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华;刘东芹;张玉玺;胡凯;刘志强;赵永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年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攀升。这里界定的青年年龄为18~45岁,据统计这个年龄段卒中发病率占全部卒中的5%~15%[1],国内报道该年龄段脑卒中占全部卒中的13.44%,而且研究发现卒中的发病有愈来愈年轻化趋势。一些不具备其他危险因素的青年脑卒中的发病,与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增高的相关性,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关注。
作者:孙志华;班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大出血( PUB)内镜成功止血后高危患者大剂量埃索美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将200例PUB内镜成功止血后高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于内镜成功止血后给予大剂量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于内镜成功止血后给予安慰剂。2组均给予密切的观察和护理。观察2组72h、30d的再出血率、输血量、住院时间、病死率、手术率、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72h、30d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率低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UB内镜成功止血后高危患者大剂量埃索美拉唑治疗联合密切的观察和护理,可减少再出血率、手术率、病死率,减少输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茹;王伟;何俊彦;王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在16~24周妊娠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石家庄市鹿泉区妇幼保健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孕16~24周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大剂量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观察2组宫缩开始时间、宫颈成熟度、排胎时间、产妇产后2h出血量、引产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宫缩开始时间、排胎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宫颈成熟度Bishop评分高于对照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16~24周妊娠流产效果较好,可缩短流产时间,安全有效。
作者:冯建玲;张建玲;张静茹;董素玲;李文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辅治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给予瑞替普酶治疗,对照组运用尿激酶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管通畅率以及血管通畅所需的时间。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总血管开通率、<6h患者血管开通率、6~12h患者血管开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血管开通用时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辅治心肌梗死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在血管通畅率以及血管开通时间方面均优于尿激酶,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周继英;张淑静;姚海涛;王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 BiPAP)联合噻托溴铵和信必可(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0例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100例。A组进行BiPAP通气联合使用噻托溴铵治疗;B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联合信必可进行治疗。C组进行BiPAP通气联合噻托溴铵及信必可进行治疗。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测定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FEV1/预计值的、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运动耐力指标6min行走距离(6-MWD)。结果3组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A组与B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通气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6-MWD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A组与B组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C组6-MWD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BiPAP通气联合噻托溴铵和信必可治疗COPD中重度稳定期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建东;吕亮;安永红;项薇薇;高春艳;刘彩双;程子辉;董振花;陆翠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并高血压眼底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就诊的糖尿病并高血压眼出血患者2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2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联合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68.6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3/102)低于对照组的9.80%(10/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激光综合治疗糖尿病并高血压眼底出血,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维;冯利萍;张雪娟;霍彦霞;刘利萍;张永辉;马玉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药物tenapanor是一种肠道钠/质子交换器亚型3(NHE3)的小程度的系统性的抑制剂。在2014年美国费城举办的美国肾脏病学会周上,研究者表示,名为tenapanor的新药可帮助减少肾病患者机体的磷素吸收。此前研究显示,药物tenapanor可减少钠的吸收,在肾病周上演讲的第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利用了两种动物模型确定了是否药物tenapanor可以减少机体磷的吸收。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手术方案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182例,根据病史记录治疗方案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97例,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客观的肿瘤分期评价及位置定位后选择针对性手术并加以新辅助化疗;对照组85例,只依照肿瘤分期及定位给予针对性手术,不给予新辅助化疗。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术后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术后1、3、5年生存率和治疗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甲类愈合优于对照组,随访表明试验组1、3、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性手术治疗方案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韩明强;李瑞霞;王建会;许奉军;胡素丽;孔祥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川崎病( kD)患儿血浆脑利钠肽( BNP)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kD患儿42例作为kD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2组患儿的白细胞( WBC)、C反应蛋白( CRP)、红细胞沉降率( ESR)、血浆心肌肌钙蛋白( cTnI)及血浆BNP。并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分别于急性期和恢复期获取kD患儿的心脏指数( CI)、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频谱速度( E/A)、左室短轴缩短率( LVSF)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参数。结果急性期kD患儿WBC、CRP、ESR、cTnI及B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WBC、CRP及BNP明显高于恢复期(P<0.05);而CI、LVSF及LVEF明显低于恢复期(P<0.05);血浆BNP与其CI、LVSF及LVEF均呈负相关(r值=-0.602、-0.564、-0.547、P<0.05)。结论急性期kD患儿血浆BNP会异常上升,恢复期逐渐下降,且患儿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障碍存在正相关,检测血浆BNP水平对kD的及早诊断有指导意义。
作者:石玉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肝胆酶学指标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4年6月该院普外科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66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 EN组)与肠外营养组( PN组)各33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的肝胆酶学指标丙氨酸氨基转肽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肽酶( AS)、碱性磷酸酶( ALP)、总胆红素( TBil)、直接胆红素( DBiL)及炎性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 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体质量指数(BMI)、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总蛋白、白蛋白、前蛋白、转铁蛋白及氮平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2组血清肝胆酶学指标ALT、AST、TBil、DBiL及炎性反应指标CRP、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EN组低于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可明显抑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应激反应,减轻肝脏功能损伤。
