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2009-2012年抗抑郁药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钱梦兰;朱杰东;马葵芬;饶跃锋

关键词:抗抑郁药, 合理用药, 用药频度
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2009-2012年抗抑郁药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经济有效地选用抗抑郁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销售金额排序及用药频度(DDDs)的分析方法,对我院2009-2012年抗抑郁药的使用进行分析.结果 抗抑郁药的使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2011年和2012年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比2009年分别增长了149%、200%和190%;DDDs值也基本上是逐年增加.结论 抑郁症在使用过程中选用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在临床治疗抑郁症中被广泛的使用.同时经典抗抑郁药由于疗效确切、价格低廉,依旧在临床中使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医学专业临床教学改革的探索

    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社会对医学生的需求,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作者:金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基层医疗单位高血压的用药规范

    目的 探讨基层医疗单位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和用药规范.方法 系统掌握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和身体情况,采取规范用药,对症处理等措施,必要时转诊.结果 显著减少了高血压患者的致残、致死率,对基层医疗单位治疗高血压的用药规范和对症治疗起指导作用.结论 提高对于高血压的认识程度,系统掌握各种类型高血压的特性表现,规范用药和治疗措施是治疗高血压的关键措施.基层医疗单位对于难治性高血压要及时转诊,便于进行系统救治.

    作者:杭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活血化瘀法治疗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入院治疗的72例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6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3例;对照组10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能力评分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过程中,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安全可靠选择.

    作者:凤武云;曾永寿;李华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抗感染药药品说明书中有关儿童用药内容的调查分析

    目的 认识儿童用药的重要性,并通过学习常用抗感染药药品说明书中有关儿童用药说明的具体内容.方法 分析我院西药房中比较常用的50种抗感染药药品说明书中有关儿童用药具体内容,并将这些内容进行系统分类,熟练掌握.结果 本院50种抗感染药药品说明书中,有关儿童的药品的说明书中对注意事项、不良反应以及禁忌介绍的比较少,仅有20%的药品介绍了用药情况,并且缺乏有关儿童药动学的详细资料.结论 抗感染药药品说明书中有关儿童用药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确保儿童用药透明、安全.

    作者:张福敏;龙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我院用药差错的原因与防范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临床工作中用药差错的主要原因,旨在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以改进医疗服务工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0月临床科室发现的90例纠正用药差错案例,从用药差错类型、发生比例等方面进行细化分析.结果 医师开方差错、护士给药差错、药师调配差错、患者用药错误是导致用药差错的主要原因.结论 规范和加强合理用药,加强药物信息与管理服务,做好用药指导以及严格执行给药查对制度及操作流程,是防止用药差错的重要措施.

    作者:黄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影响因素与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伴有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改善睡眠环境和睡眠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评价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主要与生理、心理及环境等因素有关,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睡眠潜伏期均较护理前缩短,睡眠时间延长,SRSS评分均减少;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患者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和SRS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吕洁文;李京花;黄泳红;陈志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老年白内障的护理体会

    白内障是发生在眼球里面晶状体上的一种疾病,任何晶状体的混浊都可称为白内障.老年人患白内障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只是随着人的衰老而伴随出现的缓慢进行的无任何原因的晶体混浊称为老年性白内障;二是由局部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并发性白内障.白内障给老年人晚年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和痛苦,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及术后恢复情况,探讨护理工作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蒙玲玲;闫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乙肝五项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意义研究

    目的 探讨乙肝五项对于乙型肝炎(乙肝)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对于2008年1月-2011年2月在我中心检查的152例疑似乙型肝炎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其血清中HBsAg、抗-HBs、HBeAg、抗-HBe及抗-HBc进行检测,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本研究152例患者中,有72例患者乙肝五项指标均为阴性,占47.3%;抗-HBs阳性有18例,占11.8%;单项 HBsAg阳性有11例,占7.2%;大三阳患者有16例,占10.5%;小三阳患者有11例,占7.2%;HBsAg及抗-HBc均为阳性者共有18例,占为11.8%;不同年龄患者乙肝感染情况不同,其中30~39岁感染比例高,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五项对于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宝仙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用于根管封药的临床效果

    目的 评价氢氧化钙碘仿糊剂作为根管消毒剂治疗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根管预备后根管内填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捻,氧化锌暂封;对照组患者根管预备后根管内封甲醛甲酚捻,氧化锌暂封.1周后复诊.观察两组患者封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根管疼痛的发生率.结果 封药治疗1周后,观察组显效33例,有效28例,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26例,有效23例,无效16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根管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应用于慢性根尖周炎根管封药的疗效确切,能明显降低根管疼痛的发生率,是一种较理想的根管封药剂.

