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强;石红梅;邓少玲
我院2011-2012年共收治小儿肛瘘58例,均采用一次根治术的方法治疗,疗效确切,现结合有关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58例患儿,男57例,女1例;年龄<30d 20例,1~3个月18例,3个月~1岁8例,1~5岁7例,>5岁5例;脓肿位于截石位3、9点53例.
作者:梁平书;韩二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基于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标准,观察大动脉粥样硬化(LAA)脑梗死各亚型在住院病例中的分布特点,探讨各亚型危险因素的具体特点.方法 收集2012年7~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设定严格的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将符合入选条件的脑梗死患者按照CISS分型标准,筛选出颅内外LAA脑梗死进入本研究,并进一步分为4个不同发病机制亚型: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动脉-动脉栓塞、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及混合机制.记录各亚型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及颈部动脉低回声斑块等危险因素.对各亚型在住院病例中的分布进行描述性研究,比较4个不同亚型之间各危险因素的分布差异.结果 在入选的LAA脑梗死患者中,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病变型多见(43例,43.4%),其他依次为动脉-动脉栓塞型(37例,37.4%)、混合机制型(18例,18.2%)、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型(1例,1.0%);高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及低回声斑块在颅内外LAA脑梗死各亚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外LAA脑梗死发病机制以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多见,常见危险因素及低回声斑块在各机制分布无差异.
作者:周林涛;钟池;许晓伟;王晓琳;邢国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胃肠减压是外科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是将胃管自口腔或鼻腔插入胃内,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及液体吸出,减轻患者胃肠道内的压力和膨胀程度,改善胃肠管壁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局限炎症,促进消化道功能的恢复和协助疾病的诊断.因此,胃肠减压的的观察与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张淑峰;刘安静 刊期: 2013年第17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发病呈上升趋势,而且趋于年轻化.在乳腺方面,乳腺钼靶X线摄片检查是目前惟一被证实为可降低乳腺癌病死率的检查手段.同时,对于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有重要意义.回顾性总结乳腺癌钼靶X线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医师对乳腺癌的X线特征性表现的认识,旨在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李萍;张昊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急性阑尾炎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按临床路径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则进行传统手术治疗.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操作程序规范性、切口愈合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操作程序规范性、切口愈合和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急性阑尾炎外科手术治疗,制定有效地治疗方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对症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任廷举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金蝉止痒胶囊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口服金蝉止痒胶囊6粒,每天3次,地氯雷他定8.8mg,每天1次;对照组60例,口服地氯雷他定8.8mg,每天1次,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蝉止痒胶囊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优于单纯用地氯雷他定.
作者:李宗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该院是综合二级甲等医院,儿科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一个特殊窗口,每天门诊有70~110例小儿输液,高峰时可达150例.小儿静脉输液具有穿刺难度大、用药剂量小、病情变化快等特点,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护患纠纷.随着生活质量和医疗水平的提高,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那些要求高、静脉穿刺难度大的患儿家属向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儿科输液护士所承受的压力更大,患儿家属与繁忙的护理人员极易产生纠纷.针对近几年来门诊儿科输液容易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作者:苏梅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奥曲肽治疗,治疗组予以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根据出血停止时间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0.9%、94.5%,高于对照组的52.7%、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对照组为5.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出血,能够更加快速的止血,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显著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作者:卢桂妲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氨甲蝶呤(MTX)、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予以MTX、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予以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动态检测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变化,定期B型超声监测盆腔内异位妊娠包块及直肠子宫陷凹积液的变化,比较2组用药后第7天血β-hCG下降率、血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盆腔内异位妊娠包块及直肠子宫陷凹积液吸收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结果 治疗组血β-hCG下降率高于对照组,血β-hCG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盆腔内异位妊娠包块吸收时间、直肠子宫陷凹积液吸收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MTX、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明显优于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2)MTX、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能更早地恢复排卵功能,促进胚胎组织吸收,更大程度恢复输卵管畅通功能,并减少持续性异位妊娠和重复性异位妊娠的发生,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3)本法应用于异位妊娠,充分发挥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优势,避免了手术治疗,减轻了患者的精神及经济负担,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田彦梅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某院骨科手术抗菌药物围手术期临床应用情况与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 抽取2009年3~9月外科手术患者270例作为对照组,另抽取2010年1~12月相似病种患者260例作为干预组,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比较2组手术感染率、平均住院天数、药费以及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结果 该院实施合理用药方案后,降低了患者的药费,特别是抗菌药物费用,提高了术前预防用药的合理性,但对住院时间和手术切口感染率无影响,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应用率偏高,各类手术预防用药指征不明确,用药目的 和针对性不强,但通过干预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作者:奉涛;蒋劲松 刊期: 2013年第17期
在血小板聚集过程中,无论是以何种诱导剂激活血小板,血小板膜表面终都将暴露出GPⅡb/Ⅲa受体,在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ⅤⅢ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受体和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血小板聚集成团[1,2].RGD序列(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是具有生物活性的短肽序列之一,在与GPⅡb/Ⅲa作用时高度保守,是识别配体所必需的序列.因此在RGD序列封闭了GPⅡb/Ⅲa上的RGD结合位点后,能够有效地抑制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ⅤⅢ与GPⅡb/Ⅲa的结合作用,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和血栓靶向作用.本文就RGD序列在靶向溶栓药物方面的研究做如下综述.
