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兵;张超;盛华刚;林桂涛
目的:观察黔岭淫羊藿总黄酮类成分(YYH-C)对hFOB1.19人SV40转染成骨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培养基连续培养hFOB1.19人SV40转染成骨细胞,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碱性磷酸酶(ALP)分泌水平,观察50,25,12.5,6.25,3.13,1.56,0.78,0.39,0.20 mg·L-1 YYH-C与细胞培养72 h及连续多次给药与细胞培养1,4,7,10d时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0.78 ~50 mg·L-1的YYC-C与细胞共培养72 h,能明显促进细胞增殖,对细胞的大增殖率达132.32%,0.78 mg·L-1剂量组尚能明显促进ALP的分泌;YYH-C连续给药1~4d对hFOB1.19人SV40转染成骨细胞未见明显的增殖作用和明显的促进细胞分泌ALP的作用;自给药7d开始,YYH-C不同质量浓度组显示出不同程度的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YYH-C 0.78~25.0 mg·L-1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随着质量浓度进一步的增大,对细胞的增殖作用不再增加,药效至少持续至给药10 d;12.5,25.0,50.0 mg·L-1在给药7d,25.0,50.0 mg·L-1在给药10 d均能明显促进细胞分泌ALP.结论:YYH-C能明显促进hFOB1.19人SV40转染成骨细胞的增殖,且能明显促进细胞分泌ALP,提示YYH-C对成骨细胞活性的促进作用可能是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途径之一.
作者:刘婷;曹春雨;郝然;回连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清热解毒口服液的HPLC指纹图谱及测定其4种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以建立其有效地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通过建立HPLC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对市售的产品质量进行分析;色谱条件为Shim-Pack VP-ODS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7nm.结果:得到色谱参数较好的HPLC指纹图谱,对10批次的市售清热解毒口服液指纹图谱进行了相似度评价,结果显示不同厂家的该制剂成分含量差异较大.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以作为清热解毒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市售的该品种的制剂有明显差异性.
作者:吕萍;张娜娜;张振巍;陈永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芷冰原位凝胶(ZB-ISG)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及消除过程.方法:选择新西兰大白兔为受试动物,以口服芷冰药液作为参比制剂,采用双周期两制剂交叉试验法,通过测定血清中欧前胡素的含量评价其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结果:芷冰药液和ZB-ISG的AUC分别为(610.89±36.09),(1150.77±64.61)μg·h·L-1,表明ZB-ISG在兔体内的吸收程度>芷冰药液;芷冰药液和ZB-ISG的Cmax分别为(62.7±7.71),(110.7±10.76) μg·L-1,芷冰药液和ZB-ISG的tmax分别为(3.35±0.36),(0.82±0.22)h,表明ZB-ISG经鼻腔给药欧前胡素的吸收量和吸收速率均>口服芷冰药液.结论:ZB-ISG相对于口服芷冰药液大大提高了欧前胡素的生物利用度.
作者:董芙蓉;朱红霞;刘莉;陈志良;刘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建立秦艽花的液质联用指纹图谱检测方法,为终实现秦艽花真伪品的鉴别提供参考.方法:以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2.1mm×50 mm,1.8 μm)为分析用色谱柱,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正离子模式下,分析11批秦艽花药材,并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进行了相似度计算.结果:建立了秦艽花液质联用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标定了指纹图谱中的23个共有峰,11批药材的相似度均>0.90,并用HPLC-ESI-Q-TOF-MS技术对7个共有峰进行了指认.结论: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为提高秦艽花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作者:胡一晨;吉琅;廖晴;曹纪亮;万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研究导痰汤干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与p53的表达,分析导痰汤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传代培养1~3代用于实验.含药血清的制备为将导痰汤按照0.9g·kg-1·d-1剂量给SD大鼠ig 10d后,经腹主动脉采血,分离血清.实验共分7组:正常HUVEC为空白对照组,不含药血清处理HUVEC为空白血清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00 U·mL-1)预处理HUVEC为TNF-α诱导组,先采用5% (0.015 g·mL-1),10% (0.03 g·mL-1),20% (0.06g·mL-1)含药血清预处理HUVEC,再与TNF-α共培养为5%,10%,20%导痰汤组,使用p53特异性阻滞剂PFT-α(0.009g·mL-1)处理HUVEC为PFT-α阻滞组.通过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观察导痰汤对TNF-α刺激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内皮细胞ICAM-1 mRNA的表达和p53表达的影响.