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舟伦
目的:比较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增城市中新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41例,以抛硬币的方式分为试验组(21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非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8%,低于对照组的30.0%(P <0.05)。结论手术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的临床效果优于非手术治疗,且并发症少。
作者:赖际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比较硫辛酸与甲钴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9月肇庆市端州区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 A 组与 B 组,各60例。A 组患者予以硫辛酸治疗,B 组患者予以甲钴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 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 A 组患者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快于 B 组(P <0.05),A 组患者治疗前后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差值大于 B 组(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优于甲钴铵,且安全性好。
作者:周海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寿阳县中医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我院自拟的强心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浆比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凝血因子Ⅰ、血细胞比容、聚集指数、总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疗法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保元;毕瑞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闻喜县薛店镇卫生院2011年2月—2013年7月收治的156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早期应用尼莫地平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抗抑郁效果、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以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抗抑郁总有效率、ADL 评分以及神经功能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早期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可较快改善患者缺损的神经功能,改善抑郁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宁冬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通过不合理医嘱分析规范临床用药,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方法选取南通瑞慈医院病案室2009年7月—2012年6月归档的出院病历共1080份。每月随机抽取前1个月的出院病历30份(非手术病历和手术病历各15份),由药剂科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对用药医嘱合理性进行综合点评。结果1080份出院病历中不合理医嘱单为275份,占25.46%。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医嘱点评对临床用药实施监控,可以减少和避免不合理用药的发生,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张峰;朱玉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耐药性和敏感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于兴隆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5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患者的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在耐药性以及敏感性方面的差异,统计分析其株数和耐药性。结果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5-氟胞嘧啶及制霉菌素耐药率分别为88.0%、92.0%、84.0%,热带假丝酵母菌对这3种药物的耐药率分别是100.0%、85.7%、71.4%。两种真菌耐药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真菌对制霉菌素的敏感性也有所不同,且呈现低的状态。结论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感染源为白色假丝酵母菌与热带假丝酵母菌,通过有针对性的预防与治疗,可以提高肺部感染患者的治愈情况,减少呼吸内科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和治疗效果。
作者:何荣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策略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电白县人民医院 ICU 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6例。试验组患者予以损伤控制策略,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策略。观察两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逆转率、机械通气率及死亡危险性预测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 MODS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逆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机械通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实际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患者实际病死率与预测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患者实际病死率与预测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损伤控制策略在 ICU 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李冬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孝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6例,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分小骨窗开颅组和常规骨瓣开颅组,各43例。小骨窗开颅组患者行小骨窗开颅手术,常规骨瓣开颅组行常规骨瓣开颅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持续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切口脑脊液漏发生率)、住院时间及随访6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小骨窗开颅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短于常规骨瓣开颅组,术中输血量少于常规骨瓣开颅组,术后切口脑脊液漏发生率低于常规骨瓣开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小骨窗开颅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常规骨瓣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出血量为30~60ml 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小骨窗开颅组出血量为61~80ml 的患者总有效率低于常规骨瓣开颅组(P <0.05)。结论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应依据患者的出血量确定手术方式,确保临床效果,提高安全性。
作者:李守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联合可必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息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96例,按随机分层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予以氨茶碱联合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予以多索茶碱联合可必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索茶碱联合可必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余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药师干预在中药临床合理应用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资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呼吸科及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中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师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3.6%,低于对照组的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师干预在中药临床合理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蒋小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无肝素技术在肾衰竭合并高危出血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3年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肾衰竭合并高危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无肝素技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肾功能改善率高于对照组,非出血性肾衰竭并发症发生率、出血性肾衰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肝素技术在肾衰竭合并高危出血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有效降低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极大改善了患者的肾功能。
作者:黄赟;夏校敏;姚景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在骨科慢性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骨科收治的慢性疼痛患者1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认知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疼痛程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 SDS 和 S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 SDS和 S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认知护理在骨科慢性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攀枝花市仁和区大河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根据高血压患者个体情况(年龄、身体状况、体质等)不同,采用适当剂量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血压控制情况,临床症状发生情况,心、脑、肾靶器官受损情况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90.8%;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87例(72.5%);治疗后患者头痛、乏力、头晕、眼花、耳鸣、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发生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靶器官损伤恢复率为61.5%;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显著,可保护靶器官功能,且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侯建成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常州市新北区罗溪镇卫生院收治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治疗组,各74例。常规组患者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压和肝肾功能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总胆固醇(TC)、空腹胰岛素(FIN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 <0.05)。结论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效果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相似,且安全性更高。
作者:李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雌激素在绝经后妇女取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8月于蒙自市文澜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妇科接受取环的绝经后妇女130例,按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口服﹢米索前列醇阴道填塞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雌激素阴道涂敷。观察两组宫颈松弛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痛时间及取环成功率。结果试验组总松弛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手术时间及术后腹痛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取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雌激素在绝经后妇女取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宫颈松弛,缩短手术与术后腹痛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取环成功率。
作者:吴永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成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黑龙江省黎明监狱医院诊治的80例成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口服埃索美拉唑和多潘立酮,疗程均为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饱胀、反酸与上腹痛不适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小剂量奥美拉唑可以有效地治疗成人功能性消化不良,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博;王一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5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就诊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使患者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刘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奥美拉唑组和泮托拉唑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此外,奥美拉唑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泮托拉唑组给予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腹痛持续时间、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腹痛持续时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奥美拉唑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泮托拉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相当,但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少。
作者:黄绍精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灵山县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率、心搏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0.0%)低于观察组(87.5%)(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率低于对照组,心搏出量与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能够有效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不良反应少。
作者:黄定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03年10月—2013年10月阳煤集团第二医院收治的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21例,均为单眼发病。患者入院后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系统化的消炎镇痛和降眼压治疗。观察患者症状改善及眼压变化情况,并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后患者痊愈13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2%;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早期进行系统化的消炎镇痛和降眼压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素贞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