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孙彦蕊;王建梅;刘惠瑾;冯庆涛
近些年来,我国各大中小医院呼吸内科所接诊的哮喘疾病患者的接诊率在急速上升,一方面是患者的身体素质不好,造成抵抗力下降的原因;另一方面是环境污染严重,诱发许多疾病.临床上,采取积极有效地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健康生活水平,进而减少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的威胁.因此,加强对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进行有效地健康护理对治疗疾病有着非常重大作用[1].
作者:徐雪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药品经营质量规范>(简称GSP)是在药品流通过程中,针对计划采购、购进验收、贮存养护、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环节而制定的一套管理标准和规程,以达到约束企业行为,确保药品符合质量标准的目的.药品经营企业要以GSP为依据,建立健全涵盖组织结构、职责制度、过程管理、设施设备等方面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而实现企业药品经营规范化,为提高药品质量提供有力保障[1].
作者:郑义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下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流行面广,发病率高,多数为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其发病与该年龄段小儿的支气管解剖学特点有关[1].该年龄段小婴儿支气管和肺处于生长、发育的薄弱时期,感染后,细小的管腔易因炎性分泌物、水肿和肌肉收缩而发生梗阻,并引致肺气肿和肺不张.其临床症状似肺炎,但喘憋更为突出.国外认为是一种特殊型肺炎,也有人称之为喘憋性肺炎[1].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由病毒引起,现就其病因及临床治疗探讨如下.
作者:杜向军;许丽丽;张爱月;张聪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玉林市女性婚前阴道滴虫感染状况,为防治女性阴道滴虫感染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采用生理盐水悬滴法检测阴道分泌物,显微镜下观察到阴道滴虫为阳性,对2012年玉林市女性婚前阴道分泌物阴道滴虫检测分区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2371例女性婚前接受阴道分泌物阴道滴虫检测,检测阳性23例,阳性率为0.04%.其中博白县、陆川县、福绵区阴道滴虫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北流市检测阳性率为0.02%(2/12296),容县为0.06%(4/6500),兴业县为0.12%(5/4328),玉州区为0.32%(12/3800).结论 玉林市女性婚前阴道滴虫检测阳性率较低,应继续免费婚前检测,早发现、早治疗,从而确保妇女生殖健康.
作者:龚小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22例肺结核患者作为治疗组,并选取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22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临床主要采用标准短程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2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痰菌阴转率为 90.91%,病灶吸收率为86.3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和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5例(22.73%),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18.18%),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肺结核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安全性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英桂 刊期: 2013年第14期
ST段下移及T波倒置是心肌缺血主要的心电图表现,是诊断冠心病的依据.青年女性ST-T改变临床多见,其原因很多.为进一步了解和探讨ST-T改变的临床意义,现将56例心电图ST-T异常的女性患者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靖勇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利凡诺尔、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尔3种引产方法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10例孕12~28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70例.A组予以利凡诺尔引产,B组予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C组予以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尔引产.比较3组的引产情况.结果 3组在引产有效率、产时和产后出血量、引产后宫内残留率、排胎时间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以C组为显著(P<0.01).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尔是一种理想的中期妊娠引产方法,具有安全高效、痛苦小、引产时间短等特点.
作者:姜燕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参麻通络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分析柱(4.6mm×250mm,5μm),乙腈-0.085%磷酸溶液(17:83)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16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 阿魏酸在0.0102~0.10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HPLC法可有效测定参麻通络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且方法简便.
