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珍
目的 分析不同痛经表现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外周血肿瘤标记物表达水平,探讨肿瘤标记物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2年9月收治的85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按痛经程度及痛经持续时间分组,检测不同痛经程度及不同痛经持续时间患者的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结果 痛经程度重、痛经程度轻、无痛经的CA125、CA199、CEA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CA199、CEA的高低排次为痛经程度重>痛经程度轻>无痛经;痛经持续时间长、痛经持续时间短、无痛经的CA125、CA199、CEA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CA199、CEA的高低排次为痛经持续时间长>痛经持续时间短>无痛经.结论 子宫腺肌症患者有无痛经、痛经程度、痛经持续时间与外周血肿瘤标记物表达水平密切相关,连续、动态和联合检测肿瘤标记物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董炳君;文印炜;董君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与缬沙坦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0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8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观察,其中硝苯地平控制释片组22例,缬沙坦组22例,联合治疗组24例,观察应用效果.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蛋白排泄率(UAER)低于硝苯地平控释片组和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采用硝苯地平控制释片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可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振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血液净化治疗横纹肌溶解所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横纹肌溶解所致急性肾损伤患者20例,患者均采用对症基础治疗与血液净化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后,19例患者存活,患者肢体压痛、疼痛及肿胀等症状消失,血清酶学水平恢复正常;其中18例患者血肌酐恢复到正常水平,其余1例患者肌酐为200~400μmol/L;患者尿素氮、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均降低,平均住院时间为(26.4±2.3)d.其余1例因多器官衰竭终死亡.结论 在横纹肌溶解所致急性肾损伤治疗中,应用基础治疗与血液净化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大幅提高治愈率,促使病死率降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陈烨;张祖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本文归纳总结培美曲塞治疗非小细胞肺腺癌的护理方法和体会.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完善生理检查、用药护理、化疗不良反应护理和出院指导等多个方面临床护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的同时,严格按照治疗程序用药,规范护理操作,积极预防和治疗相应化疗不良反应,可以极大的降低化疗药物对患者造成的毒副作用,提高化疗效果.
作者:王本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狼疮肾炎(LN)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SLE合并LN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对照组则单纯使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蛋白、血清肌酐、红细胞沉降率低于对照组,尿红细胞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SLE合并LN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彬;冯丹;刘福;崔传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析依那普利联合通心络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疗效观察.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0年4月-2011年5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组25例患者中,治愈17例,显效6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2%;对照组25例患者,治愈7例,显效12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76%.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心脏病是高血压的严重危害之一,通过本文的临床观察总结得出,将血压控制在参考范围值内,可以改善患者左心室伤害.
作者:王川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中高血压的用药规范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982例,对其临床资料及用药治疗情况给予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 本组2982例患者中控制达标1333例,控制率为44.70%.各危险分层高血压的控制率为:极高危层41.80%,高危层42.50%,中危层46.42%,低危层71.95%.低危层、中危层患者以单一服用高血药物治疗为主,极高危层及高危层患者以联合用药效果为佳.结论 提升对高血压疾病的掌握程度,了解各类型高血压的特点及表现,对症、合理、规范地用药是治疗高血压的关键.
作者:白江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眼科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64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和视力水平.结果 两组干预后血糖水平均有下降,且观察组FPG、2hPG、HbA1c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视力均有提高,且观察组视力升高水平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采取眼科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视力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江雁;江琪景;张小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过敏性鼻炎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3月收治的6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给予患者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过敏性鼻炎患者临床症状一般在3~10d消失,与症状严重程度为正相关性,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2例患者鼻干燥,随着治疗的时间而消失.结论 采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许志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析不同麻醉方式对于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68例剖宫产术产妇,分别在临床手术过程中使用单纯硬膜外麻醉以及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全身麻醉等不同麻醉方式,并对其临床手术中麻醉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麻组麻醉显效时间短,单纯硬膜外麻醉组Bromage评分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单纯硬模外麻醉组、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手术产妇在麻醉5min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分压(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应以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作为临床首选麻醉方式,该麻醉方式在剖宫产临床手术中操作方便,效果明显,并且费用优势比较明显,应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小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年来,月经过少发病率逐渐增高,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甚至影响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应引起妇科工作者的重视.本文采用滋肾养肝、行气活血序贯疗法,自拟验方行气活血调经方、滋肾养肝调经方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经验,供同仁们参考.
