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杏石甘汤合苇茎汤治疗老年痰热郁肺型吸入性肺炎临床观察

张轶;李晶

关键词:吸入性肺炎, 痰热郁肺证, 麻杏石甘汤, 苇茎汤,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合苇茎汤治疗老年痰热郁肺型吸图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老年吸图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g/次,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加用肺力咳合剂,口服15 mL/次,3次/d,研究组加用麻杏石甘汤合苇茎汤内服,1剂/d,疗程为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外周血炎症指标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主要症状、体征复常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气促消失时间,双肺啰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P <0.05,P<0.01).治疗后研究组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P<0.01).结论:麻杏石甘汤合苇茎汤治疗老年吸图性肺炎疗效肯定,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缩短病程.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引经药配伍大黄-丹参药对抗大鼠肝纤维化的比较

    目的:观察不同引经药配伍大黄-丹参药对抗大鼠肝纤维化的效应差异,探讨引经药的增效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丹参-大黄药对组(5.0g·kg-1),药对加桔梗组(5.0 g·kg-1+ 1.5 g·kg-1),药对加柴胡组(5.0g·kg-1 +1.5 g·kg-1)和药对加细辛组(5.0g·kg-1 +0.3 g·kg-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复制肝纤维化模型.从第3周开始,除注射造模外,各实验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灌胃双蒸水,连续6周.末次给药后,取血和肝脏,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和Ⅲ型前胶原(PCⅢ)的含量;酸水解法检测肝匀浆中羟脯胺酸(HYP)的含量;观察肝脏的组织形态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中ALT,AST,ALP活性和LN,HA,PCⅢ的含量显著降低,肝匀浆中HYP含量降低,肝组织TGF-β1表达减少(P <0.05,P<0.01),肝组织结构明显改善;与药对组相比,药对加柴胡组大鼠ALT,AST,ALP活性和LN,HA,PCⅢ的含量降低,肝组织TGF-β1表达减少(P<0.05,P<0.01).结论:大黄-丹参药对能有效减轻肝纤维化的程度,引经药柴胡可增强大黄-丹参药对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宋献美;石科;葛文静;王慧森;贾士奇;傅蔓华;梁瑞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结合传统性状客观化分析何首乌不同炮制方式与炮制程度的色彩色差

    目的:结合传统性状观察,对不同炮制方式下不同炮制程度的制何首乌进行色彩色差分析,为何首乌饮片颜色的客观数据化提供研究基础.方法:观察何首乌炮制品性状,采用CM-5型测色仪测定样品的L,a,b,计算色差值△E与总色值E,运用SAS 9.2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分析炮制程度与色差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2个产地的何首乌生品及其对照饮片粉末均为黄白色,E为70.31 ±3;制何首乌对照饮片粉末为棕褐色,E为52.24,与生何首乌对照饮片比较,△E为18.63;何首乌炮制后颜色加深,E降低,4种炮制方式显示相同的变化规律;且随炮制时间延长,颜色逐渐由棕黄色、浅棕色、深棕色、棕褐色直至变为棕黑色,其E也由61.11逐渐降至30.45,说明总色值能够表明何首乌的炮制程度.通过聚类分析可区分生品与炮制品,并将不同炮制程度的炮制品聚为一类.结论:色差仪的检测数据可以准确区分生何首乌与制何首乌,且能够客观准确地表达不同炮制程度的制何首乌粉末颜色变化.色彩色差检测可用于何首乌饮片的质量评价.

