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患者态度及本科护生心理素质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及对策

曹丽

关键词:患者态度及自身心理素, 静脉穿刺, 对策
摘要:目的 讨论患者态度及本科护生心理素质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进而提高本科护生实习的质量.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2012年7月15日-2012年8月15日30名河南大学护理学院本科护生在临床实习静脉穿刺的情况.结果 首次进行调查穿刺的成功率仅为61%,对学生培训干预后穿刺的成功率提升至82%.结论患者态度及本科护生心理素质的好坏与本科护生静脉穿刺成功率有很大的影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支撑喉镜联合鼻内窥镜治疗喉部病变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支撑喉镜联合+鼻内窥镜治疗喉部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喉部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行支撑喉镜治疗,研究组行支撑喉镜联合鼻内窥镜治疗,比较2组疗效和术后声带受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声带受损5例,占9.4%,主要表现为术后发音不清、发音时喉部有明显痛感等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研究组无声带受损现象,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支撑喉镜联合鼻内窥镜治疗喉部病变的临床效果显著,术中声带损伤发生率低,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何松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住院药房药品质量管理体会

    加强住院药房药品质量管理,保证调剂质量.总结在住院药房多年的工作、管理经验,对药品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药品质量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用药安全,做好药品质量管理既可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也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调剂质量的重要手段.

    作者:杨翠琳;罗晓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4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试验组予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对照组予双黄连口服液治疗,2组疗程均为3d.观察2组临床疗效、退热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48h内退热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外,2组退热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小儿退热栓用于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秦瑞娟;李海莹;张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氨溴索与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盐酸氨溴索与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47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82例,观察组采用氨溴索预防治疗,对照组予猪肺磷脂注射液(固尔苏)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预防效果.结果 2组NRDS发生率、机械通气使用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溴索、PS预防NRDS均有良好的疗效,但氨溴索价格低廉,使用方法简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贵书;马秀娥;许贤书;赵会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季德胜蛇药与土豆片治疗盐酸胺碘酮所致静脉炎1例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是Ⅲ类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毒性低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治疗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药物[1].但因盐酸胺碘酮对血管刺激性大,即使药液外渗也可能发生静脉炎.严重者可出现静脉硬结,甚至皮肤破溃.我院于2011年8月收治1例因静脉使用盐酸胺碘酮致静脉炎经季德胜蛇药与土豆片交替使用,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康复出院.

    作者:张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2例妇产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终止妊娠20例,紧急避孕12例,异常子宫出血2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6例,其他疾病5例.所有患者均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米非司酮治疗后,终止妊娠患者20例中有效率为95.0%(19/20),紧急避孕12例中有效率为83.3%(10/12),异常子宫出血29例中有效率为86.2%(25/29),子宫内膜异位症6例中有效率为83.3%(5/6),其他疾病5例中有效率为80.0(4/5).结论 在治疗妇产科疾病上,米非司酮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低,有着广泛的适应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手术患者的影响

    手是重要的劳动器官,具有复杂、精细、灵巧等多方面功能.因此手外伤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手外伤常来势紧急,患者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均承受着较大的痛苦.患者不仅具有一般患者的恐惧、疼痛、焦虑等生理特征,还具有担心丧失手功能而失去生活来源,生活不能自理等复杂心理特征[1].大量临床观察和研究均证明,患者术前的恐惧和担心,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如失血量大、愈合慢等.且这种恶劣情绪状态可引起并发症导致手术失败.因此,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消除患者手术前的恐惧心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2012年1-12月我科对我院手术的断指再植患者80例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桂仙;张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使用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2013年7月1~15日Ⅰ类切口手术病历60份,将手术前后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及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制表进行统计.结果 腹股沟疝术、甲状腺次全切、乳腺纤维瘤使用抗菌药物率较低;闭合性骨折使用抗菌药物较高.骨外科与神经外科的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药物品种以头孢唑啉为居首位.结论 该院存在抗菌药物的选择档次高,预防用药剂量过大,术前术后用药时机不合理现象,应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

