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氧治疗时机对进展性脑梗死疗效的影响

李勇;李春雪;王尊会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 高压氧(HBO)治疗, 治疗时机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时机高压氧(HBO)治疗对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于发病后6h内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于发病3d后给予高压氧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d后的SSS评分、Barthel指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14d后SSS评分、Barthel指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时机给予HBO治疗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病情改善有明显的影响,发病后6h内给予HBO疗效优于3d后给予HBO治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股沟斜疝左附件囊肿嵌顿1例

    患者,女,30岁,有左侧腹股沟疝病史1年余,于咳嗽后左侧腹股沟出现一肿物,伴有下腹部坠痛1h入院.查体见左侧腹股沟外环处可见一约5.5cm×4.5cm×3.5cm肿物,质地偏硬,压痛不能还纳,诊断为左侧腹股沟嵌顿疝.经术前准备,急诊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治疗,术中发现疝囊内容物为左侧附件.该附件有一约3.5cm×3.0cm×3.0cm囊肿,囊壁较韧.囊肿与附件无明显缺血坏死,请妇科医师术中会诊,行囊肿切除,还纳左侧附件,常规行疝修补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超声检查,双侧附件无异常.

    作者:齐生伟;郑永波;苏秀霞;徐振辕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5例皮炎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对照组给予醋酸曲安奈德尿素软膏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9.8%、97.7%,高于对照组的59.4%、7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低于对照组的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氟米松软膏应用于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疗效显著,患者恢复较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焦云霞;王晓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如何提高病案质量

    病案作为医疗信息的核心日益凸现其作用,病案质量作为医疗质量的体现日益重要.如何提高病案质量?笔者认为,病案质量应通过环节监控,才能从根本意义上提高病案质量.

    作者:段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丹参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3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丹参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1.4%、97.6%,高于对照组的41.9%、77.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低于对照组的1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

    作者:张有龙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1例临床分析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e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又称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及Kikuchi-Fujimoto病,是一种非肿瘤淋巴结增大性疾病,属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病变,是一种温和的自限性疾病.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报道,多发于东方儿童和青年女性,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且发病率较低.现将我科收治的11例HNL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席敏岗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及血栓通静脉滴注,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

    作者:王忠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血清CA125、AFP、CEA联合检测对女性恶性肿瘤(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了解CA125、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对女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组恶性肿瘤患者145例(乳腺癌65例、卵巢癌43例、子宫内膜癌37例),良性病变组患者60例,另选健康对照组患者80例,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CA125、AFP、CEA3种肿瘤标志物进行单项及联合检测,比较其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研究组(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中CA125、AFP、CEA单项检测含量与良性病变组、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癌组、卵巢癌组、子宫内膜癌组血清CA125、AFP、CEA单项检测阳性率均低于3项联合检测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3种肿瘤标志物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对女性恶性肿瘤的诊断、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文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长春瑞滨、异环磷酰胺联合顺铂治疗复合性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长春瑞滨(NVB)、异环磷酰胺(IFO)、顺铂(PDD)三药联合治疗复合性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2月,入组初治Ⅲ~Ⅳ期复合性小细胞肺癌39例,其中小细胞伴鳞癌33例,小细胞伴腺癌1例,复合性小细胞癌未分型5例;Ⅲ期17例,Ⅳ期22例.方案:NVB 25mg/m2静脉滴注,第1、8天;IF0 1.2mg/m2,静脉滴注,第1~3天,用药后第0、4、8小时给予美司钠解毒;DDP 25mg/m2,静脉滴注,第1~3天.21d为1个周期.2周期后评价疗效,疗效及不良反应评定按照WH0标准.结果 37例患者可评价疗效,无完全缓解者,部分缓解15例,稳定18例,进展4例,总有效率为40.5%(15/37),临床受益率为89.2%(33/37).中位疾病无进展时间为5.5个月,中位生存期为9.2个月,1年生存率为37.9%.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绝大多数患者耐受良好.结论 NIP方案治疗复合性小细胞肺癌有效且安全.

    作者:顾蔚卿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大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GABAA受体激活电流的特性

    目的 研究大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GABAA受体激活电流的特性.方法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观察离体培养大鼠螺旋神经节神经元上GABAA受体激活电流的特点.结果 不同浓度的GABA可诱出螺旋神经节神经元的内向电流,该电流可被10μM荷包牡丹碱可逆性阻断.GABA诱导出的内向电流幅度随着浓度(10、50、100、500μM)的增大而增大.结论 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可诱出GABAA受体电流,GABA诱导的GABAA受体电流呈浓度依赖关系.

