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院内延伸护理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冯勤;高荣娟;吴翠华

关键词:内延伸护理, 肿瘤放化疗, 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院内延伸护理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2例肿瘤放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院内延伸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肿瘤放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院内延伸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肿瘤放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和爽与潘泻叶冲饮在小儿肠道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和爽与番泻叶加少量蔗糖冲饮在小儿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拟行结肠镜检查的82例患儿(1~6岁)随机分为 A 组、B 组。A 组早晨口服和爽(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B组检查前晚及检查当日晨起分量口服番泻叶溶液加少许白砂糖。观察2组的肠道准备质量和服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2组对清洁剂的可接受性,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水平变化。结果2组患儿均于服药后约1~1.5h 开始排便,排便5~8次后即可接受肠镜检查,2组肠道准备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 B组(P <0.05),主要表现为腹胀、呕吐,且患儿对清洁剂的接受程度也相对低一些;2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和爽与番泻叶加蔗糖冲饮在小儿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的质量均安全有效,但番泻叶加蔗糖冲饮不良反应更少,患儿可接受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彩日;韦彩香;劳有益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姜黄素对 HepG2细胞中 PI3K 信号通路 TIPE2分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 HepG2细胞 PI3K 信号通路相关分子 TIPE2分子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 HepG2细胞应用 RT_PCR 方法检测 HepG2细胞中 TIPE2的表达。结果姜黄素可上调 HepG2细胞中 TIPE2的 mRNA。结论姜黄素通过上调 TIPE2抑制 PI3K 信号通路,从而提高了抗肿瘤作用。

    作者:金萌;孔丽;韩颖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药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老年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老年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ITP)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老年慢性 ITP 患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 =45)及对照组(n =45)。对照组患者采用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结合病情合理调整剂量;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治疗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老年慢性 ITP 患者,采用中药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不良反应少,临床疗效安全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天麻钩藤饮佐治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佐治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降压药基础上,给予天麻钩藤饮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及降压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眩晕、头痛、失眠等症状的改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降压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天麻钩藤饮佐治高血压的症状改善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丹;聂太宝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术中冰冻组织印片细胞 DNA 倍体分析的研究进展

    在健康人体细胞中的 DNA 含量是绝对恒定的,其染色体数目为二倍体,且不会随种族、个体、性别、年龄的不同而改变。当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时,都涉及遗传物质的改变。当细胞受到致癌因素刺激时 DNA 会受到损伤,导致细胞核内基因突变、染色体断裂或畸形,使细胞在分裂增殖过程中出现 DNA含量的丢失、扩增、染色体移位、不分离等现象。这就导致细胞DNA 的质和量异常,从而使肿瘤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发生异常,成为肿瘤细胞(即 DNA 异倍体细胞)。DNA 含量的变化往往发生在细胞形态学变化之前,因此对细胞 DNA 含量的研究,有助于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1]。夏潮涌[2]报道有92%的实体肿瘤细胞存在异倍体,因此检测到 DNA 异倍体高度提示恶性肿瘤,且有很高的特异性。由于 DNA 含量测定和倍体分析是从核酸代谢分子水平上揭示肿瘤细胞增殖的动力学规律,全面了解其生物学特性,为肿瘤的诊断、预后、治疗提供有价值的指标。利用全自动细胞 DNA 图像分析仪对术中肿瘤组织印片 DNA 含量和倍体的分析在国外肿瘤病理诊断中已得到广泛应用。DNA 倍体能真实地反应 DNA 含量的多少,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测量和分析细胞核内 DNA 倍体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常方媛;赵久飞;常学洪;董建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静脉留置针佳留置位置分析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的留置位置对留置时间及性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分成手背静脉、桡静脉、大隐静脉、前臂内侧静脉、前臂外侧静脉等5组。观察留置针留置时间及通畅程度及患者舒适度。结果根据自制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表示愿意接受前臂外侧穿刺,原因是前臂外侧穿刺携带方便,利于活动,感觉舒适。表示愿意接受前臂外侧穿刺的患者明显多于其他四个部位穿刺者(χ2=5.34,P <0.05)。结论前臂外侧静脉适宜留置静脉留置针。

    作者:高丽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艾瑞昔布片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艾瑞昔布片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接受口服艾瑞昔布片治疗8周,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 Lysholm 膝关节评分,分析治疗前,治疗后第2、4、6、8周的疼痛程度和膝关节功能。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疼痛 VAS 评分逐渐降低,膝关节功能改善 Lysholm 膝关节评分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艾瑞昔布片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建洪;吴桂红;邓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腹部急症炎性病变 CT 诊断价值探讨

