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误诊为腹腔脓肿1例

徐章伦;胡桂华;秦军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腹腔脓肿, 误诊
摘要:患者,女,60岁。因发现腹部肿物2月,间断腹痛1h,急诊以“腹部占位”收入肿瘤科,急查末梢血糖30.2mmol/ L,以糖尿病并腹腔肿物转入我科。患者否认既往有糖尿病、恶性肿瘤、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体格检查:T 36.9℃,P 90次/分,R 20次/分,Bp 150/90mmHg,神志清楚,精神正常,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肌软,肝脾肋下未及,下腹部局限性隆起,质韧,无明显压痛,叩诊为浊音,移动性浊音阴性。双肾区无明显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时血常规:WBC 6.5×109/ L,RBC 4.2×1012/ L,Hb 123g/ L,PLT 301×109/ L。血生化:肝功能正常,肌酐136μmol/ L,尿素氮8.56mmol/ L,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31.23 mmol/ L,尿常规: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尿蛋白(-),尿比重1.020,尿糖(+++),酮体(-);HbA1c 12%。次日行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14.51mmol/ L,餐后2h 血糖20.66 mmol / L,空腹胰岛素0.47mU/ L,餐后2h 胰岛素1.45mU/ L,空腹 C 肽0.76μg/ L,餐后2h C 肽1.78g/ L;抗胰岛素自身抗体(-),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ECG:窦性心律,部分导联 T波低平。胸片: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 CT 平扫:腹腔占位,考虑脓肿可能。入院后诊断:2型糖尿病,腹腔占位:脓肿待排。入院后予降糖、补液、抗血小板聚集、抗感染等治疗。因腹部 CT 提示“脓肿”,遂行腹部肿物穿刺引流及脓液培养+药敏,抽出淡黄色澄清液体约10ml,排除占位性脓肿可能,考虑腹腔肿物为隆起之膀胱,停止穿刺,予以留置导尿,导出淡黄色尿液约1200ml,腹部肿物随即消失。后再行膀胱残余尿量测定约110ml,尿动力学检查示:高顺应性膀胱,膀胱收缩无力,膀胱感觉迟钝。修正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儿科临床用药现状调查

    目的:探讨该院儿科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儿科门诊病历2000份,分别统计分析药物的品种、剂型、规格、不合理用药、不良反应、中成药安全、药品信息不足等儿科用药不安全数据。结果我院儿科药物的28个品种、共36个剂型,药物不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品信息及中成药使用均存在安全问题。结论我院儿科用药安全总体满意,但仍存在不安全问题,需持续改进儿科安全用药干预方案。

    作者:韦春燕;李发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医学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描述的要求

    在医学论文的描述中,凡涉及到实验动物者,在描述中应符合以下要求:(1)品种、品系描述清楚;(2)强调来源交待;(3)遗传背景;(4)微生物学质量;(5)明确体质量;(6)明确等级;(7)明确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8)明确性别;(9)有无质量合格证;(10)有对饲养的描述(如饲料类型、营养水平、照明方式、温度要求、湿度要求);(11)所有动物数量准确;(12)详细描述动物的健康状况;(13)对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有单独清楚的交代;(14)全部有对照,部分可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更正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16例创伤性肺血肿的临床诊疗体会

    外伤所致胸部损伤是胸外科常见的急症,由于胸腔脏器生理及解剖特点,患者往往可能伴随颅脑以及腹腔脏器的损伤,导致呼吸和循环功能衰竭[1]。创伤性肺血肿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部受伤所致肺实质内压力升高,肺组织撕裂,血液溢入其裂隙组织内而形成,当腔内被气体填充时也称为创伤性肺囊肿。据相关文献报道,肺撕裂损伤中创伤性肺血肿的发生率约为10%[2]。虽然肺血肿对肺气体交换不会造成影响,但会带来肺部感染和脓肿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3]。本文探讨了影像学检查对于创伤性肺血肿患者早期诊断的重要性,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依据。

