低配发药品差错的发生率。
作者:陈嘉;辛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十子代平方对 T2 DM GK 大鼠糖代谢的影响及对α_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方法 SPF级雄性13周龄 GK 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给予高脂饲料连续喂养4周,以随机血糖或糖负荷2h 血糖≥11.1mmol/ L为成模标准,将成模 GK 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卡波糖组(13.38mg/ kg)、十子代平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含生药4、8、16g/ kg),每组10只;另选等量 Wistar 大鼠为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给药前检测 GK 大鼠葡萄糖耐量(OGTT),给药前、给药4、8周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BG),给药8周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另外,以蔗糖为底物,建立α_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药,开展十子代平方抑制α_葡萄糖苷酶的实验研究,观察其对α_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十子代平方能够降低 GK 大鼠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降低 GK 大鼠 FBG及 HbA1c 水平,当浓度为125mg/ ml 时α_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强;十子代平方、阿卡波糖抑制α_葡萄糖苷酶作用的IC50值分别为:16.057、0.376mg/ ml。结论十子代平方能够降低 T2 DM GK 大鼠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改善 GK 大鼠 FBG、HbA1c 水平,促进体内糖代谢;十子代平方能够抑制α_葡萄糖苷酶活性,这可能是该方降血糖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董思圻;高秀娟;李继安;喇孝瑾;田春雨;程瑞婷;付茜茹;吴博;周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艾瑞昔布片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接受口服艾瑞昔布片治疗8周,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 Lysholm 膝关节评分,分析治疗前,治疗后第2、4、6、8周的疼痛程度和膝关节功能。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疼痛 VAS 评分逐渐降低,膝关节功能改善 Lysholm 膝关节评分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艾瑞昔布片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建洪;吴桂红;邓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该院临床药学室药物咨询情况,以期更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4年该院158例药物咨询记录,从咨询对象、咨询内容及药物种类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物咨询对象以年轻医师、护士居多,咨询内容主要涉及药物的用法用量、药物选择、配伍问题、特殊人群用药等,药物类型以抗感染药物、心血管类药物为主。结论药物咨询可以作为临床药师一个很好的药学服务切入点,促进医师、药师、护士三方的沟通,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邵晓丽;倪佳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