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岚;钱永健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中高血压的用药规范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982例,对其临床资料及用药治疗情况给予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 本组2982例患者中控制达标1333例,控制率为44.70%.各危险分层高血压的控制率为:极高危层41.80%,高危层42.50%,中危层46.42%,低危层71.95%.低危层、中危层患者以单一服用高血药物治疗为主,极高危层及高危层患者以联合用药效果为佳.结论 提升对高血压疾病的掌握程度,了解各类型高血压的特点及表现,对症、合理、规范地用药是治疗高血压的关键.
作者:白江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析不同麻醉方式对于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68例剖宫产术产妇,分别在临床手术过程中使用单纯硬膜外麻醉以及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全身麻醉等不同麻醉方式,并对其临床手术中麻醉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麻组麻醉显效时间短,单纯硬膜外麻醉组Bromage评分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单纯硬模外麻醉组、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手术产妇在麻醉5min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分压(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应以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作为临床首选麻醉方式,该麻醉方式在剖宫产临床手术中操作方便,效果明显,并且费用优势比较明显,应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小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吉诺通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80例慢性鼻窦炎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阿奇霉素,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吉诺通;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6%,低于治疗组的9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有3例,治疗组不良反应有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吉诺通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肝胆结石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共1例(2.5%)患者出现肠粘连;对照组术后3例患者切口感染、2例肠粘连、2例腹腔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7.5%.两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肝胆结石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周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通过硬膜外神经阻滞诊治椎间盘突出患者所做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92例疑似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将92例确定是椎间盘突出者分组:护理病症组和常规病症组.给予常规病症组患者常规类护理.给予护理病症组优质护理和方案化护理.分析护理病症组和常规病症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病症组的护理有效率为84.78%;常规病症组的有效率为56.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秀的护理措施对通过硬膜外神经阻滞诊治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腰部恢复更有益.
作者:钟小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和评价齐拉西酮胶囊治疗精神分裂症同时伴有血糖增高患者的有效性及其对糖代谢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门诊或住院的精神分裂症同时伴有血糖增高患者62例,在常规应用降糖药物的同时应用齐拉西酮胶囊进行治疗,疗程8周.选取评价指标分别为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h血糖值,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的第4周及第8周对受试者进行以上评价指标的测量和记录.结果 62例患者中基本痊愈27例,明显好转17例,好转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5%.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PANSS总分及分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及第8周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齐拉西酮胶囊治疗精神分裂症同时伴有血糖增高的患者疗效显著,未发生药物性血糖明显增高或降糖药物药量增加的情况.
作者:徐永红;黄金梅;付桂珍;姜凤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利巴韦林片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利巴韦林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8周时,观察组HCV-RNA转阴率、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利巴韦林片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疗效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欧淑瑜;乔志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自拟芎栀散减轻创伤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5月门诊收治的创伤肿痛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0例,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患者40例给予自拟芎栀散外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2、24、36、48h肿胀及疼痛程度改善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24、36、48h疼痛及肿胀程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芎栀散减轻创伤肿痛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缓解创伤疼痛、肿胀,促进康复,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傅红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考察我院门诊病房中抗生素使用现状,通过分析抗生素处方不合理开具的原因,指导今后工作中的正确使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9月-2012年4月我院门诊每月5、15和25日的处方,排除节假日,共计8266张处方.对其抗生素处方开具的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266张处方中涉及抗生素的处方共2904张,占35.13%.2904张涉及抗生素的处方中属于不合理使用的有1260张,占43.39%.排名前三位的原因分别是溶媒选择不当(30.63%)、选药不当(29.52%)和无用药指征(21.19%);排名前三位的药物分别是氨基糖苷类(33.22%)、头孢菌素类(30.82%)和青霉素类(16.09%).结论 今后应进一步加强抗生素使用管理,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和用药规范知识.
