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斌
目的:探讨心内科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和干预医嘱的途径和方法。方法对临床药师参与心内科药物治疗的4例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在参与药物品种选择、剂量调整,提醒医师关注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结论临床药师利用与医护人员互补的药学专业知识,为医师及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唐巧云;黄丽 刊期: 2015年第26期
高血压脑出血又称出血性脑中风或脑溢血,是高血压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和复发率高四大特点[1],此病症一般发生较迅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尽早清除血肿,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微创血肿清除术具有创伤小、安全、可靠、手术时间短、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在围手术期结合精心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本文通过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使患者尽量避免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宗慧 刊期: 2015年第26期
近日,NOVAVAX 宣布,其主导研发的首款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 RSV F 在≥60岁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老年患者的Ⅱ期试验中获得优异表现。结果显示,RSV F疫苗拥有较好耐受性,并均达到了临床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了解该所抗组胺药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提取医院再2011-2014年门诊药房抗组胺药的使用情况,对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及日均用药金额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组胺药销售金额及消耗 DDDs 占全所用药比例逐年上升,第三代抗组胺药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结论临床应加强对抗组胺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闵红霞 刊期: 2015年第26期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些年来,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呈现出增高的趋势。引起消化性溃疡发生和复发的主要原因是幽门螺杆菌(Hp),这也是患者复发率高和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1],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只有成功根除 Hp 的传播才能彻底治愈消化性溃疡,降低发病率和复发率。消化性溃疡可引起患者慢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若治疗不及时还可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严重者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发病,临床上要及早治疗,并且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提高治疗效果。2013年1~12月我院对7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玫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究应用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方式对肝硬化疾病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医院肝硬化患者55例作为研究组,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检查符合肝硬化的诊断标准。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水平,比较2组检测结果及出血组与无出血组的上述指标。结果2组大血小板压积、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以及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血组与无出血组血小板参数及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指标能有效的反应肝硬化患者的出血情况和肝功能损伤情况,对肝硬化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侯会香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究七氟烷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医院收治的短小手术的患儿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氯胺酮诱导、维持麻醉,观察组给予加压面罩密闭吸入七氟烷,观察对比2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分析。结果观察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 T2时 MAP、HR 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 T3时 HR 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小儿短小手术中行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快,维持麻醉效果确切,术毕苏醒快,围术期呼吸和循环系统较平稳,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作者:任应斌;栗静;高俊伟;王文波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在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取的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63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2组均给予全凭静脉麻醉,在基础治疗之上,对照组给予患者丙泊酚1.5~2mg/ kg 静脉注射,观察组则给予依托咪酯0.3mg/ kg 静脉注射。对比2组手术基本情况、不良发生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拔管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恢复自主活动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1);2组躁动、谵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髋关节手术中,依托咪酯全凭麻醉患者术后恢复自主活动时间短,无谵妄现象发生,安全可靠。
作者:何加宁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研究血 B 型钠尿肽(BNP)和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介入治疗和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4~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试验1、2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1组患者予入院6h 内介入治疗,试验2组予入院6h 后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保守治疗,观察3组患者的血 BNP水平和预后情况。结果进行试验之前3组各项指标一致,没有明显差异。在采取不同研究治疗方案后,2个试验组基础 BNP 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 ﹤0.05),试验1组较试验2组也有明显的下降(P ﹤0.05)。同时,与没有发生BNP 患者相比,已经发生了此病症的患者其在发病了3个月之后所产生的心血管事件明显增多,P ﹤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其发病1周之后 BNP、心功能显著,2者之间表现为正相关,在患者发病时候血 BNP 明显的升高,所以能够有效的预防可能发生的心血管事件以及症状,很显然早期介入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 BNP 水平。
