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嫦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126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应用相同基础治疗上,观察组(63例)加用步长稳心颗粒口服,每天3次,每次1包(9g);对照组(63例)加用心律平片口服,每天3次,每次150mg,疗程均为4周.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症状、心电图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效果明显优于心律平.
作者:赵业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近年,医院感染学成为医院管理学等领域的重要课题,随着医务人员医院感染发生率逐年上升,医护人员有必要掌握对医院感染的防控技能.实习医学生作为医务人员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后备力量,也亟待提高医院感染知识及技能培训,从而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工作人员的院内感染[1,2].因此,管理者有必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以提高其对医院感染的认知程度.笔者总结医学生医院感染特点及培训措施如下.
作者:孙万军;孟宪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高血压及其引发的严重的心、脑、肾等并发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临床除了药物治疗外,系统全面的护理措施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疗效、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徐春丽;李海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贵港市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方法 对2011-2012年贵港市辖区内新生儿听力筛查资料按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生儿听力筛查9655例,筛查阳性1116例,阳性率为11.56%.其中,2011年新生儿听力筛查4652例,筛查阳性407例,阳性率为8.75%;2012年新生儿听力筛查5003例,筛查阳性709例,阳性率为14.17%.结论 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为早期干预婴幼儿听力损失的影响提供有利条件.
作者:罗榜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质量管理循环程序(PDCA)在实习生外科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8级162名本科实习生的外科临床技能培训的模式进行改革,实习结束后评价、比较PDCA循环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 PDCA循环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考核成绩优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成绩(P<0.05).结论 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实践的应对能力,并能持续改进技能培训的教学质量,使外科临床技能培训的教学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作者:陈信浩;纪俊标;吕纯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化痰口服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单纯予以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化痰口服液治疗.治疗10d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9.6%、95.9%,高于对照组的53.1%、8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痰口服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史前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替硝唑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方法 对2003年1月-2012年12月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57 例替硝唑所致药品不良反应个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替硝唑所致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多样,以过敏反应为常见,其次为神经系统、双硫仑反应等.结论 临床应重视替硝唑所致不良反应.
作者:宋涛;李广伟;刘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大多数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患者需要行牙拔除术,该手术虽然简单,在牙科椅上即可完成,但依然可能发生术中大量出血以及术后拔牙创疼痛或肿胀、感染等并发症,给患者造成了额外的痛苦.笔者对2012-2013年于我科门诊行牙拔除术的患者采用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预防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较好,现将相关措施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乔惠香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糖尿病是全球患病率高的疾病之一,已成为各国公共卫生服务的沉重负担,在发达国家其位于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列第3位.糖尿病病程长、易产生并发症,而其病因和防治方面又与日常生活及饮食习惯有关,对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是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和致死率的重要措施.护士作为糖尿病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在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中的作用非常重要[1].我院于2009年1月成立糖尿病护理小组,加强了护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高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下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流行面广,发病率高,多数为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其发病与该年龄段小儿的支气管解剖学特点有关[1].该年龄段小婴儿支气管和肺处于生长、发育的薄弱时期,感染后,细小的管腔易因炎性分泌物、水肿和肌肉收缩而发生梗阻,并引致肺气肿和肺不张.其临床症状似肺炎,但喘憋更为突出.国外认为是一种特殊型肺炎,也有人称之为喘憋性肺炎[1].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由病毒引起,现就其病因及临床治疗探讨如下.
作者:杜向军;许丽丽;张爱月;张聪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和地佐辛在无痛人流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门诊ASA Ⅰ~Ⅱ级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的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即1μg/kg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组50例),0.1mg/kg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组(D组50例).观察并记录2组入手术室(T0)、麻醉诱导后(T1)、手术中扩宫颈时(T2)、术毕意识恢复(T3)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手术时间、丙泊酚的用量、术毕清醒时间、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麻醉前、手术中、手术结束时的BP、HR、RR、SpO2均有变化,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术中镇痛效果均满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2组无差异,但呼吸抑制率D组明显低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μg/kg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0.1mg/kg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2种方麻醉效果均满意,但地佐辛组对呼吸的影响小,更为安全.
作者:吴张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2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铂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依托泊苷联合卡铂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RR)为4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有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减少、脱发、恶心呕吐、肝功能损伤等,总体情况为对照组不良反应的程度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铂进行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能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檀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由于B型超声的普及,胆石症的临床诊断率显著提高,到目前为止,非手术治疗及各种溶石,排石治疗仍具有不彻底性.本文通过运用B型超声对采用中药治疗与采用针灸及中药共同治疗的2组胆石症患者的治疗的监测.通过对照比较,针刺治疗不仅能促使结石排出,且有良好的止痛功能.此项研究为以后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益可行的治疗方案[1].
作者:张晓雪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22例肺结核患者作为治疗组,并选取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22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临床主要采用标准短程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2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痰菌阴转率为 90.91%,病灶吸收率为86.3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和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5例(22.73%),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18.18%),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肺结核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安全性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英桂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探讨其对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2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各100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8.0%、98.0%,高于西药组的64.0%、8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类患者治疗后mAlb、血清hs-CRP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提高有效率,减轻症状,减少复发,提高阴道分娩率,对早期肾损害及时、合理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田丽环;李霞;李辉;李娜;陈玉昆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辅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单纯予以综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2.86%、91.43%,高于对照组的74.29%、86.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辅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彭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新生儿泪囊炎又称先天性泪囊炎,多因鼻泪管下口被膜组织封闭或因上皮碎屑堵塞泪道引起,少数由骨部狭窄或畸形造成,是患儿较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患儿生后几天或几周后有溢泪现象,伴脓性分泌物,压迫泪囊可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自泪点溢出,常误诊为结膜炎.其治疗不当可引起急性泪囊炎、泪囊瘘、角膜炎等.笔者自2005-2011年对120例(135眼)新生儿泪囊炎分别采用了3种治疗方法,均获满意效果,治愈率为96.95%,现总结如下.
作者:梁荣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颈椎间盘退变早,并诱发或促进颈椎其他组织退变,成为颈椎病发生、发展的基础.因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继发性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者,称为颈椎病.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一般采取非手术治疗,但对于有明显的脊髓、神经根等损害,或者受到外伤或其他原因的作用下症状突然加重者,可采取手术治疗.但由于颈椎部位特殊,难度大,极易出现并发症.因此,要求不断提高护理质量.通过对10例患者的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在预防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黄清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排便习惯改变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由于其病因复杂和发病机制复杂且迄今尚不完全清楚,临床上治疗较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笔者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与盐酸屈他维林联合治疗IBS 5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类抗菌药物,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非典型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对β-内酰胺酶稳定以及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是治疗严重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之一.
作者:周旺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