结果:①TNF-α诱导组ICAM-1 mRNA和p53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导痰汤对照组(P<0.01);使用导痰汤含药血清或PFT-α处理后,ICAM-1和p53 mRNA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②TNF-α诱导组ICAM-与p53蛋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导痰汤对照组(P<0.01).使用导痰汤含药血清或PFT-α处理后,ICAM-1与p53表达显著下降(P<0.05);③p53mRNA与ICAM-1mRNA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981,P <0.01);p53活性与ICAM-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54,P<0.01).结论:导痰汤可以通过调节p53表达而抑制TNF-α刺激所致的脐静脉内皮细胞ICAM-1 mRNA的表达,故能起到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作者:陈文强;王玉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罗汉果甜苷(mogroside,Mog)的保肝作用.方法:将72只小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联苯双酯(BPD)组(0.6g·kg-1)、Mog高、中、低剂量组(1.5,0.75,0.38 g·kg-1).除正常组和模型组外,其余小鼠每日ig给药1次,共7d,末次给药1h后各给药组及模型组腹腔注射(ip)0.08% CCl41次(10mL·kg-1).造模后12h,采血测定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另取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联苯双酯(BPD)组(0.1g·kg-1)、Mog高、中、低剂量组(0.8,0.4,0.2g·kg-1).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大鼠按2mL·kg-1(首次5mL·kg-1)皮下注射(sc)25% CCl4每周2次,连续8周,造成慢性肝损伤,观察罗汉果甜苷对大鼠血清ALT,AST活性,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羟脯氨酸(Hyp)含量,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观察罗汉果甜苷对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及对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罗汉果甜苷对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可降低血清中ALT,AST活性,明显减轻肝组织病理变化程度;对CCl4所致大鼠慢性肝损伤,罗汉果甜苷可降低血清中ALT,AST活性;降低HA,PⅢNP,HyP含量;升高肝组织SOD,GSH-Px活性;降低肝组织MDA含量;抑制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并明显减轻肝组织病理变化程度.结论:罗汉果甜苷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对CCl4所致大鼠慢性肝损伤有防治作用,并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肖刚;王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巴豆生物碱部位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Waters Symmetry C18(4.6mm×250mm,5μm),甲醇-0.2%乙酸水流动相系统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92 nm,温度28℃.结果:对10批巴豆药材进行了测定,建立了巴豆生物碱部位的指纹图谱,共有13个共有峰,指认了两种主要生物碱巴豆苷和木兰花碱.结论:该方法可为巴豆的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金锋;任玉珍;陈彦琳;杜杰;周林;白宗利;梁焕;张振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和厚朴酚(HNK)联合青蒿素(ART)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CNE-2细胞经胸腺嘧啶核苷(TdR,终浓度为2 mmol·L-1)处理16h,2次PBS洗脱后用RMPI-1640培养基10h,再次加入终浓度为2 mmol·L-的TdR处理16h,PBS洗脱后收集细胞用于下一步的实验研究.HNK(7.5 mg·L-1),ART(7.5mg·L-1)单独及联合作用于已同步化的CNE-2细胞24h,同时设立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的改变;RT-PCR检测cyclin D1,cyclin E1,p27 mRNA表达.结果:CNE-2细胞经胸腺嘧啶核苷2次处理后,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G1,S,G2期细胞比例分别为(72.64±5.01)%,(24.60±4.35)%,(0.00)%,表明细胞处于G1/S交界处.HNK+ART组、HNK组、ART组的G1期细胞比例分别为(90.78±9.49)%,(67.86±1.59)%,(66.77±2.25)%,提示HNK+ART组较HNK组或ART组显著地将CNE-2细胞阻滞在G1期(P<0.05).RT-PCR检测显示HNK+ART组、HNK组、ART组的cyclin D1mRNA表达分别为(0.237±0.014),(0.328±0.002)及(0.368±0.007);cyclin E1mRNA的表达各组依次是(0.445±0.027),(0.572±0.005)及(0.542±0.006);p27mRNA的表达各组分别是(1.069±0.046),(0.543±0.022)及(0.388±0.004),与单药组比较,HNK+ART组显著下调cyclin D1,cyclin E1mRNA的表达(P<0.05),显著上调p27mRNA的表达(P<0.05).结论:HNK+ART应用以协同方式诱导CNE-2细胞阻滞于G1期,这可能与通过下调cyclin D1及cyckin E1的mRNA表达及上调p27 mRNA表达有关.
