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霞;王忠平;虞涛;粱咏雪;李娅;何杰明;马丽雯;李岚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对患儿的诊断和治疗仪器及药物也在不断改变[1].导致医院感染不断发生.新生儿科是一门近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学科,主要针对新生儿诊断和治疗,降低患儿的死亡,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由于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因此也使得新生儿成了院内感染的高发人群.为了能更好的了解患儿发生感染的原因,对患儿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及治疗,现就有关系情况做以下详细报道.
作者:党林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联合小剂量化疗治疗口腔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80例口腔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干预,观察2组局部病情控制情况,5年内存活率和复发率.结果 同组不同期患者相比,I期~Ⅱ期的疗效以及五年内的存活率显著高于Ⅲ期~Ⅳ期患者(P<0.05).同期癌变患者比较,治疗组患者疗效以及五年内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五年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联合小剂量化疗对口腔癌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可广泛应用.
作者:张志纺;张桂华;李农;王玉娟;赵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胃穿孔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将73例胃穿孔患者分为A组39例和B组34例.A组行单纯修补术,B组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B组也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虽然单纯修补术在各项临床数据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但临床面对胃穿孔患者时也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这样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邓阳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LEEP刀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4月-2013年2月收治的84例宫颈病变患者,均接受LEEP刀治疗,对比分析在LEEP术后以及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结果,分析LEEP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84例患者的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结果与LEEP术后病例结果,符合者55例(65.5%),其中CN I、CNⅡ、CNⅢ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3.1% (17/32)、52.4%(11/21)、50.0% (1/2).结论 LEEP刀在宫颈病变诊断及治疗过程中,操作简易,安全快捷,且治疗效果显著,引发的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邢智利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12例冠心病患者均予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再予常规心电图检查(ECG),后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DCG和ECG对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诊断率及漏诊率.结果 DCG对SMI检测阳性率高于ECG,漏诊率低于EC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予DCG检查,可提高SMI诊断率,减少漏诊误诊情况的发生,对改善SMI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伟波;罗丽红;侯超;王灿;王璇;宋风林;解然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23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73例.观察组行改良根治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根治术治疗,比较2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3、5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3、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确切,具有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乳房外观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晓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30例脑卒中伴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20例和对照组1 1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智敏;李亚函;李和军;韩金涛;陈晓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首次剖宫术腹壁横竖切口对二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行二次剖宫产术患者200例,将其分成A组和B组各100例,其中首次手术腹壁是竖切口为A组,首次手术腹壁是横切口为B组,比较2种腹壁切口再次手术腹壁及盆腔的粘连程度、开腹时间及手术总时间.结果 A组开腹时间和手术总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二次手术粘连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壁横切口对于初次手术的患者有手术时间短,缝合简单,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的优点,但对于二次手术的患者,腹壁粘连较竖切口重,进腹困难,导致手术时间长,损伤大,故不建议行腹壁横切口.
作者:赵利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该院同期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钙(Ca)、血磷(P);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骨钙素(BGP),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碱性磷酸酶(ALP)和甲状旁腺素(PTH).比较2组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结果 2组血Ca、P、AL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H水平高于对照组,BG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有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应及早进行骨密度测定,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应注意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薄德峰;李瑞霄;曹文功;田永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胎儿娩出后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0.25mg肌内注射.对照组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缩宫素20U静脉滴注.应用称重法计算2组产后2h及24h出血量、出血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产后2h及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16.0% (4/25)低于对照组的56.0%(14/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较单独使用缩宫素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周宝芹;渠玉雪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依那普利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2组均2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UA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U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依那普利能有效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UA水平.
作者:石雪丽;刘海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实验室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条件,是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也是开展科技攻关、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1].医院中心实验室集中了医院主要的软、硬件科技资源,成为了为院内外科技人员提供开放式、服务式的科研平台.同时,它还具有鲜明的医院特色,如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相互联系,在进行医学基础研究的同时,也为相关临床应用研究提供服务.随着医院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及医学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实验室护理人员被赋予了新的工作内涵.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做好实验室相关护理工作的初步体会.
