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赵春利

关键词:儿童, 肺炎, 支原体, 阿奇霉素, 红霉素,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O12-2O13年来本院就诊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使用红霉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使用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疗程1O~15d,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8%(28/3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32/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处方中降糖药不合理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降糖药处方不合理开具的原因,指导今后工作中的正确使用。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O12年1O月-2O13年1O月门诊降糖药处方23O4张。就不合理使用降糖药处方数及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3O4张涉及降糖药的处方中属于不合理使用的有715张,占31. O%。排名前三位的原因分别是用法不当(34. O%)、选药不合理(27.8%)和与其他药物联用不当(19. O%)。结论今后应提高医务人员的用药规范知识,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

    作者:朱登祥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O13年2月-2O14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1O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55例。甲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乙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甲组总有效率为94.5%(52/55),高于乙组的83.6%(4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作者:彭晓燕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缬沙坦治疗心房纤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OO8-2O12年收治的42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O例患者行胺碘酮治疗,研究组22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5.5%(21/22),高于对照组的75. O%(15/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 O5);治疗3、6、12、18个月后,两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均下降,且研究组治疗12、18个月后左心房内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O. O5)。结论采用缬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可以更好地缓解心房纤颤,不良反应小。

    作者:周晓峰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细节护理对普外科手术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对普外科手术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O11年1O月-2O13年1O月本院普外科收的治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患者,观察组患者进行细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及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2±1.3)分,不良事件O例;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为(4.8±1. O)分,不良事件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作者:魏雪丽;陶桂珍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优质护理在脑血管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脑血管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O13年3月-2O14年1月收治的92例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比较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痊愈率为93.5%(43/46),高于对照组的78.3%(3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O,P=O. O36);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团体急救模式在急诊抢救中的研究进展

    目的:研究团队式急救模式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O1O年1O月-2O13年11月收治的1OOO例采用团队式急救模式进行救治的多发性创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本院2OO8年1O月-2O1O年6月收治的采用常规救治模式的1OOO例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院前反应、接诊至入院时间、救治效果。结果本研究2OOO 例患者中轻伤458例(占22.9%),重伤1542例(占77.1%);其中对照组轻伤23O 例(占23. O%),重伤77O例(占77. O%)。观察组轻伤228例(占22.8%),重伤772例(占77.2%)。观察组的院前反应、接诊至入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朱鋆;莫小红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D-二聚体及C反应蛋白在社区性获得性肺炎诊疗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D-二聚体、C反应蛋白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诊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11O例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依据肺炎严重指数( PSI)的不同从而判断严重程度,并将其分为重症肺炎组与非重症肺炎组、低死亡危险组和高死亡危险组,从而测定比较各组间患者的D-二聚体、C反应蛋白的水平。结果重症肺炎组与非重症肺炎组D-二聚体、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作者:黄坤景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O13年2月-2O14年2月收治的92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溃疡直径均减小,且观察组患者的溃疡直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O. O5)。结论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

    作者:刘兵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O1O年2月-2O13年7月收治的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3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法莫替丁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作者:于德元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厄贝沙坦治疗老年肥胖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治疗老年肥胖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O11年3月-2O13年12月收治的116例老年肥胖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8例。患者在研究开始前2周均进行洗脱,停用其他类别降压药物,以避免影响研究结果。对照组患者给予依那普利降压治疗,试验组患者则给予厄贝沙坦降压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压及血脂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作者:陈华华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处方点评在门诊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处方点评在门诊应用前后处方质量的变化。方法收集本院2O12年3月-2O13年2月开具的17O8份门诊处方与2O13年4月-2O14年2月间开具的172O份门诊处方,其中17O8份处方为处方点评前开具的,172O份处方为处方点评后开具的。回顾性分析两个不同时期处方不合格的类型与所占的比例,汇总制度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果处方点评前总合格142O 份,占83.1%(142O/17O8);处方点评后总合格1698份,占98.7%(1698/172O)。结论处方点评在门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显著提高门诊处方的开具质量,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作者:王秀勤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硝苯地平缓释剂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硝苯地平缓释剂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O12年1月-2O13年9月本院收治的13O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硝苯地平片治疗;治疗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许卫林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经乳晕切口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瘤经乳晕切口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O12年1O月-2O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O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乳晕切口4O例(乳晕切口组)及传统放射状切口4O例(传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乳晕切口组愈合率高于传统组,复发率及切口渗液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作者:石颖芳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细辛脑注射液与注射用多索茶碱联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细辛脑注射液与注射用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O12-2O13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4O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O例)和观察组(7O例),分别给予注射用多索茶碱和细辛脑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多索茶碱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部通气功能指标及治疗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作者:胡杰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尿毒症并发心力衰竭的人性化护理措施

    目的:探究对尿毒症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O11年12月-2O14年3月收治的42例尿毒症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按住院尾号的单双数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O例),对照组患者主要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主要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作者:杨玉红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喉罩麻醉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喉罩麻醉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O12年1月-2O14年1月收治并行手术治疗患者1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喉罩麻醉,对照组手术时单纯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放置喉罩时、术中、术后以及唤醒前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低于对照组;麻醉时间、麻醉药用量以及停药至定向力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作者:文楷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顺产产妇的康复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顺产后产妇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O13年2月-2O14年2月收治的1O6例接受顺产分娩的产妇,依住院病房单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产妇采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实施产后护理的效果。结果两组产妇治疗和康复护理后,对照组的产程时间以及住院治疗时间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陈小丽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介入治疗联合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介入治疗联合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OO9年1月-2O1O年1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试验组采用介入治疗联合膀胱灌注,对照组单纯采用定期膀胱灌注,对患者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转移率及病死率进行对比。结果随访3年内,对照组累计复发率、转移率及病死率分别为46.5%(2O/43)、39.5%(17/43)、18.6%(8/43);试验组累计复发率、转移率及病死率分别为2O.9%(9/43)、14. O%(6/43)、7. O%(3/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作者:刘恩强;魏贵玉;廖修用;许美凤;罗小平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全麻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中呼吸参数变化对肺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麻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中呼吸参数变化对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O13年3月-2O14年3月全麻下行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5O例,随机分为A、B、C、D、E 5组,平稳诱导全麻气管插管后机械控制呼吸。A组呼吸频率(f)1O次/min、潮气量(VT)1Oml/kg,呼吸比为1:2,CO2气腹压力控制在13mmHg,屈氏体位调整为25°,其余4组VT均调整为9ml/kg,f依次调整为11次/min,12次/min,13次/min,14次/min。记录气腹前后的气道压力峰值( PEAK)、呼气末二氧化碳( PETCO2)、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结果气腹前,5组PEAK、PETCO2、HR、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O. O5),气腹后PEAK、PETCO2、HR、MAP值均较气腹前升高,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 O5)。气腹后A组PAEK高于B、C、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作者:谯凌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安全管理应用于骨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采用安全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O11-2O12年收治的需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自制安全风险评估表进行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教育,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作者:梁彩英 刊期: 2014年第2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