    作者:张语凡;相乐康;王鑫;袁金凤;彭诗涛;李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乌头汤加半夏不同炮制品对大鼠CYP3A的影响

    目的:以乌头汤为载体,研究加入半夏不同炮制品后对大鼠细胞色素P450酶系(CYP) 3A1/2的影响,为阐述“十八反”中半夏反乌头的反性内涵提供实验依据.方法:CYP3A酶活性采用体外温孵法和体内探针法进行检测,酶蛋白和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进行检测.结果:与乌头汤加生半夏组相比,乌头汤加法半夏各剂量组6β-羟基睾酮(6β-OH-Tes)生成速率未发生显著性变化,CYP3A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 <0.01,P <0.05),CYP3A1 mRNA的表达仅在0.60 g·kg-1剂量组显著降低(P<0.01);乌头汤加姜半夏在1.20 g·kg-1剂量组时6β-OH-Tes生成速率极显著降低(P<0.01),CYP3A蛋白表达仅在0.60 g·kg-1剂量组明显增加(P<0.05),CYP3A1 mRNA的表达在0.60,1.20 g·kg-1剂量组有显著降低(P<0.01);在体内探针法试验中乌头汤加法/姜半夏组6'-羟基丁螺环酮(6'-OH-BP)和丁螺环酮(BP)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比值(6'-OH-BP/BP),1-(2-嘧啶基)哌嗪(1-PP)与BP的AUCo-t比值(1-PP/BP)均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不同半夏炮制品增强乌头汤对CYP3A的抑制作用的程度不同,这将会导致乌头汤中的双酯型生物碱类成分(如乌头碱)代谢减慢,从而引起药理作用的增强或毒性的增加.

    作者:程再兴;陈红;吴锦俊;林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自噬参与氢溴酸樟柳碱对缺氧状态下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氢溴酸樟柳碱对缺氧状态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rats pheochromocytoma cells,PC12)自噬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氢溴酸樟柳碱对缺氧损伤神经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运用氯化钴(CoC12)处理PC12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模型,设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丁基苯酞),氢溴酸樟柳碱高、中、低浓度组(100,50,25 μmol·L-1).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相对存活率,单丹磺酰尸胺荧光染色(MDC)和透射电镜技术检测自噬小体的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Beclin-1等蛋白的表达.结果:氢溴酸樟柳碱干预后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细胞形态恢复较好.MDC荧光染色和透射电镜下自噬小体的数量增多,LC3-Ⅱ及Beclin-1的表达显著提升.结论:自噬在缺氧状态下对细胞有保护作用,氢溴酸樟柳碱通过诱导低氧状态细胞自噬发挥了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陈丹丹;彭成;李梦婷;于思;万峰;谢晓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及糖酵解过程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及糖酵解过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8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含药血清组(消癌解毒方40 g·kg-1·d-1)和空白血清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组兔子连续灌胃3d,制备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5%,10%,15%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处理人结肠癌HT-29与HCT-116细胞后,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测定其对HT-29与HCT-116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乳酸试剂盒检测HT-29与HCT-116细胞的乳酸生成量,葡萄糖试剂盒检测HT-29与HCT-116细胞的葡萄糖生成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己糖激酶(HK2),丙酮酸脱氢酶激酶(PDK1),乳酸脱氢酶(LDHA)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表达.结果: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能够抑制HT-29与HCT-116细胞增殖能力,15%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对人结肠癌HT-29与HCT-116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42.7%,50.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可降低HK2,PDK1,LDHA,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P<0.05),且随浓度的增加表达降低.乳酸及葡萄糖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可降低HT-29与HCT-116细胞的乳酸及葡萄糖水平(P<0.05),且随浓度的增加乳酸及葡萄糖水平降低.结论: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可以通过抑制人结肠癌HT-29与HCT-116细胞糖酵解的过程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其抑制糖酵解过程的机制可能与降低HIF-1α表达,进而减少糖酵解相关酶HK2,PDK1,LDHA表达有关.

