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滴注天麻素注射液致寒颤1例护理体会

魏翠;孔飞飞

关键词:天麻素注射液, 寒颤, 不良反应
摘要:天麻素注射液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镇痛等作用,在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1例静脉滴注天麻素注射液致寒颤反应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该院收治的行冠脉造影检查并置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 DES)的患者100例。术后6个月后随访,24例发生狭窄,再狭窄率24%。对比无狭窄组及狭窄组患者的 HCY 水平。将 HCY 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根据 HCY 的检测水平,高 HCY 组60例患者,其中30例患者出院后长期服用叶酸,30例未服用。对比服用叶酸与未服用叶酸患者的HCY 测定值及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结果 HCY 与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呈正相关(OR =0.971,95%CI =0.946-0.997,P =0.029),30例口服叶酸患者在服药6个月时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值及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无明显变化,随访12个月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值及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明显降低( P <0.05)。结论血浆 HCY 水平是造成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口服叶酸能够降低血浆 HCY 的水平,降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

    作者:邸清洁;高兰芳;赵可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血清 RBP、CysC、VEGF 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胱抑素 C(Cys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124例2型糖尿病(T2 DM)患者根据24h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随机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A)组35例,微量白蛋白尿(MA)组45例和临床白蛋白尿(CP)组44例,另选取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记录各组临床资料,测定各组生化指标,应用 ELISA 法测定各组血清 RBP、CysC、VEGF 水平并比较。结果 NA组、MA 组、CP 组 BMI、腰围(WC)、空腹血糖(FPG)、餐后2h 血糖(2h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前 C 肽(CP)、餐后2h C 肽(2hCP)、胰岛抵抗指数(HOMA_IR)、血肌酐(Cr)、尿素氮(BUN)、RBP、CysC、VEGF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与 NA 组比,MA 组、CP 组 BMI、WC、FPG、2hFBG、HbAlc、CP、2hCP、HOMA_IR、Cr、BUN、RBP、CysC、VEGF水平较高(P <0.05),而 CP 组血清 RBP、CysC、VEGF 水平高于 MA 组。经 Spearman 单因素分析,RBP 与 UAER、BUN、Cr 呈正相关(P <0.05),CysC 与 UAER、BNU、Cr 呈正相关(P <0.05),VEGF 与 HbAlc、HOMA_IR、RBP、CysC 呈正相关(P <0.05)。结论血清 RBP、CysC、VEGF 水平与 DN 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血清 RBP、CysC、VEGF 水平可作为 DN 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曾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抗感染和抗贫血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剂量米非司酮(6.25mg,顿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大剂量米非司酮(12.50mg,顿服)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包括血清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及卵泡雌激素(FSH)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的血清LH、E2、P、FSH 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6.25 mg 与12.50mg 的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效果均较好,但6.25mg 的米非司酮治疗安全性更好,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更显著,具有更好的综合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狄文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联合替硝唑治疗妇科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联合替硝唑治疗妇科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62例妇科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联合替硝唑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联用替硝唑治疗妇科感染具备着较好的协同抗菌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金鑫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华法林与阿司匹林预防房颤患者卒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华法林和阿司匹林预防房颤患者卒中的疗效。方法将85例房颤患者随机分成华法林组43例和阿司匹林组42例。分别采用华法林和阿司匹林进行抗凝治疗,疗程1年。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凝血指标变化及用药后并发症情况,记录终点事件。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 PT、APTT、INR、FIB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PT、APTT、INR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华法林组高于阿司匹林组( P <0.05)。治疗后2组FIB 水平均升高(P <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华法林组不良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为4.65%(2/43)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的21.43%(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华法林组出血率为16.28%(7/43)与阿司匹林组的9.52%(4/4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20)。结论应用华法林对房颤患者进行抗凝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减少不良结局风险,可临床参考。

    作者:钟承志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十子代平方对 T2 DM GK 大鼠糖代谢及α_葡萄糖苷酶的影响

    目的:观察十子代平方对 T2 DM GK 大鼠糖代谢的影响及对α_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方法 SPF级雄性13周龄 GK 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给予高脂饲料连续喂养4周,以随机血糖或糖负荷2h 血糖≥11.1mmol/ L为成模标准,将成模 GK 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卡波糖组(13.38mg/ kg)、十子代平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含生药4、8、16g/ kg),每组10只;另选等量 Wistar 大鼠为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给药前检测 GK 大鼠葡萄糖耐量(OGTT),给药前、给药4、8周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BG),给药8周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另外,以蔗糖为底物,建立α_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药,开展十子代平方抑制α_葡萄糖苷酶的实验研究,观察其对α_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十子代平方能够降低 GK 大鼠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降低 GK 大鼠 FBG及 HbA1c 水平,当浓度为125mg/ ml 时α_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强;十子代平方、阿卡波糖抑制α_葡萄糖苷酶作用的IC50值分别为:16.057、0.376mg/ ml。结论十子代平方能够降低 T2 DM GK 大鼠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改善 GK 大鼠 FBG、HbA1c 水平,促进体内糖代谢;十子代平方能够抑制α_葡萄糖苷酶活性,这可能是该方降血糖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董思圻;高秀娟;李继安;喇孝瑾;田春雨;程瑞婷;付茜茹;吴博;周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脉搏氧饱和度监测在急诊及创伤外科中的临床指导意义