    多层螺旋 CT 以其具备的分辨率高、操作简便易行等优点在临床中得到广泛普及,已逐渐发展为腹部急诊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1]。本组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102例腹部急症炎性病变患者行 CT 检查,对其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并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CT 检查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 CT 检查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均经 CT 检查,且经术后病理确诊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52例。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 CT 诊断敏感度,以及诊断分期正确率。结果 CT 诊断卵巢癌的敏感度为82.69%,诊断分期正确率为86.05%。结论 CT 在卵巢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田贺东;浦玉娥;乔雪梅;田贺永;王亚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降脂效果及对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降脂效果及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心血管内科75例 ACS 患者,入院后首次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 (20mg 组,n =45)或40mg(40mg 组,n =30)剂量治疗,维持治疗6个月。对比观察2组治疗1、6个月血脂和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评估2组维持治疗6月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 TC、LDL_C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6个月时2组 TC、LDL_C 均显著降低(P 均<0.05),其中40mg 组 TC 和 LDL_C 下降幅度显著大于20mg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与治疗1、6月时2组均未见转氨酶>3× ULN 病例。2组均未见严重肌肉不良事件和肾脏毒性发生。治疗6个月内,40mg 组和20mg 组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0%和4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CS 患者接受40mg 剂量阿托伐他汀维持治疗是安全的,降脂效果更佳,并可降低主要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作者:杜松强;何法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我院2013-2015年抗肿瘤药物应用现状及调查

    目的:分析泉州市光前医院2013-2015年抗肿瘤药物的应用现状。方法选取2013-2015年泉州市光前医院抗肿瘤药用药频度与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在2013-2015年期间,抗肿瘤药物的用药总金额为4930801.04元、4661071.34元、4522249.87元,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在2013-2015年期间,前十位药品用药金额在抗肿瘤药物的总金额中占比为98.1%、98.1%、94.3%,我院的抗肿瘤药物比较稳定。在2013与2015年期间前三位品种分别是紫杉醇、盐酸吉西他滨、多西他赛,在2014年多西他赛注射液有所波动,但幅度不大。根据临床实践得出,紫杉醇与盐酸吉西他滨药物不良反应比较轻微,患者的耐受性比较好。因为顺铂和奥沙利铂日平均费用较低而其临床中用药频度高,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较好。结论在2013-2015年,泉州市光前医院用药比较合理,无不良反应发生,而且一些新型抗肿瘤药物将会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得以应用。

    作者:黄远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脉搏氧饱和度监测在急诊及创伤外科中的临床指导意义

    目的:探讨脉搏饱和度(SpO2)监测在急诊及外科临床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该院急诊及创伤外科就诊的门诊患者100例,皆因呼吸损害罹患呼吸窘迫综合征,对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比较,轻度低氧血症存活率为100.0%(30/30),中度低氧血症患者的存活率为75.0%(30/40),重度低氧血症患者存活率为66.7%(20/30),中轻度患者的存活率较高,重度低氧血症患者的存活率较低,即脉搏血氧饱和度的监测与患者的临床治疗密切相关,不同程度的血氧症患者治疗难度不同。转移至重症监护的患者有中度和重度低氧血症患者,以临床治疗中产生的不良反应休克、肺水肿、心脏骤停为例,重度低血氧患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P <0.05)。结论 SPO2的监测直接反映了患者氧分压的情况,及时监测可以有效提高抢救的存活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急诊及创伤外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梁昌强;周先贵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西药联合分期综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分期综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在初诊时采用秋水仙碱片和洛索洛芬钠片治疗,间隙期采用苯溴马隆片治疗;急性发作期给予秋水仙碱片、洛索洛芬钠以及苯溴马隆片联合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前提下,初诊和急性发作期采用清热利湿方药治疗,间隙期采用健脾利湿方药治疗。全部患者均进行为期24周的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 VAS、PGA 评分,关节炎急性发作次数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 VAS 评分、PG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VAS 评分降低,PGA 评分升高,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关节炎急性发作次数为(4.53±1.87)次高于试验组的(3.76±2.2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出现转氨酶上升2例;试验组患者发生转氨酶上升1例。2组患者治疗期间肾功能、心电图、二便常规、血常规均未发生显著异常(P >0.05)。结论临床中在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时,中西药联合分期综合治疗能让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显著减少,让关节疼痛程度有效减轻,而且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光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我院临床药学室药物咨询案例158例分析

    目的:分析该院临床药学室药物咨询情况,以期更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4年该院158例药物咨询记录,从咨询对象、咨询内容及药物种类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物咨询对象以年轻医师、护士居多,咨询内容主要涉及药物的用法用量、药物选择、配伍问题、特殊人群用药等,药物类型以抗感染药物、心血管类药物为主。结论药物咨询可以作为临床药师一个很好的药学服务切入点,促进医师、药师、护士三方的沟通,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邵晓丽;倪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玻璃酸钠滴眼液与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干眼症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玻璃酸钠滴眼液和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患者应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连续用药30d 后,比较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和 Schirmer 及 BUT 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30d 后均能改善 Schirmer 试验和BUT,但研究组改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和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均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小牛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的疗效比玻璃酸钠滴眼液的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洁;马英慧;石晶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医学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描述的要求

