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磺胺止咳口服溶液组分含量

朱小兰;范义凤

关键词:制剂标准提高, 高效液相测定法, 磺胺甲噁唑, 甲氧苄啶
摘要:目的:建立磺胺止咳口服溶液含量测定的方法,以提高医疗机构制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测定法,以Agilent Eclipse × HC-C18为色谱柱,以水—乙腈—三乙胺(799:200:1)(用氢氧化钠试液或冰醋酸调节pH值至5.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0nm,流速1.0ml/min。结果在100~360μg/ml线性范围内,磺胺甲噁唑溶液的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在10~36μg/ml线性范围内,甲氧苄啶溶液的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磺胺甲噁唑为100.2%(n=7),甲氧苄啶为99.8%。磺胺甲噁唑日内RSD分别为0.78%、0.59%、0.38%;甲氧苄啶日内RSD分别为0.96%、0.76%、0.29%。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可用于磺胺止咳口服溶液的质量控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7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比较2组生活质量及主观幸福感。结果观察组患者6个月后主观幸福感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抑郁心理状态、焦虑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主观幸福感,让患者保持佳心理状态。

    作者:吴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在Barrett食管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窄带成像放大内镜( NBI-ME)在诊断Barrett食管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内镜下肉眼观胃食管结合处( GEJ)近端出现桔红色柱状上皮的患者86例,按掷硬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下取活检;对照组在常规胃镜下取活检。结果观察组中肠上皮化生者26例(55.3%),其中不典型增生4例;对照组中肠上皮化生者9例(23.1%),其中不典型增生1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能有效提高Barrett食管的检出率,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顺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520例疗效观察与护理

    慢性宫颈炎属妇科多发、常见病。病理表现有宫颈肥大、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腺体囊肿,以宫颈糜烂为多见。慢性宫颈炎可引发宫颈瘤样变、盆腔炎性疾病及不良妊娠结局,导致分泌物增多、下腹疼痛,严重时可引起不孕。故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积极治疗该病尤为重要。笔者对来我院就诊的慢性宫颈炎患者520例应用微波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琳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伊托必利及莫沙必利治疗肝硬化腹胀患者的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伊托必利及莫沙必利改善肝硬化患者腹胀症状的疗效,并对两者进行比较。方法2012年8月-2013年12月在医院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的患者234例,随机分成伊托必利组( A组)、莫沙必利组( B组)和对照组( C组)各78例。A、B 2组分别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伊托必利片和莫沙必利片,C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碱性磷酸酶( ALP)和总胆红素( TB)及症状缓解有效率的差别。结果 A、B组的肝硬化患者腹胀症状较C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与B组在改善肝硬化患者腹胀症状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均无明显影响。结论伊托必利及莫沙必利均可有效改善肝硬化腹胀症状,且不影响肝功能,但两者间疗效无明显差异。

    作者:施惠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纳米银联合血必净治疗Ⅱ度烧伤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纳米银联合血必净治疗Ⅱ度烧伤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纳米银医用敷料治疗创面,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血必净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平均愈合时间及创面细菌检出率,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浅Ⅱ度和深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8.5±1.4)d和(14.2±2.6)d,对照组分别为(12.2±2.3)d和(22.1±3.1) 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比较都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浅Ⅱ度和深Ⅱ度创面细菌检出率分别为8.3%和11.5%,对照组的分别为9.1%和14.3%,2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药物不良反应方面,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药物安全性好。结论纳米银联合血必净是治疗Ⅱ度烧伤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案,可以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且创面细菌检出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作者:罗长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地高辛增房颤患者死亡风险达27%

    即将在2015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房颤患者服用地高辛的全因死亡风险较未服用者高27%,心源性死亡风险高21%;而房颤合并肾衰的患者服用地高辛的风险更是比相似病情下、未服用者的死亡风险增加60%~70%。使用地高辛以前就曾被认为与房颤患者死亡危险增加有关,美国约有560万房颤患者,约20%的房颤患者在接受地高辛治疗。主要研究者、维克森林大学医学院WaqasQureshi博士指出,该结果是在对19项研究(1960-2014年)、超过50万患者做出分析后得出的。“在更进一步的研究公布前,我建议医师处方地高辛时要非常谨慎,尤其是现在还有其他更安全的药物可选。”地高辛有助于调节心律,根据目前指南的建议,对于运动量小的房颤患者,推荐地高辛为一线治疗药物;对于运动量较大的房颤患者,地高辛为二线用药。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慢性乙肝肝硬化临床诊断及治疗

    目的:探讨分心慢性乙肝肝硬化的临床诊断方法及核酸类似物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医院46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调查分析患者检查和治疗恢复情况,记录数据。结果46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药物治疗1年后,其Child-Pugh 评分、乙肝病毒DNA定量和血清肝纤维化相关参数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上可以通过肝功能、血常规、胃镜等联合的检查观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肝硬化,临床使用核酸类似物联合用药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田永成;张健铖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自拟中药方剂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剂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3例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122例和对照组121例,中药组给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给予炔雌醇口服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中药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剂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等卫护校临床教学与应用脱节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医学学科发展日新月异,教材内容常难以跟上临床实际应用的更新速度,尤其以专科护理操作较为明显。这部分内容虽然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却难免和医院实际工作有脱节。而教师作为护理教学的引领者,为培养护理岗位的实用型人才,需将护理课堂教学和临床实践应用接轨,使护理毕业生顺利通过护士资格考试,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秀荷;杨旭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注射用血栓通治疗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栓通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收治的80例中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血栓通冻干粉,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本研究证明注射用血栓通对中老年患者脑卒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脑梗死提供依据,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柳吉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农村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现状的调查与对策

