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琳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并发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其中合并高脂血症45例作为观察组,未合并高脂血症41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高尿酸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高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吸烟、高胆固醇血症等因素是导致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患者发生缺血性心脏病的几种高危因素.结论 导致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患者发生缺血性心脏病的几种高危因素主要为年龄、高尿酸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高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吸烟、高胆固醇血症等.
作者:龚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调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并与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进行对比.方法 抽取该院2009年1月-2012年9月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试验数据,进行抗生素耐药性统计分析.结果 从2009年1月-2011年12月肺炎克雷伯菌总的ESBLs发生率为25.0%、34.3%、56.8%,呈上升趋势,而2012年1-9月,ESBLs发生率为31.0%.对13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除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外,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均显著高于非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第3代头孢菌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常用抗菌药物均不同程度的耐药,且表现为多重耐药.结论 治疗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感染应选用亚胺培南、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青霉素类及其药敏试验显示敏感的药物.
作者:周丽燕;洪滟;蒋晓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是一种与人种和遗传因素有关的发病机制不明的肺部弥漫性疾病,早在日本发现,中国、韩国等国家与地区均有病例报道.在大环内酯疗法发现前,一旦出现呼吸衰竭,DPB的五年生存率只有5%左右,自20世纪80年代在日本广泛开展大环内酯疗法后其5年生存率已提高到95%.DPB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威胁很大的疾病,能否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与患者的预后关系十分密切,因而广大医务人员应对该病有所认识[1].我院将DPB患者1例误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顺旺;冯淑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内皮祖细胞(EPCs) CD34+水平与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 将EH患者81例按照是否并发CHD,分为EH并发CHD组50例和EH未并CHD组31例,选取22例一切生理指标正常者为正常组.检测3组EPCs CD34+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 EH并发CHD组患者的EPCs CD34+显著低于EH未并CHD组和正常组,而EH未并CHD组亦明显低于正常组;EH并发CHD组患者的动脉IMT水平显著高于EH未并CHD组和正常组,EH未并CHD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变程度加重,EPCs CD34+显著下降,动脉IMT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H并发CHD患者的EPCsCD34+水平明显下降,二者呈相关性,且随着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呈显著下降,因此,将EPCs CD34+水平作为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的预测因子具有较大的意义.
作者:李斌;胡文斐;王芙蕊;李博;胡晓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管理对癌痛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癌症疼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施癌痛护理;干预组采用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实施癌痛管理.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疼痛感评分为(1.76±0.32)分低于对照组的(2.35±0.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癌痛规范化管理能有效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
作者:邓贤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肿瘤作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甚至生命的疾病之一,已成为了中国大陆的第二大人口死亡原因.目前,低龄肿瘤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现代医学深入发展、护理模式愈加多样化的过程中,对肿瘤患者的护理方式愈加人性化[1].本文从分析青少年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入手,就其护理方式报道如下.
作者:吉小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急性中毒性疾病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部分重症患者可因呼吸中枢麻痹、呕吐物窒息或严重外伤致死[1].我院急诊科2012年1-12月收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57例,在使用纳洛酮救治的同时,给予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健康宣教等综合护理措施,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57例,男135例,女22例;年龄16 ~69岁,中位年龄32.4岁;饮白酒82例,啤酒23例,红酒14例,数酒混合38例,其中饮白酒量200~1050ml;饮酒到就诊时间0.5~10h,平均1.35h;轻度中毒43例,中度中毒93例,重度中毒21例;自杀性饮酒12例,合并外伤24例.
