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

陈薇薇

关键词:前列地尔, 糖尿病肾病, 纤维蛋白原, 蛋白尿
摘要: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将56例 DN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24h 尿蛋白定量、血肌酐( Scr)、血尿素氮( BUN)、胱抑素 C (Cys C)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24h 尿蛋白定量、Scr、BUN、Cys C、Fg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月后,观察组24h 尿蛋白定量、Cys C、Fg 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Scr、BUN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24h 尿蛋白定量、Scr、BUN、Cys C、Fg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 DN 可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降低蛋白尿,延缓肾功能的进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孕晚期血清甲胎蛋白与尿酸水平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晚期血清甲胎蛋白与尿酸水平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临床资料,记录其妊娠结局,将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未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8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妊娠晚期血清甲胎蛋白(AFP)与尿酸水平。结果126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共发生不良妊娠结局41例,发生率为32.54%。观察组妊娠晚期血清甲胎蛋白与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血清 AFP 及尿酸的异常升高与早产、胎膜早破、胎盘早剥、胎儿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有相关性,监测孕晚期血清 AFP 及尿酸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姚润斯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腹部急症炎性病变 CT 诊断价值探讨

    多层螺旋 CT 以其具备的分辨率高、操作简便易行等优点在临床中得到广泛普及,已逐渐发展为腹部急诊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1]。本组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102例腹部急症炎性病变患者行 CT 检查,对其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并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抗感染和抗贫血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剂量米非司酮(6.25mg,顿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大剂量米非司酮(12.50mg,顿服)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包括血清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及卵泡雌激素(FSH)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的血清LH、E2、P、FSH 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6.25 mg 与12.50mg 的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效果均较好,但6.25mg 的米非司酮治疗安全性更好,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更显著,具有更好的综合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狄文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的典型影像学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主要累及中轴关节产生慢性炎症,并且可以伴发内脏或其他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类疾病。其典型X 线表现为骶髂关节间隙明显狭窄,关节面破坏,晚期患者脊柱呈“竹节样”强直变化。随着病情的逐步进展,脊柱强直畸形,骨骼质量明显下降,骨质疏松并且脆性增高,韧带软组织逐渐骨化导致弹性减低,在外力作用下或长期慢性劳损时均易造成脊柱骨折或伴发脱位。由于AS 疾病本身病变所具有的一系列骨骼特点,决定了其骨折影像表现也有一定特征[1_2]。

    作者:张茜茜;汪建军;沈伟明;顾东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支原体肺炎病程中患者血清 IgM 及 IgG 变化特点

    目的:观察 IgM 及 IgG 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中的变化特点。方法对60例 MP 感染患者和34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学标本同时进行 IgM 和 IgG 检测。在治疗前的急性期、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2周,检测2组的IgG 滴度和 IgM 阳性率。结果 MP 感染组 IgM 和 IgG 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在 MP感染组中,IgG 滴度在治疗后1周比治疗前显著升高(P <0.01),而在治疗后2周与治疗后1周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MP 感染组中,IgM 阳性率在治疗后1周比治疗前显著升高(P <0.01),在治疗后2周比治疗后1周显著下降(P <0.01)。结论治疗前 IgM 和 IgG 检测有助于 MP 感染的诊断,且在治疗后1周检测 MP_IgM 和 MP_IgG 比急性期检测阳性率更高;在 MP 感染的治疗监测中,检测 MP_IgM 比 MP_IgG 更优。

    作者:路光明;魏亚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胱抑素 C 用于评估肾功能损害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 C(CysC)作为肾小球滤过率指标在评估肾功能损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110例健康体检者和96例高危肾病患者和94例肾病患者血清中 CysC 的浓度,并与血尿素(Urea),血肌酐(Scr)进行比较。结果高危肾病组 CysC 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肾病组 CysC、Urea 及 Scr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1)。对照组、高危肾病组 Urea、Scr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 CysC 指标在临床评估肾功能损害方面,是一个比 Urea、Scr 更为准确、可靠、灵敏的指标。

    作者:任保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执行功能的神经网络在帕金森病痴呆中的应用

    认知功能障碍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十分常见的非运动症状,随着病程的不断进展,90%以上的 PD 患者终会并发帕金森病痴呆( Parkinson' s disease dementia, PDD)。PDD 的认知功能障碍表现在执行能力、注意力、视空间能力及记忆力等多个认知领域的功能障碍。其中,执行功能障碍在 PDD 中非常常见,且多在疾病的早期就已经发生,故深入了解 PDD 的执行功能相关神经网络及可能的治疗靶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孟全华;罗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院内延伸护理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院内延伸护理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2例肿瘤放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院内延伸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肿瘤放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院内延伸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肿瘤放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

    作者:冯勤;高荣娟;吴翠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运用品管圈提高乳腺癌患者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维护质量的实践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提高乳腺癌患者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 PICC 置管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其中对照组化疗期间接受临床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2组 PICC 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 PICC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对乳腺癌 PICC 置管化疗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预防 PICC 并发症发生率,提高 PICC 维护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徐友娣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应用金骨莲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应用金骨莲胶囊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OA)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9月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骨三科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应用金骨莲胶囊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以及 HSS 膝关节评分进行疗效评估,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时间、疼痛减轻程度低于对照组,行走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应用金骨莲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利于术后早期康复,是一种较为满意的治疗方法。

