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反应肺炎51例危险因素分析

付婷婷;张湘燕;余红;罗靖

关键词:无反应肺炎,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分析无反应肺炎的临床危险因素,以提高临床对无反应性肺炎的认识。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5年9月间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51例无反应肺炎临床资料,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50例正常反应肺炎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合并高龄(>65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低血清白蛋白水平、慢性肾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患者无反应肺炎发生率高于肺炎初始治疗有效患者(P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低血清白蛋白水平、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脑血管疾病是无反应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2组在起始临床症状(发热、胸闷气短),实验室检查(WBC 计数、N%、PCT、血沉、CRP、胸部影像多肺叶浸润、胸腔积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基础疾病和特殊病原体感染是无反应肺炎的危险因素。无反应肺炎者初始治疗时往往炎性反应更重。多肺叶浸润及胸腔积液有助于提早识别无反应肺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儿科临床用药现状调查

    目的:探讨该院儿科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儿科门诊病历2000份,分别统计分析药物的品种、剂型、规格、不合理用药、不良反应、中成药安全、药品信息不足等儿科用药不安全数据。结果我院儿科药物的28个品种、共36个剂型,药物不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品信息及中成药使用均存在安全问题。结论我院儿科用药安全总体满意,但仍存在不安全问题,需持续改进儿科安全用药干预方案。

    作者:韦春燕;李发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CT 检查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 CT 检查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均经 CT 检查,且经术后病理确诊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52例。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 CT 诊断敏感度,以及诊断分期正确率。结果 CT 诊断卵巢癌的敏感度为82.69%,诊断分期正确率为86.05%。结论 CT 在卵巢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田贺东;浦玉娥;乔雪梅;田贺永;王亚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2组患者均按照三阶梯止痛药选择的方式予以常规的骨转移疼痛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止痛治疗基础上采用唑来膦酸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骨痛灵方中药治疗。采用 VAS (疼痛评分)和 KPS(生活质量评分)评价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 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VAS 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 VAS 评分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 KP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KPS 评分均升高,观察组患者的 VAS 评分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疼痛症状,在恶性肿瘤骨转移疾病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天志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更正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艾瑞昔布片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艾瑞昔布片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接受口服艾瑞昔布片治疗8周,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 Lysholm 膝关节评分,分析治疗前,治疗后第2、4、6、8周的疼痛程度和膝关节功能。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疼痛 VAS 评分逐渐降低,膝关节功能改善 Lysholm 膝关节评分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艾瑞昔布片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建洪;吴桂红;邓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作者书写关键词须知

    (1)本刊采用“浅标引”,即标引文章所研究和讨论的重点内容,论著类文章一般每篇标引2~5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尽量使用《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MeSH)》和《中医药主题词表》中所列的词。未被词表收录的词(自由词)必要时也可以作为关键词使用,处理办法有:①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关键词组配,例如,有关食管异物的文章标引关键词,而在《 MeSH》中无“食管异物”一词,则可用《MeSH》中列有的“食管”和“异物”两个关键词分别列出;②如果无法组配时,可选用直接的上位关键词,例如“五硫化物”(《MeSH》“中无),则标“硫化物类”(《MeSH》中有);③必要时,可适当地应用自由词。(2)肿瘤的标引:肿瘤(neoplasm)包括癌(cancer)、瘤(tumor)和囊肿(cyst)。《MeSH》中对肿瘤有2种表达方法,一种是按发病部位表达(如肺肿瘤、胃肿瘤等),一种按组织类型表达(如“腺癌”、“癌,鳞状细胞”等)。《MeSH》中对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未加区别,其恶性程度由肿瘤的组织类型决定的。因此,对肿瘤研究类文章的主题词标引,尽可能标引两个主题词,分别表明发生部位和组织类型,如胃腺癌需标引“胃肿瘤”和“腺癌”。(3)缩写词一般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HBsAg”标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4)关键词间用“;”隔开,以便倒装的词汇(如“心肌炎,急性”)与顺装词汇分开。英文关键词每个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西药联合分期综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分期综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在初诊时采用秋水仙碱片和洛索洛芬钠片治疗,间隙期采用苯溴马隆片治疗;急性发作期给予秋水仙碱片、洛索洛芬钠以及苯溴马隆片联合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前提下,初诊和急性发作期采用清热利湿方药治疗,间隙期采用健脾利湿方药治疗。全部患者均进行为期24周的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 VAS、PGA 评分,关节炎急性发作次数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 VAS 评分、PG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VAS 评分降低,PGA 评分升高,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关节炎急性发作次数为(4.53±1.87)次高于试验组的(3.76±2.2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出现转氨酶上升2例;试验组患者发生转氨酶上升1例。2组患者治疗期间肾功能、心电图、二便常规、血常规均未发生显著异常(P >0.05)。结论临床中在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时,中西药联合分期综合治疗能让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显著减少,让关节疼痛程度有效减轻,而且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光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有效数字的确定