    作者:石文静;谭佳妮;沈卫星;徐长亮;孙东东;程海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阔叶黄檀三萜类化学成分分析

    目的:对黄檀属植物中阔叶黄檀(Dalbergia latifolia)中的三萜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方法:将阔叶黄檀心材50.0 kg,粉碎,用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h,合并滤液,减压回收溶剂得到浸膏.浸膏经水分散,通过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及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制备得到上述4个萃取部位.然后分别采用硅胶,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C18色谱柱(ODS)及大孔吸附树脂等色谱分离技术对各个萃取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通过理化分析、波谱分析及质谱分析等手段,对分离得到的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阔叶黄檀中分离鉴定得到7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为3-O-α-L-arabinopyranosyl-28-O-β-D-glucopyranosyl pomolic acid(1),β-sitostenone (2),β-sitosterol(3),豆甾醇(4),β-香树脂酸乙酸酯(5),β-香树脂醇-3-棕榈酸酯(6),3-乙酰齐墩果酸(7).结论:化合物1,5,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上述研究成果为进一步阐明阔叶黄檀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为该植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刘荣华;王定清;林帅;张普照;邵峰;陈兰英;黄慧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安宫牛黄丸HPLC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分析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安宫牛黄丸的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HPLC,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 nm,对10批安宫牛黄丸样品进行指纹图谱研究,通过相似度分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安宫牛黄丸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10批样品相似度均>0.9,标定了25个色谱峰为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比较指认了其中10个色谱峰.通过PCA发现不同年份样品存在微小差异,进一步采用OPLS-DA发现了影响不同年份样品产生差异的14种成分,包括盐酸巴马汀、黄芩素、表小檗碱、栀子苷、盐酸小檗碱、黄连碱、汉黄芩素等.结论:建立的分析方法简便、准确、可靠,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可更好地评价安宫牛黄丸的质量,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徐彤;黄萌萌;陈家进;陈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HPLC同时测定加味香薷口服液中6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加味香薷口服液(葛根、香薷、厚朴、陈皮、蚕沙、白扁豆)中葛根素、麝香草酚、香荆芥酚、和厚朴酚、橙皮苷、大豆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01%冰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77 nm,柱温30℃.结果:葛根素、麝香草酚、香荆芥酚、和厚朴酚、橙皮苷、大豆苷分别在0.384 ~4.80 μg(r =0.999 3),0.048~0.60 μg(r =0.999 7),0.015 6 ~0.195 μg(r =0.999 8),0.018 2 ~0.227 5 μg(r =0.999 2),0.226 ~2.825 μg(r=0.999 6),0.228 ~2.850μg(r =0.999 5)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是葛根素97.98%,RSD 2.1%,麝香草酚98.88%,RSD 1.8%,香荆芥酚98.10%,RSD 2.1%,和厚朴酚100.12%,RSD 1.5%,橙皮苷100.40%,RSD 2.6%,大豆苷96.70%,RSD 1.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加味香薷口服液中葛根素、麝香草酚、香荆芥酚、和厚朴酚、橙皮苷、大豆苷含量的同时测定.

    作者:李柯;卢茂芳;陈丹;侯茜;李若存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肾两虚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在哮喘缓解期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信必可都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连续贴敷3年为1个疗程,于每年贴敷结束时行肺功能检查,每3个月随访1次并记录患者每次急性发作时的症状、体征及每年急性发作次数.结果:随访治疗过程中,两组各脱落1例.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38%,对照组有效率为75.2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贴敷后第2年,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出量(FEV1),FEV1占预计值%(FEV1%),呼气峰流速(PEF)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在改善患者PEF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贴敷第3年后,观察组患者FEV1,FEV1%,PEF均较治疗组明显改善(P<0.05).贴敷后第3年,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P<0.05).安全性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21例患者出现皮肤水泡,予以局部处理后水泡吸收,未影响下次穴位贴敷,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结论:冬病夏治三伏贴可以明显减轻支气管哮喘患者发作时气喘、胸闷、咳嗽等症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哮喘急性发作的次数,提高治愈率,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明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是安全有效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洋;张罗丹;尚芳;程洋洋;温利强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玄参对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的影响及其肝脏代谢组学分析