作者:王春玲;岳红;文晓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189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补阳还五汤组,每组63只,常规饲养l周后,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大鼠模型.补阳还五汤组动物于术后2h后开始给药,给药剂量为5 g·kg-1·d-1,每日ig 1次.各组又分为三个亚组即分别于给药后7,14,21 d3个时间点处死动物,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的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评分及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各时间点补阳还五汤组脑梗死面积明显小于同时相模型组,其神经功能评分也均较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补阳还五汤组海马和皮质细胞形态明显改善,细胞排列较模型组整齐.结论:补阳还五汤促进脑缺血损伤后神经恢复和组织修复,具有脑保护作用.
作者:周赛男;蔺晓源;易健;郭乐;刘莉;郭纯;刘柏炎;蔡光先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龙利叶根水煎液的急性毒性和抗炎作用.方法:采用改良寇氏法对急性毒性进行研究,采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等急性炎症模型,小鼠棉球肉芽肿的慢性炎症模型,评价龙利叶根的抗炎效果.结果:龙利叶根水煎液的LD50为152.24 g·kg-1,其高、中、低剂量(20,10,5 g·kg-1)能降低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程度,降低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和降低小鼠棉球肉芽肿的湿重(P <0.05或P<0.01).结论:龙利叶根水煎液毒性较小,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为龙利叶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丘琴;甄汉深;王莹;姜建国;杨永榆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丹参提取物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致心肌肥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抑制心肌肥大的作用机制.方法:乳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复制AngⅡ致心肌细胞肥大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10-6g·L-1 AngⅡ),缬沙坦(10-4,10-3,10-2g·L-1Val)对照组,丹参提取物10-4,10-3,10-2g·L-1组的丹参提取物.BI-2000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心肌细胞计数和直径测定,Bradford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质含量,反转录PCR(RT-PCR)法测定蛋白激酶D1 (PKD1)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心肌细胞数量上变化不大,心肌细胞直径、总蛋白质含量及PKD1 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和模型组相比,Val对照组心肌细胞直径、总蛋白质含量及PKD1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丹参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心肌细胞直径、总蛋白质含量及PKD1 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丹参提取物能显著抑制Ang 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可能与对PKD1 mRNA的表达调控密切相关.
作者:毛秉豫;杨雷;徐国昌;黄显章;叶松山;曾小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葛根芩连微丸中葛根素、甘草苷、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选用甲醇-磷酸盐缓冲液系统,梯度系统,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5 nm.结果:4个成分的方法学考察均合格,阴性供试品无干扰.结论:该方法方便、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葛根芩连微丸质量控制的进一步补充.
作者:宋亚芳;苏春梅;杨红;谭桂莲;毛娜;龚慕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狼毒多糖(EFP-AW1)对S180荷瘤鼠免疫逃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狼毒多糖100 mg·kg-1组、环磷酰胺100 mg·kg-1组(CTX)、联合给药组(EFP-AW1+ CTX).分组给药10d后,通过噻唑蓝(MTT)、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流式细胞术(FCM)之方法,检测荷瘤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T淋巴细胞亚群(CD4+ T,CD8+ T)表达.结果:狼毒多糖可增加刀豆蛋白A(ConA)/脂多糖(LPS)诱导的荷瘤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P<0.05),降低血清中TGF-β1的分泌(P<0.05),增加CD8+T细胞百分含量(P<0.05).结论:ESP-AW1可通过增强荷瘤鼠抗肿瘤免疫应答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在体内转移和复发.
作者:崔立然;徐浩;刘吉成;孙永旭;蒋丽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考察超微粉碎对五味子木脂素含量和溶出度的影响.方法:以一测多评法测定五味子超微粉4种木脂素成分含量,采用桨法考查超微粉对五味子醇甲溶出度的影响.结果:五味子超微粉4种木脂素成分含量与细粉相同;五味子醇甲溶出速率低于细粉,累计溶出度相同.结论:五味子超微粉碎对4种木脂素成分含量无影响,五味子醇甲的溶出度无显著差异,但溶出速率下降.
