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骨窗开颅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李守建

关键词: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颅脑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孝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6例,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分小骨窗开颅组和常规骨瓣开颅组,各43例。小骨窗开颅组患者行小骨窗开颅手术,常规骨瓣开颅组行常规骨瓣开颅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持续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切口脑脊液漏发生率)、住院时间及随访6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小骨窗开颅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短于常规骨瓣开颅组,术中输血量少于常规骨瓣开颅组,术后切口脑脊液漏发生率低于常规骨瓣开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小骨窗开颅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常规骨瓣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出血量为30~60ml 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小骨窗开颅组出血量为61~80ml 的患者总有效率低于常规骨瓣开颅组(P <0.05)。结论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应依据患者的出血量确定手术方式,确保临床效果,提高安全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医生小词典--难治性高血压

    在应用改善生活方式和包括利尿剂在内的合理搭配足量的至少3种抗高血压药治疗措施后,仍不能将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在目标水平称为难治性高血压(或顽固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的原因:降压治疗依从性差;仍在应用升压药(口服避孕药、肾上腺类固醇类、可卡因、甘草、麻黄等);改善生活方式失败(体质量增加,重度饮酒);容量负荷过重(利尿剂治疗不充分,进展性肾功能不全,高盐摄入)。假性难治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为单纯性诊所(白大衣)高血压;测压方法有问题(患者上臂较粗时未使用较大的袖带)。

    作者:医学教育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一例头孢噻肟钠联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连续静脉滴注致变色反应分析

    头孢噻肟钠是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广,对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克雷伯菌属和沙门菌属等革兰阴性肠杆菌作用突出,毒性低,对β内酰胺酶稳定,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较弱。因此在可能存在混合感染的情况下临床常将头孢噻肟钠与具有抗厌氧菌活性的药物联用,其中以奥硝唑、甲硝唑居多。本文分析了1例阑尾切除术后患者使用头孢噻肟钠联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抗感染治疗时药液变红的现象,现报道如下。

    作者:牟必鸿;李胜前;幸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2012年在桐乡市石门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自愿接受人工流产孕妇16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0例。观察组术前服用米索前列醇0.6mg,对照组术时采用宫颈注射2%利多卡因4ml,比较两组孕妇的宫颈扩张程度、疼痛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宫颈扩张程度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和术中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利于宫颈充分扩张、减轻疼痛,且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子宫恢复更快。

    作者:钟维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2月中牟县卫生防疫站收治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3例。研究组患者予以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2b 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与血清 HCV-RNA 阴转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早期病毒学应答( EVR)、结束时病毒学应答( ETVR)、持续病毒学应答( SVR)率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患者 ALT 复常与 HCV-RNA 阴转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何舟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口服降血糖药物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及禁忌

    糖尿病(DM)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威胁人们健康的终身性疾病。近年来,我国 DM 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临床治疗 DM 的重要手段仍是口服降糖药,常用的口服降糖药有磺脲类药物、胰岛素增敏剂、非磺脲类胰岛素刺激剂等。本文针对口服降糖药的不良反应、禁忌及应用效果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综述几类常见口服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应用效果。

    作者:王秀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高血压患者550例,进行血尿酸(UA)、血脂测定,根据 UA 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190例和尿酸正常组360例,比较两组血脂情况。结果550例患者平均(71.1±11.3)岁,男264例,平均年龄(70.5±12.0)岁;女286例,平均年龄(71.7±10.6)岁,男女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男女患者血脂、UA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 TG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入选高血压患者中34.55%有高尿酸血症,其中男89例,占男性患者33.71%,UA 为(499.48±75.93)μmol/ L,女性101例,占女性患者35.31%,UA 为(435.22±71.42)μmol/ L,男女高脂血症患者 UA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0~49岁男女患者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血压患者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特别是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时,及早筛查并进行积极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苑华龙;杜杰;刘海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药师干预在中药临床合理应用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中药师干预在中药临床合理应用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资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呼吸科及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中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师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3.6%,低于对照组的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师干预在中药临床合理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蒋小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活血化瘀汤辅以推拿治疗骨折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汤辅以推拿治疗骨折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吉安县中医院收治的骨折后期肢体肿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活血化瘀汤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活血化瘀汤辅以推拿治疗骨折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郭绍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奥曲肽与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奥曲肽与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长沙仁和医院2010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20例,将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急性胰腺炎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曲肽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奥曲肽与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更快恢复,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邓红阳;戴蛟龙;张健;朱金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I与肌酸激酶同工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 T(cTnT)、肌钙蛋白 I(cTnI)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保定市易县医院收治的因急性胸闷、胸痛入院确诊的AMI 患者11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保定市易县医院患有其他疾病(排除心脏疾病)的患者11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入院时 cTnT、cTnI、CK-MB 水平及观察组患者发病后2h、12h、24h、72h、10d 的 cTnT、cTnI、CK-MB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 cTnT、cTnI、CK-MB 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 cT-nT、cTnI 水平升高时间早于 CK-MB(P <0.05)。结论 cTnT、cTnI 及 CK-MB 均可用于诊断 AMI,且 cTnT、cTnI 好于CK-MB。