    目的:了解农村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现状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法对4个农村95例高血压患者从药物、饮食、自我监测、运动、心理、不良嗜好、复查几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疾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均相当低,部分生活方式不利于血压的控制。结论血压的有效控制,有赖于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建立医院与农村和社区之间稳定的联系,对农村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有着重大的意义。

    作者:陈春芳;邹小烨;芮立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产科使用抗生素及其术后护理

    人类在生存中受到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侵袭,已经习以为常,它们能导致人类患感染性疾病。抗生素的应用给人类抵御疾病特别是感染类疾病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从早期使用的青霉素、磺胺类药物到现在的上千种抗生素,都为救治患者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滥用抗生素,不合理用药、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耐药性等,给疾病的诊治及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很多的负面问题。因此,一定要合理用药,特别是在妇产科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

    作者:李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磺胺止咳口服溶液组分含量

    目的:建立磺胺止咳口服溶液含量测定的方法,以提高医疗机构制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测定法,以Agilent Eclipse × HC-C18为色谱柱,以水—乙腈—三乙胺(799:200:1)(用氢氧化钠试液或冰醋酸调节pH值至5.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0nm,流速1.0ml/min。结果在100~360μg/ml线性范围内,磺胺甲噁唑溶液的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在10~36μg/ml线性范围内,甲氧苄啶溶液的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磺胺甲噁唑为100.2%(n=7),甲氧苄啶为99.8%。磺胺甲噁唑日内RSD分别为0.78%、0.59%、0.38%;甲氧苄啶日内RSD分别为0.96%、0.76%、0.29%。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可用于磺胺止咳口服溶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朱小兰;范义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偏头痛中医药辨证治疗

    偏头痛是神经内科临床常见病,发病率高,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并且反复发作不仅造成患者身心痛苦,而且可以导致正常工作无法进行,甚至失业,失去其照顾家庭或履行社会义务的能力,降低生活质量。属于祖国医学中“头痛”、“头风”等的范畴,近年来发病率上升,一般人群发病率达到5%,男女比例1:4,约60%的偏头痛患者有头痛家族史,典型发作有恶心、呕吐、畏光等先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院对68例头痛患者采用中药辨证治疗,疗效尚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治疗体会

    结肠癌是消化道内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结肠黏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恶性突变[1]。现今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结肠癌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并且此病症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这主要是由于老年患者身体耐受力减弱,并且经常合并有其它并发症,这就给手术带来一定风险,使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升高。结肠癌起病隐匿,一般早期很难发现,且发病较慢,到症状明显时大多已经是晚期,加之许多患者合并有肠梗阻,肠梗阻也是临床上表现不明显且术前较难确认的消化道疾病,是结肠癌患者常见的首发症状。本文对在我院治疗的80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洪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临床药师干预乳腺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控与管理,评价其实施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2012年5~6月和2013年5~6月行乳腺手术337例的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将前者177例作为非干预组,后者200例作为干预组,比较临床药师干预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效果。结果与非干预组相比,乳腺手术干预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的适应证由59.9%提高到89.5%,选择合理性由74.6%提高到100.0%,用法用量使用合理性由69.5%提高到91.0%,首次用药时机合理性由55.9%提高到93.0%,术后用药疗程合理性由58.2%提高到95.0%;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也显著下降( P﹤0.05)。结论通过临床药师有效的干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合理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作者:邵幼姿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运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于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患者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进行治疗。临床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在运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以后,部分患者出现了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但是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很快这些临床不良症状全部消失。结论运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非常好,能够及时地挽救患者的生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利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双黄连超声雾化治疗慢性咽炎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双黄连超声雾化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8月治疗慢性咽炎患者116例,随机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口服和西瓜霜含片含服;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双黄连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观察2组患者咽部症状以及咽部炎症的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3.1%,疗程为(7.12±0.91)d,复发率5.1%;对照组是79.3%,疗程为(10.12±1.20)d,复发率17.2%,3项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双黄连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起效迅速,效果理想。

    作者:陈明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对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靶控输注组( T组)和静吸复合组( I组)各30例。记录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1min(T1)、术中探察时(T2)、拔管后1min(T3)的SBP、DBP、HR、血糖、皮质醇(COR)。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2组SBP、DBP均下降,且I组明显低于T组;T2时I组SBP、HR均升高,且明显高于T组;T3时2组SBP、DBP、HR均升高,且I组明显高于T组。与T0时比较,I组T1、T2、T3时血糖均升高,且显著高于T组;2组患者T1、T2、T3时血浆Cor均显著高于T0时,且I组显著高于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上腹部手术安全可行,可有效抑制麻醉及手术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

    作者:徐雅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谈藏医艾灸与中医艾灸治疗之异同

    藏医艾灸与中医艾灸源于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临床应用上都有着相对的独特性,但医理相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临床应用上却也有着共同性。本文试着探讨藏医与中医艾灸治疗之异同,以求教于同行。现就藏医与中医艾灸的概念、艾柱大小、施灸顺序、施灸方法、穴位及功效等方面谈谈两者治疗的异同。

    作者:陈星;曹文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