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卡尼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张智

关键词:心绞痛, 不稳定型, 药物疗法, 治疗结果, 左卡尼汀, 疏血通注射液
摘要: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为提高此类患者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依据,保障其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 选取2012年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即左卡尼汀组、疏血通组以及联合治疗组,每组22例.左卡尼汀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药物治疗;疏血通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联合组患者在进行常规临床治疗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左卡尼汀组以及疏血通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2.73%、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卡尼汀组与疏血通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在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使用左卡尼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氟康唑在预防早产儿真菌性感染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小剂量氟康唑在预防早产儿真菌性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5月-2013年4月我院治疗的早产儿6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与各项专科护理,观察组在以上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口服小剂量氟康唑,观察组早产儿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真菌性感染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早产儿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对口服氟康唑胃肠道耐受性良好.结论 应对早产儿积极采用小剂量氟康唑治疗,可有效降低早产儿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且安全可靠,药物耐受性良好.

    作者:吴琦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阿拉瑞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经期、经量、子宫大小及肌瘤大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例发生恶心呕吐,对照组6例发生盗汗潮热,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米非司酮治疗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顾登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氢氧化钙甘油糊剂根管治疗根尖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根管治疗时应用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根管消毒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就诊并且行根管治疗的患者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给予观察组以氢氧化钙糊剂消毒根管,对照组以甲醛甲酚合剂消毒根管,观察两组封药1周后疗效.结果 观察组封药1周后的临床疗效为92.3%,对照组为7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发生率为11.6%,对照组疼痛发生率为30.7%,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行根管治疗时,应用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根管消毒,安全高效,疗效确切,具有在临床上应用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张海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布地奈德和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轻度持续性哮喘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对比布地奈德和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轻度持续性哮喘的临床疗效,优化儿童轻度持续性哮喘的佳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2010-2012年符合入组标准的70例轻度持续性哮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35例和Ⅱ组35例,Ⅰ组吸入布地奈德治疗,200μg/次,2次/d,早晚吸入.Ⅱ组口服孟鲁司特,<5岁4mg每晚,5~12岁5mg每晚.两组均治疗12周.治疗前后进行患儿日间、夜间症状评分,进行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检测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复发情况.结果 Ⅰ组和Ⅱ组治疗后日间、夜间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治疗后日间、夜间症状评分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治疗后FEV1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OS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治疗前后FEV1、E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治疗期间复发次数少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在改善轻度持续性哮喘肺功能及减轻气道炎症的效果明显优于孟鲁司特,能更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廖述霞;谢冬梅;邓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的患者80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检查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检查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前后采取综合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检查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琪景;朱小珍;范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金康速力联合舒利迭治疗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金康速力联合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6月我科住院的100例COPD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舒利迭(沙美特罗50 μg+丙酸氟替卡松250 μg复方干粉吸入剂)2次/d,试验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金康速力600 mg,2次/d,每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指标的改善状况、6min步行距离测试(6-minute walk test,6MWT),并对其进行随访1年,记录患者急性发作的次数,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VC、FEV1占预计值、FEV1/FVC%)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aO2较治疗前均升高,PaCO2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对照组PaO2升高和PaCO2降低的程度与试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6MWT改善状况及随访过程中急性发作的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康速力联合舒利迭对改善COPD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病情恶化效果显著.

    作者:周洋;黄河;张家洪;马经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异甘草酸镁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比较异甘草酸镁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2例,治疗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异甘草酸镁治疗,治疗完成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血脂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6%,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汁酸(TB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异甘草酸镁对于治疗脂肪肝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江平;张娇艳;吴安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4月-2012年10月在江苏省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朝阳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0例,治疗组52例.对照组单用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用依那普利加吲达帕胺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3%高于对照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血压1级、2级、3级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恶心、乏力各1例;对照组发生头晕1例,但并没有对治疗造成影响.治疗前后心率、心电图、肝脏功能、肾脏功能检查均无改变.结论 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联用是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较好的治疗方案,疗效优于单用依那普利且安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宋军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善宁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估善宁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8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善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善宁治疗重症胰腺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夏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究对氨基水杨酸钠异烟肼和利福喷汀及左氧氟沙星方案在复治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

    目的 探讨对氨基水杨酸钠异烟肼、利福喷汀及左氧氟沙星方案在复治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2012年于我院登记的复治涂阳患者107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采用对氨基水杨酸钠异烟肼、利福喷汀、左氧氟沙星联合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对照组采用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联合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疗程均为8个月,强化期3个月,维持期5个月.结果 共有101例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方案,治疗组51例,痰菌阴转率88%,对照组50例,痰菌阴转率74%.治疗组痰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灶明显吸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氨基水杨酸钠异烟肼、利福喷汀、左氧氟沙星、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方案治疗复治肺结核疗效甚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莉;王鹏;迟凤丽;杨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对策

    目的 了解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因、诱因特点,针对性的提出有效预防与护理对策.方法 对2011年6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符合标准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接受治疗及护理,出院后生活能够自理,3个月内随访生存率100%.结论 良好地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症状,改善预后,对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的老年患者,应着重加强有针对性地观察与护理.

