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2013-2015年抗肿瘤药物应用现状及调查

黄远莉

关键词:泉州市光前医院, 抗肿瘤药物
摘要:目的:分析泉州市光前医院2013-2015年抗肿瘤药物的应用现状。方法选取2013-2015年泉州市光前医院抗肿瘤药用药频度与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在2013-2015年期间,抗肿瘤药物的用药总金额为4930801.04元、4661071.34元、4522249.87元,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在2013-2015年期间,前十位药品用药金额在抗肿瘤药物的总金额中占比为98.1%、98.1%、94.3%,我院的抗肿瘤药物比较稳定。在2013与2015年期间前三位品种分别是紫杉醇、盐酸吉西他滨、多西他赛,在2014年多西他赛注射液有所波动,但幅度不大。根据临床实践得出,紫杉醇与盐酸吉西他滨药物不良反应比较轻微,患者的耐受性比较好。因为顺铂和奥沙利铂日平均费用较低而其临床中用药频度高,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较好。结论在2013-2015年,泉州市光前医院用药比较合理,无不良反应发生,而且一些新型抗肿瘤药物将会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得以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2种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近远期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 CHF 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43例)加用卡维地洛,对照组(42例)加用美托洛尔。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 LVEDd 降低幅度,LVEF、SV、CI 升高幅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2个月时无统计学差异(P >0.05),6个月、12个月时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2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后2个月时无统计学差异(P >0.05),6个月、12个月时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维地洛在改善心功能方面具有更好的远期效果,且安全性较佳,在 CHF 的临床治疗中可优先选择。

    作者:王志慧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小剂量布地奈德联合茶碱缓释片干预性治疗婴幼儿喘息发作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布地奈德联合茶碱缓释片干预性治疗婴幼儿喘息发作的疗效。方法将9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布地奈德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疗程12周)。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及随访1年喘息发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息及哮鸣音等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儿喘息发作次数及喘息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剂量布地奈德联合茶碱缓释片干预性治疗可有效预防婴幼儿喘息发作。

    作者:陈庆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2组患者均按照三阶梯止痛药选择的方式予以常规的骨转移疼痛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止痛治疗基础上采用唑来膦酸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骨痛灵方中药治疗。采用 VAS (疼痛评分)和 KPS(生活质量评分)评价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 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VAS 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 VAS 评分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 KP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KPS 评分均升高,观察组患者的 VAS 评分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疼痛症状,在恶性肿瘤骨转移疾病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天志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英文缩略语书写规范

    英文缩略语有3种情况:(1)公知公用的英文缩略语可以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PCR 等。(2)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用的缩略语。此类缩略语在摘要和正文中首次出现时均应注明其中文全称,然后圆形括号内注出英文全称及缩写,如双相气道正压(bilevel pos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3)中文病名过长并在文中多次出现者,为方便书写及增加文章的可读性而采取缩略语形式,处理方法同第二种情况。如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该院收治的行冠脉造影检查并置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 DES)的患者100例。术后6个月后随访,24例发生狭窄,再狭窄率24%。对比无狭窄组及狭窄组患者的 HCY 水平。将 HCY 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根据 HCY 的检测水平,高 HCY 组60例患者,其中30例患者出院后长期服用叶酸,30例未服用。对比服用叶酸与未服用叶酸患者的HCY 测定值及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结果 HCY 与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呈正相关(OR =0.971,95%CI =0.946-0.997,P =0.029),30例口服叶酸患者在服药6个月时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值及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无明显变化,随访12个月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值及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明显降低( P <0.05)。结论血浆 HCY 水平是造成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口服叶酸能够降低血浆 HCY 的水平,降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

    作者:邸清洁;高兰芳;赵可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同型半胱氨酸与家族遗传高血脂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家族遗传高血脂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高脂血症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1日-2015年10月31日本院住院或门诊患者500例高血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入选病例均存在家族遗传高血脂病史,另选同期健康体检的500例血脂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血清 HCY 含量、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_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_C)、三酰甘油浓度等临床指标进行检验,并以此分析HCY 水平和家族遗传高血脂症患者的临床关系。结果观察组血 HCY、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_C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清 HCY 含量与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_C 浓度均存在水平正相关(r 值分别为0.48、0.36、0.39,P 均<0.01)。结论家族遗传高血脂症患者的 HCY 水平显著高于血脂正常人群,同时家族遗传高血脂患者的 HCY 水平与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_C 浓度均呈正相关。由此可见,HCY 会对家族遗传高血脂患者的病情发生与发展起到一定的诱发作用,临床中可将 HCY 的检测水平作为家族遗传性高血脂患者的辅助诊断依据。

    作者:陈旭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西药联合分期综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分期综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在初诊时采用秋水仙碱片和洛索洛芬钠片治疗,间隙期采用苯溴马隆片治疗;急性发作期给予秋水仙碱片、洛索洛芬钠以及苯溴马隆片联合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前提下,初诊和急性发作期采用清热利湿方药治疗,间隙期采用健脾利湿方药治疗。全部患者均进行为期24周的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 VAS、PGA 评分,关节炎急性发作次数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 VAS 评分、PG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VAS 评分降低,PGA 评分升高,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关节炎急性发作次数为(4.53±1.87)次高于试验组的(3.76±2.2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出现转氨酶上升2例;试验组患者发生转氨酶上升1例。2组患者治疗期间肾功能、心电图、二便常规、血常规均未发生显著异常(P >0.05)。结论临床中在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时,中西药联合分期综合治疗能让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显著减少,让关节疼痛程度有效减轻,而且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光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大剂量肾上腺素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心脏骤停患者采用大剂量肾上腺素进行抢救的效果。方法将92例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在常规抢救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的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大剂量肾上腺素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和自主循环、呼吸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复苏成功率为47.83%高于对照组的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和自主呼吸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存活>1d 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和常规剂量肾上腺素治疗比较,大剂量对于心脏骤停患者具有更显著的抢救效果,有助于促进患者自主循环和呼吸的迅速恢复,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挽救患者的生命,临床应用价值更显著。