    作者:王国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3年邓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社会功能、饮食控制、生理功能、合理用药)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 S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患者 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社会功能、饮食控制、生理功能、合理用药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饮食控制、生理功能、合理用药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在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进行颅脑手术的3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引起颅内感染的主要因素。结果本组342例术后患者中共有30例患者出现颅内感染,多发生在术后1周。颅内感染与患者的性别、手术季节以及围术期是否使用抗菌药物、手术性质无关,与手术时间的长短、是否出现脑脊液漏、是否有脑室外引流、有无放置外引流管等有关。结论神经外科行颅脑手术的住院患者术后容易发生颅内感染,且引起颅内感染的因素十分复杂,应在围术期养成无菌观念,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

    作者:张玥玮;王静;马天花;颜廷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针对性的饮食护理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针对性的饮食护理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于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腹泻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的饮食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8%,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性的饮食护理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患儿康复。

    作者:张秀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多索茶碱联合可必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联合可必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息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96例,按随机分层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予以氨茶碱联合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予以多索茶碱联合可必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索茶碱联合可必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余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药剂科参与抗菌药用药管理促进临床用药合理性的作用

    目的:探究药剂科参与抗菌药用药管理促进临床用药合理性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剂科参与抗菌药用药管理情况下进行抗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合理用药情况、药物费用、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合理用药率高于对照组,药物费用、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药剂科参与抗菌药用药管理能有效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充分发挥药物疗效,提高药物有效利用率,对改善临床用药合理性意义重大。

    作者:霍智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科学管理应用于供应室消毒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科学管理应用于供应室消毒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对比供应室实施科学管理前1年(2011年1月—2012年1月)和实施科学管理后1年(2012年3月—2013年3月)的消毒合格率和护理人员考核情况,分析供应室消毒的管理方法和效果。结果实施科学管理后消毒合格率为100.0%(1245/1245),高于实施前的90.2%(985/1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施科学管理后,护理人员的规范操作评分和理论知识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供应室中实施科学管理能够明显提高工作质量,更好地为患者营造无菌环境,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王燕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过氧化氢与甲硝唑腹腔冲洗治疗急性继发性腹膜炎的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过氧化氢与甲硝唑腹腔冲洗治疗急性继发性腹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商城县中医院收治的急性继发性腹膜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患者予以过氧化氢腹腔冲洗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甲硝唑腹腔冲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过氧化氢腹腔冲洗治疗急性继发性腹膜炎的效果好于甲硝唑,可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且并发症少。

    作者:沈光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早期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闻喜县薛店镇卫生院2011年2月—2013年7月收治的156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早期应用尼莫地平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抗抑郁效果、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以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抗抑郁总有效率、ADL 评分以及神经功能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早期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可较快改善患者缺损的神经功能,改善抑郁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宁冬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药物治疗进展

    近年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问题日益严重,因其耐药性高、病死率高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本文旨在对目前临床上各种抗 MRSA 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比较,为临床治疗药物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张铃铃;陈剑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我院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模式的构建及成果分析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成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即构建前的82例住院患者以及2013年8月—2014年8月即构建后的82例住院患者,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构建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模式,并对点评前后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评估和判断。结果构建后病原学送检率高于构建前,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构建前,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构建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构建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模式有助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具有在临床应用的现实意义。

    作者:吴雪琴;方秀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