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林;苗苗;刘俊
目的:分析破裂脑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中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32例破裂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所有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下在支架辅助栓塞中采用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予以治疗,比较实施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水平变化。结果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应用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优于应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支架辅助栓塞中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液循环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印晓鸿;王远传;唐晓平;罗仁国;段劼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有效数字是在测量中所能得到的有实际意义的数字。一个有效数字构成的数值,只有末位数字是估计数字,其他均为准确数字。有效数字与测量仪器的灵敏度有关,如天平的敏感度为0.1mg,那么称重结果12.34mg 中,12.3mg 为准确数字,0.04mg 为估计数字,2项合在一起组成有效数字。平均值±标准差(-x ± s )的位数,一般按标准差的1/3来确定,如:(3.61±0.42)kg,标准差的1/3为0.14,标准差波动在百克位,即小数点后第1位上,故应取到小数点后第1位,即3.6±0.4,过多的位数并无意义。但是在一系列数值并列时,小数点后的位数应一致。例如在3.61±0.42、5.86±0.73、2.34±0.15这样一组数据中,第3组数据标准差0.15 的1/3为0.05,在小数点后第2位,则这组数据的有效位数均取到小数点后第2位。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比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 CHF 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43例)加用卡维地洛,对照组(42例)加用美托洛尔。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 LVEDd 降低幅度,LVEF、SV、CI 升高幅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2个月时无统计学差异(P >0.05),6个月、12个月时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2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后2个月时无统计学差异(P >0.05),6个月、12个月时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维地洛在改善心功能方面具有更好的远期效果,且安全性较佳,在 CHF 的临床治疗中可优先选择。
作者:王志慧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2组患者均按照三阶梯止痛药选择的方式予以常规的骨转移疼痛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止痛治疗基础上采用唑来膦酸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骨痛灵方中药治疗。采用 VAS (疼痛评分)和 KPS(生活质量评分)评价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 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VAS 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 VAS 评分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 KP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KPS 评分均升高,观察组患者的 VAS 评分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疼痛症状,在恶性肿瘤骨转移疾病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天志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1.当论文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该说明其是否符合人体试验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或国家性的)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重度急性酒精中毒的效果。方法将86例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常规基础治疗加大剂量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对照组仅常规基础治疗加大剂量纳洛酮。对比观察2组清醒时间及酒后症状,分析患者临床舒适度。结果治疗组患者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临床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大剂量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救治重度急性酒精中毒疗效显著,具有较好效果。在迅速促醒的同时有效改善了酒精中毒相关症状,临床舒适度提高,使患者高质量苏醒。
作者:李敏;白伟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将56例 DN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24h 尿蛋白定量、血肌酐( Scr)、血尿素氮( BUN)、胱抑素 C (Cys C)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24h 尿蛋白定量、Scr、BUN、Cys C、Fg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月后,观察组24h 尿蛋白定量、Cys C、Fg 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Scr、BUN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24h 尿蛋白定量、Scr、BUN、Cys C、Fg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 DN 可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降低蛋白尿,延缓肾功能的进展。
作者:陈薇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术后序贯放化疗治疗胃癌的效果。方法将30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分为 A、B及 C 3组,每组102例。A 组患者术后接受序贯放化疗治疗,B 组术后同时放化疗治疗,C 组术后仅进行化疗治疗。对比3组临床治疗效果和肿瘤复发转移率。结果 A 组及 B 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 C 组(P <0.05),而 A 组及 B 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 A 组及 B 组患者6个月肿瘤复发率及转移率明显低于 C 组(P <0.05),而 A 组及 B 组间肿瘤复发转移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相对于术后单纯化疗治疗,术后序贯放化疗治疗可有效的提高胃癌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胃癌的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
