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秦瑞娟;李海莹;张霞

关键词:小儿退热栓, 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4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试验组予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对照组予双黄连口服液治疗,2组疗程均为3d.观察2组临床疗效、退热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48h内退热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外,2组退热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小儿退热栓用于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使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均等综合效能服务模式实践与分析

    在快速城镇化、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保健的前提下,在公立医院改革的热潮中,依据医疗卫生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坚持规模适度、体系健全、结构合理、运行简便的原则,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创新医院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模式、保障方法……使城乡人民享受到均等、就近、廉价、优质的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全程一条龙服务,以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需要,为公立医院改革探索一条可行的新路.克服当今医疗服务的种种弊端,转变固有医疗传统服务模式,推动开展多年的公立医院改革深入发展,创新均等高效的公立医院服务模式,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作者:杨献忠;高寒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纳洛酮联合多巴胺对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多巴胺对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58例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给予多巴胺联合纳洛酮治疗,对比2组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情况.结果 治疗组神经行为发育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采用纳洛酮联合多巴胺治疗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对于患儿的神经行为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值得应用.

    作者:潘乐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内蒙古地区育龄妇女对出生缺陷知识认知程度及地域差异分析

    目的 分析内蒙古地区育龄妇女对出生缺陷知识认知情况和地域差异.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内蒙古地区12个盟市的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育龄妇女来自东部地区的比例为36.5%,中部地区为30.1%,西部地区为33.4%;中部地区的育龄妇女除了对B型超声、优生检测和叶酸的补充时间认知较低,其他知识均较高(P<0.05);出生缺陷认知率较低地区,其出生缺陷率较高.结论 内蒙地区育龄妇女的出生缺陷认知水平偏低,尤其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可能与其育龄妇女的认知情况有关.

    作者:张星光;苏俐;郭淑怡;乌斯琴图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早期透析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早期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透析治疗之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心理干预、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综合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早期透析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刘美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胃炎63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3月对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63例,采用三联2周疗法改进疗法: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0.1g、克拉霉素0.25~0.5g口服,均每天2次再加吗丁啉10mg,每天3次.对所有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结果 63例患者疗程结束2个月后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58例(88.9%),症状减轻5例,无改变2例.2个月后所有患者均复查胃镜及病理组织学:胃黏膜完全正常6例,有不同程度好转60例,表现在胃黏膜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多核细胞明显减少以至消失.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胃炎能扶持机体正气、降解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蒋文化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药理学研究探讨

    中西药联合是对中国传统医药的继承与发展,两者相互补充,取长补短,是目前临床上进行疾病诊治的新形式.将传统中医药与现代西医结合起来,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增加了对医学认识的新体会,本文对中西医结合药理学进行了探析,以期提高对中西药联合治疗方式的认识.

    作者:李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大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大承气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2组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给予大承气汤胃管注入,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胃管注入.2组均给予积极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腹胀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试验组平均腹胀缓解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WBC、CRP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8.6%高于对照组的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承气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加强护理干预有助于疾病恢复.

    作者:潘阳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患者态度及本科护生心理素质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及对策

    目的 讨论患者态度及本科护生心理素质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进而提高本科护生实习的质量.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2012年7月15日-2012年8月15日30名河南大学护理学院本科护生在临床实习静脉穿刺的情况.结果 首次进行调查穿刺的成功率仅为61%,对学生培训干预后穿刺的成功率提升至82%.结论患者态度及本科护生心理素质的好坏与本科护生静脉穿刺成功率有很大的影响.

    作者:曹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依达拉奉联合红景天胶囊治疗高原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依达拉奉联合红景天胶囊治疗高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高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B组23例及C组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给予红景天胶囊,B组给予依达拉奉,C组给予红景天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3组神经功能情况、水肿大小;采用ADL分级法评估6个月时良好恢复率及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3、7、15d A组、B组脑积水体积均大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后3、7、15d脑水肿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15d时神经功能评分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A组死亡2例、B组死亡1例、C组死亡2例.A组、B组良好恢复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良好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明>0.05).6个月后A组、C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比较B组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红景天治疗高原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

    作者:胡清华;魏林节;董红让;李超;叶东平;李在全;次欧;贾锋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门诊质子泵抑制剂应用分析及合理性评价

    目的 分析门诊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现状及合理用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该院2012年1~12月门诊患者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分布、用药金额、用药频度、药物利用指数、日均费用、用药合理性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使用频度前3位的是兰索拉唑肠溶片、奥美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肠溶片;用药金额前3位的是泮托拉唑注射剂、兰索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肠溶片;药物利用指数大多接近1;处方合格率为96.05%,不合理的主要原因为无指征用药.结论 该院门诊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性有待提高.

