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苦杏仁指纹图谱的建立及质量评价

董自亮;徐瑞超;官柳;冉亚东;秦郁文;黄静;胡林峰;秦少容;傅超美

关键词:苦杏仁,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来源产地
摘要:目的:评价不同产地苦杏仁的质量,建立苦杏仁药材指纹图谱,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判别.方法:采用Inertsil ODS-3 C1s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5 nm,体积流量1.0 mL· min-1,测定10个不同产地苦杏仁指纹图谱,建立苦杏仁的HPLC指纹图谱,通过相似度评价,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对不同批次的苦杏仁药材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建立了苦杏仁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12个共有峰,并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模式识别.结论:所建立的苦杏仁指纹图谱表征方法为不同产地苦杏仁的质量评价及合理采收提供了理论依据;河北采集的苦杏仁质量较佳,可以作为华盖散处方中苦杏仁的优选来源产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相关文献
  • 芪玉三龙汤平衡肺癌小鼠Th1/Th2漂移相关机制

    目的:探讨芪玉三龙汤对肿瘤细胞的促凋亡作用以及对肺癌小鼠辅助T细胞(Th cells)因子免疫生物调节作用.方法:采用Lewis肺癌细胞培养移植法(LLC)建立肺癌荷瘤小鼠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化疗组、芪玉三龙汤组、联合组,每组8只,另设8只正常小鼠为空白组;观察小鼠的生存状态,称取瘤重,计算抑瘤率;透射电镜观察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判断芪玉三龙汤是否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脾脏中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γ(IFN-γ),IL-4,IL-10含量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肿瘤组织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 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中药组、联合组生存状态明显优于化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芪玉三龙汤组、化疗组和联合组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P<0.01).芪玉三龙汤组电镜下可见肿瘤细胞的变化以凋亡为主,亦有坏死,化疗组电镜下可见多个凋亡小体,联合组电镜下可见典型坏死细胞.各组Bcl-2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与化疗组比较,芪玉三龙汤组和联合组Bcl-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各组Bax 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和化疗组比较,芪玉三龙汤组IL-2,中药组、联合组的IFN-γ含量显著增加(P<0.01).芪玉三龙汤组及联合组IL-4,IL-10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而联合组较化疗组IL-4,IL-10浓度显著降低(P<0.01).结论:芪玉三龙汤可以改善肺癌小鼠的生存状态,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凋亡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上调Bax有关.芪玉三龙汤能够增加IL-2,IFN-γ,降低IL-4,IL-10表达,从而平衡Th1/Th2漂移,改善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

    作者:张星星;童佳兵;杨程;王传博;李泽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基于药效学评价的烧伤愈合水凝胶制备工艺优化及其药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目的:利用药效学指标优选烧伤愈合水凝胶的制备工艺,结合药效成分含量测定进行再评价.方法:采用不同工艺方法制备水凝胶,利用大鼠烫伤模型,观察各工艺制剂对创面组织病理结构改善及创面面积愈合情况的影响,测定治疗后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佳工艺水凝胶与原工艺愈合膏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结果:治疗21 d后,烧伤愈合膏组、半提取水凝胶组和湿润烧伤膏组大鼠烫伤创面面积分别为(0.28 ±0.15),(0.31±0.36),(0.29±0.17) cm2,愈合情况均良好.但半提取水凝胶组对减轻炎性细胞浸润程度、降低3个炎症因子含量的作用优于原剂型烧伤愈合膏组,与湿润烧伤膏组结果较接近.水凝胶中3种生物碱成分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及盐酸黄连碱含量均值分别为1.609,0.247,0.335 mg· g-,均高于同批次愈合膏中相应成分的含量;水凝胶中α-蒎烯、柠檬烯、异龙脑及龙脑质量分数分别为0.052,0.149,1.438,1.643 rmg·g-1,均高于同批次愈合膏中相应成分的含量.结论:采用佳工艺制备的水凝胶除了刨面愈合面积稍小于原工艺外,其余药效学指标均优于原工艺,且药效成分的含量更高,更适用于烧伤创面的治疗.

