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外科护理危机成因的认知分析及对策

叶娴

关键词:神经外科, 护理危机, 认知
摘要: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护士对本科室护理危机主要成因的认识及相应的对策.方法 自制问卷对神经外科护士从医疗费用、护理质量、护患关系、理论知识及业务技能、患者因素、病房管理制度6个版块进行调查,分析其对各版块的正确认知度并给出对策.结果 6版块的认知率分别为:医疗费用 45.5%,护理质量 81.8%,护患关系 54.5%,理论知识及业务技能59.1%,患者因素40.9%,病房管理制度50.0%.结论 结合护理危机潜在诱因,完善神经外科相关制度,强化业务培训,加强护患沟通等,能从根本上减少护理危机的发生率,切实保证护理安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中医病机概述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既往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约占出血疾病的30%.目前随着现代医学对ITP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认为其病理机制除体液和细胞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之外,另存在体液和细胞免疫介导的巨核细胞数量和质量异常,血小板生成不足[1],而治疗上采取了单克隆抗体、血小板生成刺激剂等相应的新措施,但仍存在局限性.中医各家在临症的基础上对该病病机的认识也不断发展完善,用于指导临床实践.笔者总结近年来中医各家对该类疾病病机的认识,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希赞;杨淑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临床药师对呼吸内科疾病的药学监护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临床药师对呼吸内科疾病的药学监护效果.方法 将186例呼吸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药学监护模式进行监护,并配合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2%高于对照组的7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0%低于对照组的2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学监护可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显著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巨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藿胆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实验

    目的 探讨藿胆丸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实验.方法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 藿胆丸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根据方法验证实验结果采用薄膜过滤法(200ml/膜)进行本品的细菌计数,常规法进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常规法进行控制菌检查.结论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选择5株阳性菌株进行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实验极为必要.

    作者:赵陶钧;于风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小儿肾病综合征合并支气管哮喘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肾病综合征(NS)与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关系.方法 医院2009年1月-2013年3月收治NS患儿228例,其中合并支气管哮喘症状12例,分析其诊断情况及NS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结果 228例NS患儿合并支气管哮喘12例(5.3%),其中导致NS复发6例,2例NS患儿在NS未缓解期间,出现尿蛋白增多,服用激素治疗4周后,患儿尿蛋白尚未转阴.12例NS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和表面激素布地奈德吸入治疗2~5d后,患儿哮喘症状得到缓解.12例患儿出院后,继续使用氟替卡松治疗,未再出现喘息,且对NS控制非常有效.结论 对于NS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要有效控制患儿的哮喘症状,对患儿进行合理用药,能减少NS复发.

    作者:周兴福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米非司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32例临床观察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女常见的一种疾病,易引起顽固性出血,严重危害妇女的身体健康,其治疗是复杂的,笔者分析了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诊治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英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并发症防治分析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美国医师Lichtenstein于1986年首先提出并开展的疝修补术,与传统的疝修补术相比较,具有复发率低,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自1997年在我国开始推广应用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由手术初期每年几千例手术,发展到了2011年约50万例手术.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随之产生的各种并发症也逐渐增加,了解和掌握产生各类并发症的原因,正确预防和处理各类并发症,可更好地开展无张力疝修补术,使患者获得更理想的疗效.

    作者:李江力;司翠权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依那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血压、心肌肥厚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压及心肌肥厚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肌肥厚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申向东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体质量管理与巨大儿和剖宫产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体质量管理与巨大儿和剖宫产的关系.方法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97例,据体质量控制情况分为体质量控制理想亚组65例和体质量控制不理想亚组32例.另随机选取同期52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巨大儿和剖宫产的发生率.结果 体质量控制理想亚组巨大儿发生率高于正常组,且远低于体质量控制理想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体质量控制理想亚组剖宫产率低于体质量控制不理想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质量控制理想亚组剖宫产率虽高于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有效的体质量管理控制可以显著降低巨大儿和剖宫产的发生率.

    作者:杨桂华;罗卓颖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C-反应蛋白在儿科急诊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儿科急诊工作中经常要接触一些危重病症,危重病症具有急危重的特点,病情凶险、变化迅速、预后恶劣,因此,只有全面熟悉和系统掌握儿科危重病症的处理,才能在遇到危重病症时,具有良好的识别和应急处理能力,提高诊治水平,避免贻误抢救时机,造成严重后果.为了尽早识别出危重患儿,本文通过对在我院急诊就诊的患儿620例进行常规检查WBC及C-反应蛋白(CRP),通过患儿这两方面数值的变化来甄别患儿是否应判定为急危重症患者,并由此作为是否应该加强监护治疗的依据,探讨CRP在儿科急诊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银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卡提素联合吸入激素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卡提素联合吸入激素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2组均予倍氯米松气雾剂吸入,治疗组在常规吸入倍氯米松同时加用卡提素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高于对照组的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提素联合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较单纯激素吸入治疗,疗效更明显,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贤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全身烧伤伴爆震伤1例护理体会

    全身烧伤伴爆震伤患者病情十分危重,常合并吸入性损伤、冲击伤、肺挫伤、外伤等,休克、感染的发病率高[1].护理过程中应严密监控临床症状变化,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44岁,汉族.主因头、面、颈、背、臀及四肢被炼铁炉爆炸伤4h,于2012年11月26日14:31由平车推入我科.体温36.5℃,脉搏8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20/80mm Hg(1mmHg=0.133kPa),体质量75kg,身高173cm.初步诊断:(1)大面积中度烧伤,面积48%;(2)呼吸道烧伤;(3)多脏器爆震伤.入院时创面肿胀,大部分表皮脱落,8%创面基底红润,20%创面基底红白相间,其余20%创面基底苍白,渗出较多,给予清创处理,敷料包扎,给予一级护理,报病重,禁食水,留置尿管,记录每小时尿量,持续低流量吸氧,雾化吸入,创面持续灯烤.