作者:何政;魏艳荣;崔海峰;韩专叶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分析医院2013年1~12月行 PCI 手术患者(共126例)临床资料。结果发生术后并发症23例,其中1例患者死亡,其余22例患者由于医护人员发现及时并给予及时处理,痊愈出院。结论对于行 PCI 术患者,护士除给予一般护理常规外,还应该充分认识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临床表现,严密观察病情,认真作好健康宣教,及早发现并发症并协助对症处理,从而提高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郭丽敏;黄景香;张东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的合理性评价,掌握其应用特点,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方法采用 Excel 等软件对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126例老年 CAP 住院患者所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用药频度(DDDS)等指标及联合用药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以喹诺酮类和β_内酰胺类为主,其中 DDDS 高者为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患者多数有联合用药,使用2种及2种以上者108例,占85.71%。老年 CAP 患者致病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0.32%,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所占比例高(23.81%)。结论我院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老年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对于仍存在的一些使用不合理的问题,应加强监测和管理,更好地促进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药。
作者:谢洪宝;何华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孕晚期血清甲胎蛋白与尿酸水平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临床资料,记录其妊娠结局,将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未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8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妊娠晚期血清甲胎蛋白(AFP)与尿酸水平。结果126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共发生不良妊娠结局41例,发生率为32.54%。观察组妊娠晚期血清甲胎蛋白与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血清 AFP 及尿酸的异常升高与早产、胎膜早破、胎盘早剥、胎儿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有相关性,监测孕晚期血清 AFP 及尿酸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姚润斯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了解瘢痕子宫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促进阴道分娩提供心理支持。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在我院孕检的320例瘢痕子宫孕妇进行调查,同期正常孕妇300例为对照组,测定2组的社会支持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瘢痕子宫孕妇社会支持得分、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全程管理后社会支持总得分、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瘢痕子宫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需要社会支持,对瘢痕子宫孕妇的全程管理可有效改善孕妇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分娩结局。
作者:何秀影;王子荷;张凤珍;姜秉芬;尹洁;郭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谵妄是以认知功能障碍、注意力不能集中、意识水平下降、精神活动力下降和睡眠觉醒周期紊乱为特征的一种急性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术后谵妄是指以手术为主要诱因并发生在麻醉苏醒后的谵妄状态。
作者:程彦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多层螺旋 CT 以其具备的分辨率高、操作简便易行等优点在临床中得到广泛普及,已逐渐发展为腹部急诊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1]。本组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102例腹部急症炎性病变患者行 CT 检查,对其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并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帕金森患者血尿酸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从2013年12月-2015年12月,选取我院67例确诊为帕金森的患者为研究组,并且用 MMSE 量表测定将其再分为认知障碍组和非认知障碍组;选取同期67例性别年龄都与研究组相匹配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对2组人群均检测空腹血尿酸值,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的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认知障碍组血尿酸水平低于非认知障碍组( P <0.05)。结论帕金森患者血尿酸水平降低,并且其血尿酸高低可能与认知障碍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作者:郑燕青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抗感染和抗贫血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剂量米非司酮(6.25mg,顿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大剂量米非司酮(12.50mg,顿服)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包括血清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及卵泡雌激素(FSH)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的血清LH、E2、P、FSH 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6.25 mg 与12.50mg 的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效果均较好,但6.25mg 的米非司酮治疗安全性更好,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更显著,具有更好的综合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狄文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认知功能障碍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十分常见的非运动症状,随着病程的不断进展,90%以上的 PD 患者终会并发帕金森病痴呆( Parkinson' s disease dementia, PDD)。PDD 的认知功能障碍表现在执行能力、注意力、视空间能力及记忆力等多个认知领域的功能障碍。其中,执行功能障碍在 PDD 中非常常见,且多在疾病的早期就已经发生,故深入了解 PDD 的执行功能相关神经网络及可能的治疗靶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孟全华;罗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天麻素注射液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镇痛等作用,在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1例静脉滴注天麻素注射液致寒颤反应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魏翠;孔飞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的留置位置对留置时间及性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分成手背静脉、桡静脉、大隐静脉、前臂内侧静脉、前臂外侧静脉等5组。观察留置针留置时间及通畅程度及患者舒适度。结果根据自制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表示愿意接受前臂外侧穿刺,原因是前臂外侧穿刺携带方便,利于活动,感觉舒适。表示愿意接受前臂外侧穿刺的患者明显多于其他四个部位穿刺者(χ2=5.34,P <0.05)。结论前臂外侧静脉适宜留置静脉留置针。
作者:高丽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