    作者:王建锋;王仁君;曾庆娇;冯爽;谭毅;苏纪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蒙、西药结合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病临床观察

    本文结合我院2008-2013年所接纳并治疗的耐药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蒙药与西药相结合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由我院所接纳并治疗的耐药性肺结核病患者34例,均符合<临床常见性疾病治疗标准规定>中规定的诊断和治疗标准,具有下述共同的临床表现[1~3]:(1)患有肺结核病病史达到2年以上,并且病情久治不愈,尤其是在使用药物治疗时效果不明显或无效,伴有间歇性不规律的咳嗽、咯痰、胸闷、咯血、乏力等不适表现,治疗期间X线肺片示病灶区域无明显改变或出现恶化.(2)病情反复,有反复治疗的过程,痰菌培养结果呈现间断性阳性表现超过1年.(3)在治疗过程中使用过4种以上的抗结核药物均无明显效果,痰菌培养结果显示为(+).(4)在治疗期间均有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减弱,胃肠功能出现混乱,并且使用药物治疗1年以上无明显的临床效果.(5)部分患者由于经济原因或是其他原因在治疗期间发生过中断治疗,时间长的超过1年.

    作者:陶共由;张燕琴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注射用兰索拉唑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对注射用兰索拉唑进行干扰试验,建立注射用兰索拉唑细菌内毒素检查的试验方法.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试验.结果 将注射用兰索拉唑稀释至浓度为50μg/ml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无干扰作用.结论 应用鲎试剂进行注射用兰索拉唑细菌内毒素检查是可行的.

    作者:汤群;林新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单胎胎儿脐带绕颈与孕妇年龄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单胎胎儿脐带绕颈的发生率与孕妇年龄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2012年11~12月南宁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病历,按设计好的调查表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共抽查单胎分娩产妇925例,其中脐带绕颈159例,脐带绕颈发生率为17.19%.不同年龄组产妇脐带绕颈发生率比较,15~19岁组[35.71%(10/28)]>25~29岁组[27.86%(100/359)]>20~24岁组[13.69%(33/241)]>30岁以上组[5.39%(16/2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自由度为3,χ2=66.58,P<0.01).结论 单胎胎儿脐带绕颈的发生率与孕妇年龄密切相关.

    作者:谢喜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围产期保健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目的 观察围产期保健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住院分娩的产妇4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围产期保健,比较2组分娩方式、围产儿结局、新生儿体质量及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产妇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生期保健可提高围产儿质量,促进优生优育.

    作者:薛东巧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人体甲氧苄胺嘧啶血药浓度分析

    目的 探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人体甲氧苄胺嘧啶血药浓度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Agilent 1100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人体甲氧苄胺嘧啶的血药浓度.结果 甲氧苄胺嘧啶的线性方程为Y=6.25×10-4X+1.08×10-2,线性范围为0.05~10.00μg/ml.甲氧苄胺嘧啶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4%和4.5%,提取回收率为92.1%,平均血药浓度为0.260μg/ml.结论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人体甲氧苄胺嘧啶血药浓度,方法简单、可行、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回收率、准确度和精密度.

    作者:王宏钊;冯琴琴;李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口服降糖药物及其合理应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许多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迅速,已成为危害性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的慢性终身性疾病.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生化特征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一般需要终身服药,口服降糖药物是治疗糖尿病、调节血糖的首选药物,因此,选择和合理应用口服降糖药物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

    作者:赵小萍;王豫;王晓岚;王晓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颈椎病综合治疗的临床体会

    笔者采用自拟的一套综合疗法(对症选用)治疗颈椎病疗效良好,现将近年来113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13例患者中,男60例,女53例;年龄26~57岁;病程为3个月~11年;神经根型61例,椎动脉型39例,交感神经型7例,混合型6例;从事体力工作52例,从事非体力工作61例.

    作者:代劲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玉林市幼儿园儿童身高达标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玉林市幼儿园儿童身高达标情况.方法 对2008-2012年玉林市幼儿园儿童身高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共检查幼儿园儿童1576例,身高达标1248例,达标率为79.19%.其中2008年身高达标率为72.75%,2009年为82.59%,2010年为76.95%,2011年为84.46%,2012年为79.69%,各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玉林市幼儿园儿童身高达标率较高,提示其身高发育状况良好.

    作者:叶泽忠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内科收住的符合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予以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仅予以抗生素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咳嗽咯痰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治疗效果显著,与常规抗生素治疗组相比临床症状缓解快,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雷永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我院2012年1~6月份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类抗菌药物,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非典型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对β-内酰胺酶稳定以及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是治疗严重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之一.

    作者:周旺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223株肺炎链球菌耐药性检测与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肺炎链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对分离培养的肺炎链球菌223株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其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223株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无耐药菌株;而对其他常见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的耐药率.223株肺炎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红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苯唑西林、氯霉素、左氧氟沙星.结论 可将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作为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临床经验治疗首选药物.应做好肺炎链球菌的培养与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陆国健 刊期: 2013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