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雅宁;牛静;李建民;薛承景;陈长香;李淑杏
目的:优选超临界CO2萃取威灵仙挥发油的工艺,并对挥发油成分进行GC-MS分析.方法: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时间、原料粒度、萃取压力和温度对威灵仙挥发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的影响,并通过GC-MS对威灵仙挥发油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各因素对挥发油得率的影响顺序为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温度;佳萃取工艺为压力20 MPa,时间1.5h,温度45℃;挥发油得率0.44%.GC-MS分析确认了156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85.03%,相对含量>1%的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51.78%.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用于提取威灵仙挥发油具有时间短、收率高等优点,较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效率高,优化的工艺稳定可靠,通过GC-MS发现威灵仙挥发油中活性成分原白头翁素.
作者:傅瑶;李颜;霍炎;郭澄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醋制老瓜头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层萃取物抗炎、镇痛活性,明确活性部位.方法:将小鼠分为11组,分别为:阳性对照组、模型组、醋制老瓜头二氯甲烷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分别设低、中、高剂量组(按生药量计为400,800,1 600 mg·kg-1),给药3d后进行实验,以热板法、醋酸扭体法为镇痛实验模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小鼠炎性组织前列腺素E2(PGE2)含量为抗炎实验模型,进行活性测定.结果:镇痛实验,热板法模型中醋制老瓜头各萃取层与模型组比较能显著延长热板所致的小鼠舔后肢的时间,扭体法模型中,醋制老瓜头各萃取层能显著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次数,并呈现一定的药物依赖性(P <0.05,P<0.01);抗炎实验,二甲苯致耳肿胀模型中醋制老瓜头各萃取层与模型组比较能不同程度地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鼠足肿胀模型中醋制老瓜头各萃取层能不同程度抑制角叉菜胶致鼠足肿胀,各萃取层能显著降低小鼠炎症组织中PGE2含量(P<0.05,P<0.01).结论:二氯甲烷层为醋制老瓜头镇痛、抗炎活性强部位,醋制降毒后仍有较强生物活性,表现为延长小鼠舔后肢的时间,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足肿胀并显著降低小鼠炎症组织中PGE2含量,其抗炎作用可能与PGE2相关.
作者:徐小龙;卢杰;余建强;吴秀丽;付雪艳;杨卫东;刘成;陈靖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和解利湿方通过抑制胰腺腺泡细胞凋亡对大鼠乙醇性慢性胰腺炎(ACP)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受试动物30只,随机分为2组,正常组6只,造模组24只,给予等热量的Lieber-De-Carli流质饮食,每日消毒后定量喂食14周;正常对照组6足,饲普通饮食14周;第8周末始模型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给予脂多糖(LPS)剂量分别为1.5,1.5,2.0,2.5,3 mg.kg-1,1周1次,共5次,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10周末造模组重分为模型组、和解利湿方高、中、低剂量(21.7,10.85,5.425 g·kg-1)治疗组,每组6只,开始ig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4周.测定其组织病理变化、细胞凋亡及其相关蛋白的表达.体外观察含药血清对胰腺腺泡AR42J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正常组无明显炎症症状,而和解利湿方组能减少炎症细胞浸润与胰腺腺泡细胞脱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解利湿方高剂量组减少细胞凋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并能抑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增加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2基因(Bcl-2),降低Bcl-2相关蛋白基因(Bax)表达,其中和解利湿方高剂量组中Bcl-2/Bax是模型组的1.5倍.体外试验与含30%正常大鼠血清组比较,含30%和解利湿方药物血清明显促进胰腺腺泡细胞的生长(P<0.05);与乙醛干预并加正常大鼠血清组比较,和解利湿方含药血清组细胞凋亡率减少了32.66%.结论:高剂量的和解利湿方对ACP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腺泡细胞凋亡、调节胰腺细胞caspase-3,caspase-9的活性及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周钱梅;张天玲;苏式兵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异翅独尾草Eremurus anisopterus在开花期和休眠期的多糖含量.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异翅独尾草多糖,用苯酚-浓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异翅独尾草在开花期的多糖含量为3.98%,休眠期的多糖含量为5.10%.结论:异翅独尾草开花期比休眠期的多糖含量高1.12%,休眠期采收较为适宜.