    作者:陈永刚;李丽姣;邹吉利;陈敏;何晶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正交试验优化川党参总核苷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川党参中核苷类成分的提取工艺条件,为该有效部位的开发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川党参中核苷类成分,以胞苷、尿苷、鸟苷、腺苷的总提取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不同因素对川党参中核苷类成分提取量的影响.运用HPLC测定胞苷、尿苷、鸟苷、腺苷的含量,流动相甲醇(A)-水(B)梯度洗脱(0~ 10min,1% ~5%A;10 ~15 min,5% ~15%A;15 ~22 min,15% ~ 17%A;22 ~26 min,17% ~20%A;26 ~32 min,20% ~24%A),检测波长260 nm.结果:各因素对核苷类成分提取量的影响顺序为甲醇体积分数>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30 min,川党参中4种核苷类成分总提取量1.523 mg·g-1.结论:建立的HPLC检测川党参中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方法准确可靠.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具有节约成本、快速、高效等优点.

    作者:张静;丁博;张华;祁俊生;周浓;陈秀红;刘骆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药质量控制的数字化研究进展

    中药是中医防病治病的基础,其真伪优劣会直接影响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然而中药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具有多层次、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因此标准化是中药现代化的前提,而传统的鉴别方式主要是依据传统的性状鉴别,其检测结果难以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数字化成了中药发展的必然方向,而现代发展的数字化研究只能对药材质量控制的性状方面有很好的研究,却不能对中药的药效进行有效控制,本文通过对中药的数字化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以期为中药数字化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参考,建议未来中药数字化应向性状和含量测定结合的方向发展.

    作者:朱国雪;吴纯伟;梁生旺;王淑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益气解毒活络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研究益气解毒活络方(YQJDHL)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转导蛋白(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造糖尿病(DM)模型,再根据大鼠血糖值高低对各治疗组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模型组,YQJDHL预防组(2.4 g·kg-1·d-1),YQJDHL低、高剂量治疗组(2.4,7.2 g·kg-1·d-1),阳性药组(盐酸贝那普利,10 mg·kg-1 ·d-1),另设正常组,每组12只,YQJDHL预防组在成DM模型后立即给予灌服YQJDHL复方;YQJDHL低、高剂量组及西药组均在成DM模型2周后即成DN模型后灌服YQJDHL复方.在灌服YQJDHL 4周末收集大鼠24 h尿液待测尿微量白蛋白,腹主动脉穿刺取血测定大鼠血糖,留取肾组织标本,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的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及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观察YQJDHL对早期DN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Smad7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及尿微量白蛋白均明显升高,TGF-β1及Smad3表达明显升高,Smad7表达明显降低(P<0.01),病理学观察显示肾组织病变较明显;YQJDHL治疗组及预防组均能降低大鼠血糖及尿微量白蛋白,降低大鼠肾组织TGF-β1及Smad3表达,升高Smad7表达(P<0.05,P<0.01),肾组织病变明显改善.结论:YQJDHL能够预防和治疗DN,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GF-β/Samd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付晓;李敬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HPLC-ELSD同时测定益心血脂康胶囊中4种皂苷类活性成分

    目的:建立HPLC-ELSD同时测定益心血脂康胶囊中人参皂苷Rg1,Rb1,Rd和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SHIMADZU C18色谱柱(4.6 mm ×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1 mL·min-,蒸发光检测器(ELSD)漂移管温度60℃,雾化室温度30℃,载气压强23.0 psi.结果:益心血脂康胶囊中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g1,Rb1,Rd和黄芪甲苷的分离度良好,各成分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在测定范围内呈良好的对数线性关系(r≥0.999 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0% (RSD 1.6%),99.89%(RSD 2.8%),98.13%(RSD 2.7%),98.36%(RSD 2.5%).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益心血脂康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张留记;徐贞贞;屠万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夏枯草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夏枯草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运用硅胶,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料(ODS),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对夏枯草经甲醇超声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1H-NMR和13C-NMR,并参考文献综合解析化合物结构.通过噻唑蓝(MTT)法,分别设置空白组,阳性药物组(不同浓度顺铂),不同浓度试验药物组;对化合物抗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以及对正常乳腺细胞MCF-10A的活性进行筛选.结果:从夏枯草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反式-异迷迭香酸葡萄糖苷(1),反式-迷迭香酸葡萄糖苷甲酯(2),迷迭香酸(3),迷迭香酸甲酯(4),咖啡酸-3-葡萄糖苷(5),丹参素(6),丹参素甲酯(7),3,4-二羟基苯甲醛(8),(3R,5S,6S,7E,9R)-megastigman-7-ene-3,5,6,9-tetrol 9-O-β-D-glucopy-ranoside(9),(-)-syringaresinol-4-O-13-D-glucopyranoside(10),16-氧-17-去甲基-3β,24-二羟基齐墩果-12-烯-3-O-β-D-葡糖醛酸苷(11);化合物4对各细胞的抑制率达88%以上,化合物2,8同时对MCF-7和MCF-10A的抑制率达60%以上,化合物3仅对MCF-7的抑制活性达60%以上.结论:化合物9,10为首次从夏枯草中分离得到.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表明,化合物2~4,8对乳腺癌细胞MCF-7有明显抑制作用,化合物4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化合物2,4,8同时对正常乳腺细胞也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化合物3能选择性的抑制肿瘤细胞.

