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永霞;樊福强;周华祥;吴悦欣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剖宫产术后患者身心健康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剖宫产术后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2组各项恢复指标、护理满意度及抑郁评分情况。结果经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时间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母乳喂养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黄春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恶性黑素瘤是来源于黑色素细胞,多由于黑痣或色素母斑长期受刺激等引起,在基层医院常以皮肤溃疡、炎性反应治疗,如病变处无黑痣等色素病变,更容易导致漏诊和延误病程及治疗。笔者临床诊治此类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爱国;乔胜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1年4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8例,分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内固定( A组)12例和动力髋螺钉( DHS)内固定( B组)6例,比较2组治疗后疗效。结果 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Harriszx 能评分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2例(16.7%)明显低于B组4例(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选用DHS,对于骨质疏松、骨折粉碎严重,尤其是EvansⅢ、Ⅳ型骨折,股骨内后壁缺损缺乏支撑,股骨外侧皮质被骨折线累纹或大粗隆处呈冠状面骨折者及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合并内科疾病的老年患者应用PFNA是理想的选择。
作者:张文明;赵昌平;王亚军;于建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对经皮黄疸仪检测值分组对诊治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00例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及婴儿,依据经皮黄疸胆仪检测值的高低进行分组,经皮胆红素测定值任意部位﹥13mg/dl为A组125例,﹥10~12.9mg/dl为B组468例,7~9.9mg/dl为C组421例,5~6.9mg/dl为D组186例,根据分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和干预措施,A组采用光疗及综合治疗,B组采用口服茵栀黄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治疗,C组口服妈咪爱治疗,D组未给予药物治疗仅进行日光浴和口服葡萄糖水处理。结果4组经治疗﹥12d后内经皮胆红素测定值降至﹤5mg/dl患者比例均﹥90%。结论经皮胆红素测定(经皮黄疸仪)值分组对诊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刘红仙;李玉梅;洪珍;他红艳;高琼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磺胺止咳口服溶液含量测定的方法,以提高医疗机构制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测定法,以Agilent Eclipse × HC-C18为色谱柱,以水—乙腈—三乙胺(799:200:1)(用氢氧化钠试液或冰醋酸调节pH值至5.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0nm,流速1.0ml/min。结果在100~360μg/ml线性范围内,磺胺甲噁唑溶液的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在10~36μg/ml线性范围内,甲氧苄啶溶液的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磺胺甲噁唑为100.2%(n=7),甲氧苄啶为99.8%。磺胺甲噁唑日内RSD分别为0.78%、0.59%、0.38%;甲氧苄啶日内RSD分别为0.96%、0.76%、0.29%。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可用于磺胺止咳口服溶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朱小兰;范义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近日,来自瑞典卡罗琳学院的科学家就揭示了O型血保护个体免于疟疾死亡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结果表明,由疟疾引发的选择性压力或许会引发人类ABO血型发生全球化分布的改变。此前研究者对引发疟疾的多种疟原虫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且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一直知道O型血会保护个体抵御严重的疟疾,而其它血型则不会;因此揭示这其中存在的分子机制对于进行疟疾研究将是非常重要而且非常必要的。本文研究中,研究者就发现了一种名为RI-FIN的关键蛋白,利用对培养中的细胞及动物模型进行不同的实验,研究者发现,恶性疟原虫可以分泌产生 RIFIN蛋白,而且这种蛋白可以利用特殊的方式就像胶水一样吸附在血细胞表面,而且RIFIN蛋白可以强烈吸附到A型血细胞表面,但对O型血细胞则吸附性差。Mats Wahlgren教授指出,由于RIFIN蛋白在很多恶性疟原虫变异体中都能够被发现,因此还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分离出到底是哪种恶性疟原虫突变体参与了上述机制的发生。本文中研究者的研究发现为解释O型血保护个体抵御疟疾的原因提供了研究数据,这或许就可以帮助阐明为何O型血的个体在疟疾常发区域如此常见,比如在尼日利亚有超过一半的个体都是O型血,因为这可以帮助保护机体抵御疟疾。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纳米银联合血必净治疗Ⅱ度烧伤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纳米银医用敷料治疗创面,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血必净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平均愈合时间及创面细菌检出率,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浅Ⅱ度和深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8.5±1.4)d和(14.2±2.6)d,对照组分别为(12.2±2.3)d和(22.1±3.1) 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比较都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浅Ⅱ度和深Ⅱ度创面细菌检出率分别为8.3%和11.5%,对照组的分别为9.1%和14.3%,2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药物不良反应方面,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药物安全性好。