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彩日;韦彩香;劳有益
1.当论文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该说明其是否符合人体试验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或国家性的)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布地奈德联合茶碱缓释片干预性治疗婴幼儿喘息发作的疗效。方法将9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布地奈德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疗程12周)。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及随访1年喘息发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息及哮鸣音等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儿喘息发作次数及喘息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剂量布地奈德联合茶碱缓释片干预性治疗可有效预防婴幼儿喘息发作。
作者:陈庆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佐治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降压药基础上,给予天麻钩藤饮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及降压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眩晕、头痛、失眠等症状的改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降压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天麻钩藤饮佐治高血压的症状改善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丹;聂太宝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康复新有通利血脉,养阴生肌的功效,能显著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促进血管新生,加速坏死组织脱落,迅速修复各类溃疡及创伤创面;具有抗炎、消除炎性水肿,可抑制组织氨所致小鼠皮内色素渗出和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还可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淋巴细胞及血清溶菌酶的活性,使体内SOD 值回升,调节机体的生理平衡[1_3]。采用湿性愈合基本原理:湿润环境可加快伤口表皮细胞的迁移速度,无结痂形成,避免表皮细胞绕经痂皮下迁移而延长愈合时间,从而加快伤口愈合。我院应用康复新治疗压疮和皮肤缺损患者428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春玲;罗容慧;张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多层螺旋 CT 以其具备的分辨率高、操作简便易行等优点在临床中得到广泛普及,已逐渐发展为腹部急诊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1]。本组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102例腹部急症炎性病变患者行 CT 检查,对其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并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分析医院2013年1~12月行 PCI 手术患者(共126例)临床资料。结果发生术后并发症23例,其中1例患者死亡,其余22例患者由于医护人员发现及时并给予及时处理,痊愈出院。结论对于行 PCI 术患者,护士除给予一般护理常规外,还应该充分认识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临床表现,严密观察病情,认真作好健康宣教,及早发现并发症并协助对症处理,从而提高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郭丽敏;黄景香;张东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采用丹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1例,后逐渐恢复正常。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较好,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改善,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学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宫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曾有多种学说从不同角度阐述,包括脂质浸润学说、血栓形成学说、平滑肌克隆学说,近年来多数学者支持内皮损伤反应学说,认为本病各种主要危险因素终都损伤动脉内膜,而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是动脉对内皮、内膜损伤做出的炎症纤维反应的结果。所以,一些学者对保护内皮细胞进行了研究,以更有效的预防及治疗冠心病。
作者:李影;刘素芬;齐强;孟惠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患者女,61岁。因突发胸闷4h于2015年3月10日入我院急诊,行心电图后以“急性心肌梗死”转入心内科。既往高血压及胃炎史,未规律治疗。4h前正常饮食(无饮酒及暴饮暴食)后突发胸闷,略感腹胀,伴大汗、恶心并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未特殊处理来诊。查体:T 36.2℃,P 59次/min,R 21次/min,BP 90/60mmHg(1mmHg=0.133kPa),查体欠合作,神志淡漠,精神欠佳,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59次/min,律齐,心音可,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腹平坦,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叩鼓音,双下肢无浮肿。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2Mv(非弓背形);血白细胞16.4×109/L,中性粒细胞0.82,并等待肌钙蛋白T( cTnT)结果,初步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交代病情后予充分抗血小板、抗凝及活血化瘀等治疗,并尿激酶150万U溶栓,2h后患者症状无改善,且腹胀加重,上腹部压痛明显,肠鸣音减弱,并再次呕吐2次,期间复查心电图同前无变化,不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演变规律。cTnT阴性,急查血淀粉酶>3000U/L,彩色多普勒超声:心脏未见明显异常,胰腺肿大,请消化内科会诊考虑“急性胰腺炎”,转入消化科治疗18d痊愈出院。
作者:徐宪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患者,男,51岁。1个月前出现阵发性咳嗽,咯黄白色痰。口服“头孢类抗生素”,症状无缓解,收入院。既往癫痫病史10余年,曾行颅脑手术治疗,术后仍不规律发作,每年发作2~3次。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心率90次/ 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额外心音及杂音。辅助检查血气分析:pH 7.52,PO269mmHg。PCO230mmHg,SO295%。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6.48×109/ L,中性粒细胞0.833。超敏CRP 89.7mg/ L。肺癌标志物、血结核抗体阴性。红细胞沉降率95mm/ h。痰结核菌涂片阴性。肺部 CT:双侧胸廓对称,纵隔及气管居中,气管隆突处有一牙齿样异物,余各叶段支气管开口通畅,双肺内可见散在分布小片状及结节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密度不均,部分病灶分布支气管周围,呈树芽征,纵隔内血管前间隙内可见淋巴结肿大影。患者双肺改变,考虑炎症可能性大。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抗感染、溴已新化痰治疗。肺CT 提示气管隆突处有一牙齿样异物,行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见气管隆突光滑锐利,其上可见异物(考虑牙齿脱落可能性大)阻塞管腔,气管镜无法通过。详细追问病史,患者曾假牙丢失,不明确牙齿何时何地脱落,考虑癫痫发作时假牙、口腔内分泌物误吸,异物阻塞可导致肺部反复感染。建议取出支气管异物、抗感染治疗。