作者:张琳;陈永娅;王苏醒;陈林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对奥美拉唑的临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236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雷尼替丁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是接受奥美拉唑口服治疗,在疗程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不同时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等疾病时的临床疗效显著,然会引起诸多的不良反应,累及多个器官,临床应对其给予关注,做到合理用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赵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降糖药物单用、联合用药情况及用药是否合理.方法 整理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降糖药物品种、用药频次、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药品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用口服降糖药物处方占32.8%,单独使用胰岛素处方占24.86%,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物联用占42.34%.口服调血糖药物以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磺脲类为主,胰岛素类以诺和灵30R、50R为主.结论 我院使用降糖药物比较合理.
作者:朱喜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析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发病原因及发病规律.方法 对我院2010年8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6例出现呼吸暂停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患儿进行治疗后,39例患儿呼吸暂停在3d内消失,5例患儿呼吸暂停在1周内消失,其余2例患儿死亡,其中颅内出血引起死亡1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引起死亡1例;治疗有效率为93.5%.结论 新生儿呼吸暂停中,早产儿比例较大,因此应该加强对早产儿的监护,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呼吸抑制的产生,避免出现后遗症,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作者:郑海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川崎病(K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2006-2010年,我院采用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检测47例KD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及随机抽取同期住院治疗、年龄相近的2000例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分析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 47例KD患儿中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患儿12例,阳性率25.5%,随机抽取同期住院治疗、年龄相近的2000例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患儿212例,阳性率1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KD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有可能是导致KD发病的诱因.
作者:毕金娥;王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氟康唑用于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院就诊的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克霉唑阴道片联合氟康唑治疗.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6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病例.结论 氟康唑用于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疗效可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揭凤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持续静脉泵入小剂量呋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顽固性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5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甘露醇125ml,2~3h内静脉滴注;对照组常规抗治疗基础上每天单次或分次静脉注射呋塞米160mg+甘露醇250ml,2~3h内静滴.每7d观察一次腹腔积液变化,连续应用14d进行总的疗效判定;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14d后,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5例,无效4例,有效率 86.21%; 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55.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小剂量呋塞米联合甘露醇对存在利尿剂抵抗的难治性肝硬化腹腔积液疗效显著.
作者:文川元;朱建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社区服务中心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患者均行常规的调脂与抗血小板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药物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参麦静脉滴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症变化与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胸痛、胸闷病症改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药物治疗冠心病能够有效、快速改善患者病症,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相比于其他常规药物治疗方法其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毕真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其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门诊部进行体检的100例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日立70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00例血标本进行常规生化检测.再人工溶血后检测相同项目.比较溶血前后总蛋白(T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直接胆红素(DBIL)、尿素氮(BUN)、肌肝(CRE)、尿酸(UA)、葡萄糖(GLu)、胆固醇(CHO)、清蛋白(AL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的测定值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溶血后TP、AST、ALT、ALP、CK、LDH、γ-GT、CRE、GLu测得值与溶血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DBIL、BUN、UA、CHO、ALB、TC、TG、HDL、LDL等测得值较溶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本溶血对多种生化检测项目结果有干扰作用,为避免或减少标本溶血的发生,医务人员应提高岗位责任意识,在采血时应注意规范操作,对血标本的运送、分离和检测等过程严格把关,使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沈爱永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CT测脾静脉宽度与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2006年5月-2010年9月收治的61例肝硬化患者首先行胃镜检查,了解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根据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分为3组,分别为I度、Ⅱ度、Ⅲ度食管静脉曲张组,随后采用螺旋CT进行上腹部三期扫描后,测量脾静脉宽度,对3组进行比较.结果 I度、Ⅱ度、Ⅲ度食管静脉曲张组脾静脉宽度分别为(1.05±0.12)、(1.82±0.23)、(2.02±0.28)cm,3组之间脾静脉宽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度组脾静脉宽度高于I、Ⅱ度组脾静脉宽度(P<0.05),Ⅱ度组脾静脉宽度高于I度组脾静脉宽度(P<0.01).结论 脾静脉宽度可反映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因此间接反映门静脉压力高低.
作者:梅换明;杨荣;卢佳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