    作者:李毅成;姜镭;詹锋;李栋;邓文炬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西药联合分期综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分期综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在初诊时采用秋水仙碱片和洛索洛芬钠片治疗,间隙期采用苯溴马隆片治疗;急性发作期给予秋水仙碱片、洛索洛芬钠以及苯溴马隆片联合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前提下,初诊和急性发作期采用清热利湿方药治疗,间隙期采用健脾利湿方药治疗。全部患者均进行为期24周的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 VAS、PGA 评分,关节炎急性发作次数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 VAS 评分、PG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VAS 评分降低,PGA 评分升高,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关节炎急性发作次数为(4.53±1.87)次高于试验组的(3.76±2.2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出现转氨酶上升2例;试验组患者发生转氨酶上升1例。2组患者治疗期间肾功能、心电图、二便常规、血常规均未发生显著异常(P >0.05)。结论临床中在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时,中西药联合分期综合治疗能让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显著减少,让关节疼痛程度有效减轻,而且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光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帕金森患者血尿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帕金森患者血尿酸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从2013年12月-2015年12月,选取我院67例确诊为帕金森的患者为研究组,并且用 MMSE 量表测定将其再分为认知障碍组和非认知障碍组;选取同期67例性别年龄都与研究组相匹配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对2组人群均检测空腹血尿酸值,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的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认知障碍组血尿酸水平低于非认知障碍组( P <0.05)。结论帕金森患者血尿酸水平降低,并且其血尿酸高低可能与认知障碍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作者:郑燕青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低温等离子小儿扁桃体伴腺样体消融术围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小儿扁桃体伴腺样体疾病的护理。方法将80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2组护理干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康复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有效预防减少患儿在术后相关并发症,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美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诺氟沙星胶囊,排石颗粒治疗。研究组予坦索罗辛、诺氟沙星胶囊治疗,2组患者均服药2周,并适量饮水及运功。对比观察2组患者排石时间,排石率,不良反应等。结果研究组排石时间短于对照组,排石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于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使用坦索罗辛有利于加快排石,提高排石效率,减少不良反应率,有利于促进输尿管下段结石排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义木;曾令浩;白海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舒芬太尼用于经皮气管切开术导致呼吸暂停1例

    患者,男性,78岁,主因左侧肢体活动障碍伴意识不清2h入我院 ICU。入院查体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0 mm,对光反射迟钝,双眼右侧凝视,喉中可闻及痰鸣音,呼吸急促,30次/ min 上下,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性啰音,腹软,肠鸣音正常存在,双下肢无水肿,左侧肢体肌力2级,右侧肢体肌力4级,双侧巴氏征阳性。头颅 CT 提示多灶性脑梗死。胸部 CT 提示双肺纹理粗重。既往吸烟史40余年,约10支/日,高血压病史10余年,冠心病病史10余年,余否认其他病史。入院诊断脑梗死,肺部感染,高血压Ⅲ级,冠心病,应激性高血糖。入院后报病危,即刻心电监护,持续鼻导管吸氧,治疗予甘油果糖脱水降颅压,醒脑静醒脑,丹红注射液活血化瘀通脉改善脑血管功能,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营养脑神经及对症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处理。经积极抢救治疗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复查头颅 CT 提示脑水肿减轻,脑梗死面积未扩大,但患者卧床后痰量较多,自主咯痰能力差,为加强气道护理预防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出现反复或进一步加重,拟行经皮气管切开术开放气道加强气道护理。术前常规,生化,凝血大致正常。完善术前相关准备,患者常规建立深静脉通路,输液通畅,予静脉滴注乳酸钠林格氏液500ml,术前心电监护监测心率89次/ min,血压146/78mmHg,呼吸20次/ min,血氧饱和度98%。患者一般取仰卧位,肩下垫一小枕,头后仰,使气管接近皮肤,暴露明显,以利于手术,助手坐于头侧,以固定头部,保持正中位,由于患者头部后仰过程中出现呛咳,一般术前常规静脉予芬太尼0.05mg,氟哌利多2.5mg 入壶,地西泮镇痛效果满意,无不良反应发生。本例患者静脉予舒芬太尼0.05 mg,氟哌利多2.5mg 入壶乳酸钠林格氏液500ml,给药1min 后发现患者突然出现呼吸暂停,胸廓无起伏,听诊未闻及呼吸音,心电监护示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至70%,余生命体征未见明显变化,考虑病情危重,立即予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SIMV 模式,支持压力10cm H2 O,PEEP4cm H2 O,呼吸频率12次/ min,氧浓度40%),1min 后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5%以上,5min 后呼吸机显示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手术继续进行,30min 后手术完成,更换气管套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2h 后呼吸机模式改为 CPAP 模式(压力10cm H2 O,PEEP4cm H2 O,氧浓度35%),自主呼吸模式下患者血氧饱和度95%以上,余生命体征相对平稳,6h 后试脱呼吸机,持续低流量吸氧,生命体征稳定。术后加强气道护理,患者病情逐渐稳定,痰量减少,患者未再出现呼吸暂停现象,3d 后患者出院。出院后随访亦未再出现呼吸暂停现象。

    作者:王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应用金骨莲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应用金骨莲胶囊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OA)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9月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骨三科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应用金骨莲胶囊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以及 HSS 膝关节评分进行疗效评估,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时间、疼痛减轻程度低于对照组,行走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应用金骨莲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利于术后早期康复,是一种较为满意的治疗方法。

