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数字是在测量中所能得到的有实际意义的数字。一个有效数字构成的数值,只有末位数字是估计数字,其他均为准确数字。有效数字与测量仪器的灵敏度有关,如天平的敏感度为0.1mg,那么称重结果12.34mg 中,12.3mg 为准确数字,0.04mg 为估计数字,2项合在一起组成有效数字。平均值±标准差(-x ± s )的位数,一般按标准差的1/3来确定,如:(3.61±0.42)kg,标准差的1/3为0.14,标准差波动在百克位,即小数点后第1位上,故应取到小数点后第1位,即3.6±0.4,过多的位数并无意义。但是在一系列数值并列时,小数点后的位数应一致。例如在3.61±0.42、5.86±0.73、2.34±0.15这样一组数据中,第3组数据标准差0.15 的1/3为0.05,在小数点后第2位,则这组数据的有效位数均取到小数点后第2位。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破裂脑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中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32例破裂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所有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下在支架辅助栓塞中采用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予以治疗,比较实施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水平变化。结果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应用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优于应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支架辅助栓塞中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液循环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印晓鸿;王远传;唐晓平;罗仁国;段劼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帕金森患者血尿酸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从2013年12月-2015年12月,选取我院67例确诊为帕金森的患者为研究组,并且用 MMSE 量表测定将其再分为认知障碍组和非认知障碍组;选取同期67例性别年龄都与研究组相匹配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对2组人群均检测空腹血尿酸值,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的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认知障碍组血尿酸水平低于非认知障碍组( P <0.05)。结论帕金森患者血尿酸水平降低,并且其血尿酸高低可能与认知障碍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作者:郑燕青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分析医院2013年1~12月行 PCI 手术患者(共126例)临床资料。结果发生术后并发症23例,其中1例患者死亡,其余22例患者由于医护人员发现及时并给予及时处理,痊愈出院。结论对于行 PCI 术患者,护士除给予一般护理常规外,还应该充分认识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临床表现,严密观察病情,认真作好健康宣教,及早发现并发症并协助对症处理,从而提高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郭丽敏;黄景香;张东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该院门诊药房的配发药品差错发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药品调配差错的发生,提高药师的服务质量。方法统计分析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的调配差错处方。结果我院门诊药房发生调配差错的原因主要为医务人员缺乏责任心,业务或专业水平有限,受环境影响等。结论通过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加强职业培训以提高业务水平,优化就医流程,改造电脑系统,优化药师的工作环境等干预措施,从而降低配发药品差错的发生率。
作者:陈嘉;辛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脉搏饱和度(SpO2)监测在急诊及外科临床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该院急诊及创伤外科就诊的门诊患者100例,皆因呼吸损害罹患呼吸窘迫综合征,对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比较,轻度低氧血症存活率为100.0%(30/30),中度低氧血症患者的存活率为75.0%(30/40),重度低氧血症患者存活率为66.7%(20/30),中轻度患者的存活率较高,重度低氧血症患者的存活率较低,即脉搏血氧饱和度的监测与患者的临床治疗密切相关,不同程度的血氧症患者治疗难度不同。转移至重症监护的患者有中度和重度低氧血症患者,以临床治疗中产生的不良反应休克、肺水肿、心脏骤停为例,重度低血氧患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P <0.05)。结论 SPO2的监测直接反映了患者氧分压的情况,及时监测可以有效提高抢救的存活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急诊及创伤外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梁昌强;周先贵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中成药九味肝泰胶囊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服用中成药九味肝泰胶囊,疗程2个月。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 BPRS 评分、PANSS 评分、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BPRS 评分以及 PANSS 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九味肝泰胶囊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孔红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 CT 检查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均经 CT 检查,且经术后病理确诊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52例。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 CT 诊断敏感度,以及诊断分期正确率。结果 CT 诊断卵巢癌的敏感度为82.69%,诊断分期正确率为86.05%。结论 CT 在卵巢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田贺东;浦玉娥;乔雪梅;田贺永;王亚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1科研设计的选题与立题问题(1)标题太长,主题不突出;(2)标题与内容不符,或题目太大而内容贫乏;(3)标题单调,主题不明确。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辅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异甘草酸镁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4%高于对照组的88.9%(P <0.05)。观察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降低幅度为(33.8±3.3)U/ L 大于对照组的(29.3±4.4) U/ L(P <0.05)。结论异甘草酸镁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胰腺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可作为临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药物推广应用。
作者:程林;苗苗;刘俊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对比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紫癜、消化道症状消失时间,关节症状、肾损害等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能够增强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值得借鉴。