    目的:探讨脉搏饱和度(SpO2)监测在急诊及外科临床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该院急诊及创伤外科就诊的门诊患者100例,皆因呼吸损害罹患呼吸窘迫综合征,对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比较,轻度低氧血症存活率为100.0%(30/30),中度低氧血症患者的存活率为75.0%(30/40),重度低氧血症患者存活率为66.7%(20/30),中轻度患者的存活率较高,重度低氧血症患者的存活率较低,即脉搏血氧饱和度的监测与患者的临床治疗密切相关,不同程度的血氧症患者治疗难度不同。转移至重症监护的患者有中度和重度低氧血症患者,以临床治疗中产生的不良反应休克、肺水肿、心脏骤停为例,重度低血氧患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P <0.05)。结论 SPO2的监测直接反映了患者氧分压的情况,及时监测可以有效提高抢救的存活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急诊及创伤外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梁昌强;周先贵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我院46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分析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4年上报的 ADR 报告465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65例 ADR 报告中,60岁以上患者发生 ADR 的比例高,有227例(48.82%);静脉给药途径引发的 ADR 多,有414例(89.03%);抗感染药物易引发 ADR,有114例(24.52%);ADR 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有241例(51.83%)。结论临床应加强 ADR 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以减少和避免 ADR 的发生。

    作者:刘瑕瑜;毛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FADD 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中的表达及头孢曲松干预作用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 FADD 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头孢曲松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日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头孢曲松组,按照观察时间点不同进一步分为6h、12h、24h、3d、5d、7d 共6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头孢曲松组于造模后连续3d 每天腹腔注射头孢曲松(200mg/ kg),每天1次,假手术组及生理盐水组按同样方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Western blot 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新生大鼠脑组织中FADD 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各个时间点 FADD 表达量均相对较少,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头孢曲松组 FADD 表达水平在各个时间点均较假手术组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头孢曲松组 FADD 在各个时间点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头孢曲松可能通过降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组织FADD 表达,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徐佳俊;王军;李荣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2组患者均按照三阶梯止痛药选择的方式予以常规的骨转移疼痛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止痛治疗基础上采用唑来膦酸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骨痛灵方中药治疗。采用 VAS (疼痛评分)和 KPS(生活质量评分)评价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 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VAS 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 VAS 评分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 KP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KPS 评分均升高,观察组患者的 VAS 评分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疼痛症状,在恶性肿瘤骨转移疾病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天志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有关文稿中法定计量单位的书写要求

    本刊法定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执行功能的神经网络在帕金森病痴呆中的应用

    认知功能障碍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十分常见的非运动症状,随着病程的不断进展,90%以上的 PD 患者终会并发帕金森病痴呆( Parkinson' s disease dementia, PDD)。PDD 的认知功能障碍表现在执行能力、注意力、视空间能力及记忆力等多个认知领域的功能障碍。其中,执行功能障碍在 PDD 中非常常见,且多在疾病的早期就已经发生,故深入了解 PDD 的执行功能相关神经网络及可能的治疗靶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孟全华;罗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癫痫并发假牙误吸1例

    患者,男,51岁。1个月前出现阵发性咳嗽,咯黄白色痰。口服“头孢类抗生素”,症状无缓解,收入院。既往癫痫病史10余年,曾行颅脑手术治疗,术后仍不规律发作,每年发作2~3次。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心率90次/ 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额外心音及杂音。辅助检查血气分析:pH 7.52,PO269mmHg。PCO230mmHg,SO295%。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6.48×109/ L,中性粒细胞0.833。超敏CRP 89.7mg/ L。肺癌标志物、血结核抗体阴性。红细胞沉降率95mm/ h。痰结核菌涂片阴性。肺部 CT:双侧胸廓对称,纵隔及气管居中,气管隆突处有一牙齿样异物,余各叶段支气管开口通畅,双肺内可见散在分布小片状及结节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密度不均,部分病灶分布支气管周围,呈树芽征,纵隔内血管前间隙内可见淋巴结肿大影。患者双肺改变,考虑炎症可能性大。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抗感染、溴已新化痰治疗。肺CT 提示气管隆突处有一牙齿样异物,行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见气管隆突光滑锐利,其上可见异物(考虑牙齿脱落可能性大)阻塞管腔,气管镜无法通过。详细追问病史,患者曾假牙丢失,不明确牙齿何时何地脱落,考虑癫痫发作时假牙、口腔内分泌物误吸,异物阻塞可导致肺部反复感染。建议取出支气管异物、抗感染治疗。