    有效数字是在测量中所能得到的有实际意义的数字。一个有效数字构成的数值,只有末位数字是估计数字,其他均为准确数字。有效数字与测量仪器的灵敏度有关,如天平的敏感度为0.1mg,那么称重结果12.34mg 中,12.3mg 为准确数字,0.04mg 为估计数字,2项合在一起组成有效数字。平均值±标准差(-x ± s )的位数,一般按标准差的1/3来确定,如:(3.61±0.42)kg,标准差的1/3为0.14,标准差波动在百克位,即小数点后第1位上,故应取到小数点后第1位,即3.6±0.4,过多的位数并无意义。但是在一系列数值并列时,小数点后的位数应一致。例如在3.61±0.42、5.86±0.73、2.34±0.15这样一组数据中,第3组数据标准差0.15 的1/3为0.05,在小数点后第2位,则这组数据的有效位数均取到小数点后第2位。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该院收治的行冠脉造影检查并置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 DES)的患者100例。术后6个月后随访,24例发生狭窄,再狭窄率24%。对比无狭窄组及狭窄组患者的 HCY 水平。将 HCY 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根据 HCY 的检测水平,高 HCY 组60例患者,其中30例患者出院后长期服用叶酸,30例未服用。对比服用叶酸与未服用叶酸患者的HCY 测定值及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结果 HCY 与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呈正相关(OR =0.971,95%CI =0.946-0.997,P =0.029),30例口服叶酸患者在服药6个月时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值及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无明显变化,随访12个月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值及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明显降低( P <0.05)。结论血浆 HCY 水平是造成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口服叶酸能够降低血浆 HCY 的水平,降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

    作者:邸清洁;高兰芳;赵可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的典型影像学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主要累及中轴关节产生慢性炎症,并且可以伴发内脏或其他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类疾病。其典型X 线表现为骶髂关节间隙明显狭窄,关节面破坏,晚期患者脊柱呈“竹节样”强直变化。随着病情的逐步进展,脊柱强直畸形,骨骼质量明显下降,骨质疏松并且脆性增高,韧带软组织逐渐骨化导致弹性减低,在外力作用下或长期慢性劳损时均易造成脊柱骨折或伴发脱位。由于AS 疾病本身病变所具有的一系列骨骼特点,决定了其骨折影像表现也有一定特征[1_2]。

    作者:张茜茜;汪建军;沈伟明;顾东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2种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近远期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 CHF 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43例)加用卡维地洛,对照组(42例)加用美托洛尔。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 LVEDd 降低幅度,LVEF、SV、CI 升高幅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2个月时无统计学差异(P >0.05),6个月、12个月时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2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后2个月时无统计学差异(P >0.05),6个月、12个月时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维地洛在改善心功能方面具有更好的远期效果,且安全性较佳,在 CHF 的临床治疗中可优先选择。

    作者:王志慧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降脂效果及对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降脂效果及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心血管内科75例 ACS 患者,入院后首次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 (20mg 组,n =45)或40mg(40mg 组,n =30)剂量治疗,维持治疗6个月。对比观察2组治疗1、6个月血脂和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评估2组维持治疗6月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 TC、LDL_C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6个月时2组 TC、LDL_C 均显著降低(P 均<0.05),其中40mg 组 TC 和 LDL_C 下降幅度显著大于20mg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与治疗1、6月时2组均未见转氨酶>3× ULN 病例。2组均未见严重肌肉不良事件和肾脏毒性发生。治疗6个月内,40mg 组和20mg 组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0%和4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CS 患者接受40mg 剂量阿托伐他汀维持治疗是安全的,降脂效果更佳,并可降低主要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作者:杜松强;何法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高血压在社区开展的优势和特色