作者:李峰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因、诱因特点,针对性的提出有效预防与护理对策.方法 对2011年6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符合标准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接受治疗及护理,出院后生活能够自理,3个月内随访生存率100%.结论 良好地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症状,改善预后,对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的老年患者,应着重加强有针对性地观察与护理.
作者:李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中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提高此疾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西药的方式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中药的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是一种极为有效地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文雯;朱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抗生素超剂量、超频次、超规定、超范围滥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方法 根据卫办医政发(2012)32号卫生部<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生素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应用加强抗生素管理、加强培训考核、医院与各临床科室主任签订抗生素合理使用责任书、规范Ⅰ类手术切口预防使用抗生素管理、认真执行抗生素分级管理规定、严格执行我院(2012)9号<抗生素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奖惩规定>等措施,分析应用整治措施后效果.结果 抗生素整治前(2011年6-9月):抗生素使用强度为83.92DDD·100人-1·d-1、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66.6%,不能达标.整治活动开始后,2012年1-2月,抗生素使用强度接近标准,2012年3月,抗生素使用强度分别为33.5和29.66,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远<60%,全部符合规定.结论 积极研究抗生素整治措施,不断完善措施,坚决落实措施,可保障抗生素整治达标,确保抗生素应用合理安全,杜绝滥用,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罗宝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与单纯使用门冬胰岛素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新诊断的T2DM 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A组联合使用门冬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强化治疗,B组单纯使用门冬胰岛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静脉空腹血糖(FPG)、FPG达标率、糖化血红蛋白(HbA1c)、HbA1c达标率、静脉餐后2h血糖(2hPG)、2 hPG达标率、低血糖发生率情况.结果 强化治疗后两组FPG、HbA1c、2hPG均下降,A组较B组相关指标下降明显,且A组的FPG达标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血糖发生率较B组低.结论 在控制T2DM患者的血糖方面,采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的强化治疗方案更为安全有效.
作者:郑悦;陈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运用中医疗法配合西医传统疗法治疗脑梗死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2011年收治的符合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93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疗法治疗;治疗组在传统疗法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以及针灸治疗,7d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然后比较两组治疗后1、6、12个月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1、6、12个月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联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远期疗效明显,较好地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艳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我院运用中西医联合用药保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妇科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4例,其中27例患者自愿接受药物保守治疗,运用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设为观察组,10d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另外27例运用手术治疗,将其设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以及随访观察治疗后6、12个月痛经发生率、月经不调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12个月痛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运用药物保守疗法,远期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于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为提高此类患者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依据,保障其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 选取2012年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即左卡尼汀组、疏血通组以及联合治疗组,每组22例.左卡尼汀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药物治疗;疏血通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联合组患者在进行常规临床治疗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左卡尼汀组以及疏血通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2.73%、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卡尼汀组与疏血通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在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使用左卡尼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诊断和收治的3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患儿进行控制感染、治疗支气管痉挛、喘息和吸氧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20例患儿中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18例患儿中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以及发热消失均较对照组消失的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治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UAP患者106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3例.两组患者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静脉滴注.对治疗前后情况进行疗效评定,观察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常规12导联心电图ST-T段及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发生次数,心电图ST-T段的改变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hs-CRP水平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使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心肌缺血客观指标,疗效显著,同时可降低hs-CRP 水平,稳定易损斑块、抗炎可能是其治疗UAP的机制.
作者:陶莉;宋成运;陈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非淋菌性尿道炎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非淋菌性尿道炎8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多西环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淋菌性尿道炎用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显著,能够缓解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进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和传统开颅术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脑外科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施行传统开颅术;观察组施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的治疗结果、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以及患者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的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2例脑水肿和1例上消化道出血;对照组出现3例脑水肿、2例消化道出血、2例再出血和1例肺部感染.对照组病死率为16%(4/25),观察组病死率为0.结论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在治疗脑出血患者中效果要优于传统开颅术.
作者:杨于亮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