作者:解燕华;唐维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麻醉镇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麻醉镇静,对照组单用咪达唑仑麻醉镇静,观察2组术中麻醉镇静效果及遗忘程度,并进行QAA/S评分观察术中、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给药30、60min和90min的QA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遗忘程度高于对照组,术中体动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恶心呕吐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麻醉镇静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保持患者的麻醉深度,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淑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靶位超声导入抗结核药物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及其相应的护理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方法 将68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住院后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则利用靶位超声导入抗结核药物离子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和壁层胸膜厚度.并根据其病情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康复.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前2组壁层胸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后48h后治疗组壁层胸膜开始变薄,但与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72h和3个月后壁层胸膜厚度差异均薄于注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注药后壁层胸膜厚度逐渐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注药72h和3个月后壁层胸膜厚度薄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靶位超声导入抗结核药物离子治疗可明显提高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根据病情程度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建梅;李东玲;王丽娟;包磊;薛娜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寻求优化的尿常规检验方法.方法 2011年3月1日-2013年3月1日该院收集2000份住院患者晨尿,同时采用干化学分析仪和传统手工法进行检测,对比分析2种检测结果,分析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结果 2000份尿液经2种方法检测蛋白质、白细胞和红细胞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严格控制尿常规检测中的采集、保存和分析中的因素.结论 加强检验相关人员培训,按SOP进行操作,认真执行质量控制,并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对降低尿常规检验的误差有很大作用.
作者:陈小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正常阴道分娩风险的护理干预措施,防范正常阴道分娩风险,保证正常阴道分娩安全,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方法 对该院50例产妇给予风险护理干预,成立专门的管控护理风险小组,明确管理小组中各成员的工作职责.加强各成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强化其法律意识,做好预防护理风险的评估工作及健全护理风险的管理制度等,制定护理干预措施,逐条规范落实.观察护理干预实施后效果.结果 50例正常阴道分娩中生殖道损伤15例,产后出血0例,新生儿并发症1例,羊水栓塞0例,产妇满意度48例,投诉及纠纷0例.结论 通过护理管理者强化安全管理,提高正常阴道分娩风险防范意识,减少正常阴道分娩风险,保证正常阴道分娩安全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减少了护理纠纷及投诉.
作者:石金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辅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辅治,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治疗,对比2组排卵率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排卵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辅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凤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真空采血以其安全、准确、方便、杜绝污染等优点逐渐被临床采用.在采血过程中常会有血液流出不畅或血液不流等情况,如不能准确判断原因,及时做出护理对策,不仅会给患者造成伤害甚至引起患者投诉.通过对血流不畅原因的分析,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效果明显,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媛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膝关节是人体中大而复杂的关节,损伤多.由于膝关节韧带强大,脱位罕见.常见的损伤有急性创伤性滑膜炎、半月板、内外侧副韧带和前后交叉韧带撕裂.传统检查手段通常采用X线及CT确诊,但X线、CT等检查膝关节损伤有一定的局限性.膝关节磁共振(MRI)检查时一种无创伤检查技术,能清晰的显示关节软骨、肌腱、韧带等组织结构存在的病理改变,目前,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于膝关节损伤的诊断[1].笔者对我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MRI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MRI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王国俊;蒲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脂联素(APN)与白细胞介素(IL-6)、白细胞(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AECOPD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和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APN、IL_6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比较2组APN、IL-6、hs-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IL-6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PN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患者的APN-5、IL-6、WBC、hs-CRP呈负相关(r=-0.342、-0.352、-0.367,P均<0.05).结论 AECOPD患者APN与IL-6、WBC、hc-CRP水平呈负相关.
作者:廖雪梅;钟伟;李章白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