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医院用药安全隐患及对策

黄光凯

关键词:医院, 给药系统, 安全
摘要:分析医院用药安全隐患,加强医院计算机药学合理用药信息系统维护,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杜绝不合理用药及纠纷.查找隐患,创新思路,研究医院计算机药学合理用药信息系统维护快捷方法,研究对策,应用对策,观察效果.狠抓对策落实,可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心血管疾病药物使用情况及其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5月出院病历493份,以使用26种治疗心血管口服药的病历作为调查对象,占238份,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计算药物利用指数(DUI).结果 男性使用心血管药物的比例大;而各年龄段中,60岁以上的人使用心血管药的例数多.使用频率较高的依次为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厄贝沙坦、螺内酯、氯吡格雷.26种心血管口服药物中限定日剂量值(DDD)值较高的依次为胺碘酮、美西律、厄贝沙坦,氨氯地平、单硝酸异山梨酯、缬沙坦、辛伐他汀、氯吡格雷、阿司匹林DUI>1,其余20种药物的DUI≤1.结论 绝大多数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在临床应用上基本能做到合理用药.

    作者:旷吉琳;李莉;朱丽萍;陶孟瑶;张婷;高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确切,具有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佳,病程短等优点.

    作者:王晓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预防围术期患者低体温风险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循证护理预防围术期患者低体温风险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5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使用偱证护理,联合使用保温方法对患者进行预防低体温风险的护理,观察、记录患者术后的体温以及寒战情况.结果 在50例患者中,只有2例患者在术后体温略微低下,其他的都是在36℃以上,并且无1例患者存在术后寒战的情况.结论 偱证护理用于预防围术期患者的低体温风险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林丹裕;黄丹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外科在2010-2012年收治的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8.3%,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焦虑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冠心病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2012年心内科收治的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两组患者均参照循证医学的基础上使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方案之上配以中药汤剂,15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并于出院后6、12个月进行回访,分别从治疗总有效率、病死率,6、12个月的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90%,高于对照组的8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出院后6、12个月的复发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3例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停药后好转.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运用中西医结合联合用药治疗冠心病,症状缓解迅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景旭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应用硫酸镁治疗胎盘早剥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应用硫酸镁治疗胎盘早剥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治疗的60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选择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的30例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溶液治疗的30例为治疗组.所有患者治疗后进行疗效统计并比较疗效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治疗组患者分娩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新生儿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盘早剥患者治疗后的术后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术后出血量及平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溶液对胎盘早剥患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能显著提高胎儿成活率.

    作者:徐伟稀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和体会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和优点.方法 对我院2003年4月-2013年4月的21例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经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在营养支持期间进行积极护理,并对护理结果进行观察.结果 21例术后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中有8例患者发生腹胀,4例患者发生腹泻,6例患者发生误吸,3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经过积极护理后症状均缓解或消失,没有影响患者的康复.结论 对营养支持的患者进行积极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翟慧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血糖及血浆瘦素的影响

    目的 观察奥氮平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及血浆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5例,给予奥氮平单药治疗达8周.测量治疗前后体质量,并检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清脂联素和瘦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奥氮平治疗8周后体质量、体质指数、三酰甘油、胆固醇分别为(65.06±9.91)kg、(23.91±3.01)kg/m 、(2.15±0.15)mmol/L、(5.91±1.47)mmol/L比治疗前 (60.48±9.41)kg、(22.02±2.39)kg/m 、(1.26±0.51)mmol/L、(4.63±1.10)mmol/L均升高(P<0.05),治疗后脂联素、瘦素水平分别为(45.14±16.72) ml、(9.55±3.36)ng/m1比治疗前 (41.22±16.36) ml、(4.16±5.11)ng/m1升高(P<0.05).结论 奥氮平治疗早期即可出现体质量增加和脂代谢异常,同时血浆瘦素均升高.

    作者:苏嵘;罗汝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硝苯地平缓释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缓释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68例老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84例)采用基础治疗加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组(84例)在血糖控制的基础上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9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周的血压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8%,高于治疗组的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缓释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疗效相当,无明显差异性,且苯磺酸氨氯地平的不良反应更为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明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及愈后.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2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诊治经验,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积极的抢救,24例患者中治愈8例,好转10例,未愈4例,死亡2例.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重,发展迅速,为减少病死率,应早期积极治疗.