    作者:严东;谢文剑;李春;柏玉冰;林丽美;廖端芳;夏伯候;龚力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益气活血汤对脑分水岭梗死急性期多时点NIHSS,中医证候,HSP-70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汤对脑分水岭梗死急性期患者多时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中医证候、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影响,及HSP-70的动态变化与疾病发展和中医证候演变的相关性.方法:脑分水岭梗死发病72 h以内的13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对照组68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益气活血汤.发病3d内、第7,14天记录NIHSS评分,进行中医证候评价.采集HSP-70,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NIHSS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气虚和血瘀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发病3~7d,治疗组HSP-70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病7~14d,治疗组HSP-70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3个时点HSP-70与NIHSS,气虚,血瘀均成负相关(P<0.05).发病3d内、第7天NIHSS与气虚、血瘀均成显著正相关(P<0.01).发病第14天NIHSS与气虚成正相关(P<0.05),与血瘀成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益气活血汤有助于改善脑分水岭梗死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气虚血瘀的中医证候有显著改善作用.益气活血汤可能有利于HSP-70发挥细胞保护功能.因其高度相关性,发病后HSP-70的表达水平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与关联能够从微观角度反映脑分水岭梗死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规律及中医证候的演变趋势.

    作者:黄粤;曹锐;朱宏勋;胡文忠;李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网络方剂学特征的研究进展

    网络方剂学具有将网络科学与中医方剂学特点相结合,借助现代科技,整合中医整体思辨的宏观思维与现代医学生物细胞分子的微观视角,通过知识关联网络构建及分析法,建立一个系统方剂知识库及病症结合网络,重点研究方剂功效物质组整合调节机制、配伍规律的阐明、源自方剂的中药新药创制及类方网络方剂学构建等特征.物质基础研究能揭示方剂作用机制,是中药复方质量控制及安全性的保障;配伍规律是方剂的核心;方剂在治疗复杂疾病方面具备整合调节的优势,是研制多靶点新药的重要源泉;类方的研究有利于对方剂复杂体系的系统认知及对方剂配伍规律等核心问题的理解.以上4方面是方剂现代化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网络方剂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及方向.网络方剂学的发展则有助于诠释中药复方的科学内涵,提高临床用药疗效,拓展新药的研发思路.该文对网络方剂学的特征进行总结,对基础研究、配伍理论、新药创制、类方研究4个方面的研究方法及进展进行概述,以期有助于阐明方剂的组方原理、配伍规律及其临床使用方式,促进方剂的现代化研究.

    作者:韦明婵;林江;莫明月;童远明;易劲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对肺经郁热型变应性鼻炎Th1/Th2,Th17和Treg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血清总IgE(TIgE)水平的影响.方法:125例AR肺经郁热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3例,并设2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气雾剂,200~1 600 μg·d-1,分成2~4次使用;观察组采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内服,10 g/次,2次/d.两组疗程均为7d.检测治疗前后IFN-γ,IL-2,IL-4,IL-5,IL-17,IL-10和TIgE水平;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治疗前后鼻塞、鼻痒、喷嚏、流涕4个症状和总体症状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愈显率为80.95%,对照组为61.29%,经卡方检验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和91.94%,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鼻塞、鼻痒和喷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治疗前两组血清IFN-γ,IL-2和IL-10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IL-4,IL-5,IL-17和TIgE水平则比健康对照组高(P<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IL-2,IL-10均显著升高(P<0.01),IL-5,IL-17和TIgE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IFN-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2,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L-5,IL-17和TIg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间IFN-γ和IL-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IFN-γ,IL-2和IL-10水平仍然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IL-4,IL-5,IL-17和TIgE水平仍然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对AR患者的Th1/Th2,Th17,Treg细胞因子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促使其恢复平衡,减轻炎症反应,治疗AR临床疗效优于布地奈德气雾剂.

