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小燕
药物不良反应是药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在一定意义上讲,所有药物都具有某种不良反应,用药本身就是一个权衡利弊的过程.纵观近几年各大媒体报道,药物不良反应信息频见报端,即使是国人无人不晓、无人不知的药箱常备药——维C银翘片,也难过此关.所以,为了提高用药安全,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全面了解并掌握一定的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显得愈发重要.
作者:黄志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该院2012年门、急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以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该院2012年1-12月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4900张,对其中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4900张抗菌药物处方中,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350张,占总抗菌药物处方数的7.14%.其中包括单用抗菌药物处方266张占76.00%;二联抗菌药物处方77张占22.00%;三联抗菌药物处方7张占2.00%.不合理处方在给药方案、溶媒选用、联用抗菌药物以及药理作用等方面存在问题.结论 该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仍需要进一步提高,需要医院予以重视,尽可能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水平及对其的监管能力.
作者:郭兆祥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研究发现,脑梗死患者通常具有不同程度的失语、偏瘫、智力减退等症状,非常容易产生心理畸变,因此,实施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1].我院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实施健康教育,使得患者有效地提升了脑梗死疾病和康复锻炼的相关知识,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13例,均符合临床诊断的相关标准,经过CT扫描,患者均无意识障碍和严重的精神疾病;年龄48 ~76岁,中位年龄64岁;语言障碍者75例,智力减退24例,单纯运动障碍88例,吞咽困难26例.
作者:吕建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血塞通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治疗,治疗组给予血塞通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2%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血塞通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娄志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3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予护理干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感染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患者切口脂肪液化出现的不同特点,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柴秋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效果.方法 将300例自愿要求无痛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试验组术前2h于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对照组手术前不应用任何药物.观察2组手术时间、宫口松弛情况、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试验组宫口松弛良好,肢体扭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人工流产前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可缩短手术时间,有效扩张宫颈,减少出血量,因用法简单,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樊亚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外敷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将12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外敷组和传统组各60例,其中传统组接受抗生素药物治疗,并常规换药,而外敷组在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同时给予胰岛素外敷,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疮面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结果 2组疮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敷组疮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外敷治疗糖尿病足疮面愈合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开展药学服务的宗旨是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经济性,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药学服务的关键是合理用药,通过加强临床药学服务,可促进药学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作者:易佑奎;王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复杂眼外伤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复杂眼外伤患者45例(45眼),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患者均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基础上行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患者均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术中患者血压均较平稳,且心率稳定,术后45例患者的视力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且无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 在给予复杂眼外伤患者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视力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闫瑞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改善和预防作用.方法 将237例SAH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21例和对照组1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观察2组患者患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变化,比较2组患者发生CVS情况.结果 观察组CVS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CA)和脉动指数(PI)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可降低SAH患者CVS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勇国;王军霞;李会玲;王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腹部护理利于增加腹部手术的舒适程度,是整体护理中主要理念之一,也是评价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指标,为探讨舒适护理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笔者选取2012年6月-2013年4月该院治疗的腹部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该院行腹部手术患者120例,其中行直肠癌术21例,胆囊切除术39例,胃切除术29例,阑尾切除术31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43±9.8)岁.对照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46.3±7.9)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模式.试验组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具体护理方式如下.
作者:周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白内障是65岁以上老年人中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已成为目前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手术方式.具有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视力恢复好等特点.由于手术操作本身引起的机械性损伤、超声能量及人工晶体植入后的异物反应等,均可引起前房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局部滴用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被广泛用于白内障术后的炎性反应控制[1].笔者对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眼科的应用进行了阐述,旨在探讨其在白内障术后患者应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史素恩;赵广喜;张荣霞;王志红;王姝蕊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肺病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肺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PaCO2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aO2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FEV1、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肺病并发呼吸衰竭具有标本兼治、疗效持久等优点,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瑞忠;肖丽丽;许书萍;刘爽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急诊科急性中毒患者的特点,为防治急性中毒提供一定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急诊科收治的300例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急性中毒的特点,探讨防止急性中毒的措施.结果 300例患者中,服用乙醇药物过量而出现急性中毒270例,占90.0%,误服毒性较强的毒物10例,占3.3%;因欲服用药物自杀20例,占6.7%.乙醇中毒200例,占66.7%;镇静催眠药中毒90例,占30.0%;鼠药中毒10例,占3.3%.患者中毒后出现神志不清、昏迷、休克、呕吐、瞳孔缩小等症状.结论 镇静安眠药和乙醇是导致临床出现中毒的主要原因,临床救治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症治疗,同时应做好镇静催眠药、乙醇等易引起中毒的药物的管理,引导患者正确使用,防止急性中毒.
作者:张建彬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PTB)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的情况.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0月该所收治的COPD合并PTB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期收治的单纯PTB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所内治疗效果及远期预后.结果 除临床症状外,2组临床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Hb)及腺苷脱氨酶(A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COPD合并PTB以COPD症状为主,典型结核症状少,且ADA阳性率不高,胸片缺乏典型PTB表现,临床治疗与远期效果差.
作者:朱倬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引起组织变性坏死和溃烂.压疮边缘硬而干燥,轮廓常呈圆形或火山口状,从表皮扩延到皮下及深部组织,分布于溃疡床的肉芽组织呈灰白色,伴继发感染时有脓性分泌物或恶臭分泌物流出,进入深部组织,使肌腱、骨膜发炎、变厚、硬化,并破坏其骨质及关节.压疮好发于肩胛骨突处、骶尾部、坐骨结节部、股骨粗隆处、足跟、枕部等身体受压或缺乏脂肪组织保护、肌层较薄或无肌肉包裹的骨隆突处.骨科患者因需长期卧床,成为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预防压疮的关键是局部减压,有效翻身可有效避免压疮[1].笔者对骨科患者发生压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用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作者:栾桂荣;李兰青;毕国华;张秀山;张俊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近年来由于药物品种发展迅速,许多药物如心血管药、抗生素、激素、各种中药及中西药组方制剂等,因治疗与抢救工作需要,联合用药机会越来越多,其目的为达到治标又治本,取长补短,增强疗效,提高临床治愈率等.但对不同的中药与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在体内的变化,临床上必须慎重考虑.各种药物均有其各自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配伍得当可达预期目的,若配伍不当不仅在体外可能产生变化,如沉淀、结块、变色等,而且在体内有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甚至失效或产生毒性等[1],现将中西药联合应用易出现的相互作用问题报道如下.
作者:党晓英;柴图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对症处理,对照组同时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和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显著,能较早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借鉴.
作者:李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朱氏强力骨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20例采用朱氏强力骨贴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分别于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120例患者中病情稳定116例(96.7%),好转4例(3.3%),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治疗后1周无1例复发,治疗后1个月复发1例(0.8%),治疗后3个月复发2例(1.7%),治疗后6个月复发4例(3.3%).结论 朱氏强力骨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效果显著,远程预后较好,复发率低,具较高的临床价值,可广泛使用.
作者:朱利平;王红;周利平;刘淑霞;刘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连花清瘟胶囊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发于躯干部的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以连花清瘟胶囊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单纯予阿昔洛韦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花清瘟胶囊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较好,优于单纯应用阿昔洛韦.
作者:钟利国;鲁昌宇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