作者:刘素文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气管切开术为抢救喉阻塞及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患者的有效方法,其操作并不复杂,但对于小儿因其疾病发展快、解剖生理特殊、加上小儿不配合,紧急情况下迅速安全完成手术有一定难度,发生并发症多,陈合新等[1]报道160例小儿气管切开,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5%,因此通过探讨小儿气管切开并发症原因,从而防治并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回顾我院2005年10月-2012年10月施行小儿气管切开的87例患儿,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忠;杨正光;邓立波;庞晓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7.4%、98.1%,高于对照组的45.5%、78.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低于对照组的1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心脏早搏改善明显,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曾昭笔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腓肠肌内侧肌皮瓣应用于临床已久,随着基础解剖的认识深入和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腓肠肌内侧穿支动脉皮瓣的切取移植技术日渐成熟,近年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我科用其修复手部皮肤缺损8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赖建权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急性软组织损伤为创伤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以局部肿胀、青紫、疼痛、关节活动障碍为临床表现.现予跌打七厘片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30例,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邓志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2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铂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依托泊苷联合卡铂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RR)为4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有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减少、脱发、恶心呕吐、肝功能损伤等,总体情况为对照组不良反应的程度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铂进行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能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檀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围产期保健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住院分娩的产妇4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围产期保健,比较2组分娩方式、围产儿结局、新生儿体质量及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产妇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生期保健可提高围产儿质量,促进优生优育.
作者:薛东巧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人工流产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 对90例人工流产后再次妊娠并准备分娩的孕妇(人工流产组)作定期随访检查直至妊娠终止,观察其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与同期无人工流产史的93例孕妇(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2组自然流产、异位妊娠及前置胎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人工流产分娩期并发症中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及残留、胎膜不全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再次分娩基本上是安全的,但作为一种宫腔手术,有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发生,故应强调要做好计划生育宣教,尽量减少人工流产术.
作者:王萍;高田荣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肺炎链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对分离培养的肺炎链球菌223株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其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223株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无耐药菌株;而对其他常见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的耐药率.223株肺炎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红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苯唑西林、氯霉素、左氧氟沙星.结论 可将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作为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临床经验治疗首选药物.应做好肺炎链球菌的培养与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陆国健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由于胰管阻塞、胰管内压突然增高以及胰腺血液供应不足等原因引起的胰腺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有上腹痛,恶心、呕吐和腹胀,腹肌紧张,腹部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血、尿淀粉酶升高,约半数患者伴有胆道疾病.AP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临床分为水肿型和出血型2种,水肿型病变较轻,临床较常见;出血型又称坏死型,约占AP的10%,临床病变严重,易发生休克,并发症较多,病死率较高.由于AP的病因、病理较复杂,而病程、临床表现和预后差异很大,因此,早期正确评价AP的严重程度是治疗的关键环节.CT检查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图像的解剖结构显示清晰,可以进一步明确疑似病例的诊断、评估病变的范围及并发症情况,能较准确早期判断AP的病情及预后,对其临床治疗方案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现对我院73例AP患者的CT征象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我科是老年病综合病房,收治的患者年龄在65~90岁之间,中位年龄达81岁.老年患者的疾病特点为多系统/器官功能下降,导致多种疾病同时存在,病情较为复杂,合并症多,护理工作难度大.因此,除了要具备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外,还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细心的观察能力.临床上,经常可见患者在餐后出现头晕、晕厥、跌倒等症状,初期认为与基础疾病有关.通过临床观察,并查阅文献资料,笔者认为老年患者的这种症状属于餐后低血压,可继发于多系统疾病;同时,通过学习,采用循证护理,制定护理措施,并在临床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卜鸿翔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上半年剖宫产术出院病历162份,按预先设计好的表格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100%,单一用药率82.10%、二联用药率17.90%,未发现有三联用药;预防用药以1代、2代头孢类药物为主,98.77%患者夹住脐带后预防给药,近40%的患者术后预防用药时间过长.结论 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仍存在选药起点稍高价格偏贵、联合用药不合理、术后预防用药时间过长等不足,应进一步加强培训和管理,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
作者:黄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自发性气胸亦称原发性气胸,是由于胸膜下微小疱或肺大疱破裂所致.脏层胸膜下的微小疱或肺大疱损伤直接伤及脏层胸膜,进入胸膜腔的气体改变了胸膜腔的负压状态,肺组织部分或者完全被压缩,单侧肺受压不超过30%者,多无明显症状,不需特殊治疗,可自行吸收.如临床表现明显,要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我科从2009-2011年共收治自发性气胸患者32例,其中26例经胸腔闭式引流术而康复.经过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总结,现将护理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鲍素花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