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结外淋巴瘤误诊分析

黄艳;周吉成

关键词:结外淋巴瘤, 原发性, 误诊
摘要:原发性结外淋巴瘤 (PENL)是指原发于淋巴结外的淋巴组织或非淋巴组织的恶性淋巴瘤.与结性淋巴瘤相比,PENL有许多特点,如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等.我院收治PENL患者231例,笔者分析其误诊情况,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宣壅通痹汤治疗坐骨神经痛15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宣壅通痹汤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56例坐骨神经痛患者应用宣壅通痹汤加减治疗.结果 156例坐骨神经痛患者经治疗后痊愈37例(23.72%),显效84例(53.85%),有效29例(18 59%),无效6例(3.85%),总有效率为96.15%.结论 宣壅通痹汤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显著.

    作者:白文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中医眼科学》教学方法探析

    眼科是一门具有很强专业性及科学性的学科,但教学课堂上讲解眼解剖生理和眼科特殊检查时,常采用眼球模型和挂图讲解,同学们普遍反映记不住、内容枯燥乏味,特别是<中医眼科学>教材的内容较多,且较陈旧,西医内容偏少而更显枯燥.现在教学上虽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清晰美观,图文并茂,但学生对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和眼底等检查仍缺乏感性认识,对眼科常见病的描述理解不全.故笔者对<中医眼科学>教学考核模式尝试进行如下改革.

    作者:朱莺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我院男、女职工静脉血白细胞计数检测比较

    目的 探讨医院男、女职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差别.方法 采集医院在册男女职工328名的肘静脉血,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所测标本进行血细胞检测.结果 男职工白细胞水平为(6.97±1.40)×109/L高于女职工的(4.89±0.81)×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由于性别差异,易感程度不一样,环境因素对女性的影响更大.

    作者:闫有敏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体位干预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体位干预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强化良肢位的摆放、抗痉挛体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Frgl-Meyer评分及功能独立性评定(FIM)积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Fugl-Meyer评分和FIM积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体位干预可促进分离运动出现,防止或对抗痉挛模式的发生,有效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作者:梁敬红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海昆肾喜胶囊联合肾康注射液辅治慢性肾功能衰竭1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海昆肾喜胶囊联合肾康注射液辅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海昆肾喜胶囊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高于对照组的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积分及实验室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海昆肾喜胶囊联合肾康注射液辅治慢性肾功能衰竭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延缓疾病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进川;刘岩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我国临床护理现状分析

    护理的概念随着护理专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它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阶段、以患者为中心阶段、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阶段的过程[1].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带动了护理模式的转变,使护理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扩展.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现代护理的真谛尚未被普遍认识,现代护理的概念和理念尚未真正实行于临床护理实践中.现将临床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孙辉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葡萄糖酸钙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48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葡萄糖酸钙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6例正常足月分娩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在第二产程中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胎肩娩出后给予缩宫素臀部肌内注射预防产后出血.对照组胎肩娩出后单纯给予缩宫素臀部肌内注射.观察2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治疗组产后2h出血量为(139±18)ml少于对照组的(217±2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葡萄糖酸钙联合缩宫素能有效促进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朝婷;晏咏梅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二次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二次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5例行二次剖宫产术的患者按入院单双号顺序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预防出血,观察组给予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2组患者产后2、24h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及药物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产后2、24h内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米索前列醇能有效地预防二次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给药简单,安全性高,适合各时期的妊娠子宫收缩,适合在各级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王喜红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头孢类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98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日渐增多.其中,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急诊科常见的一种急症[1].我科2009年1月-2011年5月,收治因使用头孢类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9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玉凤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无卡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个别前牙缺失236例临床体会

