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及法玛新治疗胃癌的临床护理对策

张军;刘宝丽;王国华

关键词:临床护理研究, 胃肿瘤, 药物疗法, 联合,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总结临床上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及法玛新治疗胃癌的护理对策.方法 分析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47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及法玛新治疗方案,并针对患者的情况采取相应临床护理对策.结果 本研究中47例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及法玛新治疗的胃癌患者,经过临床上积极应对与护理,其中显效28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高达89.4%.结论 加强胃癌患者治疗期间地护理,不仅可以预防及减轻化疗治疗产生的毒副作用,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提高治疗效果,故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慢性肺心病患者4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吸氧、利尿和使用血管扩张剂等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14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药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孙建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牙齿脱落对女性髋部骨折风险的影响

    目的 分析牙齿脱落与髋部骨折的关系,评估牙齿脱落是否可以用作预测髋部骨折风险的指标.方法 选择保定市骨科医院2008-2012年148例的髋部骨折患者为骨折组和136例在其他科室住院的非骨折患者为对照组,调查项目包括牙齿脱落年龄,脱落数目,骨折发生时情况,骨质家族史及糖皮质激素药物应用史等.牙齿的变化对骨折风险的影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骨折组与对照组牙齿脱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与对照组平均牙齿脱落年龄及髋部骨折前牙齿脱落的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牙齿脱落的患者罹患骨折风险高于无脱落者[OR=3.798,95%CI(1.893,7.715)].年龄<59岁而发生牙齿脱落的个体较年龄>59岁的个体骨折风险进一步增加[OR=5.768,95%CI(2.603,12.519)];牙齿脱落及脱落数目对髋部骨折的风险无影响.结论 牙齿脱落与髋部骨折风险高度相关,其临床应用前景尚需大样本前瞻性研究来证实.

    作者:单秋旺;郭义超;杨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与缬沙坦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0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8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观察,其中硝苯地平控制释片组22例,缬沙坦组22例,联合治疗组24例,观察应用效果.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蛋白排泄率(UAER)低于硝苯地平控释片组和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采用硝苯地平控制释片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可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振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我院2012年门诊降糖药的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降糖药物单用、联合用药情况及用药是否合理.方法 整理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降糖药物品种、用药频次、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药品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用口服降糖药物处方占32.8%,单独使用胰岛素处方占24.86%,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物联用占42.34%.口服调血糖药物以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磺脲类为主,胰岛素类以诺和灵30R、50R为主.结论 我院使用降糖药物比较合理.

    作者:朱喜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8月-2013年8月在门诊就诊并收治入院的异位妊娠患者28例,患者在术前和术后均进行精心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和术后的体位、饮食以及并发症护理.结果 本组28患者经过护理人员对生命体征的密切观察均未出现危险情况.术后有13例出现恶心呕吐的并发症,经过精心护理,症状均得到控制,术后有6例出现少量渗血经过常规处理症状消失,1例出现腹腔内出血并进行手术抢救后脱离危险.有4例出现皮下气肿和腹部、肩背部疼痛,经过简单护理3d后患者症状均消失.结论 对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进行科学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应在临床上高度重视.

    作者:郭春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奥氮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评价奥氮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利培酮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氮平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3、6周后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和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第3、6周后,观察组患者的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氮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疗效可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兰岚;钱永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自拟芎栀散减轻创伤肿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自拟芎栀散减轻创伤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5月门诊收治的创伤肿痛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0例,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患者40例给予自拟芎栀散外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2、24、36、48h肿胀及疼痛程度改善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24、36、48h疼痛及肿胀程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芎栀散减轻创伤肿痛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缓解创伤疼痛、肿胀,促进康复,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傅红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B型脑钠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价值观察

    目的 探讨B型脑钠肽(BN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2月COPD急性发作入我院住院的60例患者,检测60例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浆BNP值,分析比较发生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组与未发生组BNP水平的区别.结果 发生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组BNP水平为(679.6±274.5)pg/ml,未发生组BNP水平为(251.8±134.7)p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对于COPD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发现左心功能不全有着肯定的作用.

    作者:梁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对策

    目的 了解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因、诱因特点,针对性的提出有效预防与护理对策.方法 对2011年6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符合标准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接受治疗及护理,出院后生活能够自理,3个月内随访生存率100%.结论 良好地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症状,改善预后,对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的老年患者,应着重加强有针对性地观察与护理.

    作者:李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门诊处方中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考察我院门诊病房中抗生素使用现状,通过分析抗生素处方不合理开具的原因,指导今后工作中的正确使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9月-2012年4月我院门诊每月5、15和25日的处方,排除节假日,共计8266张处方.对其抗生素处方开具的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266张处方中涉及抗生素的处方共2904张,占35.13%.2904张涉及抗生素的处方中属于不合理使用的有1260张,占43.39%.排名前三位的原因分别是溶媒选择不当(30.63%)、选药不当(29.52%)和无用药指征(21.19%);排名前三位的药物分别是氨基糖苷类(33.22%)、头孢菌素类(30.82%)和青霉素类(16.09%).结论 今后应进一步加强抗生素使用管理,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和用药规范知识.