    在医学论文的描述中,凡涉及到实验动物者,在描述中应符合以下要求:(1)品种、品系描述清楚;(2)强调来源交待;(3)遗传背景;(4)微生物学质量;(5)明确体质量;(6)明确等级;(7)明确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8)明确性别;(9)有无质量合格证;(10)有对饲养的描述(如饲料类型、营养水平、照明方式、温度要求、湿度要求);(11)所有动物数量准确;(12)详细描述动物的健康状况;(13)对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有单独清楚的交代;(14)全部有对照,部分可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同型半胱氨酸与家族遗传高血脂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家族遗传高血脂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高脂血症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1日-2015年10月31日本院住院或门诊患者500例高血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入选病例均存在家族遗传高血脂病史,另选同期健康体检的500例血脂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血清 HCY 含量、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_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_C)、三酰甘油浓度等临床指标进行检验,并以此分析HCY 水平和家族遗传高血脂症患者的临床关系。结果观察组血 HCY、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_C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清 HCY 含量与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_C 浓度均存在水平正相关(r 值分别为0.48、0.36、0.39,P 均<0.01)。结论家族遗传高血脂症患者的 HCY 水平显著高于血脂正常人群,同时家族遗传高血脂患者的 HCY 水平与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_C 浓度均呈正相关。由此可见,HCY 会对家族遗传高血脂患者的病情发生与发展起到一定的诱发作用,临床中可将 HCY 的检测水平作为家族遗传性高血脂患者的辅助诊断依据。

    作者:陈旭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伊立替康致迟发性腹泻的药物治疗1例

    伊立替康适用于晚期结肠癌、直肠癌的一线治疗,也可用于术后辅助治疗。对肺癌、乳腺癌、胰腺癌、胃癌、宫颈癌和卵巢癌等有一定疗效。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或卡铂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可选择的一线治疗方案[1]。有报道认为40%的患者可能出现3~4度腹泻,并导致化疗方案提前中止[2],发生腹泻的时间约在用药后第5天出现[3],故使用伊立替康化疗的患者,应注意监护患者与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

    作者:张献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误诊为腹腔脓肿1例

    患者,女,60岁。因发现腹部肿物2月,间断腹痛1h,急诊以“腹部占位”收入肿瘤科,急查末梢血糖30.2mmol/ L,以糖尿病并腹腔肿物转入我科。患者否认既往有糖尿病、恶性肿瘤、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体格检查:T 36.9℃,P 90次/分,R 20次/分,Bp 150/90mmHg,神志清楚,精神正常,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肌软,肝脾肋下未及,下腹部局限性隆起,质韧,无明显压痛,叩诊为浊音,移动性浊音阴性。双肾区无明显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时血常规:WBC 6.5×109/ L,RBC 4.2×1012/ L,Hb 123g/ L,PLT 301×109/ L。血生化:肝功能正常,肌酐136μmol/ L,尿素氮8.56mmol/ L,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31.23 mmol/ L,尿常规: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尿蛋白(-),尿比重1.020,尿糖(+++),酮体(-);HbA1c 12%。次日行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14.51mmol/ L,餐后2h 血糖20.66 mmol / L,空腹胰岛素0.47mU/ L,餐后2h 胰岛素1.45mU/ L,空腹 C 肽0.76μg/ L,餐后2h C 肽1.78g/ L;抗胰岛素自身抗体(-),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ECG:窦性心律,部分导联 T波低平。胸片: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 CT 平扫:腹腔占位,考虑脓肿可能。入院后诊断:2型糖尿病,腹腔占位:脓肿待排。入院后予降糖、补液、抗血小板聚集、抗感染等治疗。因腹部 CT 提示“脓肿”,遂行腹部肿物穿刺引流及脓液培养+药敏,抽出淡黄色澄清液体约10ml,排除占位性脓肿可能,考虑腹腔肿物为隆起之膀胱,停止穿刺,予以留置导尿,导出淡黄色尿液约1200ml,腹部肿物随即消失。后再行膀胱残余尿量测定约110ml,尿动力学检查示:高顺应性膀胱,膀胱收缩无力,膀胱感觉迟钝。修正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

    作者:徐章伦;胡桂华;秦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大剂量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大剂量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重度急性酒精中毒的效果。方法将86例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常规基础治疗加大剂量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对照组仅常规基础治疗加大剂量纳洛酮。对比观察2组清醒时间及酒后症状,分析患者临床舒适度。结果治疗组患者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临床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大剂量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救治重度急性酒精中毒疗效显著,具有较好效果。在迅速促醒的同时有效改善了酒精中毒相关症状,临床舒适度提高,使患者高质量苏醒。

    作者:李敏;白伟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