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恶性胸腔积液局部治疗临床分析

曾贵林;杨雪梅

关键词:胸腔积液, 恶性, 局部治疗, 分析
摘要:恶性胸腔积液(MPE)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目前临床上治疗MPE的方法较多,但总体疗效有限[1],现将胸腔内灌注给药治疗MPE的现状及进展报道如下.1 单纯胸腔穿刺和置管引流1.1 胸腔穿刺抽液 单纯胸腔穿刺抽液操作简便、症状缓解快,可暂时缓解症状,但液体可迅速重聚,反复穿刺增加穿刺风险及患者的痛苦,增加气胸、胸膜反应、肺水肿、胸腔感染的机会,且胸水不易引流干净,仅适合于原发肿瘤尚未确诊或病情危重难以行置管引流的患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调剂规范化处理对处方疗效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中药调剂规范化处理对处方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232例患者随机分为规范组和对照组各116例.规范组在处方调剂过程中对中药质量、处方审核、处方调配、处方复核、发药交待方面进行规范化处理,对照组按传统处方调剂方法进行常规处理.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规范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4.14%高于对照组的5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药调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处理有利于提高处方疗效和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敏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辅治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发热持续时间及皮疹消退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6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持续时间和皮疹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抗病毒的唾液酸酶抑制剂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作为小儿手足口病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蔡志军;刘小生;刘跃梅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我国临床护理现状分析

    护理的概念随着护理专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它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阶段、以患者为中心阶段、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阶段的过程[1].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带动了护理模式的转变,使护理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扩展.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现代护理的真谛尚未被普遍认识,现代护理的概念和理念尚未真正实行于临床护理实践中.现将临床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孙辉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我院男、女职工静脉血白细胞计数检测比较

    目的 探讨医院男、女职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差别.方法 采集医院在册男女职工328名的肘静脉血,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所测标本进行血细胞检测.结果 男职工白细胞水平为(6.97±1.40)×109/L高于女职工的(4.89±0.81)×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由于性别差异,易感程度不一样,环境因素对女性的影响更大.

    作者:闫有敏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原发性结外淋巴瘤误诊分析

    原发性结外淋巴瘤 (PENL)是指原发于淋巴结外的淋巴组织或非淋巴组织的恶性淋巴瘤.与结性淋巴瘤相比,PENL有许多特点,如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等.我院收治PENL患者231例,笔者分析其误诊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艳;周吉成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小儿麻疹5例的流行及临床特点

    麻疹主要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多以呼吸道传播为主,具有很强的传染力,一般多发于婴幼儿,临床上多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及皮肤特殊性丘疹等,严重者并发肺炎危及患儿生命.我国自1965年使用小儿麻疹疫苗接种以来,麻疹的发病率得到了有效控制,并发症也随之减少.近年来,我市一直在加强小儿接种麻疹疫苗的宣传教育工作,取得较满意效果.自2008年始我院收治麻疹患儿5例,笔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流行状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世梅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小儿腹泻80例护理分析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腹泻患儿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儿均有效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记录2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泻患儿给予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能有效缩短患儿退热、止泻及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患儿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淦世进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低剂量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地为多发区,男性多于女性.根治性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对早期患者单纯放疗5年总生存率高达80%以上,但对中晚期患者放疗后仍有较高的远处转移及局部复发率[1].为提高局部控制率及预防远处转移,目前常用放化疗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我科于2009年2月-2011年9月使用低剂量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患者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淑华;杨宏凯;丁少冰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痰标本中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药敏状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离培养病原菌,分纯后用CRYSTAL微生物全自动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采用生物梅里埃公司药敏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共检出634株病原菌,其中常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21.6%)、铜绿假单胞菌(12.3%)、白假丝酵母菌(11.2%)、鲍曼不动杆菌(7.7%)、大肠埃希菌(4.7%)、产酸克雷伯菌(4.7%)、阴沟肠杆菌(3.0%).药敏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和头孢泊肟有高度的敏感性;革兰阴性杆菌对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头孢噻肟的敏感度较高;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对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高度敏感.结论 痰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临床用药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周锦绣;张建礼;张翠萍;裴春敏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辅治代谢综合征患者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辅治代谢综合征(MS)患者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M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均予相应基础治疗,治疗组另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对照组另予卡托普利及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2组降压效果.结果 治疗后,2组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SB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漏服现象15例,出现咳嗽症状2例;治疗组无漏服及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辅治MS患者高血压安全有效、降压效果明显、患者依从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占立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经鼻内镜鼻中隔成形术78例临床观察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不仅影响鼻腔通气功能,且可引起鼻出血、头痛、鼻塞等症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往往伴有鼻中隔偏曲,不同程度的鼻中隔偏曲不但影响鼻窦引流,还妨碍鼻内镜自由放入鼻腔,不能充分暴露术野、彻底开放鼻窦,影响手术疗效.传统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已成为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主要方法,但也可能发生鼻中隔穿孔、血肿及鼻腔粘连、鼻中隔黏膜摆动、鼻梁塌陷等并发症.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利用鼻窦镜照明好、术野清晰的特点,对78例鼻中隔偏曲合并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鼻内镜手术同时行鼻中隔成形术,二期手术一次完成,既减轻患者痛苦又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齐琴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葡萄糖酸钙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48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葡萄糖酸钙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6例正常足月分娩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在第二产程中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胎肩娩出后给予缩宫素臀部肌内注射预防产后出血.对照组胎肩娩出后单纯给予缩宫素臀部肌内注射.观察2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治疗组产后2h出血量为(139±18)ml少于对照组的(217±2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葡萄糖酸钙联合缩宫素能有效促进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朝婷;晏咏梅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二次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二次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5例行二次剖宫产术的患者按入院单双号顺序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预防出血,观察组给予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2组患者产后2、24h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及药物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产后2、24h内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米索前列醇能有效地预防二次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给药简单,安全性高,适合各时期的妊娠子宫收缩,适合在各级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王喜红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在普外科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又称3L袋,是由贮液袋、加药液导管、输液器组成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密闭输液袋,材料多为聚氯乙烯,是全封闭的输液系统.该装置在外科已应用多年,主要用于输注营养液,还可用于膀胱冲洗、腹腔冲洗、降温等.在全营养混合液(TNA)中,由葡萄糖溶液(GS)提供50%~70%的能量、脂肪乳剂提供30%~50%的能量,称为双重能源效应[1].笔者分析3L袋在普外科围术期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方面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春霞;王旋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输液致静脉炎的预防对策探讨

