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酮替芬联合沙丁胺醇、氨茶碱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研究

王秀萍

关键词:支气管炎, 酮替芬, 沙丁胺醇, 氨茶碱,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探讨酮替芬联合沙丁胺醇、氨茶碱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10月东台市中医院收治的262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1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儿给予酮替芬联合沙丁胺醇、氨茶碱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沙丁胺醇联合氨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喘息、哮鸣音、湿啰音、咳嗽等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哮鸣音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酮替芬联合沙丁胺醇、氨茶碱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患儿症状改善时间。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系统性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1月万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1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59例)。两组患者均予以乌拉地尔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系统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舒张压)、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红肿、烦躁、胸部不适)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雪琴;宋红英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抗菌药物服用时间对预防结直肠癌手术切口感染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服用时间对预防结直肠癌手术切口感染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5年3月在达县中医院就诊的141例行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 A 组、B 组、C 组,各47例。3组患者均给予新霉素,A 组在术前0.5~1.0h(即麻醉诱导期)服用新霉素,B 组在术前1~2d 服用新霉素,C 组在术后0.5~1.0h 服用新霉素,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结果 A 组手术切口感染率为2.13%,B 组手术切口感染率为6.38%,C 组手术切口感染率为6.38%,B 组与 C 组手术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与 C组手术切口感染率均高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结直肠癌手术中为防止术后切口感染服用抗菌药物的佳时间是术前0.5~1.0h,医生应准确把控给予抗菌药物的时间,预防手术切口感染。

    作者:赵璇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红霉素肠溶胶囊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红霉素肠溶胶囊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东台市三仓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84例,依门诊日期单双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喷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红霉素肠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用药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红霉素肠溶胶囊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且安全性高。

    作者:朱海琴;张振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郏县中医院治疗的10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熏洗组和针灸组,各53例。熏洗组给予中药熏洗治疗,针灸组给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聚集率(PAgT)、血细胞比容(PCV)、血浆黏度及全血黏度〕。结果针灸组总有效率为92.45%,高于熏洗组的7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 SS - QOL 评分、BI 评分及 M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 SS - QOL 评分、BI 评分及 MA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 PAgT、PCV、血浆黏度及全血黏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 PAgT、PCV、血浆黏度及全血黏度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

    作者:张红强;张利朋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喹硫平单药治疗双相障碍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喹硫平单药治疗双相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1月南京脑科医院收治的双相障碍患者45例,其中失访2例,患者临床和随访资料完整4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1例)。观察组患者予以喹硫平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碳酸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第1、2、4、8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时间与治疗方法有交互作用(P ﹤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时间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第1、2、4、8周 PAN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喹硫平单药治疗双相障碍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阎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单切口与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单切口与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单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眼压、佳矫正视力、裸眼视力情况及滤过泡(功能型滤过泡、包裹型滤过泡、缺如型滤过泡、弥漫扁平型滤过泡、微小型滤过泡)形成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眼压、佳矫正视力、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眼压低于对照组,佳矫正视力、裸眼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功能型滤过泡形成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包裹型滤过泡、缺如型滤过泡、弥漫扁平型滤过泡、微小型滤过泡形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优于单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可降低患者眼压,改善患者视力。

    作者:唐敏;吴柄东;胡洋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儿童过敏性紫癜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儿童过敏性紫癜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12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7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8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能促进过敏性紫癜患儿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

    作者:欧阳艳春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预防维持性透析低血压的效果

    目的:探讨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预防维持性透析低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2014年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00例维持性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行可调钠低温血液透析,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比较两组的血红蛋白( Hb)、肌酐(Cr)、尿素氮(BUN)、清蛋白(ALB)、甲状旁腺激素(iPTH)、瘦素(LEP)、β2-微球蛋白(β2- MG)、C 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血压情况。结果两组患者 Hb、Cr、BUN、ALB、LEP、β2- MG、iPTH 和 CR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低血压高于对照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可以降低维持性透析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游春凤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蒙脱石散联合维生素E胶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联合维生素 E 胶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永修县云山中心卫生院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锡类散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蒙脱石散联合维生素 E 胶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溃疡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患者溃疡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维生素 E 胶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患者溃疡面愈合时间,促进溃疡面愈合。