    作者:索木森;娄宏亮;李治国;马治国;连霄飞;索海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三位一体化”治疗对残胃引起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动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三位一体治疗对残胃引起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浆中胃动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4组。三位一体组采用针刺、中药、西药结合治疗;中药组口服中药;针刺组采用针刺穴位;西药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及多潘立酮片。4组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每个疗程结束时检测胃动素指标。对比4组各症状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4组胃动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个月时各组间胃动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个月时,三位一体组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位一体组主要单项症状治疗有效率高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中药组、针刺组和西药组主要单项症状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位一体治疗可显著提高残胃引起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丽;刘建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2组患者均按照三阶梯止痛药选择的方式予以常规的骨转移疼痛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止痛治疗基础上采用唑来膦酸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骨痛灵方中药治疗。采用 VAS (疼痛评分)和 KPS(生活质量评分)评价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 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VAS 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 VAS 评分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 KP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KPS 评分均升高,观察组患者的 VAS 评分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疼痛症状,在恶性肿瘤骨转移疾病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天志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脉搏氧饱和度监测在急诊及创伤外科中的临床指导意义

    目的:探讨脉搏饱和度(SpO2)监测在急诊及外科临床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该院急诊及创伤外科就诊的门诊患者100例,皆因呼吸损害罹患呼吸窘迫综合征,对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比较,轻度低氧血症存活率为100.0%(30/30),中度低氧血症患者的存活率为75.0%(30/40),重度低氧血症患者存活率为66.7%(20/30),中轻度患者的存活率较高,重度低氧血症患者的存活率较低,即脉搏血氧饱和度的监测与患者的临床治疗密切相关,不同程度的血氧症患者治疗难度不同。转移至重症监护的患者有中度和重度低氧血症患者,以临床治疗中产生的不良反应休克、肺水肿、心脏骤停为例,重度低血氧患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P <0.05)。结论 SPO2的监测直接反映了患者氧分压的情况,及时监测可以有效提高抢救的存活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急诊及创伤外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梁昌强;周先贵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骨科患者术后谵妄10例

    谵妄是以认知功能障碍、注意力不能集中、意识水平下降、精神活动力下降和睡眠觉醒周期紊乱为特征的一种急性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术后谵妄是指以手术为主要诱因并发生在麻醉苏醒后的谵妄状态。

    作者:程彦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冠脉介入治疗常见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分析医院2013年1~12月行 PCI 手术患者(共126例)临床资料。结果发生术后并发症23例,其中1例患者死亡,其余22例患者由于医护人员发现及时并给予及时处理,痊愈出院。结论对于行 PCI 术患者,护士除给予一般护理常规外,还应该充分认识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临床表现,严密观察病情,认真作好健康宣教,及早发现并发症并协助对症处理,从而提高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郭丽敏;黄景香;张东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九味肝泰胶囊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成药九味肝泰胶囊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服用中成药九味肝泰胶囊,疗程2个月。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 BPRS 评分、PANSS 评分、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BPRS 评分以及 PANSS 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九味肝泰胶囊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孔红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院内延伸护理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院内延伸护理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2例肿瘤放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院内延伸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肿瘤放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院内延伸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肿瘤放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

    作者:冯勤;高荣娟;吴翠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荣心丸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荣心丸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72例)。治疗组口服荣心丸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极化液、泛葵利酮及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等)。对比2组临床效果、心功能变化和病毒学检测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的好转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心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2组 EVsRNA 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目前对扩张型心肌病无明显特效药物治疗的情况下采用荣心丸治疗为一种可取的药物治疗手段。

    作者:王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姜黄素对 HepG2细胞中 PI3K 信号通路 TIPE2分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 HepG2细胞 PI3K 信号通路相关分子 TIPE2分子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 HepG2细胞应用 RT_PCR 方法检测 HepG2细胞中 TIPE2的表达。结果姜黄素可上调 HepG2细胞中 TIPE2的 mRNA。结论姜黄素通过上调 TIPE2抑制 PI3K 信号通路,从而提高了抗肿瘤作用。

    作者:金萌;孔丽;韩颖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二甲双胍联合津力达颗粒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胰岛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津力达颗粒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 DM)的疗效及对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48例初诊 T2 DM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4例。2组均应用二甲双胍片治疗,治疗组加用津力达颗粒治疗。疗程3个月,对比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1h 血糖(1hPG),餐后2h 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餐后1h 胰岛素水平(PINS1h),餐后2h 胰岛素水平(PINS2h)。结果148例患者中132例完成研究。治疗组67例(退出7例,因不能耐受二甲双胍对胃肠道刺激3例,不能按时随访或采血4例)。对照组65例(退出9例,因不能耐受二甲双胍对胃肠道刺激4例,不能按时随访及采血5例)。治疗前2组 FPG、1hPG、2hPG、HbA1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 FINS、PINS1h、PINS2h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津力达颗粒有恢复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和降糖作用。

    作者:郑全理;申姗姗;杨飞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