作者:李伟;张亮;侯喜;李文清;徐宏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非手术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84例非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试验组应用临床路径规范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非手术治疗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从而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锐芝;王静梅;李红霞;庞秋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患者心室舒张功能的组织多普勒成像变化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0月医院门诊诊断OSAHS患者120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HI)将患者分为3组:轻度OSAHS( AHI 10~20次/h)、中度OSAHS( AHI21~40次/h)及重度OSAHS( AHI≥40次/h)各40例,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比较左室舒张功能组织多普勒参数与常规超声参数的差异。结果重度组左心房内径( LAD)、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 LVEDd)均高于中度组、轻度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度组、轻度组及对照组3组间LAD、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及对照组2组二头瓣舒张早期充盈速度/二头瓣舒张晚期充盈速度( E/A)逐渐升高,二尖瓣瓣口舒张早期大血流流速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比值( E/Ea)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组织多普勒参数E/A、E/Ea灵敏地反映了OSAHS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在治疗中可供参考。
作者:马庆娜;张勇建;李伟;王坤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心悸患者的动态心电图( DCG)变化特点。方法选取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或住院主诉心悸的患者120例,分别行常规心电图( ECG)和DCG检查,并对其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DCG对心悸患者的心律失常检出率较ECG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活动状态下心悸与心律失常发生率比安静状态下发生率高( P<0.05)。结论 DCG在心悸患者中有其特点并对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顾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患者,女,78岁,因家庭琐事予发病的前一天晚上自服地西泮60余片(清醒后自述),次日凌晨7:00被家属发现呼之不应,用“120”救护车送入急诊抢救室。患者有糖尿病病史10余年,平素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血糖控制尚可,未发生过低血糖昏迷;有长期失眠病史,以地西泮助眠;否认有高血压病史、脑卒中病史;否认有肝病、肾病及慢性肺病史。家属发现患者时见床边留有遗嘱。入院后心电监护显示:P 68次/min,R 16次/min,血氧饱和度( SpO2)0.92%,BP 80/46mm Hg (1mm Hg=0.133kPa)。查体:深度昏迷,呼之不应,压眶可见皱眉,GCS评分6分。双瞳孔如针尖样大小,对光反射无反应。心、肺、腹检查,除呼吸微弱外余无异常发现。生理反射消失,病理反射未引出。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属正常范围;血糖:13.8mmol/L;血气分析:pH 7.45,PaO2211.33kPa,PaCO24.75kPa,SpO20.93%;血氨30μmol/L。心电图示窦性心律,T波低平;颅脑CT检查示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腔隙灶。入院诊断:(1)重度地西泮中毒;(2)低血压;(3)糖尿病。
作者:龙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抗菌药物指对细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及人工合成抗菌药。自1940年青霉素问世以来,现品种已达上千种,常用的也有几百种,归纳起来分七大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林可霉素类、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1]。抗菌药已成为治疗细菌感染的有力武器。但药物的作用分为两重性,包括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抗菌药物也不例外,虽可治病,也可引起包括毒性反应、变态反应、二重感染各种不良反应,尤其是不合理运用,会导致药源性疾病发生,还会产生耐药性,甚至致残或危及生命。虽新的、强力广谱的抗菌药不断开发上市,但人类和细菌感染的斗争越来越激烈,究其原因乃不合理甚至滥用抗菌药的结果[2]。下面就我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加以分析,以期在今后工作中更合理地使用抗菌药。
作者:刘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联合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108例进行治疗,肺原发癌及脑转移病灶切除术联合放疗和吉西他滨、替莫唑胺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随访情况和生存率。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均康复出院。胸部手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前神经症状均获得缓解。肺切除后出现并发症18例,其中9例先行肺手术的无神经症状患者,术后第1天出现颅内高压症状,经甘露醇、激素治疗等治疗症状控制,于术后第9天施行脑部手术,此外出现心房颤动4例,延期肺漏气2例。10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5~83(24.7±6.7)个月。随访复发46例(42.6%),其中累及肺15例,累及脑31例。6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CT发现脑肿瘤复发而接受γ刀治疗。淋巴结转移广泛的患者生存率明显较低。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患者积极进行肺原发癌及脑转移病灶切除术联合放疗和吉西他滨、替莫唑胺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先行脑部手术患者并发症少,对N0患者获益明显。
作者:李永豪;岳侃;高磊;焦扬;赵双军;刘杰;边俊艳;王永领;徐江林;岳国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综合全面性护理在喜炎平、利巴韦林及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202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1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喜炎平、利巴韦林、黄芪注射液等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综合护理方式,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对比2组患儿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儿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全面性护理可以快速促进溃疡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在小儿手足口病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袁鑫霞;刘会彦;尤彦华;白晶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1.当论文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该说明其是否符合人体试验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或国家性的)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分别联合奥美拉唑及甲硝唑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3月该院消化内科和儿科收治确诊的小儿消化性溃疡患者21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5例。2组均给予三联疗法治疗,但试验组给予克拉霉素联合奥美拉唑和甲硝唑治疗,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联合奥美拉唑和甲硝唑治疗。2组患儿均连续规范治疗30d,给予密切护理,观察统计2组患儿溃疡愈合率、幽门螺旋杆菌( Hp)根除率、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儿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及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奥美拉唑及甲硝唑治疗较阿莫西林联合后二者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且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更低。
作者:高丽霞;王聚科;燕芳;张雪娟;王建新;冯利萍;李鹤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圣路易斯大学药理和生理科学Thomas Burris博士等揭示了能调控“生物钟蛋白”活性的小分子,提供了潜在调控昼夜节奏和治疗与它有关的功能障碍如睡眠和焦虑症问题。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