    目的:探索玄参对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的影响,并利用代谢组学方法对生物标志物和代谢通路进行分析.方法:高脂低蛋白饲料喂养加尾部负重游泳的方法建立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玄参水煎液高、低剂量给药2周后检测各给药组肝脏指数、血清蛋白、血脂、胃肠功能和水负荷的变化情况,给药剂量分别为1.35,5.40 g·kg-1.利用UPLC-Q-TOF-MS检测肝组织中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电喷雾正离子模式(ESI+)和负离子模式(ESI-)对样品进行检测,m/z 100 ~1 500;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比较空白组、模型组,玄参高、低剂量组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情况;对差异代谢物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玄参高剂量组的胃排空率和D-木糖排泄率显著升高;玄参低剂量组能升高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含量;玄参高剂量组能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和水负荷指数.代谢组学方法共鉴定出21个生物标志物,找到7条主要代谢通路,主要涉及胰岛素分泌、甘油磷脂代谢、嘌呤代谢、胆汁酸分泌、磷脂酶D信号通路、糖基磷脂酰肌醇锚的合成、内源性大麻素的生物合成等.结论:玄参对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的影响与改善消化功能、抑制糖代谢、改善血脂代谢等有关.

    作者:赵洪伟;刘树民;张宁;庞牧;王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八正散加减对痔瘘术后湿热下注型尿潴留患者排尿时间及自行排尿能力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八正散加减对痔瘘术后湿热下注型尿潴留患者排尿时间及自行排尿能力恢复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06例痔瘘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3例.两组均予听流水声诱导、心理疏导和膀胱区按摩等基础治疗,对照组予溴新斯的明口服,研究组予八正散加减.检测尿动力学,评价膀胱功能和中医主要症状评分,记录排尿情况,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尿动力学参数大尿流量(Q-max),大尿率时逼尿肌压(Pdet-Q-max)升高(P<0.01),大尿意膀胱容量(VMCC),残余尿量(PVR)降低(P<0.01),逼尿肌受损、膀胱低顺应性和膀胱感觉缺失发生率降低(P<0.05),排尿无力、小腹坠胀和倦怠乏力症状评分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Q-max,Pdet-Q-max升高(P<0.01),VMCC,PVR降低(P<0.01),逼尿肌受损、膀胱低顺应性和膀胱感觉缺失发生率降低(P<0.05),自行排尿、完全通畅排尿、排便、进食时间缩短(P<0.01),排尿无力、小腹坠胀和倦怠乏力症状评分降低(P<0.01),总有效率升高(P<0.05).结论:八正散加减可促进膀胱尿液排出,减少残余尿量,缩短自行排尿时间,提高自主排尿能力的恢复,有效治疗痔瘘术后湿热下注型尿潴留.

    作者:陈爱霞;王欣;吴春晓;江雪;王梅青;周颖;刘占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黄芪多糖的脱蛋白工艺考察

    目的:优选黄芪多糖的脱蛋白工艺,提高黄芪多糖的纯度,为该有效部位的后续药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黄芪多糖,以黄芪多糖的含量和蛋白质的脱除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考察酶解时间、酶底比、酶解液pH和酶解温度对黄芪多糖脱蛋白工艺的影响,利用酶-Sevage法除蛋白.结果:佳脱蛋白工艺为酶底比2.0%,pH 5.0,50℃水浴酶解24 h;在该工艺条件下,蛋白脱除率87.80%,黄芪多糖质量分数83.47%.结论:优选的脱蛋白工艺条件稳定可行,酶-Sevage法可显著提高黄芪多糖的纯度.

    作者:胡媛媛;吕瑞红;纪永升;褚意新;杜志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丁香茄子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

    目的:建立丁香茄子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该药材的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gilentExtend-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00 nm,进样量10 μL,分析丁香茄子的HPLC图谱,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计算相似度,并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方法学考察显示丁香茄子的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均可满足指纹图谱分析的需要;指纹图谱中呈现14个共有峰,10批广西地区的丁香茄子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结果在0.70以上,表明广西不同产地丁香茄子的质量差异较大,通过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小二乘判别分析,丁香茄子分成三类,显示产地和采集时间与药材的质量相关.结论:建立的丁香茄子的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快速、简便,能够全面反映丁香茄子的生物碱化学成分信息,可用于丁香茄子的质量评价;玉林和桂林采集的丁香茄子质量较佳,可以作为丁香茄子来源产地.