    作者:潘洪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益肺汤联合米力农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益肺汤联合米力农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2014年定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CPHD 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益肺汤联合米力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指标〔 pH 值、心率( HR)、心搏出量( CO)、平均肺动脉压( mPAP)、氧分压( 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脑钠肽(BNP)、血尿素氮(BUN)、肌酐(Cr)〕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pH 值、HR、CO、mPAP、PaO2、PaCO2、BNP、BUN、C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 pH 值、CO、PaO2高于对照组,HR、mPAP、PaCO2、BNP、BUN、Cr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益肺汤联合米力农治疗 CPHD 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牛立强;张翔;牛文斐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中药注射剂静脉滴注所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静脉滴注所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2—2014年新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中药注射剂静脉滴注所致不良反应患者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文献报道的中药注射剂静脉滴注所致不良反应患者共8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药注射剂静脉滴注所致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所占比例高于其他系统器官( P ﹤0.05);不良反应涉及的药物包括生脉注射液15例(17.44%),双黄连注射液10例(11.63%),清开灵注射液10例(11.63%),参附注射液10例(11.63%),血必净注射液10例(11.63%),醒脑静注射液10例(11.63%),复方丹参注射液6例(6.98%),疏血通注射液5例(5.81%),参麦注射液5例(5.81%),黄芪注射液5例(5.81%)。结论中药注射剂静脉滴注可引发不良反应,临床应严格掌握药品适应证,重视患者个体差异,并规范药品说明书,以提高用药安全。

    作者:黄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小儿牛黄清心散联合布洛芬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目的:探讨小儿牛黄清心散联合布洛芬颗粒(安瑞克)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妇婴医院儿科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97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抽签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8例和试验组4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安瑞克治疗,试验组患儿给予小儿牛黄清心散联合安瑞克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和鼻塞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牛黄清心散联合安瑞克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确切,能够显著缩短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和鼻塞消失时间,安全可靠。

    作者:张延义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胸腺肽α1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胸腺肽α1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0月—2014年8月收治的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复常率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乙肝病毒基因(HBV DNA)转阴率。结果研究组 ALT、AST 复常率及 HBsAg、HBeAg、HBV DNA 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出现1例恶心,对照组未出现任何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胸腺肽α1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 HBsAg、HBeAg、HBV DNA 转阴率及 ALT、AST 复常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倪慧慧;尹蔚华;朱艳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5- FU)+亚叶酸钙(CF)治疗,观察组给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毒副作用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好,毒副作用发生率稍高但是可以控制。

    作者:蒋永丰;刘小红;龙晓彬;张建军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青春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青春期功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黄体酮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控制止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和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控制止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青春期功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缩短控制止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减少出血量,不良反应少。

    作者:顾志群;周晔;蔡蓉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头孢类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致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头孢类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致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南通市海安沙岗医院收治的因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导致不良反应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所累及器官以全身损害为主,占46.84%,不良反应表现为消化系统反应的占17.72%;联合用药不合理导致其发生不良反应中以用药方法不当为主,占52.94%。结论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医务人员在给药时要充分考虑其不良反应,正确、合理用药,做好药物不良反应预防工作。

    作者:张军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脑出血伴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脑出血伴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临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伴昏迷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和脑血肿量、昏迷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脑血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高于对照组,脑血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昏迷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脑出血伴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意识恢复,降低脑血肿量,缩短昏迷时间。

    作者:周海武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医生小词典--穿刺活检

    穿刺活检(needling biopsy)又称针刺活检(puncture biopsy)。优点:方法简便,可在门诊于局部麻醉下进行,穿刺对组织的损伤小、出血少,因而较为安全、感染机会少,不影响早期化疗或放疗,常由一个人操作。近年来在 CT、MRI 超声及透视引导下针刺活检,提高了成功率。2000年 Saifuddin 用超声影像定位针刺活检准确率高达98.4%,如有必要可多次穿刺。缺点:取材量较少,经验不足或取材部位不当时未刺入瘤区取得有代表性的瘤组织,则难于得出准确结论,甚至做出错误结论。据国内报道,穿刺活检成功率为77.5%~97.0%。

    作者:医学百科网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更昔洛韦治疗先天性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先天性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高安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100例,根据患儿家长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茵栀黄静脉滴注、蓝光照射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更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血常规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黄疸、肝脏肿大、脾脏肿大、发热、皮肤出血点、肌张力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黄疸、肝脏肿大、脾脏肿大、发热、皮肤出血点、肌张力异常发生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黄疸、肝脏肿大、脾脏肿大、发热、皮肤出血点、肌张力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血常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血常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先天性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而且血常规各指标改善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付妍;喻春燕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产后访视对产妇新生儿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后访视对产妇新生儿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于阳泉市矿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产妇2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产后健康教育,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产后访视。观察两组产妇自我照顾知识掌握情况、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及产后泌乳不良、贫血、抑郁、新生儿臀红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饮食知识、护理知识、生活知识、乳房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新生儿一般情况及新生儿相关护理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产后泌乳不良、贫血、抑郁及新生儿臀红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后访视可提高产妇对自我照顾知识及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减少产褥期泌乳不良、贫血、抑郁及新生儿臀红的发生。

    作者:张志琴 刊期: 2015年第2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