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拉莫三嗪治疗中老年癫痫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将98例中老年癫痫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拉莫三嗪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托吡酯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癫痫发作次数和抑郁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癫痫发作次数、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拉莫三嗪治疗中老年癫痫合并抑郁症患者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癫痫发作次数,同时改善抑郁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军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近期发现网上有冒用我刊名义进行非法征稿活动的情况,我刊为此郑重声明如下:(1)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社址设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本社从未授权任何个人或机构以本刊名义进行网络征稿、组稿活动。(2)其他任何冒用本刊名义在网上进行征稿及组稿的活动,均属非法行为。(3)作者来稿,请直接通过本刊邮箱发至编辑部,我们会尽快给予安排处理,谨防网络上当而延误稿件发表。(4)来款请直接邮局汇寄“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社编辑部”收,凡要求汇给个人收的,请谨慎核实,以免受骗。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中成药九味肝泰胶囊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服用中成药九味肝泰胶囊,疗程2个月。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 BPRS 评分、PANSS 评分、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BPRS 评分以及 PANSS 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九味肝泰胶囊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孔红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原发性高血压是导致心脏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致残致死率较高,并易导致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近年来,中医药充分发挥其辨证施治、整体调节、防治结合的优势,通过“中医药进社区”等形式广泛开展,对预防高血压及其心脑血管并发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潘秀萍;曹赟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结合临床药师参与查房的3个工作案例,介绍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的工作实践与体会,阐述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的切实开展可以有效地推动临床药学的发展,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周红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抗感冒药成分的药理特征及其临床用药情况。方法对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治疗的感冒患者所使用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分析发现,当前在治疗感冒的众多药物中各类抗感冒药的类同性较高,这就导致临床用药中存在一些问题。结论在治疗感冒中必须充分结合患者症状、病情等实际,在确保治疗效果前提下实现合理用药。
作者:孙晓芸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破裂脑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中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32例破裂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所有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下在支架辅助栓塞中采用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予以治疗,比较实施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水平变化。结果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应用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优于应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支架辅助栓塞中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液循环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印晓鸿;王远传;唐晓平;罗仁国;段劼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无反应肺炎的临床危险因素,以提高临床对无反应性肺炎的认识。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5年9月间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51例无反应肺炎临床资料,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50例正常反应肺炎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合并高龄(>65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低血清白蛋白水平、慢性肾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患者无反应肺炎发生率高于肺炎初始治疗有效患者(P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低血清白蛋白水平、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脑血管疾病是无反应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2组在起始临床症状(发热、胸闷气短),实验室检查(WBC 计数、N%、PCT、血沉、CRP、胸部影像多肺叶浸润、胸腔积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基础疾病和特殊病原体感染是无反应肺炎的危险因素。无反应肺炎者初始治疗时往往炎性反应更重。多肺叶浸润及胸腔积液有助于提早识别无反应肺炎。