    作者:郭昌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门诊注射中心实施人性化服务的措施与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门诊注射中心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门诊注射中心中400例患者.根据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焦虑程度低、满意度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注射中心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刘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两种商品化单纯疱疹病毒2型IgG抗体检测试剂盒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国产和进口两种商品化单纯疱疹病毒2型IgG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 用两种试剂盒同时对比检测了5个人群的血清样本:性病门诊样本386份,孕妇样本339份,正常体检样本482份,12岁以下儿童样本140份,40岁以上中老年人样本398份,共计1745份.结果 两试剂盒对性病门诊人群的阳性符合率为99.03% (102/103),阴性符合率为99.65% (282/283),孕妇人群的阳性符合率为92.86% (26/28),阴性符合率为100% (311/311),正常体检人群的阳性符合率为94.4% (17/18),阴性符合率为100% (464/464),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的阳性符合率为91.7% (22/24),阴性符合率为100% (372/372),12岁以下儿童人群检测均为阴性,符合率为100%.结论 国产试剂盒与进口试剂盒的总体阳性符合率为96.53% (167/173),阴性符合率为99.94% (1571/1572),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满足临床需求.

    作者:邓卫武;梁天文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曲米新乳膏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湿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曲咪新乳膏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湿疹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8例湿疹患者使用曲咪新乳膏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进行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后,痊愈22例,显效26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曲咪新乳膏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湿疹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作者:傅晓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静脉输液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措施

    目的 观察针对性管理措施对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在输液期间实施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90例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例.采用静脉输液常规管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输液期间实施管理;采用针对性管理模式对实验组患者在输液期间实施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穿刺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输液期间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输液治疗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总体输液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针对性管理措施对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在输液期间实施管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红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老年患者四肢骨折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如何手术治疗老年人四肢骨折以及减少并发症.方法 对2009年6月-2012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骨折老年人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骨折部位以及治疗方法的不同对老年人的预后有很大的差异.结论 对于老年人患者,不同部位的骨折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术后进行严密的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

    作者:李华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经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经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观察经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结果 100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中9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手术治疗,手术时间为30~240min,术中的出血量为5ml~2000ml,出现切口感染、输尿管损伤以及腹腔感染的患者各占1例.结论 经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成为了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作者:杨丽青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应用0.9%氯化钠溶液支气管灌洗治疗新生儿肺不张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气管插管下进行0.9%氯化钠溶液灌洗治疗新生儿肺不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4月-2012年2月收治的58例肺不张新生儿,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取抗炎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进行气管插管下支气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影像学检查以及病情转归.结果 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吸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管插管下进行0.9%氯化钠溶液支气管灌洗治疗新生儿肺不张较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儿的恢复.

    作者:张永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的疗效.方法 对76例高血脂患者采用辛伐他汀10~20mg/d,晚上睡前服用,观察患者服药前及服药后1、2个月的血脂水平及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76例高血脂患者药物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例患者出现轻微腹痛腹胀,2例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停药后好转.结论 辛伐他汀临床降脂效果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临床用于降脂的理想药物.

    作者:许格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11月我院上消化道溃疡患者64例.按照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单一使用奥美拉唑治疗的30例为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的34例为观察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11例,失败2例;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10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具有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泽银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5月-2011年10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凝治疗;替罗非班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持续泵入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计数等.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替罗非班组治疗前hs-CRP及血小板聚集率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s-CRP及血小板聚集率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替罗非班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小板聚集.

    作者:周凌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与预防多重耐药菌

    目的 探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加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监管,并对全院所有患者认真做好细菌耐药性监测,根据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发布抗菌药物应用预警和采取干预措施.结果 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能明显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金转丽;师建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