    作者:林杉;刘蕊;孙瑜;盛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将56例 DN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24h 尿蛋白定量、血肌酐( Scr)、血尿素氮( BUN)、胱抑素 C (Cys C)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24h 尿蛋白定量、Scr、BUN、Cys C、Fg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月后,观察组24h 尿蛋白定量、Cys C、Fg 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Scr、BUN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24h 尿蛋白定量、Scr、BUN、Cys C、Fg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 DN 可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降低蛋白尿,延缓肾功能的进展。

    作者:陈薇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CT 检查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 CT 检查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均经 CT 检查,且经术后病理确诊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52例。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 CT 诊断敏感度,以及诊断分期正确率。结果 CT 诊断卵巢癌的敏感度为82.69%,诊断分期正确率为86.05%。结论 CT 在卵巢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田贺东;浦玉娥;乔雪梅;田贺永;王亚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髋关节受累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发生髋关节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有髋关节病变的32例AS 患者(A 组)和无髋关节病变的56例 AS 患者(B 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A 组的发病年龄早于 B 组,病程短于 B 组(P <0.05)。以外周关节起病者,A 组为59.4%(19/32),B 组为17.9%(10/56);A 组 ESR、CRP 和 IgG 水平均高于 B 组(P <0.05);A 组骶髂关节病变关节受累程度重于 B 组(P <0.05)。结论髋关节 CT 及 MRI 对于早期诊断髋关节病变有重要价值。

    作者:赵颖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无反应肺炎51例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无反应肺炎的临床危险因素,以提高临床对无反应性肺炎的认识。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5年9月间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51例无反应肺炎临床资料,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50例正常反应肺炎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合并高龄(>65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低血清白蛋白水平、慢性肾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患者无反应肺炎发生率高于肺炎初始治疗有效患者(P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低血清白蛋白水平、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脑血管疾病是无反应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2组在起始临床症状(发热、胸闷气短),实验室检查(WBC 计数、N%、PCT、血沉、CRP、胸部影像多肺叶浸润、胸腔积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基础疾病和特殊病原体感染是无反应肺炎的危险因素。无反应肺炎者初始治疗时往往炎性反应更重。多肺叶浸润及胸腔积液有助于提早识别无反应肺炎。

    作者:付婷婷;张湘燕;余红;罗靖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降脂效果及对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降脂效果及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心血管内科75例 ACS 患者,入院后首次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 (20mg 组,n =45)或40mg(40mg 组,n =30)剂量治疗,维持治疗6个月。对比观察2组治疗1、6个月血脂和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评估2组维持治疗6月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 TC、LDL_C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6个月时2组 TC、LDL_C 均显著降低(P 均<0.05),其中40mg 组 TC 和 LDL_C 下降幅度显著大于20mg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与治疗1、6月时2组均未见转氨酶>3× ULN 病例。2组均未见严重肌肉不良事件和肾脏毒性发生。治疗6个月内,40mg 组和20mg 组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0%和4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CS 患者接受40mg 剂量阿托伐他汀维持治疗是安全的,降脂效果更佳,并可降低主要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作者:杜松强;何法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伊立替康致迟发性腹泻的药物治疗1例

    伊立替康适用于晚期结肠癌、直肠癌的一线治疗,也可用于术后辅助治疗。对肺癌、乳腺癌、胰腺癌、胃癌、宫颈癌和卵巢癌等有一定疗效。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或卡铂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可选择的一线治疗方案[1]。有报道认为40%的患者可能出现3~4度腹泻,并导致化疗方案提前中止[2],发生腹泻的时间约在用药后第5天出现[3],故使用伊立替康化疗的患者,应注意监护患者与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

    作者:张献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姜黄素对 HepG2细胞中 PI3K 信号通路 TIPE2分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 HepG2细胞 PI3K 信号通路相关分子 TIPE2分子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 HepG2细胞应用 RT_PCR 方法检测 HepG2细胞中 TIPE2的表达。结果姜黄素可上调 HepG2细胞中 TIPE2的 mRNA。结论姜黄素通过上调 TIPE2抑制 PI3K 信号通路,从而提高了抗肿瘤作用。

    作者:金萌;孔丽;韩颖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