    作者:乔占清;张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RP-HPLC-ELSD测定草乌中准噶尔乌头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草乌中准噶尔乌头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Extend-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三乙胺溶液(40∶ 60),流速1.0 mL·min-1,柱温25℃;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的漂移管温度96℃,气体(空气)压力2.50 bar,撞击器呈关闭状态.结果:准噶尔乌头碱在1.5~30 μg呈良好线性关系(r =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6.86%,RSD l.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用于测定草乌中准噶尔乌头碱的含量,为草乌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彭劭;刘莉萍;金永日;李绪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人工沉香中白木香酸与浸出物含量的相关性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工沉香中白木香酸含量的方法,研究其白木香酸与浸出物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进行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测定;采用CNW Athena C18-WP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o.1%磷酸水溶液(40∶ 60),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217 nm,柱温35℃.结果:白木香酸线性范围0.24 ~24 mg·L-1(r=0.999 7),精密度(RSD) 0.4%,24 h内稳定性RSD 0.9%,白木香酸的平均质量分数为27.86 μg·g-1,平均回收率96.4%,RSD 2.8%.结论:高效液相法可准确测定人工沉香中白木香酸的含量,所选结香方式中综合法的白木香酸平均含量高,且白木香酸的含量随着浸出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结合白木香酸与浸出物含量的相关性,可为人工沉香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周欣;樊云飞;雷智东;潘清灵;钟兆健;刘岱琳;章卫民;高晓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归肾丸加减治疗卵巢早衰肾阴虚证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归肾丸加减治疗卵巢早衰(POF)肾阴虚证的疗效以及对血清生长分化因子-9(GDF-9)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POF患者共116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综合组各58例.对照组口服结合雌激素片,1片/次,1次/d,连服20 d;第16~20天加服安宫黄体酮片,4片/次,1次/d.综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归肾丸加减治疗,1剂/d,水煎煮,分早晚2次内服,经期停服.两组均2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和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检测两组血清GDF-9和BMP-15水平.结果:综合组治疗后中医症状各指标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综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83%,对照组为81.03%,综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治疗后患者血清FSH和LH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E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综合组血清GDF-9和BMP-15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用药基础上,内服归肾丸加减治疗卵巢早衰肾阴虚证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激素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上调患者血清GDF-9和BMP-15水平可能与上述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作者:张丽梅;雷枭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RP-HPLC同时测定硬尖神香草中4种成分含量

    目的:建立维吾尔族药材硬尖神香草中槲皮素、咖啡酸、木犀草素、金合欢素4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使用Agilent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2%乙酸水溶液(30∶70),检测波长340 nm,流速1.0 mL· min-,柱温30℃,进样量10 μL.结果:槲皮素、咖啡酸、木犀草素、金合欢素分别在0.120 2 ~1.081 8 mg(r =0.998 6),0.031~0.279 mg(r =0.999 9),0.052 ~0.468 mg(r =0.998 9),0.098 1 ~0.882 9 mg(r =0.998 8)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分别为98.62%(RSD 1.4%),97.38% (RSD 1.7%),99.41% (RSD 1.5%),99.81% (RSD 1.0%),结论:采用RP-HPLC同时测定硬尖神香草中4种成分含量方法,该方法可行且简单有效,可作为硬尖神香草含量测定的理论指标.

    作者:魏敏;孙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苦碟子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VIP,CBM,CNKI,Wanfang以及PubMed,查找有关苦碟子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按照Jadad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0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纳入系统评价,均为Jadad评分<3分的低质量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苦碟子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在临床心绞痛总有效率[OR=3.31,95% CI(2.23,4.92),P<0.000 01],显效率[OR=1.67,95% CI(1.28,2.18),P=0.000 1]以及心电图疗效[OR =2.70,95% CI(1.95,3.74),P<0.000 01]方面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苦碟子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显效率以及心电图疗效,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现有小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和报告质量偏低,还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作者:韩燕鸿;张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白屈菜红碱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及机制探讨

    目的:研究白屈菜红碱(CHE)体外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作用与机制.方法:以肝癌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噻唑蓝(MTT)法测定CHE对细胞的增殖作用,荧光染料Hoechst 33285染色观察CHE对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形态的变化,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Bcl-2家族的抑凋亡蛋白Bcl-xl,促凋亡相关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与溶剂组比较,CHE能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其6,12,24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2.98,10.53,11.21 μmol·L-1,在Hoechst 33258染色结果中,CHE组出现细胞凋亡的典型特征;与溶剂组比较,高浓度CHE能明显上调Bax,Caspase-3的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Bcl-xl蛋白及mRNA表达(P<0.05).结论:白屈菜红碱能抑制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并能上调促凋亡蛋白和mRNA,下调抗凋亡蛋白和mRNA表达,进而诱导凋亡.