结论纳米银联合血必净是治疗Ⅱ度烧伤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案,可以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且创面细菌检出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作者:罗长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宫血宁治疗节育环放置后月经过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4月-2013年5月接受治疗的放环1~3个月之后,月经过多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氨基己酸西药治疗,每次月经来潮第1天开始服用氨基己酸,每次1g,每天3次,连续6d为1个疗程,共服用6个疗程;观察组50例患者使用宫血宁胶囊治疗,每次月经来潮第1天开始服用宫血宁胶囊,每次0.26g,每天3次,连续6d为1个疗程,共服用6个疗程,2组治疗方式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宫血宁治疗节育环放置后月经过多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1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09例。观察组予PFNA固定治疗,对照组予动力髋螺钉( DHS)固定治疗,术后随访观察2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92.7%高于对照组的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显著,内固定牢固,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邸进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2组患者均好转出院,干预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哮喘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中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和P﹤0.01)。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病情复发,值得应用。
作者:吴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120例的护理措施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5月妇科收治的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施护理模式不同随即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研究对象全部实施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对照组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给予常规传统的护理模式,试验组则更具有针对性的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模式。结果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切术患者的护理需要加强术前、术后等方面的护理工作,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马庆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近日,休斯敦卫理公会研究所( Houston Methodist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一种实验性药物或可促进小鼠脂肪和体质量下降。相关研究在圣地亚哥举办的第97届美国内分泌学会年会( ENDO2015)上发表。这种药物名为GC-1,其可以加速机体脂肪细胞代谢燃烧脂肪。研究者Kevin Phillips博士表示GC-1可以明显增加小鼠机体的代谢率,从本质上将有害的白色脂肪( white fat)转化成为有益的褐色脂肪( brown fat),白色脂肪往往那个可以储存过多热量,而且其和糖尿病及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直接相关,而褐色脂肪可以燃烧掉更多能量。研究者表示,GC-1可以通过激活机体的甲状腺激素受体来将白色脂肪转化为褐色脂肪,甲状腺激素受体在调节机体代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可以将食物转化成为能量,同时还可以帮助进行机体的适应性发热作用,即机体将过度的能量转化为热释放出去。如今研究者已经用这种名为GC-1的药物在成千上万只小鼠中进行了测试,研究者给予肥胖、遗传性肥胖及饮食诱导的糖尿病小鼠每天进行GC-1服用。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时舒芬太尼不同效应室浓度对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15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丙泊酚和舒芬太尼靶控输注行全凭静脉麻醉。术毕,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Ⅰ组为0.12ng/ml,Ⅱ组为0.15ng/ml,Ⅲ组为0.20ng/ml。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均为1.5μg/ml。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后30min(T1)、手术结束时(T2)、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T3)及术后30min(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评价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 T3)及术后30min( T4)的视觉模拟( VAS)疼痛评分、Ramsay 镇静评分。记录术后60min内嗜睡、呼吸抑制、烦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各组患者T3、T4时点较T0、T1、T2时点HR、MAP明显升高(P﹤0.05)。Ⅰ组在T3、T4时点HR、MAP明显高于Ⅱ组、Ⅲ组(P﹤0.05)。Ⅲ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较Ⅰ组、Ⅱ组明显延长( P﹤0.05)。Ⅱ组、Ⅲ组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及术后30min的视觉模拟( VAS)疼痛评分优于Ⅰ组(P﹤0.05)。Ⅱ组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及术后30min的Ramsay镇静评分优于Ⅰ组、Ⅲ组(P﹤0.05)。Ⅱ组术后60min内嗜睡、呼吸抑制、烦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Ⅰ组、Ⅲ组(P ﹤0.05)。结论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0.15ng/ml复合丙泊酚血浆靶浓度1.5μg/ml适合麻醉复苏。