    在临床治疗中,静脉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在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大的硅胶管时间太长均易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无菌技术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感染.近年来,静脉输液疗法不断增多,且输入药物种类多,联合用药多,有些抗生素浓度高、刺激性强,因而引起的静脉炎发生率较高,给患者带来痛苦,也造成静脉穿刺困难,甚至影响药液的顺利输入[1].所以临床上医护人员均应重视由输液引起的静脉炎,并针对原因给予积极预防.

    作者:郑振菊;崔秀杰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医院中心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探讨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医学研究的深入,实验室生物安全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不仅直接影响实验室本身的安全及工作人员的健康,且一定程度上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人民大众的安全和健康有关.我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医院.为适应现代医学发展,不断提高医院的整体实力和水平,医院于2006年组建了中心实验室,经几年的建设,实验室的软、硬件均得到持续改善,形成了基因构建表达、蛋白质分离纯化、细胞分离培养、细胞生物学技术、免疫学技术、分子遗传学、动物实验七个技术平台,成为了医院科研的重要基地.在中心实验室的运行实践中,医院始终重视并切实加强生物安全管理,笔者现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作者:解燕华;唐维伟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头孢类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98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日渐增多.其中,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急诊科常见的一种急症[1].我科2009年1月-2011年5月,收治因使用头孢类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9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玉凤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小儿腹泻的护理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由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及性状改变为特征的一组消化道综合征[1],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发病年龄以0.5~2岁婴幼儿居多,<1岁患儿约占50%,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秋季发病率高,因而又称小儿秋季腹泻.引起小儿秋季腹泻的原因有感染因素、非感染因素和易感因素.感染因素主要为病毒感染,主要有轮状病毒、诺沃克病毒、埃克病毒、柯萨奇病毒等,人类轮状病毒是小儿秋季腹泻的常见病因,目前尚无针对轮状病毒的特效药.我国小儿秋季腹泻的患病率不断增加,已成为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小儿第二位常见病和多发病,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因此,小儿秋季腹泻的护理非常重要.我科2019年8月-2012年5月收治秋季腹泻患儿158例,均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英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白血病初诊患者血常规综合指标的分析

    白血病患者初诊主要是根据血常规综合指标及骨髓象分析进行诊断,由于初患白血病者病情轻重不一,检查过程中,如未对血常规中白细胞散点图和警示信息及异常结果进行全面分析,极易导致漏诊和误诊.其主要原因是未能重视血涂片检查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技术,以及血液分析仪对细胞的识别不够全面,无法对血液中的全部细胞进行识别,不能对异常原因进行分析.在目前的医学研究报道中,与血常规检测相关的白细胞散点图、警示信息还较少见[1],故有必要重新认识血常规检查的特点和注意事项,对提高白血病初诊患者的检查质量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讨分析白血病初诊患者的血常规综合指标,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刘岚;赵慧萍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剖宫产后早期母乳喂养障碍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剖宫产术的增加,早期母乳喂养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剖宫产后禁食、卧床、切口疼痛等诸多因素影响产妇哺乳,促使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下降.分析剖宫产术后早期母乳喂养障碍的影响因素并实施相关针对性护理措施尤显重要.笔者对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我科280例剖宫产后母乳喂养障碍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丽敏;张春芬 刊期: 2013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