作者:冯艳光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等药物联合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等药物联合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 Hp 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清除 Hp,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霞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宫内节育器(IUD)嵌顿的原因。方法对2012年12月-2014年11月在医院要求取出IUD 的妇女499例中的38例 IUD 嵌顿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UD 类型、放置和取出时机、大小、放置年限和绝经时间都可以成为 IUD 嵌顿的主要因素。结论人工流产、药物流产清宫术时放置 IUD,放置时间长,绝经时间较长,放金属 IUD 的妇女,IUD 嵌顿的几率偏大。
作者:岑燕妮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4年10月住院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62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予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于出生后6h内行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均无放弃治疗病例,无病死病例。治疗后2组拥抱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肌张力上肢、肌张力下肢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大运动DQ 值、精细运动 DQ 值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适应性 DQ 值、语言 DQ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满意,值得各级医院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邱彦彩;王朋蕊 刊期: 2015年第26期
医院是服务机构,医院的服务宗旨就是让患者满意,让社会满意。医院投诉,是指患者及家属在医院接受医疗保健服务的过程中,对医院或医院工作人员所提供的服务不满意而得到有关部门反映问题的行为[1]。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加上医务人员的服务和医疗机构本身存在缺陷等原因,虽作为医务人员已尽大努力去救治患者和给予患者精心护理,但医院投诉事件却常无法避免。笔者就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医院202起投诉事件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美琴;李红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玻璃体切割联合腔内填充术的开展,使得复杂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残存视力得以保存或部分恢复,术中往往将硅油或气体注入眼内,为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术后要求患者采取持续面向下俯卧强迫体位,利用硅油、气体的表面张力及上浮力顶压视网膜,使视网膜复位,同时减少白内障、角膜变性、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发生。由于患者采取一种体位,且持续时间长,无论是对其生理、心理都带来极大的消耗[1]。作者分析了44例玻璃体切割联合腔内填充术后不舒适的表现及原因,制定并评价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兰;刘卫红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由药师对医院2014年1~6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的审核结果和干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审核的静脉用药医嘱中,反复出现的不合理医嘱26例。主要包括:溶媒选择不当、用法用量不当、配伍禁忌、给药途径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结论通过药师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医嘱的审核与干预,及时纠正临床静脉用药问题,有效减少或避免临床不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杨兰;李春兰 刊期: 2015年第26期
前列腺癌(PCa)是目前男性常见的肿瘤之一,且发病率逐年上升,是欧美男性第2高病死率的疾病。其肿瘤标志物: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的应用,显著提高了 PCa 的检出率,致手术后患者转移率及病死率降低。此外,tPSA 检测的特异性目前尚不十分理想[1]。由于前列腺所有上皮细胞,不论正常的、增生的还是癌细胞,均会合成分泌 tPSA,所以其 tPSA 升高并非仅由 PCa 引起。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感染、急慢性前列腺炎均会引起tPSA升高。因此检测血清 tPSA 仅供筛查和参考。临床实践证明 tPSA 的应用在诊断和治疗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寻找新的、有效地 PCa 生物标志物是非常必要的[2]。本文主要表述 tPSA 的局限性并介绍几种新发现的 PCa 生物标志物。
作者:任国庆;牛海玲 刊期: 2015年第26期
Morel-Lavallée 损伤早由法国医师 Morel-Lavallée 于1863年首次描述,属于软组织闭合性脱套伤,皮肤、皮下组织与筋膜剥离形成闭合性腔隙,腔内血性或淋巴性液体聚积。好发于股骨大粗隆部及大腿近端,多为骨盆与髋臼骨折的合并伤。该损伤极易漏诊[1、2]。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2例关节镜辅助下病灶清理联合点状加压治疗陈旧性 Morel-Lavallée 损伤的患者进行随访,探讨关节镜辅助下病灶清理联合点状加压治疗陈旧性Morel-Lavallée 损伤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少健;肖诗梁;蔡幸健;邓刚;邹隆强;曾广轩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接受治疗的小儿疝气患儿48例,按照随机投掷的方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小切口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指标如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并对比分析2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手术时间(8.9±2.8)min、出血量(3.2±1.1)ml、切口长度(1.1±0.2)cm、住院时间(5.9±2.1)d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的手术,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建议广泛使用。
作者:安新伟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了解该院门诊中成药使用情况,为规范处方书写和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4年该院中成药处方21442张中的不合理处方572张,对中成药基本情况、联用情况、科室分布、用药金额、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不合理使用中成药遍及门诊各科室,涉及不规范处方和不适宜处方。结论该院中成药处方用药基本合理,应加强对儿童及老年患者用药的关注,对存在的问题需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
作者:梁清秀;罗建褔;李瑞丰 刊期: 2015年第26期
近日,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他们在病人基因组中发现了1组可能促进一种罕见免疫细胞癌发生的基因突变。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