作者:林杉;刘蕊;孙瑜;盛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近期发现网上有冒用我刊名义进行非法征稿活动的情况,我刊为此郑重声明如下:(1)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社址设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本社从未授权任何个人或机构以本刊名义进行网络征稿、组稿活动。(2)其他任何冒用本刊名义在网上进行征稿及组稿的活动,均属非法行为。(3)作者来稿,请直接通过本刊邮箱发至编辑部,我们会尽快给予安排处理,谨防网络上当而延误稿件发表。(4)来款请直接邮局汇寄“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社编辑部”收,凡要求汇给个人收的,请谨慎核实,以免受骗。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患者,女,60岁。因发现腹部肿物2月,间断腹痛1h,急诊以“腹部占位”收入肿瘤科,急查末梢血糖30.2mmol/ L,以糖尿病并腹腔肿物转入我科。患者否认既往有糖尿病、恶性肿瘤、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体格检查:T 36.9℃,P 90次/分,R 20次/分,Bp 150/90mmHg,神志清楚,精神正常,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肌软,肝脾肋下未及,下腹部局限性隆起,质韧,无明显压痛,叩诊为浊音,移动性浊音阴性。双肾区无明显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时血常规:WBC 6.5×109/ L,RBC 4.2×1012/ L,Hb 123g/ L,PLT 301×109/ L。血生化:肝功能正常,肌酐136μmol/ L,尿素氮8.56mmol/ L,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31.23 mmol/ L,尿常规: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尿蛋白(-),尿比重1.020,尿糖(+++),酮体(-);HbA1c 12%。次日行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14.51mmol/ L,餐后2h 血糖20.66 mmol / L,空腹胰岛素0.47mU/ L,餐后2h 胰岛素1.45mU/ L,空腹 C 肽0.76μg/ L,餐后2h C 肽1.78g/ L;抗胰岛素自身抗体(-),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ECG:窦性心律,部分导联 T波低平。胸片: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 CT 平扫:腹腔占位,考虑脓肿可能。入院后诊断:2型糖尿病,腹腔占位:脓肿待排。入院后予降糖、补液、抗血小板聚集、抗感染等治疗。因腹部 CT 提示“脓肿”,遂行腹部肿物穿刺引流及脓液培养+药敏,抽出淡黄色澄清液体约10ml,排除占位性脓肿可能,考虑腹腔肿物为隆起之膀胱,停止穿刺,予以留置导尿,导出淡黄色尿液约1200ml,腹部肿物随即消失。后再行膀胱残余尿量测定约110ml,尿动力学检查示:高顺应性膀胱,膀胱收缩无力,膀胱感觉迟钝。修正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
作者:徐章伦;胡桂华;秦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院内延伸护理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2例肿瘤放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院内延伸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肿瘤放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院内延伸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肿瘤放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
作者:冯勤;高荣娟;吴翠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谵妄是以认知功能障碍、注意力不能集中、意识水平下降、精神活动力下降和睡眠觉醒周期紊乱为特征的一种急性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术后谵妄是指以手术为主要诱因并发生在麻醉苏醒后的谵妄状态。
作者:程彦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评价乳酸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孕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孕中期引产妇女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米非司酮引产。对比2组总引产时间、产后24h 出血量、胎盘胎膜残留率、软产道损伤和胎儿娩出时间和引产效果。结果观察组总引产时间与胎儿娩出时间短于对照组,胎盘胎膜残留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产后24h 出血量和软产道损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引产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引产总有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2%(P <0.05)。结论中孕引产患者采用乳酸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乳酸依沙吖啶,可有效缩短产程,促进胎儿娩出,减少胎盘胎膜残留,安全有效,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李春会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常规治疗加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治疗。2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测定肝功能并比较,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 ALT、AST、GGT、ALP、TBA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周后,2组 ALT、AST 水平均下降,且试验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GGT、ALP、TBA 水平下降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周后,试验组 ALT、AST 恢复正常率(正常值<40U/ 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疗效较好,恢复肝功能更快,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雷澈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抗感冒药成分的药理特征及其临床用药情况。方法对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治疗的感冒患者所使用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分析发现,当前在治疗感冒的众多药物中各类抗感冒药的类同性较高,这就导致临床用药中存在一些问题。结论在治疗感冒中必须充分结合患者症状、病情等实际,在确保治疗效果前提下实现合理用药。
作者:孙晓芸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降脂效果及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心血管内科75例 ACS 患者,入院后首次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 (20mg 组,n =45)或40mg(40mg 组,n =30)剂量治疗,维持治疗6个月。对比观察2组治疗1、6个月血脂和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评估2组维持治疗6月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 TC、LDL_C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6个月时2组 TC、LDL_C 均显著降低(P 均<0.05),其中40mg 组 TC 和 LDL_C 下降幅度显著大于20mg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与治疗1、6月时2组均未见转氨酶>3× ULN 病例。2组均未见严重肌肉不良事件和肾脏毒性发生。治疗6个月内,40mg 组和20mg 组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0%和4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CS 患者接受40mg 剂量阿托伐他汀维持治疗是安全的,降脂效果更佳,并可降低主要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作者:杜松强;何法剑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