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及临床分期的价值研究

徐可;吴卫兵;王俊;闻伟;徐心峰;潘相龙;朱全;陈亮;许晶

关键词:PET-CT, 非小细胞肺癌, 诊断, TNM分期
摘要:目的 探讨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临床分期的价值.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PET-CT和CT两种方法检查的11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诊断及临床分期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PET-CT和CT的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符合率为87.50%和75.89%(P<0.05),T分期诊断符合率为94.64%和80.36% (P<0.05),N分期诊断符合率为95.54%和71.43%(P<0.05),M期诊断符合率为95.54%和90.18%(P>0.05).结论 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及临床分期具有重要意义.
青岛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分析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明确相应对策.方法 选取10000例患者的生化检验资料为研究对象,筛选整理出初检和复检结果不同的生化检验资料,比较分析各类误差影响因素,提出解决措施.结果 发生严重溶血现象、血液采集方式不当、离心处理不充分等是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出现较大误差的主要因素;比较分析其中占比较高的因素,严重溶血因素与复检结果比较,复检结果中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血钾的水平远远低于严重溶血结果(P<0.05).不同抽血方式,血液中各项指标比较,选择输液侧抽血血液中血糖、钾和钠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复检对侧抽血方式(P<0.05).纤维蛋白未析出,患者血液中糖、尿素和氯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纤维蛋白析出的复检结果(P<0.05).结论 临床生化检验中,影响其结果正确性和精确性的主要因素为严重溶血、血液采集方式不当、离心处理不充分,检验操作人员应当积极控制,采取相应对策,从而减少检验误差发生率,提升检验质量.

    作者:翁琼琳;赖惠婷;郭夏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急诊输液不良事件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急诊输液患者输液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室2015年5月至6月收治的100例输液患者为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另选取急诊室2014年5月至6月收治的100例输液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输液不良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输液滴速不合理、输液反应、输液外渗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穿刺前准备、静脉穿刺、输液监护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显著减少了急诊输液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长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不同剂量替罗非班联合PCI治疗早期肾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替罗非班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早期肾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早期肾功能不全患者80例,按照使用替罗非班的剂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穿刺成功后给予半剂量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全剂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多个指标比较情况,并就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展开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肌酸激酶峰值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事件、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剂量替罗非班联合PCI对早期肾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较好,也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对比剂肾病的发生,加强对术后的监测和干预,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黄燕妮;李绪洪;王晓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肺脏超声在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增快症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肺脏超声在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增快症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暂时性呼吸增快症新生儿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60例先天性肠闭锁新生儿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胸膜线异常、B线存在、A线消失或减少、AIS、双肺点及其双侧白肺等超声检查图像特征情况.结果 观察组胸膜线异常、B线存在、A线消失或减少、AIS、双肺点及其双侧白肺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线消失或减少、AIS、双侧白肺和双肺点对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增快症诊断及其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该特征图像诊断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增快症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为100%.结论 肺脏超声诊断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增快症准确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伟权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运用VAS评分法、ODI评分法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疼痛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结果 患者手术前VAS评分为(7.22±1.44)分,手术后为(2.50±0.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前ODI评分为(3.21±0.57)分,手术后为(1.88±0.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可有效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同时在操作时应严格执行规范标准,严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乐翔;薛峰;盛晓文;彭育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因低血糖痫样发作确诊倾倒综合征1例及文献复习

    倾倒综合征,即胃空肠吻合术后出现的食后综合征,早期进食后出现胃肠道及全身症状,晚期可出现反应性低血糖症状.本病发病率为15%~30%,临床漏诊误诊率大.目前国内关于倾倒综合征的报导及研究尚少,本文首次报导以低血糖痫样发作而确诊倾倒综合征1例,提示倾倒综合征临床征状存在多样性,并对倾倒综合征的治疗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今后的治疗提出了方向.

    作者:杨鑫;冉颖卓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经腹子宫全切术及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确诊并行子宫全切术的良性子宫病变患者103例,随机分为经腹子宫全切术(TAH)组51例和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组52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要求镇痛例数、抗生素使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TAH组手术时间比LAVH组短,但LAVH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要求镇痛数低于TA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H组出现术后并发症3例,LAVH组出现术后并发症1例,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安全性高,对于无禁忌证患者可作为子宫全切术的首选术式.

    作者:古岭梅;万晓英;刘彩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毛细支气管肺炎116例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16例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57例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5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患儿发热时间、肺部啰音时间、咳嗽时间、住院时间等均长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04%,高于观察组的5.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能有效提高患儿临床疗效,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减少不良事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郭武强;沈明珍;陈先寨;陈祥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第二次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68例的临床资料.将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好的132例患者分为A组,依从性差的136例患者分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的因素.结果 A组的受教育程度、有医疗保险比例、居住在城市的比例、年收入、接受健康教育的比例、有高血压史比例以及有糖尿病史比例均显著高于B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医疗保险以及健康教育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受教育程度、医疗保险以及健康教育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效果.