作者:付婷婷;张湘燕;余红;罗靖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患者,男性,78岁,主因左侧肢体活动障碍伴意识不清2h入我院 ICU。入院查体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0 mm,对光反射迟钝,双眼右侧凝视,喉中可闻及痰鸣音,呼吸急促,30次/ min 上下,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性啰音,腹软,肠鸣音正常存在,双下肢无水肿,左侧肢体肌力2级,右侧肢体肌力4级,双侧巴氏征阳性。头颅 CT 提示多灶性脑梗死。胸部 CT 提示双肺纹理粗重。既往吸烟史40余年,约10支/日,高血压病史10余年,冠心病病史10余年,余否认其他病史。入院诊断脑梗死,肺部感染,高血压Ⅲ级,冠心病,应激性高血糖。入院后报病危,即刻心电监护,持续鼻导管吸氧,治疗予甘油果糖脱水降颅压,醒脑静醒脑,丹红注射液活血化瘀通脉改善脑血管功能,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营养脑神经及对症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处理。经积极抢救治疗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复查头颅 CT 提示脑水肿减轻,脑梗死面积未扩大,但患者卧床后痰量较多,自主咯痰能力差,为加强气道护理预防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出现反复或进一步加重,拟行经皮气管切开术开放气道加强气道护理。术前常规,生化,凝血大致正常。完善术前相关准备,患者常规建立深静脉通路,输液通畅,予静脉滴注乳酸钠林格氏液500ml,术前心电监护监测心率89次/ min,血压146/78mmHg,呼吸20次/ min,血氧饱和度98%。患者一般取仰卧位,肩下垫一小枕,头后仰,使气管接近皮肤,暴露明显,以利于手术,助手坐于头侧,以固定头部,保持正中位,由于患者头部后仰过程中出现呛咳,一般术前常规静脉予芬太尼0.05mg,氟哌利多2.5mg 入壶,地西泮镇痛效果满意,无不良反应发生。本例患者静脉予舒芬太尼0.05 mg,氟哌利多2.5mg 入壶乳酸钠林格氏液500ml,给药1min 后发现患者突然出现呼吸暂停,胸廓无起伏,听诊未闻及呼吸音,心电监护示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至70%,余生命体征未见明显变化,考虑病情危重,立即予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SIMV 模式,支持压力10cm H2 O,PEEP4cm H2 O,呼吸频率12次/ min,氧浓度40%),1min 后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5%以上,5min 后呼吸机显示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手术继续进行,30min 后手术完成,更换气管套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2h 后呼吸机模式改为 CPAP 模式(压力10cm H2 O,PEEP4cm H2 O,氧浓度35%),自主呼吸模式下患者血氧饱和度95%以上,余生命体征相对平稳,6h 后试脱呼吸机,持续低流量吸氧,生命体征稳定。术后加强气道护理,患者病情逐渐稳定,痰量减少,患者未再出现呼吸暂停现象,3d 后患者出院。出院后随访亦未再出现呼吸暂停现象。
作者:王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三位一体治疗对残胃引起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浆中胃动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4组。三位一体组采用针刺、中药、西药结合治疗;中药组口服中药;针刺组采用针刺穴位;西药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及多潘立酮片。4组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每个疗程结束时检测胃动素指标。对比4组各症状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4组胃动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个月时各组间胃动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个月时,三位一体组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位一体组主要单项症状治疗有效率高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中药组、针刺组和西药组主要单项症状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位一体治疗可显著提高残胃引起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丽;刘建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胱抑素 C(Cys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124例2型糖尿病(T2 DM)患者根据24h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随机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A)组35例,微量白蛋白尿(MA)组45例和临床白蛋白尿(CP)组44例,另选取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记录各组临床资料,测定各组生化指标,应用 ELISA 法测定各组血清 RBP、CysC、VEGF 水平并比较。结果 NA组、MA 组、CP 组 BMI、腰围(WC)、空腹血糖(FPG)、餐后2h 血糖(2h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前 C 肽(CP)、餐后2h C 肽(2hCP)、胰岛抵抗指数(HOMA_IR)、血肌酐(Cr)、尿素氮(BUN)、RBP、CysC、VEGF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与 NA 组比,MA 组、CP 组 BMI、WC、FPG、2hFBG、HbAlc、CP、2hCP、HOMA_IR、Cr、BUN、RBP、CysC、VEGF水平较高(P <0.05),而 CP 组血清 RBP、CysC、VEGF 水平高于 MA 组。经 Spearman 单因素分析,RBP 与 UAER、BUN、Cr 呈正相关(P <0.05),CysC 与 UAER、BNU、Cr 呈正相关(P <0.05),VEGF 与 HbAlc、HOMA_IR、RBP、CysC 呈正相关(P <0.05)。结论血清 RBP、CysC、VEGF 水平与 DN 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血清 RBP、CysC、VEGF 水平可作为 DN 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曾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奥氮平联合五氟利多治疗伴有顽固性幻听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以奥氮平联合五氟利多对60例既往使用氯氮平治疗的伴有顽固性幻听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奥氮平联合五氟利治疗12周后显效率56.7%,有效率91.7%;无效8.3%。奥氮平联合五氟利多组的主要副反应为锥体外系反应9例,经对症处理后消失,其他不良反应相对少见共8例,包括恶心1例、便秘3例、头晕1例、口干2例、心动过速1例。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奥氮平联合五氟利多治疗伴有幻听慢性精神分裂症有良好疗效,且比氯氮平安全性高,患者对副作用耐受性良好。