    作者:李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影响支气管哮喘患者激素吸入治疗依从性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支气管哮喘激素吸入治疗依从性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2011-2012年103例应用激素吸入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比较依从性好(对照组)及依从性差(观察组)两组患者相关因素上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年龄、缺少支气管哮喘知识、不良心理反应、激素吸入不良反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激素吸入治疗过程中依从性较差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年龄大、缺少支气管哮喘知识、不良心理反应和激素吸入不良反应,应实施针对性措施提高依从性.

    作者:杨孟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左卡尼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为提高此类患者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依据,保障其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 选取2012年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即左卡尼汀组、疏血通组以及联合治疗组,每组22例.左卡尼汀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药物治疗;疏血通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联合组患者在进行常规临床治疗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左卡尼汀组以及疏血通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2.73%、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卡尼汀组与疏血通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在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使用左卡尼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的疗效评价

    目的 比较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与单纯使用门冬胰岛素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新诊断的T2DM 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A组联合使用门冬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强化治疗,B组单纯使用门冬胰岛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静脉空腹血糖(FPG)、FPG达标率、糖化血红蛋白(HbA1c)、HbA1c达标率、静脉餐后2h血糖(2hPG)、2 hPG达标率、低血糖发生率情况.结果 强化治疗后两组FPG、HbA1c、2hPG均下降,A组较B组相关指标下降明显,且A组的FPG达标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血糖发生率较B组低.结论 在控制T2DM患者的血糖方面,采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的强化治疗方案更为安全有效.

    作者:郑悦;陈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目的 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其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门诊部进行体检的100例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日立70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00例血标本进行常规生化检测.再人工溶血后检测相同项目.比较溶血前后总蛋白(T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直接胆红素(DBIL)、尿素氮(BUN)、肌肝(CRE)、尿酸(UA)、葡萄糖(GLu)、胆固醇(CHO)、清蛋白(AL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的测定值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溶血后TP、AST、ALT、ALP、CK、LDH、γ-GT、CRE、GLu测得值与溶血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DBIL、BUN、UA、CHO、ALB、TC、TG、HDL、LDL等测得值较溶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本溶血对多种生化检测项目结果有干扰作用,为避免或减少标本溶血的发生,医务人员应提高岗位责任意识,在采血时应注意规范操作,对血标本的运送、分离和检测等过程严格把关,使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沈爱永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奎硫平片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奎硫平片在抑郁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治疗的68例抑郁症患者,将其依照奇偶数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单纯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上奎硫平片进行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8周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9.4%和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奎硫平片治疗抑郁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宋邦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自发性气胸患者运用整体护理模式的心得体会

    目的 运用整体护理模式对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护理的心得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9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整体护理模式,分别从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健康知识认知度、治愈率、护理满意度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健康知识认知度、治愈率、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自发性气胸患者运用整体护理模式,能够明显地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医疗负担,改善医患关系,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文学;石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我院抗生素专项整治措施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抗生素超剂量、超频次、超规定、超范围滥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方法 根据卫办医政发(2012)32号卫生部<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生素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应用加强抗生素管理、加强培训考核、医院与各临床科室主任签订抗生素合理使用责任书、规范Ⅰ类手术切口预防使用抗生素管理、认真执行抗生素分级管理规定、严格执行我院(2012)9号<抗生素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奖惩规定>等措施,分析应用整治措施后效果.结果 抗生素整治前(2011年6-9月):抗生素使用强度为83.92DDD·100人-1·d-1、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66.6%,不能达标.整治活动开始后,2012年1-2月,抗生素使用强度接近标准,2012年3月,抗生素使用强度分别为33.5和29.66,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远<60%,全部符合规定.结论 积极研究抗生素整治措施,不断完善措施,坚决落实措施,可保障抗生素整治达标,确保抗生素应用合理安全,杜绝滥用,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罗宝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狼疮肾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狼疮肾炎(LN)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SLE合并LN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对照组则单纯使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蛋白、血清肌酐、红细胞沉降率低于对照组,尿红细胞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SLE合并LN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彬;冯丹;刘福;崔传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丹参多酚酸盐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UAP患者106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3例.两组患者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静脉滴注.对治疗前后情况进行疗效评定,观察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常规12导联心电图ST-T段及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发生次数,心电图ST-T段的改变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hs-CRP水平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使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心肌缺血客观指标,疗效显著,同时可降低hs-CRP 水平,稳定易损斑块、抗炎可能是其治疗UAP的机制.

    作者:陶莉;宋成运;陈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