作者:张丽;谭勇;田丽萍;王珊珊;王金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川芎定痛颗粒对小鼠耳廓微循环障碍及气滞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72只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复方丹参滴丸组(C组)、川芎定痛颗粒高剂量组(D组)、川芎定痛颗粒中剂量组(E组)、川芎定痛颗粒低剂量组(F组),C~F组分别按0.135,1.75,0.88,0.44 g?kg-1灌胃给药3d后,以耳廓局部滴加1∶1 000盐酸肾上腺素致小鼠耳廓局部微循环障碍,用BI2000数字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小鼠在造模后10,20,30 min的微血管流速、口径、毛细血管开放量等指标的变化;60只SD大鼠分组与给药剂量与小鼠相同,灌胃给药5d后,以冰水浴联合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制备“气滞血瘀”大鼠模型,取股动静脉混合血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川芎定痛颗粒能显著加快耳廓微循环障碍小鼠造模10,20,30 min的微血管流速(P<0.05),扩大其微血管静脉口径及微动脉口径(P<0.05),并且还能增加其毛细血管开放量(P<0.05);还能显著降低气滞血瘀大鼠模型的全血黏度(P<0.05)、全血高切相对指数(P<0.05),并且有降低全血低切相对指数趋势的作用.结论:川芎定痛颗粒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作者:潘媛;彭成;刘建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建立生姜、干姜、炮姜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为整体控制和评价生姜、干姜、炮姜的药材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0 nm,流速0.8 mL· min-1,分别对10批生姜、干姜、炮姜分别进行检测,采用药典委员会指定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 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分别计算不同批次生姜、干姜、炮姜的相似度.结果:建立了生姜、干姜、炮姜的指纹图谱,分别确定了6个共有峰,10批次的生姜、干姜、炮姜的色谱图与各自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分别>0.902,0.911,0.929.结论:通过方法学考察,仪器精密度、稳定性、以及重复性试验均符合指纹图谱的技术要求,该法准确可靠,可为控制和评价姜的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申玲玲;纪彬;段红福;崔瑛;王君明;冯志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优选舒肤爽喷雾剂中蛇床子等4味药材的CO2超临界萃取工艺条件.方法:以蛇床子素质量分数和总箤取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HPLC测定蛇床子素含量,选取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及分离釜I温度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选舒肤爽喷雾剂处方中4味药材的CO2超临界萃取工艺条件.结果: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对萃取工艺有显著影响,分离Ⅰ温度无显著性影响.优选的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30 MPa,分离釜I温度50℃.结论:优选的挥发油萃取工艺稳定可行,可推广使用.
作者:程艳芹;李明春;李晓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芫花提取物诱导人肝细胞L02损伤的毒性物质基础.方法:选取人肝细胞L02作为体外实验模型,运用MTT法测定芫花提取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且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芫花提取物及与L02细胞亲和后胞内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芫花提取物对L02细胞的生长抑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48 h的IC50为(48.34±4.66) mg·L-1.通过UPLC-QTOF/MS鉴定的黄酮类成分主要有:芹菜素、3'-羟基芫花素、芫花素、5,4'-二羟基-7,3'-二甲氧基黄酮;二萜原酸酯类成分主要有:芫花酯戊、genkwanine L、芫花酯丙、芫花烯、芫花酯丁、芫花酯庚、芫花酯乙、芫花酯己、芫花酯甲.在芫花提取物亲和的L02细胞中鉴定出3'-羟基芫花素、芫花素、5,4'-二羟基-7,3'-二甲氧基黄酮、芫花酯戊、芫花烯、芫花酯丁、芫花酯乙、芫花酯甲.其中二萜原酸酯类成分芫花酯甲作用L02细胞48 h的IC50为(29.57±2.01) mg·L-1,黄酮类成分芫花素(0.1 ~ 100 mg·L-1)未发现对L02有显著的细胞毒作用.结论:芫花提取物对人肝细胞L02具有细胞毒作用,其中二萜原酸酯类成分与细胞有明显的亲和作用,并具显著的细胞毒作用,是芫花提取物中主要的活性物质.
作者:施洁瑕;马宏跃;段金廒;尚尔鑫;郭建明;唐于平;陈艳琰;钱叶飞;张军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黄芩茎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黄芩茎叶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分别鉴定为:白杨素(1),5,7,4'-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2),汉黄芩素(3),5,4'-二羟基-6,7,3',5'-四甲氧基黄酮(4),芹菜素(5),异高山黄芩素(6),黄芩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7),黄芩苷(8),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9),白杨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10),千层纸素A-7-O-β-D-吡喃葡萄糖苷(11).结论:化合物2,4,6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9,11首次从黄芩茎叶分离得到.
