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价值链管理模式在医院药学服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史志学

关键词:价值链管理, 药学服务, 质量管理
摘要:医院医药与医院医疗、护理共同支撑起医院功能的发挥,三大系统又互相联系,其中又以医院医药作为整个医疗活动的基础,在药学服务功能转变的新形势下成为主要依托点[1].然而,由于历史或观念认识问题等诸多原因,我国医药服务质量和水平仍处于低端水平,基于药学服务的质量管理模式尚未有效搭建和成熟运行.自上世纪80年代价值链理论发端以来,价值链管理理念迅速应用于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并以突出竞争优势而显示出强大的应用价值.本文从概览我国医院药学发展现状,探讨了基于价值链理论下医院药学服务质量管理的可行性和实践路径.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价值链管理模式在医院药学服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医院医药与医院医疗、护理共同支撑起医院功能的发挥,三大系统又互相联系,其中又以医院医药作为整个医疗活动的基础,在药学服务功能转变的新形势下成为主要依托点[1].然而,由于历史或观念认识问题等诸多原因,我国医药服务质量和水平仍处于低端水平,基于药学服务的质量管理模式尚未有效搭建和成熟运行.自上世纪80年代价值链理论发端以来,价值链管理理念迅速应用于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并以突出竞争优势而显示出强大的应用价值.本文从概览我国医院药学发展现状,探讨了基于价值链理论下医院药学服务质量管理的可行性和实践路径.现报道如下.

    作者:史志学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据患者的病灶部位、程度、年龄及是否有生育要求等将患者分为药物组和手术组各40例.药物组给予孕三烯酮、米非司酮、达那唑、孕激素、口服避孕药、促性腺激素、GnRH-α等治疗.手术组患者使用药物治疗后,效果不明显,进行手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药物组和手术组均取得较满意疗效.药物组总有效率为87.5%低于手术组的95.0%(P<0.05).结论 据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病灶部位、程度、年龄和是否有生育要求进行针对性治疗,可取的较满意疗效.

    作者:兰远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低分子肝素钙辅治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辅治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将54例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欧洲卒中评分(ESS)、Barthel指数(BI)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高于对照组的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日常生活大部分自理及生活完全自理患者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ESS、BI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结束后2组复查头颅CT均未发现脑出血病例,治疗组注射部位皮下出现淤斑2例,未作特殊处理,自行吸收.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辅治急性进展型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基层医院应用.

    作者:陈俊;蔡绵碧;张虹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子宫妊娠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观察超声在瘢痕子宫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32例瘢痕子宫妊娠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观察子宫、双侧附件和孕囊着床的超声表现,观察病灶及孕囊周围血流,测量孕囊与子宫浆膜层的距离,分析多普勒频谱,记录并比较治疗前、治疗1周后和治疗1个月后的阻力指数(RI)和β-hCG值.结果 治疗1个月后,27例患者子宫恢复正常,病灶及周围血流消失;4例由于妊娠时间长,宫腔内回声清晰,但未检查到明显血流信号;1例探及明显血流信号且回声不均匀,治疗1.5个月后,复查无血流信号且回声均匀.治疗1个月后RI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对瘢痕妊娠有准确定位作用,在对病情评估、治疗方案制定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田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低温液静脉滴注结合物理降温治疗中枢性高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低温液静脉滴注结合物理降温治疗中枢性高热的疗效.方法 对24例中枢性高热患者采用低温液静脉滴注结合物理降温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低温液静脉滴注结合物理降温治疗中枢性高热疗效明显,有效率为100%.结论 低温液静脉滴注结合物理降温治疗中枢性高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春林;易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蒙脱石散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蒙脱石散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2组均给予蒙脱石散治疗,治疗组加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较.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蒙脱石散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娴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佳口服给药时间探讨

    药物如何在治疗中发挥大治疗作用,把不良反应降到低,正确服用药物是关键.而口服给药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给药方法,也是医师、药师提倡的佳给药途径.由于用药时间不同,给予相同剂量的药物后,其作用强弱有很大差异.比较理想的是在适宜的时间给予适当剂量的药物,提高疗效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节约医药资源,提高用药依从性.

    作者:陈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住院肺结核患者健康宣教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对提高住院肺结核患者对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54例住院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肺结核知识的知晓率.结果 健康教育后,154例患者对肺结核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宣教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在肺结核治疗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可提高治愈率,达到控制肺结核的目的.