作者:黄青松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效果.方法 将300例自愿要求无痛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试验组术前2h于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对照组手术前不应用任何药物.观察2组手术时间、宫口松弛情况、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试验组宫口松弛良好,肢体扭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人工流产前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可缩短手术时间,有效扩张宫颈,减少出血量,因用法简单,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樊亚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8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阻力指数(RI)的影像特点.结果 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大于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炎及正常子宫的子宫内膜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RI>0.49例,占33.3%;RI≤0.4 18例,占66.7%.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判断子宫内膜的厚度及分析内膜的血流特征,有助于对绝经后阴道流血妇女子宫内膜的良恶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
作者:庞雁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抗抑郁干预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抗抑郁治疗(帕罗西汀治疗).2组治疗前后均进行症状评分,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宗氏自我评定抑郁量表(SDS)评分.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AMD及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状态,抗抑郁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雅文;张雪孪;赵伟;刘勇;宋金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G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方法 将126例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G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近期疗效,免疫功能变化,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3+、CD4+、CD8+、CD4 +/CD8+和NK均低于治疗前,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稳定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的4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鸦胆子油乳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伟波;罗丽红;侯超;王灿;王璇;宋风林;解然勇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外科手术是对患者所发生的组织原发病变或畸形进行解除,但在手术过程中,其麻醉因素、镇痛药使用及创伤出血等均会导致患者的低血压的出现,甚至危及生命低血压表现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如方法不当,则会延误治疗,加重病情[1].现将我科出现术后低血压的68例患者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外科手术后出现低血压患者68例,低血压均发生在手术后1~3d.其中1d内出现的主要为麻醉性低血压及失血性低血压;1~3d出现的主要为镇痛药导致的低血压、心血管疾病低血压、体位性和年龄因素的低血压.1.2 方法 对我院外科手术后出血的低血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从麻醉因素、失血因素、镇痛泵药物使用、年龄因素合并心血管疾病及体位性的低血压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外科手术后低血压的原因和护理对策.
作者:张亚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5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高于对照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轻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例,经保肝药物治疗后改善,余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期高血压性脑出血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晓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为临床常见且严重影响母婴安全的疾病之一[1],其多数发生在妊娠20周与产后2周,约占所有孕妇的5%.在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中仍以妊高征产后出血为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威胁孕产妇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均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和负担.因此,为有效提高妊高征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防治效果,笔者对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妊高征产后出血患者给予米索前列醇药物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淑菊;高会芳;王根民;刘翠荣;许金萍;高洁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可预见性护理,观察2组患者死亡情况、再出血率及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病死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3.3%,再出血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16.6%,满意度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可预见性护理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赵红;张红芳;李海涛;柏洁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的原因及诊治探讨.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患者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的原因及治疗措施.结果 50例患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的原因包括输卵管堵塞25例(50%),子宫内膜移位6例(12%),盆腔粘连10例(20%),宫颈或宫腔粘连9例(18%).结论 输卵管因素是造成人工流产患者出现不孕症症状的主要原因,需不断加强女性的生理卫生教育,及时发现与处理临床并发症,降低手术带来的创伤.
作者:杨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消化道术后应用生长抑素对消化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行消化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术后加用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未用生长抑素治疗,其他处理方式相同,观察2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2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腹痛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胃肠减压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道手术后生长抑素的使用具有安全性、可行性,生长抑素能促进消化道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黄作勤;陈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开展药学服务的宗旨是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经济性,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药学服务的关键是合理用药,通过加强临床药学服务,可促进药学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作者:易佑奎;王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中药口服联合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分型论治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79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中药剂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口服联合灌肠辨证分型治疗,记录2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8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口服联合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分型论治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较高的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边毅;边颖;周宏伟;任静茹;谢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额叶白质、前扣带束、肼胝体压部结构变化对帕金森并发认知障碍的作用及评定价值.方法 将74例帕金森患者参照认知功能评定量表分为帕金森患者并发认知障碍组(PDD组,n=43)和未并发认知障碍组(PD-CogNL组,n=31),测量2组患者的额叶白质、前扣带束、肼胝体压部的FA值(部分各异性),基于统计学方法分析2组额叶白质、前扣带束、肼胝体压部结构的差异.结果 PDD组的额叶白质、前扣带束、肼胝体压部的FA值均低于PD-CogN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额叶白质、前扣带束、肼胝体压部等微结构变化与帕金森并发认知障碍相关性显著,可用于临床帕金森患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检测及评定的指标.
作者:郜风清;冯庆波;高洁;刘振波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