    作者:魏芳玲;任天成;童梅;赵晨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抗感染和抗贫血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剂量米非司酮(6.25mg,顿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大剂量米非司酮(12.50mg,顿服)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包括血清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及卵泡雌激素(FSH)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的血清LH、E2、P、FSH 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6.25 mg 与12.50mg 的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效果均较好,但6.25mg 的米非司酮治疗安全性更好,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更显著,具有更好的综合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狄文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伊立替康致迟发性腹泻的药物治疗1例

    伊立替康适用于晚期结肠癌、直肠癌的一线治疗,也可用于术后辅助治疗。对肺癌、乳腺癌、胰腺癌、胃癌、宫颈癌和卵巢癌等有一定疗效。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或卡铂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可选择的一线治疗方案[1]。有报道认为40%的患者可能出现3~4度腹泻,并导致化疗方案提前中止[2],发生腹泻的时间约在用药后第5天出现[3],故使用伊立替康化疗的患者,应注意监护患者与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

    作者:张献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海南地区志贺菌属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究海南地区志贺菌属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在海南省中医院接受治疗的69例腹泻疾病患者,收集的69株志贺菌属,检测志贺菌属对多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生化和血清学的方法对血清群进行有效的检查,对耐药性进行详细分析。结果0~5岁的患者数量比较多,69株志贺菌属感染的患者中5岁以下的患者有53例,构成比为76.8%。氨苄西林、氯霉素的耐药性比较强,耐药率分别为98.5%和94.2%。哌拉西林、拉氧头孢、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率比较高,分别为100.0%、94.2%、86.9%、85.5%。结论海南地区感染志贺菌属的菌群和血清型和患者的年龄存在一定的联系,敏感度和耐药性也随之改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给予有效的指导和预防。

    作者:王琼珠;刘阳桦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常规治疗加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治疗。2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测定肝功能并比较,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 ALT、AST、GGT、ALP、TBA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周后,2组 ALT、AST 水平均下降,且试验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GGT、ALP、TBA 水平下降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周后,试验组 ALT、AST 恢复正常率(正常值<40U/ 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疗效较好,恢复肝功能更快,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雷澈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的典型影像学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主要累及中轴关节产生慢性炎症,并且可以伴发内脏或其他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类疾病。其典型X 线表现为骶髂关节间隙明显狭窄,关节面破坏,晚期患者脊柱呈“竹节样”强直变化。随着病情的逐步进展,脊柱强直畸形,骨骼质量明显下降,骨质疏松并且脆性增高,韧带软组织逐渐骨化导致弹性减低,在外力作用下或长期慢性劳损时均易造成脊柱骨折或伴发脱位。由于AS 疾病本身病变所具有的一系列骨骼特点,决定了其骨折影像表现也有一定特征[1_2]。

    作者:张茜茜;汪建军;沈伟明;顾东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低温等离子小儿扁桃体伴腺样体消融术围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小儿扁桃体伴腺样体疾病的护理。方法将80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2组护理干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康复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有效预防减少患儿在术后相关并发症,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美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请作者在写论文时使用参考文献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胺碘酮联合艾司洛尔治疗快速阵发房颤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艾司洛尔治疗快速阵发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3例快速阵发房颤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静脉注射胺碘酮联合艾司洛尔治疗,对照组单独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5%高于对照组的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且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胺碘酮联合艾司洛尔治疗快速阵发房颤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胺碘酮患者,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金莹;姚丹林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诺氟沙星胶囊,排石颗粒治疗。研究组予坦索罗辛、诺氟沙星胶囊治疗,2组患者均服药2周,并适量饮水及运功。对比观察2组患者排石时间,排石率,不良反应等。结果研究组排石时间短于对照组,排石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于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使用坦索罗辛有利于加快排石,提高排石效率,减少不良反应率,有利于促进输尿管下段结石排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义木;曾令浩;白海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照来院就诊号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曲美他嗪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给予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3.33%显著高于观察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治疗方案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明志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16例创伤性肺血肿的临床诊疗体会

    外伤所致胸部损伤是胸外科常见的急症,由于胸腔脏器生理及解剖特点,患者往往可能伴随颅脑以及腹腔脏器的损伤,导致呼吸和循环功能衰竭[1]。创伤性肺血肿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部受伤所致肺实质内压力升高,肺组织撕裂,血液溢入其裂隙组织内而形成,当腔内被气体填充时也称为创伤性肺囊肿。据相关文献报道,肺撕裂损伤中创伤性肺血肿的发生率约为10%[2]。虽然肺血肿对肺气体交换不会造成影响,但会带来肺部感染和脓肿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3]。本文探讨了影像学检查对于创伤性肺血肿患者早期诊断的重要性,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依据。

    作者:李毅成;姜镭;詹锋;李栋;邓文炬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3例的实践体会

    结合临床药师参与查房的3个工作案例,介绍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的工作实践与体会,阐述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的切实开展可以有效地推动临床药学的发展,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周红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