    作者:韩聪;朱国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大鼠尿液中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代谢物的HPLC-MSn分析

    目的:探索秦皮乙素和秦皮甲素在大鼠尿液中的代谢物,以期阐明这2种药物在体内作用的化学基础.方法:单次灌胃给药秦皮乙素和秦皮甲素后收集48 h内大鼠尿液,经固相萃取法处理,采用HPLC-MSn检测代谢产物,色谱条件为流动相甲醇-0.2%甲酸(12∶88),流速1.0 mL· min-,进样量5 μL,柱温35℃,检测波长339 nm;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化方式,正离子扫描模式,喷雾电压3.0 kV,碰撞气流量0.16 mL·min-1,洗脱溶剂温度350℃,离子源温度450℃.结果:从大鼠尿液中发现并初步鉴定了5个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主要为秦皮乙素的水解产物、还原产物、甲基化产物及硫酸化产物.结论:推测秦皮甲素在体内先水解为秦皮乙素,再进行水解、还原、甲基化及硫酸化反应.

    作者:杨建华;王晓梅;迪丽拜尔·马木提;杨秀娟;胡君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诃子不同提取物的近红外光谱研究

    目的:对诃子原药材、水提取物、无水乙醇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及主要有效成分鞣酸的红外光谱图进行了整体分析.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并结合二阶导数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2D-IR).结果:诃子药材及其提取物有着各自稳定的光谱特征,谱图中1 714 cm-1的α,β-不饱和酯键的红外吸收峰,1 613,1 447 cm-1的苯环骨架振动是判断鞣酸在不同诃子样品中特征峰强弱的主要依据.诃子药材经过提取,以鞣酸为代表的主要成分得到有效富集,3种提取物中鞣酸的特征峰明显较强,其中水提取物中鞣酸的特征峰强度明显高于无水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提取物.结论:红外光谱宏观指纹技术可提供大量的整体结构信息,能够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准确把握诃子药材的整体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静怡;李文兰;马芳;图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汉黄芩素调控Ywhaz蛋白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转移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和HT29细胞系的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并研究汉黄芩素对酪氨酸3/色氨酸5-单加氧酶激活蛋白(Ywhaz)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CT116和HT29细胞系,设空白组、汉黄芩素不同浓度组(浓度分别为5,10,20,40 μmol·L-1)作用不同时间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汉黄芩素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用Annexin V-FITC/PI双标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肠癌细胞的凋亡率;穿透小室(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处理24 h后细胞侵袭和迁移力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不同浓度汉黄芩素作用24 h后Ywhaz mRNA的水平,并运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该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汉黄芩素可明显抑制结肠癌细胞系的增殖,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并促进结肠癌细胞系的凋亡率,其中20和40 μmol·L-的汉黄芩素抑制细胞增殖作用显著(P<0.01),且不同浓度的汉黄芩素(10,20,40 μmol·L-)作用于结肠癌细胞后,明显降低肿瘤细胞的穿膜数(P <0.05,P<0.01),汉黄芩素可下调Ywhaz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并降低Ywhaz的磷酸化水平(P<0.05,P<0.01).结论:汉黄芩素可显著抑制HCT116和HT29细胞系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并诱导细胞凋亡,其抗肿瘤机制可能与下调Ywhaz的蛋白水平及其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有关.

    作者:李瑶瑶;王继军;刘静;郝臻凤;张瑜;侯亚颖;李艳;卜平;孔桂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菩提岛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目的:为唐山市菩提岛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采集、资料查阅整理及标本鉴定的方法对菩提岛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组成及药用价值进行深入的研究.结果:菩提岛药用植物共有51科96属108种.其中优势科为菊科、百合科、唇形科、萝藦科、蔷薇科、禾本科、豆科、十字花科,占菩提岛野生药用植物总资源的47.23%.对菩提岛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功效进行了统计分析,对菩提岛极具开发价值的野生药用植物进行简要介绍.结论:菩提岛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作者:高银辉;郑婷婷;梁海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