    作者:王来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神经外科护理危机成因的认知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护士对本科室护理危机主要成因的认识及相应的对策.方法 自制问卷对神经外科护士从医疗费用、护理质量、护患关系、理论知识及业务技能、患者因素、病房管理制度6个版块进行调查,分析其对各版块的正确认知度并给出对策.结果 6版块的认知率分别为:医疗费用 45.5%,护理质量 81.8%,护患关系 54.5%,理论知识及业务技能59.1%,患者因素40.9%,病房管理制度50.0%.结论 结合护理危机潜在诱因,完善神经外科相关制度,强化业务培训,加强护患沟通等,能从根本上减少护理危机的发生率,切实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叶娴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30例绝经期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术前给予米索前列醇置于阴道后穹窿,对照组不予药物,观察2组宫颈软化率、剧痛率、扩宫数、一次性成功率、出血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宫颈软化率、一次性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剧痛率、扩宫数均低于对照组,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具有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鲁爱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全麻患者苏醒期护理体会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全身麻醉的应用已日益广泛.由于麻醉对人体内环境的影响,尽管手术已结束,但仍存在麻醉药、肌松药和神经阻滞药的残余作用,加上手术创伤等,所有患者在麻醉苏醒期均有不同程度的生命体征变化.为保障全身麻醉恢复期患者的安全,减少全身麻醉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我院对所有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在麻醉苏醒室实施常规麻醉后监护,麻醉恢复室配置了专职麻醉医师和护理人员,并初步建立了一套麻醉恢复室管理体系,这就使患者得到严密的监护、治疗和护理,大限度地减少了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并发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系数,提高了手术效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亚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分析

    2型糖尿病是一种遗传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多因子疾病,以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性降低或胰岛素抵抗为代谢紊乱特征.80%的2型糖尿病患者属于超重或肥胖.肥胖、代谢综合征、高胰岛素血症独立预测心血管疾病(CVD)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紧密关联.一项大样本的尸体解剖研究显示:49%糖尿病和33%非糖尿病患者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中糖尿病患者患有严重动脉粥样硬化、左室扩大、心肌梗死(MI)和多支血管病变者更多;有冠心病病史的非糖尿病患者和无冠心病病史的糖尿病患者的多支血管病变发生率相似.有报道,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冠心病严重,左主干病变发病率更高、冠状动脉钙化更广泛、侧支循环建立更少.糖尿病与冠心病同存并相互作用产生放大的病理损害效应,进一步加重组织器官的损伤,致残率和病死率增加.因此如何更好地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对于减少致残率与致死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韦晓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老年人上腹部术后胃瘫的特点及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腹部术后胃瘫的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将92例老年人上腹部术后胃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仅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76%泛影葡胺100ml进行胃管灌注,持续0.5h后排除,每天进行2次,直至患者胃动力恢复,观察患者临床特点,对比2组胃动力恢复时间.结果 临床特点为多数患者表现有精神压力大、胃体完整性受损、手术时间长、全肠外营养持续时间≥3d、术后镇痛泵的应用、重症腹腔感染.观察组胃动力恢复时间为(17.02±14.6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8.31±8.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老年人腹部术后胃瘫的有效方法之一是非手术综合治疗,采用76%泛影葡胺进行胃管灌注,有利于缩短患者胃动力恢复时间.

    作者:朱武东;邓光华;梁霖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B型超声评价胆囊功能在微创保胆取石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B型超声评价胆囊功能在微创保胆取石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372例胆囊结石患者据B型超声声像图特点分为甲组222例和乙组150例.2组均在B型超声指导下采用腹腔镜和输尿管镜微创手术进行保胆取石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术后1、3、6个月和1、2年时的随访复发情况.结果 患者手术均成功,成功率为100%.无中途剖腹病例.甲组随访1、3、6个月及第1年均无复发病例,随访第2年复发2例(0.9%),均为多发结石.乙组随访1、3、6个月均无复发病例,随访第1年复发2例,均为多发结石,随访第2年复发6例,其中单发2例,多发4例.总计8例(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B型超声对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囊功能进行有效的评价,并指导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进行微创手术,对患者成功进行保胆取石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于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白芍总苷佐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白芍总苷佐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泼尼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白芍总苷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水平变化和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5%高于对照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IgA、Ig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为23.4%发生率高于治疗组的4.3%,治疗后狼疮症状再次复发率为29.8%高于对照组的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芍总苷佐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统计2008年1月-2012年12月1065例相关文献报道资料,与临床实际应用相结合,综合分析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结果 通过总结详细分析了β-内酰胺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抗真菌药物佳给药时间.结论 在临床用药中不仅要确保用药的合理性,还应该确保给药时间及其间隔时间的合理性,能够有效优化给药方法,减少不良症状并降低医疗费用,增加抗菌药物疗效.

    作者:李爱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汽化电切术的护理

    目的 总结124例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012年1月-2013年3月我科收治124例BPH应用等离子双极电切术行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PKVP)治疗,并进行围术期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124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通过对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各项准备,术后严密细致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陈秀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