    个别前牙缺失多采用可摘局部义齿、固定义齿及烤瓷桥修复,但有患者从美观及经济角度考虑,要求无卡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我科自2007年始,选择性采用无卡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个别前牙缺失236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庆华;张玉芹;韩占龙;丁志甲;赵田田;刘倩倩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手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手术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后经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4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完整切除患者(包括联合脏器切除患者)术后随访期间发生腹腔脏器复发、转移7例,死亡1例;带瘤生存4例,其中2例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后病灶得到控制,肿瘤未进一步增大,其中带瘤生存时间长为13个月.姑息性手术患者2例均死亡.结论 手术切除是GIST治疗的首选,术前转移、Fletcher分级和是否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任锐;黄君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鸦胆子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2组均治疗21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KP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KSP评分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细胞减少和关节肌肉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NSCLC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伟波;罗丽红;侯超;宋风林;解然勇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围术期护理体会

    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显著等特点[1],给患者带来极大的方便,提高了BPH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于2006年4月-2012年10月采用PKRP治疗良性BPH患者80例,并实施了围术期护理,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胡荣改;杜晓光;张录清;王志民;李拴起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院内急救规范对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救治的影响

    目的 观察院内急救规范对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救治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外科多发伤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该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外科多发伤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救程序,观察组应用院内急救规范进行救治.比较2组病死率、漏诊率、急诊室停留时间、实验室检查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病死率、漏诊率均低于对照组,急诊室停留时间、实验室检查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院内急救规范有助于提高抢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强;戴领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临床路径与优质护理整合在腹部创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与优质护理整合在腹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60例腹部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将临床路径与优质护理进行整合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健康教育达标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临床路径和优质护理服务进行优势互补整合实施,在腹部创伤患者围术期应用效果好,可改善治疗效果,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医院临床中加以应用和推广.

    作者:黄小兰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治疗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与健康.其发生机制主要是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性粥样斑块破溃、出血致管腔内血栓形成而使管腔闭塞.尽早地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和血运重建对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面积扩大,保护心肌的泵功能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院对AMI患者采取积极地静脉溶栓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东亲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小儿麻疹5例的流行及临床特点

    麻疹主要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多以呼吸道传播为主,具有很强的传染力,一般多发于婴幼儿,临床上多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及皮肤特殊性丘疹等,严重者并发肺炎危及患儿生命.我国自1965年使用小儿麻疹疫苗接种以来,麻疹的发病率得到了有效控制,并发症也随之减少.近年来,我市一直在加强小儿接种麻疹疫苗的宣传教育工作,取得较满意效果.自2008年始我院收治麻疹患儿5例,笔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流行状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世梅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护理

    剖宫产是解决异常分娩即难产的有效措施,术中大出血为常见的并发症.各种原因导致剖官产术中大出血发生率不断上升,子宫收缩力异常、胎盘早剥、胎盘植入、子宫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是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常见原因[1].剖宫产术中出血病情急骤、凶险,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危害极大.因此,术前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术中及时准确地判断并迅速有效地进行抢救是降低产妇病死率的关键.2012年1-11月我院收治剖宫产术后大出血患者21例,对其进行系统救治及护理并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珊英;林梅兰;林少芬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剖宫产后早期母乳喂养障碍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剖宫产术的增加,早期母乳喂养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剖宫产后禁食、卧床、切口疼痛等诸多因素影响产妇哺乳,促使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下降.分析剖宫产术后早期母乳喂养障碍的影响因素并实施相关针对性护理措施尤显重要.笔者对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我科280例剖宫产后母乳喂养障碍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丽敏;张春芬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腹腔镜在普外科中的应用分析

    腹腔镜早期主要应用于妇产科及胃肠道领域的治疗,第一位利用腹腔镜进行疾病诊断者为德国医师Kalk.早在20世纪30年代,医学界就开始将腹腔镜检查作为一种新的临床诊断方法,到60年代,妇产科领域的腹腔镜技术实现了从原来的单纯诊断到诊断和治疗同步进行的跨越.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显像处理系统的建立,这也是腹腔镜在普外科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自世界第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成功后,各国医学研究者均开始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研究.我国第1例手术于1991年2月完成,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开展的腹腔镜治疗手术也日趋广泛.笔者简要介绍腹腔镜在普外科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向东;李志国 刊期: 2013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