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志;熊艳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辅治轮状病毒型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轮状病毒型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辅治轮状病毒型小儿急性腹泻安全有效,值得在儿科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辉;管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昭觉县是吸毒人群的高发县也是结核病的高发县,自2004年3月全球基金治疗肺结核项目在我县启动以来,至2008年12月止,我中心共接诊疑似肺结核患者3400余例,确诊结核患者1300例.分布在全县47个乡镇.下面将我中心2004年4月-2008年12月收集到的因吸毒而致肺结核的患者用抗结核治疗失败的34例患者的治疗情况如下.
作者:赵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护士对本科室护理危机主要成因的认识及相应的对策.方法 自制问卷对神经外科护士从医疗费用、护理质量、护患关系、理论知识及业务技能、患者因素、病房管理制度6个版块进行调查,分析其对各版块的正确认知度并给出对策.结果 6版块的认知率分别为:医疗费用 45.5%,护理质量 81.8%,护患关系 54.5%,理论知识及业务技能59.1%,患者因素40.9%,病房管理制度50.0%.结论 结合护理危机潜在诱因,完善神经外科相关制度,强化业务培训,加强护患沟通等,能从根本上减少护理危机的发生率,切实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叶娴 刊期: 2013年第22期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强直性脊柱炎是常见的风湿病,属于典型的慢性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有效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应该是由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组成的综合干预方式,不仅注重对疾病的管理,还应注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对所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认知、患者因所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引起的消极心理状态、与所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的行为方式等,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症状,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降低医疗费用,还能增加患者的自我满足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
作者:张金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腹部手术患者进行留置导尿管护理.其中麻醉前留置导尿管70例,将这7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麻醉后留置导尿管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对比麻醉前后2组患者的舒适度和疼痛刺激度.结果 麻醉前留置尿管,观察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疼痛刺激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留置尿管,观察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疼痛刺激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进行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留置导尿管的舒适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改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跨前中颅底肿瘤,由于其位置深,解剖关系复杂,传统手术入路切除肿瘤多因显露病灶不佳、脑牵拉严重及不便于切除被侵犯之颅底组织而受限制.近10年来,笔者采用经眶颧额颞下联合入路对跨前中颅底肿瘤18例行手术治疗,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立科;潘献彬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2012年1-12月我院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187例行囊外白内障摘除术(ECCE),据情况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IOL)同时进行优质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187例白内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联合IOL植入术180例(96.3%),术后均恢复视力,视力0.2~0.8.结论 对老年性白内障行ECCE联合IOL同时行围术期优质护理,可使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提高视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阿惠春 刊期: 2013年第22期
廖志峰主任医师为甘肃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中医院首席专家,甘肃省第二、三、四、五批名老中医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兼任中华中医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在数十年临床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在消化系统疾病、肝胆系统疾病肾病风湿病、糖尿病治疗方面均有建树.且对妇科、外科、儿科及疑难杂病的治疗也有独到见解.中医疗法具有简、便、验、廉、安的特点,在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病死率,减轻其经济负担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在疑难重症治疗方面,有不少典型验案.现介绍廖志峰教授在治疗疑难重症方面的经验体会.
作者:朱瑞海;李延龙;廖志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新生儿疾病筛查不同部位采血的效果.方法 将21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10例.试验组选择足跟正中前4~5mm处采血,对照组选择足底其他部位采血,观察2组采血效果.结果 试验组一次采集成功率为98.00%(98/100)高于对照组的82.73%(91/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时于足跟正中前4~5cm处穿刺采血,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昌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辅治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辅治UAP安全有效.
作者:王朝菊 刊期: 2013年第22期
大隐静脉曲张是指大隐静脉主干及属支处于扩张、伸长、弯曲状态,是一种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但存在手术创伤大、伤口多、影响美观及术后并发症多等缺点[1].近年来,我科采用小切口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210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栾炯地;罗兴扬;杨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据患者的病灶部位、程度、年龄及是否有生育要求等将患者分为药物组和手术组各40例.药物组给予孕三烯酮、米非司酮、达那唑、孕激素、口服避孕药、促性腺激素、GnRH-α等治疗.手术组患者使用药物治疗后,效果不明显,进行手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药物组和手术组均取得较满意疗效.药物组总有效率为87.5%低于手术组的95.0%(P<0.05).结论 据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病灶部位、程度、年龄和是否有生育要求进行针对性治疗,可取的较满意疗效.