作者:马俊利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丹鳖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12.5 mg/次,q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丹鳖胶囊,5粒/次,tid.疗程均12周.B超测定肌瘤体积、检测性激素水平及观察气滞血瘀证积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68.7%,对照组较治疗前缩小60.6%,观察组肌瘤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三醇(E2)及孕激素(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FSH,LH,E2低于对照组(P <0.05,P<0.01);观察组治疗后气滞血瘀证积分为(5.9±2.87)低于对照组的(9.4 ±3.69) (P <0.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鳖胶囊联合米非司酮能缩小子宫肌瘤体积,明显降低FSH,LH,E2水平,减轻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近期疗效显著,是值得推荐的用药方案.
作者:崔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哥王药材中槲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5%磷酸水溶液(25∶75),流速1.0 mL·min-1,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254 nm.结果:槲皮苷在0.112 ~1.008 μg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回收率为101.38%,RSD 2.78%;样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结论:该测定方法快速、简便、准确.
作者:王姿媛;胡惠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加减补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将60例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常规西医治疗+加减补肺汤,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TNF-α、IL-8的变化.结果:治疗2月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0.05),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检查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改善肺功能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IL-8均增高,治疗2月后治疗组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益肺健脾法治疗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肺功能下降,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血清IL-8,TNF-α含量.
作者:欧江琴;刘良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罗布麻叶提取物(extracts from leaves of Apocynum venetum,ELA)的抗高血压作用及其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或)蛋白激酶B(Akt)信号转导通路促进一氧化氮释放的作用.方法:采用双肾双夹法建立Beagle犬高血压模型,随后按血压值将Beagle犬随机分为模型组(ig,生理盐水)、马来酸依那普利组(ig,1.66 mg· kg-1)、ELA低剂量组(ig 23mg· kg-1)、高剂量组(ig ELA 46 mg· kg-1).受试动物在单次给予上述药物后,每隔1h记录1次动物血压,连续8h,观察ELA的降压作用;采用细胞培养法,观察ELA对内皮细胞(EAhy 926)一氧化氮(NO)产量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观察ELA对eNOS,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p-eNOS)、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以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 (p-Akt)表达量的影响.结果:给药后,ELA高、低剂量组Beagle犬收缩压分别为(140.4±7.5),(136.2±6.8) mmHg;舒张压分别为(63.5±3.3),(72.2 ±4.4) mmHg;平均血压分别为(88.9±4.7),(93.3±5.2) mmHg,与给药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ELA可显著增加EA Hy926细胞NO的释放量(P<0.01),提高eNOS活性(P<0.01);Western blot 结果表明,ELA可显著增加p-eNOS,p-PI3K以及p-Akt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ELA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激活血管内皮细胞内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从而促进eNOS磷酸化,提高eNOS活性、增加NO可能是ELA降压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付剑江;王曦聆;吕红;刘蓉;尹小英;郑洋滨;罗永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降脂合剂对高脂血症大鼠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易感性及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降脂合剂调节血脂的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7.2 ×10-4g·kg-1)和降脂合剂0.25,0.5,1.0 g·kg-1剂量组,每组10只动物.除正常组用基础饲料喂养外,其余各组喂饲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造模同时预防给药,每日1次,给药10周.10周后动物眼底静脉取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大鼠血脂,分离LDL,体外测定其氧化易感性.Trizol法提取大鼠肝脏RNA,RT-PCR测定LDL-R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降脂合剂各剂量组预防用药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B(ApoB)的水平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Apo A)的水平及Apo A/Apo B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降脂合剂各剂量组大氧化速率时间(Tmax)和LDL氧化延迟时间(lag time)均明显延长,肝脏LDL-R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降脂合剂能够调节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LDL氧化易感性,促进高脂血症大鼠肝组织LDL-R mRNA基因表达,对血脂异常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作者:谢慧臣;刘芬;田春漫;向靖;杨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清热散瘟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门诊9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口服清热散瘟口服液(5~10 mL,tid),对照组46例口服利巴韦林颗粒(10~15 mg·kg-1·d-1,tid),疗程3d.结果:治疗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2例.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63.83%)、总有效率(93.64%)与对照组(分别为 ’56.81%,86.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4例患儿出现腹泻,3例患儿出现恶心、呕吐.结论:清热散瘟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钟雪梅;张艳玲;郑崇光;刘月皎;李华荣;代纪娟;康闽;许瑛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建立一种石墨炉炉内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明胶空心胶囊中铬含量测定方法,并与微波消解方法比较.方法:分别将明胶空心胶囊用微波消解后的溶液与水直接溶解后的溶液注入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石墨炉中,采用不同的升温程序测定铬的含量.结果:两种方法铬元素浓度在4~40μg·L-1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为0.999 9,炉内消解直接进样方法的回收率为96.2% ~ 101.2%,RSD 1.8% ~3.3%,微波消解方法的回收率为97.51% ~ 103.1%,RSD 3.4% ~5.3%,炉内消解直接进样的供试品溶液在4h以内稳定.结论:石墨炉炉内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微波消解方法测定的结果一致,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适合大批量明胶空心胶囊中铬含量超标的筛查.