    作者:范卫锋;郑兆广;胡琴;李琴;叶志文;潘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味离子导入治疗寒湿瘀阻证非特异性下腰痛

    目的:评价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味离子导图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寒湿瘀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栓素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影响.方法:将176例患者以入诊先后顺序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腰腿痛丸+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离子导入+电针.两组疗程均为治疗4周.进行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量表(SF-MPQ),压痛情况评分,并进行压痛和痛阈值的测量;功能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法评估;进行寒湿瘀阻证和总体感觉(PGIC)评价;检测治疗前后IL-1β,TXB2,6-Keto-PGF1α,CGRP和VIP水平;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JOA总改善率为95.18%,高于对照组的83.95%(x2=5.564,P<0.05);观察组疼痛感觉评分、疼痛情绪评分、疼痛总分、目测类比疼痛评分和现在疼痛状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硬度值低于对照组,压痛和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痛阈值高于对照组(D<0.05,P<0.01);观察组JOA量表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度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PGIC“明显好转”的患者为68.67%,多于对照组的50.62%(x2 =5.558,P<0.05);观察组IL-1β,TXB2,CGRP和VI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6-Keto-PGF1α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味离子导图治疗NLBP寒湿瘀阻证患者,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腰部功能的恢复,减轻疼痛,提高患者活动能力.

    作者:刘宜军;杨勇;孔丽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梓醇对纤维状Aβ1-42诱导的bEnd.3细胞凋亡及过度自噬的影响

    目的:观察梓醇对纤维状β-淀粉样蛋白(amyliod-beta protein,Aβ1-42)诱导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bEnd.3细胞分为溶剂组,模型组(Aβ1-42 20 μmol·L-),梓醇低、中、高浓度组(Aβ1-42 20 μmol·L-+梓醇50,200,500 μmol· L-1);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梓醇及其对Aβ1-42 诱导的bEnd.3细胞活性的影响;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梓醇对Aβ1-422诱导的bEnd.3细胞凋亡情况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自噬及凋亡相关蛋白(Beclin-1,LC3),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色素-C(cytochrome-C),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及切割活化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MTT显示,梓醇对bEnd.3细胞无毒副作用;MTT与Hoechst33258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梓醇低、中、高剂量组能明显提高bEnd.3细胞活性,抑制Aβ1-42介导的bEnd.3细胞凋亡(P<0.05);Western blot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梓醇预处理后,可明显降低Bax/Bcl-2,cytochrome-C/β-actin,cleaved Caspase-3/Caspase-3,Beclin-1/β-actin,LC3-Ⅱ/LC3-Ⅰ(P<0.05).结论:梓醇可能通过抑制AβI42诱导的bEnd.3细胞凋亡及过度自噬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刘晨阳;白宽;于顾然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黄连素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黄连素是从黄连、黄柏等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生物碱,其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用来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已有很长的历史.近年来,黄连素的其他药理作用逐渐被发现.研究结果表明,黄连素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均有明显影响,尤其是降血脂作用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效果良好.黄连素还能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来治疗糖尿病.黄连素被发现有明显的抗炎抗癌作用.黄连素能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黄连素还能影响钙离子、钾离子等离子通道来调节电解质平衡.由于黄连素的抗炎抗氧化作用,可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本文就黄连素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包括黄连素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以及抗炎、抗菌、抗癌等药理作用,还有对离子通道、周期蛋白、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有关黄连素的作用及机制越来越引人关注,尤其是抗癌活性,表明对含有黄连素这一活性成分的中药及方剂的研究将会有新的进展.总结黄连素的作用及其机制,将有助于提高黄连素的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