作者:朱晓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4年上报的 ADR 报告465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65例 ADR 报告中,60岁以上患者发生 ADR 的比例高,有227例(48.82%);静脉给药途径引发的 ADR 多,有414例(89.03%);抗感染药物易引发 ADR,有114例(24.52%);ADR 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有241例(51.83%)。结论临床应加强 ADR 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以减少和避免 ADR 的发生。
作者:刘瑕瑜;毛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患者女,61岁。因突发胸闷4h于2015年3月10日入我院急诊,行心电图后以“急性心肌梗死”转入心内科。既往高血压及胃炎史,未规律治疗。4h前正常饮食(无饮酒及暴饮暴食)后突发胸闷,略感腹胀,伴大汗、恶心并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未特殊处理来诊。查体:T 36.2℃,P 59次/min,R 21次/min,BP 90/60mmHg(1mmHg=0.133kPa),查体欠合作,神志淡漠,精神欠佳,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59次/min,律齐,心音可,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腹平坦,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叩鼓音,双下肢无浮肿。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2Mv(非弓背形);血白细胞16.4×109/L,中性粒细胞0.82,并等待肌钙蛋白T( cTnT)结果,初步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交代病情后予充分抗血小板、抗凝及活血化瘀等治疗,并尿激酶150万U溶栓,2h后患者症状无改善,且腹胀加重,上腹部压痛明显,肠鸣音减弱,并再次呕吐2次,期间复查心电图同前无变化,不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演变规律。cTnT阴性,急查血淀粉酶>3000U/L,彩色多普勒超声:心脏未见明显异常,胰腺肿大,请消化内科会诊考虑“急性胰腺炎”,转入消化科治疗18d痊愈出院。
作者:徐宪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心脏骤停患者采用大剂量肾上腺素进行抢救的效果。方法将92例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在常规抢救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的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大剂量肾上腺素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和自主循环、呼吸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复苏成功率为47.83%高于对照组的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和自主呼吸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存活>1d 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和常规剂量肾上腺素治疗比较,大剂量对于心脏骤停患者具有更显著的抢救效果,有助于促进患者自主循环和呼吸的迅速恢复,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挽救患者的生命,临床应用价值更显著。
作者:魏芳玲;任天成;童梅;赵晨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三位一体治疗对残胃引起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浆中胃动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4组。三位一体组采用针刺、中药、西药结合治疗;中药组口服中药;针刺组采用针刺穴位;西药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及多潘立酮片。4组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每个疗程结束时检测胃动素指标。对比4组各症状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4组胃动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个月时各组间胃动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个月时,三位一体组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位一体组主要单项症状治疗有效率高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中药组、针刺组和西药组主要单项症状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位一体治疗可显著提高残胃引起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丽;刘建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4.5h 时间窗内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收集15例使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对策。结果1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静脉溶栓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有明显改善。结论规范化的护理对策可以确保患者安全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挽救患者的生命;可以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淑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天麻素注射液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镇痛等作用,在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1例静脉滴注天麻素注射液致寒颤反应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魏翠;孔飞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常规治疗加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治疗。2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测定肝功能并比较,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 ALT、AST、GGT、ALP、TBA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周后,2组 ALT、AST 水平均下降,且试验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GGT、ALP、TBA 水平下降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周后,试验组 ALT、AST 恢复正常率(正常值<40U/ 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疗效较好,恢复肝功能更快,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雷澈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布地奈德联合茶碱缓释片干预性治疗婴幼儿喘息发作的疗效。方法将9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布地奈德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疗程12周)。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及随访1年喘息发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息及哮鸣音等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儿喘息发作次数及喘息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剂量布地奈德联合茶碱缓释片干预性治疗可有效预防婴幼儿喘息发作。
作者:陈庆海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