    作者:郎跃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理学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理学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4月收治的62例高脂血症患者,给予患者辛伐他汀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疗效、血脂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患者治疗2个月后,TC、TG、LDL-C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HDL-C指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显著改善35例,改善2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5%.治疗过程中,头晕呕吐1例,食欲不振1例,腹胀腹痛2例.结论 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脂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许志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效果,为晚期乳腺癌的化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我院收治的35例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具体用量:多西紫杉醇75mg/m2静脉滴注,d1;奥沙利铂25mg/m2静脉滴注,d1~d3.21d为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并记录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3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4例(11.43%),部分缓解(PR)14例(40.00%),疾病稳定(SD)13例(37.14%)和疾病进展(PD)4例(11.43%),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1.43%和88.57%.该方案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中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高(54.29%),其次依次为血小板减少(34.29%)和血红蛋白减少(22.86%),其余多为胃肠道反应,多为1~2级.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较好,患者可耐受,不良反应较低,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秦青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与预后之间的关系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救治过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94例,对患者在病发后48h内的血糖改变状况进行详细记录,并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结果 当患者发生急性颅脑损伤情况时,48h内对患者的血糖测量值进行记录,发现当患者血糖值>10mmol/L时,病死率与致伤、致残率明显偏高.结论 利用急性颅脑损伤者的血糖变化值情况是可以对患者病情发展以及致死、致伤结果做出较为准确的预见,治疗中就能够及时采用适当的治疗和干预措施,血糖变化情况是与临床预后之间有较为明显的关联性.

    作者:马金良;李振举;王剑伟;于春雷;张弘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骨质疏松性骨折药物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使用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2年2月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患者在补钙的同时服用降钙素和骨化三醇,在药物治疗0.5~1.0年后检查骨密度变化、骨折情况和疼痛强度,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骨折,治疗前骨密度值0.70~0.74 g/cm2,平均(0.72±0.10)g/cm2 ;治疗后骨密度值0.72~0.76 g/cm2,平均(0.74±0.11)g/cm2.治疗前后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疼痛评分2.4~9.6分,平均(6.4±2.1)分;治疗后疼痛评分1.0~4.6分,平均(2.1±0.9)分.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质疏松性骨折采用降钙素、骨化三醇和钙剂治疗能够增加患者的骨密度,减轻疼痛,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智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护理进行回顾,比较在实施优质护理前后无菌物品各项操作合格率及各科室及病房满意率情况.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后,消毒供应中心包装、洗涤、分类及灭菌等各项操作合格率均高与实施优质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优质护理后满意率高于实施优质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和临床各科室满意率,建议推广使用.

    作者:朱明秋;汤建荣;彭兰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在防治婴幼儿腹泻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口服轮状病毒对于降低婴幼儿腹泻发病频率、发病严重程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儿科2011年2月-2012年2月进行预防接种的520例婴幼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260例.对照组婴幼儿给予安慰剂,干预组婴幼儿给予口服轮状病毒疫苗.1年后采用电话随访或门诊随访调查两组婴幼儿腹泻发病率、平均腹泻发病次数、平均腹泻时间、重症腹泻比例等指标.结果 干预组婴幼儿腹泻发病率、平均腹泻发病次数、平均腹泻时间、重症腹泻比例分别为13.1%、(2.8±1.1)次、(4.6±1.1)d、5.9%,对照组婴幼儿腹泻发病率、平均腹泻发病次数、平均腹泻时间、重症腹泻比例则为36.5%、(4.1±1.3)次、(8.2±1.8)d、10.5%,干预组婴幼儿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轮状病毒在婴幼儿腹泻的防治中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涂梅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降低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作用机制分析

    目的 护理干预降低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有效作用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1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105例,对照组10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24%(16/105),试验组为4.76%(5/1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的高危环节出发,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对降低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有着显著作用,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纪小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社区医务人员执业风险意识缺乏的管理思考

    社区医务人员执业风险意识缺乏的现状值得思考.文章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在依法执业、证据保全和告知义务等方面的意识相对淡漠,提出着力加强法制教育、依法规范诊疗行为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重中之重,希望与同仁形成共识.

    作者:范玉杰;李宁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患儿72例,将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取常规治疗,维持酸碱及液体平衡,必要时给予吸氧,合并感染时应用抗生素.对照组单纯用沙丁胺醇治疗,试验组行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肺功能均有所改善,且试验组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R)、肺活量(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第1秒大呼气容积(FEV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83.3%)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起效迅速,疗效显著,建议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京莉;李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乙型肝炎患者合理用药问答

    目的 保障乙型肝炎患者用药安全、合理、规范.方法结合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文献、药品说明书等创建本文咨询文本.结果 无本文时,医师难于回答相关咨询,创建问答标准后,患者满意率95%.结论 药学专业人员应找到难点和特别需要的咨询点,创新服务项目,可更好地满足临床医师及患者需要,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吴孝林;曹晓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