作者:兰远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患者,女,22岁,苗族.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卡马西平片1周后,同时服用中草药桃树根、铁包金汤剂出现重症药疹,于2012年7月21日入院.患者入院时创面呈烧伤样改变,查体颜面见大量红斑形成,口唇及口腔黏膜糜烂,糜烂黏膜表面见白色膜性物覆盖,分泌物多,脓臭味.躯干、四肢、头皮40%面积可见红斑、红疹形成,部分形成水疱,红疹破溃后见清水样液体溢出.临床诊断为大疱型剥脱性皮炎.给予奥硝唑0.5g×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2g静脉滴注,每天2次,抗感染治疗;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mg静脉滴注冲击疗法,并予奥美拉唑护胃,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针对口唇、口腔及咽部黏膜糜烂,予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30ml雾化吸入,同时加强口腔、会阴、肛门护理.颜面、手足及躯干皮肤破溃处请皮肤科会诊协同治疗.经治疗10d后病情较前好转,吞咽时疼痛减轻,上下唇及口腔黏膜糜烂仍存在,白色伪膜部分消失,躯干四肢手足掌部分已脱皮,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改为8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停用奥硝唑,适当减少输液量,余治疗同前.治疗18d后,患者症状消失,病情逐渐恢复,于8月8日康复出院.9月12日随访,患者破溃剥脱处皮肤已恢复正常.
作者:石香英;田明;杨德泉;杨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脑膜、脑组织、脑血管及脑神经的损伤.急性重症脑损伤病理变化复杂,症状多种多样,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护士应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并报告医师,以便赢得抢救时间.我科于2011年1月-2012年6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5例,通过精心护理,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爱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对比观察不同公式预测胎儿体质量(EFW)的准确性.方法 2012年7-12月我科收治产妇476名,测量胎儿出生前0~3d孕妇的身高、体质量、宫高和腹围,将数据代入5个计算预测EFW的公式中,将预测体质量与出生体质量进行比较,并结合体质量指数BMI,比较符合率.结果 公式3凌萝达法和公式4曾蔚越法的符合率高均为85.29%,高于其他公式的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孕妇产前BMI,在BMI<28人群中,公式4的符合率高,明显高于其他公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MI>28人群中,公式3的符合率高,公式5次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公式4曾蔚越法更能准确的预测EFW,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云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疾病认知情况与建立良好生活习惯的自我效能感的内在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6例,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患者疾病认知与建立良好生活习惯的自我效能感的得分分布情况,探究两者间的内在联系.结果 两者间的P<0.01,呈现正向直线分布,具有正相关关系.同时,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在疾病认知情况平均水平上下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患者的疾病认知情况,有助于冠心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
作者:王利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嗜心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性反应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在病毒流行感染期约有5%的患者发生心肌炎,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多见于青少年,是心血管内科临床常见病[1].笔者用益气养阴法治疗慢性期病毒性心肌炎,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爱萍;经剑颖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新生儿2次断脐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正常健康单胎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于胎儿娩出后,等待脐带动脉搏动停止后断脐.观察组于新生儿娩出48~72h后行2次断脐;对照组不实行2次断脐.观察2组脐部愈合时间,比较2组脐带感染及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脐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脐带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2次断脐能有效促进脐带愈合,减少脐部感染及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路静;任胜巧;张静茹;宋彦茹;张娜 刊期: 2013年第22期
脑出血是高血压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病,病情危急,如救治不及时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高血压脑出血常见于中老年人,年龄以47~70岁为高发阶段,主要原因与脑血管病变、硬化有关,多因情绪激动、过度劳累时突然发病.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采取针对性的救治护理措施,对降低该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谭红燕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留置细硅胶引流管冲洗治疗食管术后吻合口瘘的疗效.方法 17例食管术后吻合口瘘患者在CT引导下置入细硅胶引流管冲洗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痊愈出院15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1例,平均住院(20±3)d,未出现其他临床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留置细硅胶引流管冲洗治疗食管术后吻合口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伟 刊期: 201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