    作者:牛松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消化内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由于消化内科的患者较多,在治疗的过程中,用药量较大,用药种类较为多样,稍有差池,就会造成对患者的不合理用药[1].消化内科对患者的不合理用药常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对医院的声誉和形象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消化内科对患者用药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与患者的治疗效果,所以,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注意用药安全和合理性显得尤为必要[2].本文通过临床药师对我院消化内科近些年用药合理性进行综合点评,总结出多种较为典型的不合理用药问题,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亚瑞;陈丹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93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2年收集到的93例ADR报告分别从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3例ADR中,主要与抗感染药物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静脉给药方式、患者年龄偏大有关,ADR常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 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作者:张娟;张全英;陈伟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我院2010-2012年抗抑郁药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评价抗抑郁药的应用现状及趋势,为药品生产和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2年该院抗抑郁药的入库资料,采用DDD值、DDDS、日均费用等药物利用研究指标,对数据作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销售金额高为5417.91万元.2011年和2012年度的年增长率为21.90%和23.09%.2010-2012年各类抗抑郁药销售金额排序均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双重抑制剂(SNRIs)、其他,三环类抗抑制药(TCAs)类.帕罗西汀在销售金额排名中稳居第一,2010年及2011年均超越排名第2位的药物一倍余.结论 抗抑郁药首选帕罗西汀等SSRIs 类药,艾司西酞普兰销售金额上升趋势明显,文拉法辛为代表的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双重抑制剂在临床抗抑郁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作者:罗琴;朱含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临床分析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简称为肛周脓肿,肛周脓肿属于肛管直肠常见疾病,是多种病菌混合感染所致.其发病机制是肛管和直肠周围的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从而形成脓肿[1].患肛周脓肿疼痛剧烈,且发病急骤,给患者的身心造成很大影响.治疗肛周脓肿多需手术治疗,仅有少数使用抗生素、局部理疗或热水坐浴能缓解和治愈.笔者对52例肛周脓肿患者采取一次性根治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永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前列地尔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脂微球载体制剂)联合替米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替米沙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在血肌酐、血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及内皮素水平的变化,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血尿素氮、内皮素、24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内皮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尿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24h尿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替米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可减轻尿蛋白,延缓肾病恶化,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东波;王晓军;翟素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的原因与预防措施分析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60%,直接影响血液透析的充分性和生存质量,是增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现将2008-2012年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娜娜;李春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N)用于ICU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6例ICU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采用早期EN,对照组采用传统胃肠营养.治疗2周后比较2组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体质量指数和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营养支持前2组ALB、Hb及体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2周后,2组ALB、Hb及体质量指数均高于营养支持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肠道呕吐、腹胀、腹泻、便秘和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危重症患者早期给予EN可更好地改善全身营养状况,降低胃肠道并发症及出血等发生率,从而明显改善预后,且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精神分裂症合并吉兰-巴雷综合征1例

    患者,女,55岁,退休.精神分裂症病史5年,2周前自行减药后再发少语少动、凭空闻人语、不思饮食伴有咳嗽、咯痰、呕吐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胆结石手术史.入院体检生命体征平稳,未发现阳性体征,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精神检查:意识清,接触差,存在言语性幻听、关系妄想,情感平淡,活动减少.

    作者:肖菊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常见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和曲美他嗪治疗.观察2组患者心绞痛缓解情况、心律失常发生率、心肌梗死及猝死发生率,比较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善情况及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3%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心肌梗死及猝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用药的过程中均出现轻微的头胀、腹胀反应,未经特殊处理,均自行消退.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朝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性消化道出血2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对肝硬化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52例肝硬化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予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予垂体后叶素注射液,共维持72h.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在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上具有安全性好、疗效确切和治愈率高等特点,具有广泛的推广空间.

    作者:胡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酮康唑联合外用药治疗糠粃孢子菌性毛囊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酮康唑联合外用药治疗糠粃孢子菌性毛囊炎临床效果.方法 将52例糠粃孢子菌性毛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9例.2组均予外用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酮康唑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的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酮康唑联合外用药治疗糠粃孢子菌性毛囊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糠粃孢子菌性毛囊炎病症,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用外用药物治疗效果,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关士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当前传染病疾病控制的难点分析及对策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朊毒体、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螺旋体等)和寄生虫(原虫和蠕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近年来,由于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流行和爆发不断发生.传染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上升,传染病流行、爆发事件不断发生,一些被认为已被控制的传染病死灰复燃,同时,又出现了许多新的传染病.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交通、运输业的日益发达使传染病的爆发、流行速度更快[1].因此,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作者:赵吉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