作者:王鑫;谭树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丁苯酞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2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和尼莫地平口服,B组给予尼莫地平口服.在治疗开始前、治疗后12周分别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观察和比较各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均检测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心电图,并对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 2组经治疗后MoCA和ADL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治疗后MoCA和ADL评分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有效率为94.4%高于 B组的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丁苯酞和尼莫地平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协同治疗效果,而且临床应用较安全.
作者:胡以慧;朱双成;岑跃南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肝癌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肝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中、后期的抑郁和焦虑情况.结果 实施护理前,2组患者抑郁和焦虑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中期和后期,研究组抑郁和焦虑比例明显下降,与护理前期、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有效缓解肝癌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对于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蒋筱英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玉林市客家女性婚前阴道分泌物霉菌感染状况.方法 对2012年玉林市客家女性婚前阴道分泌物霉菌检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2286例客家女性婚前接受阴道分泌物霉菌检测,检测阳性40例,检测阳性率为0.18%.其中博白县检测14636例,检测阳性15例,检测阳性率为0.10%;陆川县检测7650例,检测阳性25例,检测阳性率为0.33%.结论 玉林市客家女性婚前阴道分泌物霉菌感染率低,仍要常规检查并及时处理,降低霉菌感染的传播.
作者:黎秋波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超纯水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影响.方法 2台北京康德威双极反渗水处理机,将其改造成二级反渗系统,再经微滤器滤过后形成超纯水,细菌生长数<0.1CFU/ml,内毒素浓度<0.03EU/ml.选取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照组(20例)所用透析器为NIPRO-150G,试验组(20例)所用透析器为PES-150DS,超纯水联合高通量透析6个月后,检测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对贫血的纠正及促红素的用量进行评定.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Hb、HCT明显增高,促红素应用显著减少,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纯水联合高通量透析能显著纠正透析患者的贫血,并能节省促红素的用量.
作者:崔岭;唐闽;焦亚莉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东莨菪碱辅治小儿迁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迁延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常规给予抗菌、抗病毒、止咳化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东茛菪碱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平均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5%、90.0%,高于对照组的30.0%、72.5%;平均住院时间为(7.9±2.0)d,短于对照组的(10.6±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颜面潮红、口干舌燥10例,躁动、心率稍快3例,停药后症状均自行缓解.结论 东莨菪碱辅治小儿迁延性肺炎疗效确切,可缩短疗程,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作者:梁桂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玉林市女性婚前梅毒感染状况,为防治感染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梅毒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进行筛检,阳性标本采用梅毒确证试验(TPPA)法确诊,对2012年玉林市女性婚前梅毒感染检测分区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玉林市55070例女性婚前接受梅毒感染检测,检测阳性273例,阳性检出率为0.50%,其中北流市为0.81%(100/12296)、容县为0.29%(19/6500)、博白县为0.47%(69/14636)、兴业县为0.15%(8/3950)、陆川县为0.67%(51/7650)、玉州区为0.20%(12/5435)、福绵区为0.44%(14/3161).结论 女性承担孕育下一代的重要任务,优生优育从婚前开始,女性婚前梅毒感染检测可以预防梅毒传播,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作者:龚小玲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以及对主观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42例和度洛西汀组38例,疗程均为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评定抗抑郁疗效,HAMD睡眠障碍因子和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定睡眠改善效果,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用药的安全性.结果 2种药物的抗抑郁疗效相仿.度洛西汀组治疗后1、2周未HAMD睡眠障碍因子和PSQI评分低于艾司西酞普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抗抑郁症总体疗效与度洛西汀相当,但治疗早期度洛西汀对患者主观睡眠的改善优于艾司西酞普兰.
作者:陈巧平;卢莘生;汪丽莎;黎宏庄;梁勇前;侯蕴祈;李国兴;关纪红;吴劲东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糖尿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较差,并发症较多,心理问题比较突出,从而影响生活质量.口服降糖药物是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患者由于身体等各方面的影响往往出现服药能力下降,如停服、多服等现象,在临床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到上述细节问题,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服药护理,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刘安静;张淑峰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2012年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论文发表状况.方法 对2012年发表的医学论文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71篇医学论文刊载于34个学术期刊上,发表数量较多的前位4个学术期刊为<中国医药指南>8篇,<微创医学>5篇,<广西医学>5篇,<吉林医学>5篇,学科数量较多者为心血管系统疾病19篇,有56个作者参与,前3位多产作者为蒋翎11篇、徐尚誉11篇、唐胜惠5篇.结论 2012年发表论文较多,学术期刊及作者分布广.
作者:陈成华 刊期: 2013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