    作者:胡诚毅;莫志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三黄膏治疗局部软组织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三黄膏外敷治疗体表软组织感染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20例软组织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三黄膏大剂量组、三黄膏小剂量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感染部位局部肿胀、红斑、疼痛、硬结、温度、脓疱或溃疡的好转情况,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5,7天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指标谷氨酸-丙酮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变化.结果:三黄膏大剂量组病程(6.93±2.74)d,小剂量组(7.75±2.93)d,对照(鱼石脂软膏)组(8.77±2.82)d,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三黄膏外敷明显缩短了病程(P<0.05);三黄膏使患者一般状况综合评分明显下降(P<0.05),能促进局部肿块消散,红肿消退,减轻疼痛,降低局部温度,促进脓疱及溃疡愈合;治疗后第1,3天,三黄膏大、小剂量组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ALT,AST,BUN,Cr)恢复正常的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5,7天,各检验结果均基本恢复正常;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三黄膏对体表软组织感染具有确切治疗作用,可缩短病程,临床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潘海邦;吴国泰;易剑锋;王波;董小鹏;易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丹参注射液对大鼠脊髓损伤后Olig-2和OX-42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检测丹参注射液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少突胶质细胞(Olig-2)和Ⅲ型补体受体(OX-42)系转录因子-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促进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SPF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丹参治疗组、丹参加雷帕霉素组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n=10).采用Allen's法建立SCI模型(正常组除外)后,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kg-1),1次/d;丹参治疗组: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1 mL·kg-1),1次/d;丹参加雷帕霉素组:腹腔注射同等剂量丹参注射液(含雷帕霉素3 mg·kg-1),1次/d;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尾静脉推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30 mg·kg-1),1次/d.伤后1,3,7,14 d时采用联合行为评分法(CBS)评价大鼠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伤后14 d处死动物,采用免疫荧光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脊髓内Olig-2和OX-42的表达.结果:至伤后14 d时,与模型组、丹参加雷帕霉素组比较,丹参治疗组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大鼠CB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Olig-2表达(免疫阳性细胞数及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而OX-42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参治疗组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Olig-2表达升高,而OX-42表达降低(P<0.05);与丹参治疗组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比较,丹参加雷帕霉素组大鼠Olig-2表达降低,而OX-42表达升高(P<0.05);上述指标在丹参治疗组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注射液可通过升高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的活性以调节Olig-2和OX-42的表达,从而表明其参与大鼠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的机制可能与通过参与少突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增殖有关.

    作者:刘杨;高玉亭;苗宇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麻杏石甘汤合苇茎汤治疗老年痰热郁肺型吸入性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合苇茎汤治疗老年痰热郁肺型吸图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老年吸图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g/次,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加用肺力咳合剂,口服15 mL/次,3次/d,研究组加用麻杏石甘汤合苇茎汤内服,1剂/d,疗程为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外周血炎症指标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主要症状、体征复常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气促消失时间,双肺啰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P <0.05,P<0.01).治疗后研究组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P<0.01).结论:麻杏石甘汤合苇茎汤治疗老年吸图性肺炎疗效肯定,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缩短病程.

    作者:张轶;李晶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UPLC同时测定补肾强身片中6种化学成分的含量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同时测定补肾强身片中原儿茶酸、绿原酸、金丝桃苷、特女贞苷、朝藿定C和淫羊藿苷的含量.方法:以Agilent SB-C18色谱柱(4.6 mm×100 mm,2.7 μm),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5 mL· 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60,325,360,224,270 nm.结果:6个成分的检测范围分别为原儿茶酸0.78~201.00 mg·L-1(r =0.999 9),绿原酸0.79~202.60 mg·L-1(r =0.9997),金丝桃苷0.93~238.39 mg·L-1(r =0.9999),特女贞苷0.66 ~169.62 mg·L-1(r =0.999 9),朝藿定C 0.81 ~206.85 mg·L-1(r =0.999 9),淫羊藿苷0.74 ~ 190.85 mg·L-1(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6% (RSD 1.0%),99.6% (RSD 1.5%),99.7% (RSD 1.5%),97.2% (RSD 0.8%),95.5% (RSD 0.4%),96.3% (RSD 0.9%).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补肾强身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秀莲;宋粉云;李华;陈宇轩;周颖仪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