    作者:何鑫;刘丽华;张明香;李柱;张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背景音乐用于复合麻醉烧伤换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背景音乐用于复合麻醉烧伤换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2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2组基本麻醉方式均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在换药前15min至换药结束麻醉清醒后10min内给予个体化背景音乐治疗.比较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换药过程心率和满意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换药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换药过程心率低于对照组,换药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在烧伤换药过程中应用背景音乐,可明显缓解患者对烧伤换药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增加患者治疗信心.

    作者:任越;刘建军;殷杰;孙进华;刘丽华;王海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重症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分析

    重症医学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跨专业的新型学科,通过对重症患者进行连续、全面的监测与评估,针对患者发生的危及生命的器官或系统的功能障碍,及早给予相应的脏器功能的支持治疗,以期迅速阻止并扭转危重症病理生理改变的恶性循环,为原发疾病的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和条件,终控制原发疾病.其主要研究疾病或损伤导致机体向危重状态发展的机制、特点和规律性,并根据这些机制和规律性对重症患者进行治疗的学科[1].重症加强医疗病房是重症医学的临床基地,是医院中重症患者集中治疗的场所.

    作者:范明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季德胜蛇药与土豆片治疗盐酸胺碘酮所致静脉炎1例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是Ⅲ类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毒性低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治疗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药物[1].但因盐酸胺碘酮对血管刺激性大,即使药液外渗也可能发生静脉炎.严重者可出现静脉硬结,甚至皮肤破溃.我院于2011年8月收治1例因静脉使用盐酸胺碘酮致静脉炎经季德胜蛇药与土豆片交替使用,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康复出院.

    作者:张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纳洛酮辅治重症酒精戒断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纳洛酮辅治重症酒精戒断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 将40例重症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观察2组重症综合征消失时间,记录2组地西泮、氟哌啶醇使用剂量.结果 治疗组重症综合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地西泮和氟哌啶醇总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联用纳洛酮救治重症酒精戒断综合征疗效确切、安全.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是促进患者病情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住院药房药品质量管理体会

    加强住院药房药品质量管理,保证调剂质量.总结在住院药房多年的工作、管理经验,对药品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药品质量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用药安全,做好药品质量管理既可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也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调剂质量的重要手段.

    作者:杨翠琳;罗晓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骨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骨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原因.方法 选取400例骨科手术患者,按患者术后是否感染,将其分成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分析对比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资料,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统计导致术后切口感染因素,给以对应防治.结果 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抗菌药物应用、糖尿病症状、病房环境、护理满意状况、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对比,其差异均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骨科手术患者,需根据其自身情况,并依据医院医疗水平及环境等给以综合性考虑,进行有效防治,能避免患者切口发生感染.

    作者:许跃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压氧舱治疗安全隐患分析及防治措施

    目的 分析高压氧治疗的安全隐患和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高压氧治疗的患者9527例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9527例患者共发生不良事件119例,发生率1.25%,主要不良事件为低血糖反应56例(47.06%)、肢体撞伤23例(19.33%).结论 高压氧治疗虽对许多疾病有肯定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治疗前一定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巡视护士加强责任心.

    作者:袁如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产前健康教育对产妇生产方式及分娩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产前健康教育对产妇生产方式及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264例分娩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考组各132例,观察组产妇分娩前均接受产前健康教育,参考组孕妇产前未接受健康教育,比较2组孕妇的生产方式及分娩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顺产率明显高于参考组,母婴结局亦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分娩前接受产前健康教育能够增加顺产率,缩短产妇的产程,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同时对于改善母婴妊娠结局有良好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赵亚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病理科生物安全管理措施的探讨

    病理科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被感染疾病、受到有毒化学试剂损害导致身体伤害的案例时有发生,病理科生物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分析病理科安全隐患因素,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从而达到有效防止隐患发生的目的.由于病理科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长期接触送检的病变标本及制作切片过程中的有毒化学试剂,这些均可能引起业务人员身体受到损伤.因此如何针对实际情况加强科室的生物安全管理,采取有效地防范措施,防止隐患发生,应引起各有关部门的重视.

    作者:郭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冠状动脉堵塞导致的血流中断,心肌因供血不足导致局部坏死,进而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其临床症状主要是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剧痛,伴症状烦躁不安、头上出汗,甚至有心律衰竭现象发生,心电图检测有明显改变.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是患者无明显感觉疼痛和其他异常症状,检测心电图也无明显变化,却发生了心肌梗死,因为发病前无任何症状,故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更复杂,很易出现误诊现象,为了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现对我院收治的3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常淑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