    作者:贾彩霞;肖建勤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血清CA15-3、CEA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血清CA15-3和CEA联合检测在乳腺癌临床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乳腺良性病变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免疫放射分析法,分别对2组血清CA15-3和CEA进行联合检测,比较2组CA15-3和CEA水平和阳性率的差异,并比较50例乳腺癌患者中手术后复发、转移患者与治愈患者的血清CA15-3、CEA水平和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CA15-3和CEA检测数值及其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28例(56.0%),复发13例(26.0%),术后转移9例(18.0%),术后复发与转移患者CA15-3和CEA的检测值和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治愈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A15-3和CEA的联合检测不仅能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还可作为评价预后的有效指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修利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川菊止痛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川菊止痛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予川菊止痛汤治疗,对照组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川菊止痛汤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能明显降低偏头痛患者血浆ET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文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小切口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分析

    大隐静脉曲张是指大隐静脉主干及属支处于扩张、伸长、弯曲状态,是一种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但存在手术创伤大、伤口多、影响美观及术后并发症多等缺点[1].近年来,我科采用小切口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210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栾炯地;罗兴扬;杨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坦洛新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坦洛新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结石直径<0.8cm的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坦洛新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观察2组结石排出率及结石排出时间.结果 治疗组结石排出率为76.7%高于对照组的36.7%,结石排出时间为(5±2)d短于对照组的(10±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坦洛新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能显著提高结石排出率,缩短结石排出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邦林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结合胸部X线片使用振动排痰机治疗老年肺部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结合胸部X线片使用振动排痰机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 将6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治疗组结合胸部X线片病变部位使用振动排痰机排痰,观察2组排痰前后7d的血氧饱和度(S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和前3d排痰量、7d后排痰量、呼吸音、胸部X线片变化情况.结果 2组排痰后SaO2、PaCO2及PaO2均较排痰前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前3d排痰量多于对照组,7d后排痰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结合胸部X线片使用振动排痰机可更好地改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呼吸功能,促进排痰,缩短病程,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卫华;王婷婷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急性胰腺炎(AP)是指胰腺分泌的胰酶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在胰管或胰泡内被提前激活后引起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性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1].该病发展迅速,如未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占重要的地位,2010年7月-2012年7月我科护理了AP患者31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薇;曾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45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在积极治疗及常规基础护理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观察综合护理的效果.结果 治愈38例(84.44%),好转6例(13.33%),死亡1例(2.22%),总有效率为97.78%.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李政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神经外科护理危机成因的认知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护士对本科室护理危机主要成因的认识及相应的对策.方法 自制问卷对神经外科护士从医疗费用、护理质量、护患关系、理论知识及业务技能、患者因素、病房管理制度6个版块进行调查,分析其对各版块的正确认知度并给出对策.结果 6版块的认知率分别为:医疗费用 45.5%,护理质量 81.8%,护患关系 54.5%,理论知识及业务技能59.1%,患者因素40.9%,病房管理制度50.0%.结论 结合护理危机潜在诱因,完善神经外科相关制度,强化业务培训,加强护患沟通等,能从根本上减少护理危机的发生率,切实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叶娴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不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组45例和常规剂量组43例.高剂量组给予氯吡格雷600mg,然后以150mg维持7d,继以75mg维持;常规剂量组给予常规剂量氯吡格雷300mg,继以75mg维持.比较2组治疗1年之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死亡、心肌梗死、紧急血运重建、再发缺血入院及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和30d内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高剂量组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d内,高剂量组发生轻微出血8例,常规剂量组发生轻微血5例,2组30d内轻微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致死性出血事件发生.结论 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ACS可显著改善其预后,且安全耐受性好.

    作者:秦娴;黄庆;杨磊;李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 318例妊娠引产孕妇入院后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24h内排出孕囊238例(74.8%),第4天加服米索前列醇200μg口服,同时给予米索前列醇400μg阴道放置后,24h内排出孕囊63例(19.8%),失败17例(5.3%).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妊娠引产疗效较好.

    作者:朱宏慧;付峻岭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高钾血症致窦室传导1例

    患者,女,62岁.因头晕、乏力,伴恶心、呕吐1d入院.既往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入院后查血K+9.3mmol/L,尿素氮19.7mmol/L,肌酐288.3mmol/L.查体:血压100/60mmHg.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58次/分,律齐.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心室率58次/分,P波消失,QRS波间期0.2秒,T波高尖对称,R-R间期基本规则.心电图诊断:窦室传导.临床诊断:(1)高钾血症;(2)心律失常:窦室传导.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推注,5%碳酸氢钠100ml、10%葡萄糖250ml加胰岛素6U静脉滴注,并行血液透析治疗.经治疗患者血钾下降至4.9mol/L,复查心电图,恢复正常窦性心律.

    作者:牛跃海;李俊勇;姚欣;胡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效果明显,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桂成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