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

王智敏;李亚函;李和军;韩金涛;陈晓鹏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脑卒中, 睡眠障碍, 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30例脑卒中伴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20例和对照组1 1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1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孕妇105例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为妊娠期经过系统治疗且分娩前甲状腺功能基本正常者,对照组为未经正规系统的治疗或曾进行短暂治疗后自行停药在住院分娩前发现甲状腺功能显著升高者.比较2组孕妇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组FT3、FT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SH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低体重儿(LBW)、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甲亢、新生儿甲减及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妊娠合并甲亢需引起临床医师重视,加强孕妇甲状腺功能监测,积极治疗可减少孕妇和胎儿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蒲慧然;车秀英;陈燕;郝钢华;田志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应用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240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120眼).观察组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4d和术后30d总有效率为96.67%和99.17%,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5.83%和90.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术后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后再单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较单用糖皮质激素抗炎效果好,并可减少激素类抗炎药的不良反应,是一种较理想的白内障术后抗炎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广喜;史素恩;张荣霞;王志红;王姝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予左氧氟沙星治疗,疗程均为8d.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临床治愈率、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西沙星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具有优势,可作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理想的抗菌治疗药物.

    作者:倪美琴;杨桂梅;王慧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妊娠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妊娠糖尿病(GDM)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了母婴健康,但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研究发现有多种因素促成了GDM的发生,包括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胰岛素抵抗、炎性因子及脂肪细胞因子、妊娠激素、遗传等.尤其近来关于炎性因子及脂肪因子的大量研究,为GDM的发病机制、筛查及诊断方法的总结与早期发现GDM提供了有力的依据[1],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会芳;王淑菊;王根民;刘翠荣;许金萍;高洁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不同药物治疗小儿疱疹性龈口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治疗小儿疱疹性龈口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小儿疱疹性龈口炎患儿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40例.3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患儿采用更昔洛韦治疗,B组患儿采用重组人干扰素注射液治疗,C组患儿采用中药地骨皮治疗.治疗后比较3组临床疗效、患儿退热时间、口腔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组与C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口腔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B组、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患儿退热时间、口腔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采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龈口炎疗效较好,疗程短,见效快,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柳青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2种手术方法治疗胃穿孔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胃穿孔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将73例胃穿孔患者分为A组39例和B组34例.A组行单纯修补术,B组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B组也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虽然单纯修补术在各项临床数据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但临床面对胃穿孔患者时也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这样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邓阳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穴位注射应用于中风偏瘫康复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应用于中风偏瘫康复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将300例中风偏瘫需康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试验组在基础治疗前提下加穴位注射,进行临床护理,对照组给予单纯基础治疗和临床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护理后恢复状况和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 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能力0级明显少于对照组,生活能力3级明显高于对照组,家属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础治疗加用穴位注射护理法对于中风偏瘫康复治疗护理患者效果明显,家属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21/18/13三体综合征联合诊断试剂盒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21/18/13复合扩增试剂盒对21/18/13三体综合征个体的基因分型进行检测和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本试剂盒选用荧光标记多重STR基因座复合扩增技术对基因DNA的20个STR基因座(21号染色体上8个,18和13染色体上各6个)进行扩增.共检测了正常样本500例,阳性患者(41例21-三体,3例18三-体,2例13-三体)46例和高危孕妇羊水穿刺样本60例,并将检测结果与传统遗传学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对,以验证试剂盒的有效性、结果准确性.结果 正常样本检测结果正常;阳性样本结果符合预期,且与核型分析结果一致;高危样本筛选出1例阳性样本.结论 该试剂盒能对每个三体样本进行有效检测,可用于21/18/13三体综合征的快速、准确的基因诊断.

    作者:张晓娜;陈晶;张庆波;张晔;陈初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C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连花清瘟胶囊4粒口服,疗程14d.对照组采用2006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好转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安全有效.

    作者:姜霞;王忠平;虞涛;粱咏雪;李娅;何杰明;马丽雯;李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中西药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给予中药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止血所用时间、血流量和上消化道出血再发率.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71.0%,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实验组止血所用时长短于对照组,血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上消化道出血再发率为6.25% (2/32),对照组为16.13% (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见效更快,再发率低,患者满意度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海林;王振祥;王娟;邢冬梅;徐黔灵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采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常规阿莫西林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阿莫西林的治疗效果,患儿症状明显改善,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林楷;刘旭东;李振东;孔少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特殊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特殊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疗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3年3月该院治疗的84例特殊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不同部位的急性阑尾炎既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同时其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诊断准确性为91.4%高于B型超声检查的7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殊性的急性阑尾炎的疾病演变过程与一般性的急性阑尾炎具有相同之处,但由于急性阑尾炎的病发部位不同,因此,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在诊治急性特殊阑尾炎时需重视急性阑尾炎的病发特殊性.