作者:邱新建;贺凤成;张则平;李守信;赵志全;苏瑞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对体外模拟骨坏死环境下的巨噬细胞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巨噬细胞在骨坏死修复中的机制.方法:普通级新西兰兔,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每日ig 1g·mL-1的桃红四物汤药液,高剂量组15 g·kg-1、低剂量组7.5 g·kg-1,对照组15 mL· kg-1的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ig 2周.U937经佛波醇肉豆蔻酸乙酸酯(PMA)诱导后的巨噬细胞以5×105接种于6孔板中,以坏死骨微粒制备模型组,并予以30%的含药血清干预48 h后收集细胞,RT-PCR检测各组巨噬细胞TGF-β1和TNF-α 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桃红四物汤低、高剂量含药血清组TGF-β1mRNA的转录水平较空白血清组均趋呈现增高的趋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低剂量为3.3667,高剂量为4.1867;TNF-αmRNA的转录水平较空白血清组则呈现减弱的趋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低剂量为1.6033,高剂量为1.3567.结论:桃红四物汤可以提高坏死骨微粒刺激下的巨噬细胞TGF-β1mRNA水平,降低TNF-α mRNA水平,影响巨噬细胞的功能是其促进坏死骨修复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易浪;方斌;陈鹏;何伟;陈津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以冠心平片为模型,研究中药半浸膏薄膜衣片的成型工艺.方法:单因素考察冠心平片的处方设计及制粒、压片的工艺条件;以包衣操作时间和包衣外观合格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冠心平片的薄膜包衣工艺参数,并对半成品、成品进行吸湿性研究.结果:冠心平片的流化床制粒处方为干膏粉加1.5%~2%微粉硅胶混匀,以1.9~2.0倍量60%乙醇为湿润剂;工艺条件为雾化压力0.10~0.12 MPa,物料温度51~53℃,进风温度85~90℃,风机流量120~140M3·h-1,供液泵转速10~15~20~26 r·min-1.薄膜包衣佳工艺参数为包衣液质量浓度16%,主机转速6~8r·min-1,片床温度45~50℃.冠心平颗粒佳含水量7.0%~9.0%,压片机压力0.4~0.6 MPa.吸湿率随相对湿度变化的数学方程为逻辑斯蒂模型,操作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62%.结论:优选的成型工艺稳定可行,可推广于冠心平片的大生产应用,为中药半浸膏薄膜衣片的大生产提供试验依据.
作者:张源;周琴妹;高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6-羟多巴胺(6-OHDA)致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黑质组织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随机分成5组:模型组、左旋多巴阳性组及葛根素低、中、高剂量组.ig给予葛根素20,40,80 mg· kg-1,阳性组给予左旋多巴40 mg· kg-1,连续灌胃30 d.检测黑质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进行黑质神经细胞常规染色观察,Western blot法检测黑质组织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磷酸腺苷(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蛋白表达.结果:葛根素能缓解帕金森模型大鼠病情.与模型组比较,葛根素有效增加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组织中GSH-Px,SOD活性,同时降低MDA含量(P<0.01).下调黑质组织中iNOS蛋白水平,并上调CREB蛋白表达(P<0.01).结论:葛根素对6-羟基多巴胺所致PD大鼠黑质组织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过氧化应激作用以及调节内源性iNOS、CREB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黎荣;徐灵源;梁韬;张士军;李勇文;段小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考察不同来源和品种化橘红中肌醇的含量,为化橘红质量标准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进行测定,色谱柱Rezex RCM-Monosaccharide Ca2+ (8%)(Phenomenex,7.8mm×300 mm);流动相为去离子水,流速0.40 mL·min-1,飘移管温度80 ℃,喷雾管加热状态100%加热状态,雾化气体为空气,压力40 bar;柱温35℃.结果:肌醇在0.25~8.00g·L-1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94%,RSD2.19%,样品中其他成分不干扰测定.结论:化橘红不同栽培品种中肌醇含量差别较大,以陆福品种含量高,在发育过程中可能呈上升趋势,广西市售化橘红与化州基地采收品含量无明显差别.
作者:张旭倩;肖凤霞;邓少东;邓超明;邓韬;林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优化核桃青皮中总鞣质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磷钼钨酸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鞣质含量.以总鞣质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方法及溶媒;选取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料液比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优选核桃青皮中总鞣质的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h,鞣质提取率达26.65 mg·g-1.结论:建立的总鞣质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行,优选的提取工艺可用于核桃青皮中总鞣质的工业化生产.
作者:姜金慧;霍金海;王伟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制备熊果酸脂质体,优化熊果酸脂质体的处方工艺,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及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采用摇瓶法考察熊果酸在不同pH介质中的油水分配系数;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熊果酸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熊果酸脂质体的处方工艺.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激光粒度测定仪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动态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放的特性.结果:熊果酸油水分配系数1gPο/w随pH增大而降低,且均>0.5,说明熊果酸具有较好的亲脂性.优选的处方工艺为载药量6 mg,磷脂-胆固醇2:1,PBS摩尔浓度0.01 mol·L-1,超声时间3 min.制备的熊果酸脂质体透射电镜下呈球形或椭圆球形,平均粒径(223.7±68.4)nm,zeta电位-20.63 mv,包封率(89.85±1.66)%,48 h体外累计释放率>80%,体外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结论:制备的熊果酸脂质体包封率高,体外释放性能良好,具有缓释特性.
作者:齐娜;刘广;廖迎;黄凤香;张薇;徐勤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