    原发性高血压是导致心脏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致残致死率较高,并易导致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近年来,中医药充分发挥其辨证施治、整体调节、防治结合的优势,通过“中医药进社区”等形式广泛开展,对预防高血压及其心脑血管并发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潘秀萍;曹赟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华法林与阿司匹林预防房颤患者卒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华法林和阿司匹林预防房颤患者卒中的疗效。方法将85例房颤患者随机分成华法林组43例和阿司匹林组42例。分别采用华法林和阿司匹林进行抗凝治疗,疗程1年。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凝血指标变化及用药后并发症情况,记录终点事件。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 PT、APTT、INR、FIB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PT、APTT、INR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华法林组高于阿司匹林组( P <0.05)。治疗后2组FIB 水平均升高(P <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华法林组不良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为4.65%(2/43)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的21.43%(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华法林组出血率为16.28%(7/43)与阿司匹林组的9.52%(4/4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20)。结论应用华法林对房颤患者进行抗凝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减少不良结局风险,可临床参考。

    作者:钟承志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请作者在写论文时使用参考文献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静脉滴注天麻素注射液致寒颤1例护理体会

    天麻素注射液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镇痛等作用,在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1例静脉滴注天麻素注射液致寒颤反应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魏翠;孔飞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常见溶媒错误分析

    目的:对该院静脉配置药物常见溶媒错误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计算机信息系统中调取2015年6~12月住院患者不合理医嘱1535份,其中溶媒错误290份。对溶媒错误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结果通过对静脉配置中心常见药物溶媒错误进行分析,为医师和药师在药物溶媒选择上提供依据。结论我院静脉配置药物中,溶媒选择问题占不合理用药的比重较大,临床药师应充分发挥其专业技能,增加用药安全性。

    作者:梅彦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同型半胱氨酸与家族遗传高血脂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家族遗传高血脂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高脂血症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1日-2015年10月31日本院住院或门诊患者500例高血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入选病例均存在家族遗传高血脂病史,另选同期健康体检的500例血脂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血清 HCY 含量、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_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_C)、三酰甘油浓度等临床指标进行检验,并以此分析HCY 水平和家族遗传高血脂症患者的临床关系。结果观察组血 HCY、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_C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清 HCY 含量与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_C 浓度均存在水平正相关(r 值分别为0.48、0.36、0.39,P 均<0.01)。结论家族遗传高血脂症患者的 HCY 水平显著高于血脂正常人群,同时家族遗传高血脂患者的 HCY 水平与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_C 浓度均呈正相关。由此可见,HCY 会对家族遗传高血脂患者的病情发生与发展起到一定的诱发作用,临床中可将 HCY 的检测水平作为家族遗传性高血脂患者的辅助诊断依据。

    作者:陈旭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及其临床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抗感冒药成分的药理特征及其临床用药情况。方法对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治疗的感冒患者所使用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分析发现,当前在治疗感冒的众多药物中各类抗感冒药的类同性较高,这就导致临床用药中存在一些问题。结论在治疗感冒中必须充分结合患者症状、病情等实际,在确保治疗效果前提下实现合理用药。

    作者:孙晓芸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和爽与潘泻叶冲饮在小儿肠道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和爽与番泻叶加少量蔗糖冲饮在小儿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拟行结肠镜检查的82例患儿(1~6岁)随机分为 A 组、B 组。A 组早晨口服和爽(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B组检查前晚及检查当日晨起分量口服番泻叶溶液加少许白砂糖。观察2组的肠道准备质量和服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2组对清洁剂的可接受性,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水平变化。结果2组患儿均于服药后约1~1.5h 开始排便,排便5~8次后即可接受肠镜检查,2组肠道准备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 B组(P <0.05),主要表现为腹胀、呕吐,且患儿对清洁剂的接受程度也相对低一些;2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和爽与番泻叶加蔗糖冲饮在小儿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的质量均安全有效,但番泻叶加蔗糖冲饮不良反应更少,患儿可接受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彩日;韦彩香;劳有益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