    作者:李峰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疼痛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术后膀胱痉挛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86例采用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4例,对照组42例,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 试验组护理有效率(95.5%)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进行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使患者在术后膀胱痉挛疼痛的现象减轻,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陈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诊断和收治的3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患儿进行控制感染、治疗支气管痉挛、喘息和吸氧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20例患儿中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18例患儿中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以及发热消失均较对照组消失的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治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社区居民慢性病防治问题及对策探讨

    目的 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宣教干预,并进行规范化管理.方法 根据<江苏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要求,2010-2012年对我卫生服务中心职责覆盖的20个行政村的6万余居民,重点对高血压和糖尿病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慢性病管理工作,并将宣教前后居民对慢性病的知晓状况进行对比.结果 高血压和糖尿病建卡建册分别为9683人和2036人,完成规范随访分别为7843人和1670人,规范管理率分别为81%和82%.经全程干预高血压控制(优、良、尚可)5020人(64.01%),糖尿病控制1153人(69.04%).在10%的重点回访人中,宣教后的慢性病知识知晓状况好于宣教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慢性病进行宣教干预和规范管理体现了政府对百姓的关怀,提高居民的健康保健和自我防病治病意识,促进了社区的和谐进步.

    作者:吴海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厄贝沙坦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厄贝沙坦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冯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剂量氟康唑在预防早产儿真菌性感染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小剂量氟康唑在预防早产儿真菌性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5月-2013年4月我院治疗的早产儿6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与各项专科护理,观察组在以上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口服小剂量氟康唑,观察组早产儿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真菌性感染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早产儿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对口服氟康唑胃肠道耐受性良好.结论 应对早产儿积极采用小剂量氟康唑治疗,可有效降低早产儿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且安全可靠,药物耐受性良好.

    作者:吴琦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治疗组选用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运用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的方法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0d.两组患者治疗后分别从临床疗效、胰岛素剂量、低血糖发生、血糖达标时间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清晨空腹、早餐后2h、晚餐前0.5h以及睡前的血糖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胰岛素使用剂量、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降低了低血糖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鲍世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胃肠减压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胃肠减压患者的护理措施,提高疗效.方法 对我科2012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的需行胃肠减压的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结果 肠梗阻41例,胆管手术76例,胃癌、食管癌13例,其他腹部手术20例,胰腺炎患者15例,患者自行拔出胃管2例,胃管脱落5例,胃管引流不畅13例.结论通过到位精心的胃肠减压的护理措施,该类患者并发症减少大大提高了疗效.

    作者:冯永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布地奈德和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轻度持续性哮喘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对比布地奈德和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轻度持续性哮喘的临床疗效,优化儿童轻度持续性哮喘的佳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2010-2012年符合入组标准的70例轻度持续性哮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35例和Ⅱ组35例,Ⅰ组吸入布地奈德治疗,200μg/次,2次/d,早晚吸入.Ⅱ组口服孟鲁司特,<5岁4mg每晚,5~12岁5mg每晚.两组均治疗12周.治疗前后进行患儿日间、夜间症状评分,进行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检测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复发情况.结果 Ⅰ组和Ⅱ组治疗后日间、夜间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治疗后日间、夜间症状评分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治疗后FEV1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OS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治疗前后FEV1、E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治疗期间复发次数少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在改善轻度持续性哮喘肺功能及减轻气道炎症的效果明显优于孟鲁司特,能更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廖述霞;谢冬梅;邓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联合小剂量甘露醇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持续静脉泵入小剂量呋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顽固性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5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甘露醇125ml,2~3h内静脉滴注;对照组常规抗治疗基础上每天单次或分次静脉注射呋塞米160mg+甘露醇250ml,2~3h内静滴.每7d观察一次腹腔积液变化,连续应用14d进行总的疗效判定;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14d后,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5例,无效4例,有效率 86.21%; 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55.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小剂量呋塞米联合甘露醇对存在利尿剂抵抗的难治性肝硬化腹腔积液疗效显著.

    作者:文川元;朱建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模式与常规管理模式对血压控制率的影响

    目的 比较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模式与常规管理模式对血压控制率,提高社区高血压控制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管辖的11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自我管理模式组55例,常规管理模式组55例.常规管理模式组患者接受日常的三级管理服务,自我管理模式组接受高血压自我管理课程及医生定期随访,患者均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控制率.结果 自我管理模式组和常规管理模式组的收缩压下降值和舒张压下降值分别为(8.63±4.81) mmHg、(4.86±2.32)mmHg,(5.22±4.62)mmHg、(2.74±2.2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我管理模式组和常规管理模式组的血压控制率分别60.00%(33/55)、29.09%(1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我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优于传统的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且解决了传统管理模式覆盖面较窄等局限性,值得在社区广泛推广.

    作者:周淑桂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