作者:刘童;王爱民;关焕玉;周雯;张洁;李勇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天钩降压胶囊中有效成分钩藤碱、异钩藤碱的大鼠离体小肠吸收动力学.方法:采用外翻肠囊法,用HPLC测定不同取样时间肠内液钩藤碱、异钩藤碱的含量并计算累计吸收量,以钩藤碱、异钩藤碱的累计吸收量对时间作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吸收动力学参数.结果:钩藤碱回归方程为Y=0.000 9X-0.008 5(r =0.908 6),Ka=9.0 ×10-4(μg· min-1·cm-2),t1/2=12.8 h,异钩藤碱回归方程为Y=0.008 6X-0.178 2(r =0.909 0),Ka=8.6×10-3(μg· min-1·cm-2),t1/2=1.34h.结论:天钩降压胶囊中钩藤碱、异钩藤碱在大鼠离体小肠的吸收为一级动力学过程.
作者:娄华伟;李凌军;李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评价补肾清透方对e-抗原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抗病毒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300例e-抗原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随机双盲分入2个试验组,其中治疗组200例,对照100例.52周的治疗期间,治疗组给予补肾清透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以上药物均为颗粒冲剂,用法均为每日1剂,分两次开水冲服.治疗过程中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定量及乙肝二对半定量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治疗52周时治疗组血清HBV DNA水平明显下降,与0周及安慰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组下降>1 lg及>2 lg的比例为41.36%,19.37%,多于对照组的15.96%,4.26%.治疗过程中,治疗组的HBeAg均值、HBsAg均值均呈持续下降趋势.52周时,治疗组的HBeAg均值下降显著优于安慰剂对照组,而HBeAg均值下降未能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5);其中HBsAg下降>0.5 lg比例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27.23%,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2周时,两组的血清HBV DNA水平下降>3 lg及阴转比例,HBeAg阴转率以及HBeAg血清转换比例,HBsAg下降>1 lg,>2 lg及阴转比例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过程中,各组均未发生任何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补肾清透方有一定的抑制HBV的作用,作用呈时间依赖趋势.
作者:陈英杰;李慧贞;童光东;贺劲松;邢宇锋;高辉;周小舟;邱梅;郑颖俊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匙羹藤叶石油醚浸泡物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石油醚浸泡匙羹藤叶,并用GC-MS法分离分析其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从匙羹藤叶的石油醚浸泡物分离出13个化学成分,鉴定了11个化学成分,占总质量的99.35%.结论:匙羹藤叶石油醚浸泡物主要的化学成分是正十六烷酸,2,6,10,15,19,23-六甲基-2,6,10,14,18,22-二十四烷六烯和十八烷,分别占总质量的23.28%,26.34%,21.35%,研究结果为匙羹藤叶化学成分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丘琴;甄汉深;石琳;蒋兰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检测中药复方通络救脑及其主要成分三七总皂苷和京尼平苷对神经突触可塑性有无促进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采取细胞活力检测法,即CCK-8检测法检测药物对稳转的过表达的瑞典型突变淀粉前体蛋白(swAPP)突变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Y5Y)细胞的增殖曲线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药物对于神经细胞突触相关蛋白树突棘肌动蛋白结合蛋白(drebrin)和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的表达的变化;用神经生长因子(NGF)诱导PC12细胞长出神经突起后,检测药物对于细胞突起的作用.结果:复方通络救脑及其主要组成成分京尼平苷和三七总皂苷不影响过表达的瑞典型突变淀粉样前体蛋白的神经母细胞瘤(swAPP-SY5Y)的细胞增殖曲线,且复方通络救脑中京尼平苷能够显著增加swAPP-SY5Y细胞drebrin和PSD-95的表达(P<0.01),显著增加PC12细胞总突起数(P<0.01);而三七总皂苷没有相应的作用.结论:复方通络救脑能促进神经细胞的突触可塑性,初步断定起主要作用的成分是京尼平苷而不是三七总皂苷.
作者:陈金燕;陈文举;李娇;丁海敏;梁迷;王峰;华茜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