    作者:杨正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晚期产后出血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病因,找到合理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晚期产后出血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晚期产后出血主要因素:胎盘剥脱不彻底、胎膜有残留、蜕膜有残留、术后伤口不能完全恢复伤口裂开等原因,采取促宫缩、止血、清宫,严重者采取切除子宫等治疗方法.结论 晚期产后血突然迅猛、出血极易误诊,易使产妇贫血、休克,严重者危及生命.因此应正确的进行预防,对已出血患者及时给予治疗、减少出血,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赵青平;籍秀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围术期临床处理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术期临床诊疗情况.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2例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均在血糖控制基础上以手术切除肿瘤方法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结果 患者均获得手术切除成功,其切除率达100%,手术完成后12例发生并发症,经针对性治疗均获得痊愈,未发生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糖尿病导致代谢发生紊乱,使得各类感染病变及愈合不良现象较易出现,手术后产生的并发症几率相对于同期非糖尿病患者要明显高,由此可知糖尿病围术期给以合理处理非常重要.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予以手术治疗时,需关注围术期的处理,确保其安全性.

    作者:刘志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孕妇学校教育模式及课程内容的改革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孕妇学校教育模式及课程内容的改革效果.方法 选取300例孕妇作为观察组给予改革后孕妇学校教育模式和课程内容,选取206例孕妇作为对照组给予改革前孕妇学校教育模式和课程内容,对比2组围生期知识认知程度、分娩方式和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母乳喂养率及围生期知识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学校改革后的教育模式及课程内容促进了自然分娩率的提升,孕产妇能较熟练的掌握新生儿喂养、哺乳相关知识,促进了母婴交流和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作者:范建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临床科室药物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领导明智的决策和有力管理决定医院的长远发展,具体科室管理的好坏也影响着医院的整体效益.为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本文就临床科室中药物管理出现的问题做了细致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政策.

    作者:刘曦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疗效较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耀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心肌标志物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快速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心肌标志物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快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96例患者为A组,同期进行体检的90例健康者为B组,对比2组人员的血肌钙蛋白(cTnT)、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并对单行检测及联合检测的真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 A组患者血cTnT、Mb、CK-MB水平均明显较B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TnT诊断AMI的特异性高,为100.00%,敏感性为95.25%;Mb特异性为70.00%,灵敏度较差为92.84%;CK-MB特异性为80.00%,灵敏性为88.92%.结论 联合检测能快速准确地诊断出AMI,心肌标志物中cTnT的特异性高,Mb特异性较差但灵敏度较高,在AMI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风雨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高热(腋下温度≥39.0℃)患儿随机分为布洛芬组和对乙酰氨基酚组各40例.服药后0.5、1、1.5、2、4、6h各测腋下体温1次,比较2组不同时段的体温和退热例数.结果 用药前2组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0.5、1、1.5、2、4h和6h体温均低于用药前(P<0.01),且布洛芬组用药1、1.5、2、4h和6h体温低于对乙酰氨基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2组用药后0.5h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布洛芬组用药后2、4h和6h退热例数明显多对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口服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对小儿呼吸道感染高热安全有效,布洛芬的退热效果优于对乙酰氨基酚.

    作者:周进科;朱发绪;卢学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人的心肌指标心肌钙蛋白I胶体金免疫试纸条的制备

    目的 制备人的心肌指标心肌钙蛋白I(cTnI)的胶体金免疫试纸条,为临床快速检查心肌钙蛋白I水平提供快捷简便的途径.方法 首先制备胶体金(柠檬酸三钠还原法),之后对cTnI单克隆抗体进行标记,并与纤维玻璃纸结合成为结合物垫,后根据试纸条上标注的检测线和质控线位置将另外的对cTnI单克隆抗体和二抗分别对应固定,组装成胶体金免疫试纸条,选用样品,进行特异性,敏感度的检测.结果 胶体金试纸条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度高,且结果直观.结论 制备的cTnI胶体金免疫试纸条检测cTnI水平操作快捷简便,结果清晰直观,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较高,在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时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全良;王晓玲;任大勇;李晓民;石慧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