作者:邓磊;王两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药房管理主要是为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经济、有效、合理,并且要方便及时,从而不断的提高大众的健康水平,促进医院药学工作快速发展,提高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西药房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药品的集散重地,是与患者直接接触、关系到终治疗效果的专业服务部门,也是展示医院良好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故西药房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药品的疗效以及患者的用药安全[1],加强对门诊西药房的管理可以有效防范医疗纠纷,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服务形象。本文根据以往在西药房管理方面的经验进行以下几点建议和思考。
作者:袁典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前的共识认为,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AA)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免疫异常[1]。在过去的30年间,免疫抑制治疗( IST)已成为 AA 治疗的重要手段,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联合环孢霉素 A( CsA )的 IST 治疗已经成为无同胞HLA相合供者的重型 AA( SAA )患者治疗的一线治疗方案。ATG+CsA 治疗方案的反应率为60%~70%,1年总生存率(OS)为70%~80%[2~4]。马源ATG(常规方案是4d方案,每天40 mg/kg)与淋巴细胞球蛋白(常规方案时5d方案,每天15 mg/kg)治疗SAA的有效率大体相同[5~9]。一项大规模随机研究和SAA工作组( SAAWP)的报告指出[10],兔源ATG(常规方案是5d,每天3.5 mg/kg)的有效率明显低于马源ATG。因此,马源ATG+CsA的治疗方案是目前IST治疗SAA的一线选择。新的研究指出[11~13],30%~40%的 SAA 患者对以马源ATG+CsA的IST无反应。另外,马源ATG+CsA治疗后,少1/3的有反应者会复发,一部分患者虽反应不完全,依赖 CsA的维持治疗。针对这些患者应该选择二线治疗方案。
作者:唐旭东;刘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血细胞计数(血常规)是临床常规检验项目,血小板是其中重要的指标之一,结果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乙二胺四乙酸盐( EDTA)是血细胞计数常用的抗凝剂,但有时可引起血小板聚集,造成血小板计数减低,称为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EDTA-PTCP ),给临床诊治过程带来很大困扰,现报告1例妊娠患者合并EDTA-PTCP的临床特征、诊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引起临床及检验医师关注。
作者:李宾;刘静;黄红霞;吴金银;甘受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近资料表明乳腺癌的发病率已成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1],严重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有报道指出,早期发现乳腺癌可以减少40%甚至更高的病死率[2]。目前超声检查已成为诊断乳腺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乳腺超声检查包括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 CDFI)、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CDE)、超声造影、三维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随着乳腺超声仪器及检查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使得乳腺超声的临床应用有更广阔的前景。现就乳腺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蓝桂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患者日益增加。现代社会人们维权意识、法制观念越来越强,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又以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居多。因患者总体年龄偏大、基础疾病多、卧床时间长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感觉、运动、言语及认知功能障碍等因素,神经内科患者安全隐患多,更有必要加强防范,制定个性化护理防范对策,避免医患纠纷和不良事件发生[1]。
作者:陈雪梅;高洁;杜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近日,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FASEB Journal的新的研究成查,来自伦敦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检测技术,其可以利用单一捐献者血液中不同细胞的组合来预测一种新型药物是否可以促进人类严重的免疫反应。这种检测手段或许可以避免许多灾难性事件的发生,比如2006年对名为TGN1412的药物进行测试,当时该药物引发了6名健康男性出现了严重的器官衰竭进而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接受TGN1412药物的志愿者经历了名为细胞因子风暴( cytokine storm)的灾难性炎症反应。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对卵巢癌患者血糖升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0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妇科住院236例卵巢癌(化疗前合并糖尿病者除外)患者化疗前后的血糖检测结果及影响因素。结果化疗后18例患者空腹血糖升高(7.63%),其中明确诊断为糖尿病4例(1.69%)。紫杉醇类药物对血糖的影响明显高于其他药物化疗,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接受化疗药物后可能发生血糖异常,甚至发生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应加强监测,及时处理。
作者:解胜兰;韩素新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