    作者:康燕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急性阑尾炎AIR及Alvardo评分系统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比较AIR及Alvardo评分系统对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0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阑尾炎症反应评分系统(AIR)组和Alvardo评分(Alvardo)组,每组80例.AIR组患者入院评估时采用AIR评分系统,Alvardo组患者入院评估时采用Alvardo评分系统.分析比较两组评分系统的应用难易程度、低危敏感度、中危敏感度、高危敏感度和诊断总符合率.结果 AIR组和Alvardo组的低危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R组的中危敏感度、高危敏感度和诊断总符合率均高于Alvard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R组应用难易程度评分明显高于Alvard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R评分系统的诊断总符合率高于Alvardo评分系统,但Alvardo评分系统相较于AIR评分系统使用更为简易.

    作者:罗运波;许波;晏顺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2016年青岛市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试题(五)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作用,为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ICU 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住院治疗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危重症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及局部渗血、导管滑脱、导管阻塞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导管留置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性护理可有效减少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及导管留置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春娟;徐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及临床分期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临床分期的价值.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PET-CT和CT两种方法检查的11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诊断及临床分期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PET-CT和CT的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符合率为87.50%和75.89%(P<0.05),T分期诊断符合率为94.64%和80.36% (P<0.05),N分期诊断符合率为95.54%和71.43%(P<0.05),M期诊断符合率为95.54%和90.18%(P>0.05).结论 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及临床分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可;吴卫兵;王俊;闻伟;徐心峰;潘相龙;朱全;陈亮;许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康妇消炎栓联合微波及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慢性盆腔痛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康妇消炎栓联合微波及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PID)后慢性盆腔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于本院妇科接受治疗的PID后慢性盆腔痛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行微波联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妇消炎栓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随访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PID后慢性盆腔痛患者,采用康妇消炎栓联合微波及抗生素治疗效果良好,可改善症状,缓解疼痛,减少复发,故应予推广应用.

    作者:高爽;陈秋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高危高龄前列腺增生症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高危高龄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6年1月治疗的80例高危高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经尿道常规电切技术治疗,试验组开展等离子电切技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手术治疗前后前列腺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62.50%,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前列腺症状评分(1.28±0.23)分、(6.58±1.3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99±0.42)分、(11.28±2.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前列腺增生症高危发病患者实施等离子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疗效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前列腺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振堂;吴胜平;何开勇;马雪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康复新液联合生长因子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康复新液及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148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深Ⅱ度烧伤患者45例,随机分为A、B、C3组,A和B组为对照组,C组为实验组,每组15例.对照组分别单用康复新液(A组)和bFGF(B组)处理创面,C组采用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处理创面,观察各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减少,7d内创面的细菌检出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效果良好,可广泛使用.

    作者:高兵权;郭金龙;刘海鹰;刘新庄;冯恒超;周金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ICU病区护理风险管理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ICU病区的护理价值,为ICU病区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ICU病区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住院治疗的危重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比较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水平、实际操作技能水平、护理文书质量、服务态度、沟通能力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护理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知识水平、实际操作技能水平、护理文书质量、服务态度及沟通能力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CU病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改善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邵小燕;张必争;张云;王东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18例肺炎患儿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2例和研究组66例,对照组行人工叩击排痰联合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行机械振动排痰联合优质护理方案,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日排痰量、临床效果以及患儿治疗依从性.结果 研究组不同时间段日排痰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肺啰音消失、止咳、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等临床效果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肺炎行机械振动排痰联合优质护理,可增加患儿日排痰量,缩短肺啰音消失、止咳以及住院的时间,并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与治疗依从性,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官招娥;许小勤;阮定珍;何东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循证护理效果

    目的 观察对实施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间在我院手术的胆囊结石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39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循证护理,比较两组间疼痛程度、后期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SDS、SAS、VAS相比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理功能、躯体健康、人际、精神分相比于对照组有所提高(P<0.05).结论 循证护理的应用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感及不良情绪,提升了后期生活质量.

    作者:苏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绝经后女性合并椎体骨折时超敏C反应蛋白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伴椎体骨折患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骨密度(BMD)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160名年龄50~78岁的绝经后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椎体X片分为椎体骨折组和对照组,问诊收集一般资料,同时检测两组受试对象的常规生化指标、Hs-CRP、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结果 腰椎(L1~4)BM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股骨颈BMD虽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CR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Hs-CRP与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在骨折组及对照组均无明显相关.结论 绝经后女性合并椎体骨折时Hs-CRP明显增高,但其与骨密度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提示慢性炎症参与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可能是以不依赖于骨密度的机制影响骨微结构.

    作者:李俊岩;牛晓红;司芹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青岛医药卫生杂志

青岛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青岛市卫生局

主办:青岛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