    作者:索木森;娄宏亮;李治国;马治国;连霄飞;索海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CT 检查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 CT 检查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均经 CT 检查,且经术后病理确诊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52例。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 CT 诊断敏感度,以及诊断分期正确率。结果 CT 诊断卵巢癌的敏感度为82.69%,诊断分期正确率为86.05%。结论 CT 在卵巢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田贺东;浦玉娥;乔雪梅;田贺永;王亚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神经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变化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分析近3年以来该院神经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变化情况,探讨在这一变化下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4月期间该院神经内科临床分离的菌株进行研究,以时间界限为依据进行分组,2012年1-12月分离的菌株为 A 组,2013年1-12月分离的菌株为 B 组,2014年1月-2015年4月分离的菌株为 C 组,观察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感染部位和菌株构成变化情况,探讨应对措施。结果 A、B、C 三组细菌感染率分别为4.98%、3.47%、3.41%,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分别为1.28%、0.79%、0.75%,该院神经内科细菌感染率和多重耐药菌感染均呈下降趋势,但变化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0.05);感染部位均以呼吸道感染为主,组间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0.05);细菌感染菌株构成情况组间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0.05);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以大肠杆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和绿脓杆菌有上升趋势,但组间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自2012年以来,该科室细菌感染率和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均有所下降,但下降不明显,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建议应严格规范抗生素的使用,尽可能减少侵入性操作。

    作者:郑长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三位一体化”治疗对残胃引起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动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三位一体治疗对残胃引起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浆中胃动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4组。三位一体组采用针刺、中药、西药结合治疗;中药组口服中药;针刺组采用针刺穴位;西药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及多潘立酮片。4组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每个疗程结束时检测胃动素指标。对比4组各症状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4组胃动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个月时各组间胃动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个月时,三位一体组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位一体组主要单项症状治疗有效率高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中药组、针刺组和西药组主要单项症状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位一体治疗可显著提高残胃引起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丽;刘建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拉莫三嗪治疗中老年癫痫合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拉莫三嗪治疗中老年癫痫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将98例中老年癫痫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拉莫三嗪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托吡酯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癫痫发作次数和抑郁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癫痫发作次数、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拉莫三嗪治疗中老年癫痫合并抑郁症患者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癫痫发作次数,同时改善抑郁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军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九味肝泰胶囊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成药九味肝泰胶囊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服用中成药九味肝泰胶囊,疗程2个月。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 BPRS 评分、PANSS 评分、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BPRS 评分以及 PANSS 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九味肝泰胶囊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孔红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小剂量布地奈德联合茶碱缓释片干预性治疗婴幼儿喘息发作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布地奈德联合茶碱缓释片干预性治疗婴幼儿喘息发作的疗效。方法将9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布地奈德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疗程12周)。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及随访1年喘息发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息及哮鸣音等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儿喘息发作次数及喘息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剂量布地奈德联合茶碱缓释片干预性治疗可有效预防婴幼儿喘息发作。

    作者:陈庆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脉搏氧饱和度监测在急诊及创伤外科中的临床指导意义

    目的:探讨脉搏饱和度(SpO2)监测在急诊及外科临床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该院急诊及创伤外科就诊的门诊患者100例,皆因呼吸损害罹患呼吸窘迫综合征,对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比较,轻度低氧血症存活率为100.0%(30/30),中度低氧血症患者的存活率为75.0%(30/40),重度低氧血症患者存活率为66.7%(20/30),中轻度患者的存活率较高,重度低氧血症患者的存活率较低,即脉搏血氧饱和度的监测与患者的临床治疗密切相关,不同程度的血氧症患者治疗难度不同。转移至重症监护的患者有中度和重度低氧血症患者,以临床治疗中产生的不良反应休克、肺水肿、心脏骤停为例,重度低血氧患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P <0.05)。结论 SPO2的监测直接反映了患者氧分压的情况,及时监测可以有效提高抢救的存活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急诊及创伤外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梁昌强;周先贵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乳酸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孕引产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乳酸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孕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孕中期引产妇女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米非司酮引产。对比2组总引产时间、产后24h 出血量、胎盘胎膜残留率、软产道损伤和胎儿娩出时间和引产效果。结果观察组总引产时间与胎儿娩出时间短于对照组,胎盘胎膜残留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产后24h 出血量和软产道损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引产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引产总有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2%(P <0.05)。结论中孕引产患者采用乳酸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乳酸依沙吖啶,可有效缩短产程,促进胎儿娩出,减少胎盘胎膜残留,安全有效,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李春会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在放射性食管炎防治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在食管癌放疗时放射性食管炎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放射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单纯放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庆大霉素加氟美松、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药治疗。对比2组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和分级,对比放射性食管炎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及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常规西药联合中药防治放射性食管炎效果好,能减少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提高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的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传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伊立替康致迟发性腹泻的药物治疗1例

    伊立替康适用于晚期结肠癌、直肠癌的一线治疗,也可用于术后辅助治疗。对肺癌、乳腺癌、胰腺癌、胃癌、宫颈癌和卵巢癌等有一定疗效。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或卡铂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可选择的一线治疗方案[1]。有报道认为40%的患者可能出现3~4度腹泻,并导致化疗方案提前中止[2],发生腹泻的时间约在用药后第5天出现[3],故使用伊立替康化疗的患者,应注意监护患者与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

    作者:张献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