作者:鲁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海南地区志贺菌属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在海南省中医院接受治疗的69例腹泻疾病患者,收集的69株志贺菌属,检测志贺菌属对多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生化和血清学的方法对血清群进行有效的检查,对耐药性进行详细分析。结果0~5岁的患者数量比较多,69株志贺菌属感染的患者中5岁以下的患者有53例,构成比为76.8%。氨苄西林、氯霉素的耐药性比较强,耐药率分别为98.5%和94.2%。哌拉西林、拉氧头孢、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率比较高,分别为100.0%、94.2%、86.9%、85.5%。结论海南地区感染志贺菌属的菌群和血清型和患者的年龄存在一定的联系,敏感度和耐药性也随之改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给予有效的指导和预防。
作者:王琼珠;刘阳桦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4年上报的 ADR 报告465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65例 ADR 报告中,60岁以上患者发生 ADR 的比例高,有227例(48.82%);静脉给药途径引发的 ADR 多,有414例(89.03%);抗感染药物易引发 ADR,有114例(24.52%);ADR 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有241例(51.83%)。结论临床应加强 ADR 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以减少和避免 ADR 的发生。
作者:刘瑕瑜;毛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荣心丸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72例)。治疗组口服荣心丸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极化液、泛葵利酮及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等)。对比2组临床效果、心功能变化和病毒学检测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的好转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心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2组 EVsRNA 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目前对扩张型心肌病无明显特效药物治疗的情况下采用荣心丸治疗为一种可取的药物治疗手段。
作者:王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多层螺旋 CT 以其具备的分辨率高、操作简便易行等优点在临床中得到广泛普及,已逐渐发展为腹部急诊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1]。本组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102例腹部急症炎性病变患者行 CT 检查,对其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并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了解瘢痕子宫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促进阴道分娩提供心理支持。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在我院孕检的320例瘢痕子宫孕妇进行调查,同期正常孕妇300例为对照组,测定2组的社会支持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瘢痕子宫孕妇社会支持得分、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全程管理后社会支持总得分、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瘢痕子宫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需要社会支持,对瘢痕子宫孕妇的全程管理可有效改善孕妇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分娩结局。
作者:何秀影;王子荷;张凤珍;姜秉芬;尹洁;郭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术后序贯放化疗治疗胃癌的效果。方法将30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分为 A、B及 C 3组,每组102例。A 组患者术后接受序贯放化疗治疗,B 组术后同时放化疗治疗,C 组术后仅进行化疗治疗。对比3组临床治疗效果和肿瘤复发转移率。结果 A 组及 B 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 C 组(P <0.05),而 A 组及 B 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 A 组及 B 组患者6个月肿瘤复发率及转移率明显低于 C 组(P <0.05),而 A 组及 B 组间肿瘤复发转移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相对于术后单纯化疗治疗,术后序贯放化疗治疗可有效的提高胃癌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胃癌的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
作者:何政;魏艳荣;崔海峰;韩专叶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该院临床药学室药物咨询情况,以期更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4年该院158例药物咨询记录,从咨询对象、咨询内容及药物种类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物咨询对象以年轻医师、护士居多,咨询内容主要涉及药物的用法用量、药物选择、配伍问题、特殊人群用药等,药物类型以抗感染药物、心血管类药物为主。结论药物咨询可以作为临床药师一个很好的药学服务切入点,促进医师、药师、护士三方的沟通,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邵晓丽;倪佳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