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富
目的 观察炎琥宁联合银黄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炎琥宁注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黄颗粒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炎琥宁联合银黄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较好,优于单用炎琥宁注射液的治疗效果,并可明显缩短患儿病程,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倪桂莲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脑外伤致外地口音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探讨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4例,均在清醒后转变为外地口音,对其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据其不同受创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待其痊愈出院后再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并仔细填写随访记录以做分析.结果 本组4例患者在意识恢复后说话口音均变为外地口音,与其沟通均表现为智力正常、语言清晰、有条理.所有患者在受伤前均为当地口音,有3例患者恢复为本地口音,短恢复时间为2个月,长恢复时间为15个月,但有1例患者从受伤前的本地口音转变为治愈后广东口音,随访20个月后仍未有恢复现象发生.结论 脑外伤致外地口音综合征发病机制不明确,且患者在伤后发病与否、早晚及能否恢复与其受伤的轻重完全无关,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陆正;缪永华;管义祥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47例妇产科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24例和常规组12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9.19%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出血及严重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妇产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慧敏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替吉奥胶囊联合紫杉醇治疗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32例胃癌患者均给予替吉奥胶囊和紫杉醇治疗,连用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有效率(RR)为50.0%,临床受益率为75.0%.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关节酸痛、疲乏感、脱发和神经毒性.结论 替吉奥胶囊联合紫杉醇治疗胃癌安全、有效且经济.
作者:胡龙威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糖尿病合并全葡萄膜炎临床上虽发病率不高,但因全葡萄膜炎治疗需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使血糖升高,加重糖尿病病情,治疗起来很棘手.我院葡萄膜病专业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糖尿病合并全葡萄膜炎住院患者21例,临床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渤辉;赵桂霞;吕承晓 刊期: 2013年第28期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的一类疾病,患者多见于青少年和老年人,常因感染引起,病程特点为起病急、病程短,易被忽略并导致疾病加重,影响治疗.及时准确的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减少并发症发生[1].因此,医务人员应对患者宣传此病,使人们能正确认识急性阑尾炎,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我院诊治急性阑尾炎患者7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明瑜;贾得军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病率,探讨控制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对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统计2006年5月-2011年5月我院妇产科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患病率.将甲状腺功能控制正常孕妇37例作为观察组,将甲状腺功能未控制的孕妇1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结果 2006-2011年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子痫前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早产和低体重儿患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应加强孕前、孕期监测,积极、有效地控制甲状腺功能能降低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早产、低体重儿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
作者:王梅;孙丽洲 刊期: 2013年第28期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发生的、非计划内的、未预计到或并不希望发生的事件[1,2],如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问题[3].近年来,医学技术发展迅速,手术难度也随之增高,手术室护理常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手术室是医院的一级科室,有高危性,运转速度快,手术包括的范围广泛,易出现突发情况,护理人员任务重,流动量大,护理存在安全隐患.护理不良事件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防止术中不良事件发生是保证手术安全运行的根本.本文主要分析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作者:张海芬;石金花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3月-2013年2月剖宫产分娩产妇206例,观察产后出血率、出血量、据出血情况,给予子宫按摩、缩宫素静脉滴注和(或)注射,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等,进行止血处理.分析出血原因,并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06例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62例(30.1%),出血量500~1000ml 43例(69.4%),出血量为1000~1500ml 16例(25.8%),>1500ml 3例(4.8%).产后出血原因分别为:胎盘粘连9.7%(6/62),胎盘植入9.7%(6/62),胎盘早剥17.7%(11/62),前置胎盘16.1%(10/62),宫缩乏力46.8%(29/62).62例剖宫产患者经治疗后,有效59例(95.2%),无效3例(4.8%).结论 针对产后出血原因,选择有效止血方法,可有效预防剖宫产术产后出血.
作者:穆娜 刊期: 2013年第28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糖尿病的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糖尿病主要是由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发的脂肪、糖类及蛋白质代谢紊乱,导致体内血糖增高及排泄尿糖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作者:侯锐 刊期: 2013年第28期
药品调剂工作是药学技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品调剂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用药安全[1].<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七章调剂管理规定住院药房实行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单剂量配发药品.为了保证住院患者口服用药安全、有效,减少手工配发药品差错,我院于2011年2月从韩国JVM公司引进了全自动台式配药与包装系统(ATDPS),ATDPS是创新性药房解决方案,其设计通过全新的医院与药房管理,及利用高效、准确的数据处理过程,实现了安全稳定的自动化操作.现将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的使用情况和应用中的优势及不足之处阐述如下.
作者:杨书阁;何晓娟;张启慧;康乃娟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烯二炔类是迄今发现的活性强的一类抗肿瘤抗生素.目前已发现并确定的烯二炔类抗生素有刺孢霉素(calicheamicins,CLM)、esperamicins、dynemicins、新制癌菌素(NSC)、kedarcidin、C-1027等[1,2].近几年来,对于CLM与单克隆抗体偶联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逐渐增多.本文将对CLM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及生物活性和单克隆抗体-CLM偶联物的临床应用等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张庆娟 刊期: 2013年第28期
剖宫产手术对个体的心理和生理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产妇在手术中的心理反应能影响手术效果.麻醉能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促进其血压、脉搏稳定[1],它是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而产妇对麻醉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又将直接影响手术结果和预后.为确保患者在无痛、安全和良好肌肉松弛的条件下顺利地完成手术,笔者针对523例剖宫产术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护理,使产妇充分做好术前、术中心理准备,以佳状态接受麻醉、手术,减少麻醉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术后恢复打下良好基础,现报道如下.
作者:关少红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辅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6例DI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血小板水平和D-D阴性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血小板正常率和D-D阴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加减佐治DIC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苗木;刘迪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评价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采用TCL-4000 12型通道动态心电图对患者进行检测,据检测结果分为无症状性心绞痛(SMI)组和有症状性心绞痛(SMYI)组,比较2组心肌缺血指标即心率、短暂心肌缺血次数(SMI)、STm,对比SMI患者昼夜心肌缺血指标和不同性别SMI患者心肌缺血指标.结果 100例冠心病患者中存在缺血型ST段改变89例(89.0%),其中SMI 78例,SMYI组11例.SMYI组心率、TMI和STm水平均高于SM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MI患者夜间心肌缺血指标均高于日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SMI患者心肌缺血指标高于女性SMI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十二导联心电图诊断SMI具有快速、准确、安全特点,诊断SMI意义重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小兰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供应室流程质量控制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消毒供应室20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自制问卷,通过问卷调查供应室流程质量控制中的问题,发现问题后,对应采取措施,观察采取措施前后医院感染率.结果 认为供应室流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为院方重视程度不够11例(55.0%).供应室流程质量控制后感染率为(5.4±2.4)%低于控制前的(15.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强供应室工作人员的无菌概念,严格控制其流程质量,可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邓明琼 刊期: 2013年第28期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亦称医院内肺炎(N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在入院48h内发生的HAP[1].HAP是目前医院获得性感染中常见的种类,大部分HAP为混合感染,且致病菌多为耐药菌,治疗存在一定困难.临床药师通过和临床医师一起讨论,确定治疗方案.
作者:魏吟秋 刊期: 2013年第28期
随着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尿毒症免费血透等有关惠民政策的推行,医院的业务量不断增大,就诊患者逐年增多,导致护理人员严重不足,虽然每年通过公开招考、选调等补充人员,但远不能满足临床和患者的需求.因此,招聘合同制护士成为缓解护理人员紧张的一种重要途径.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县级综合性医院,编制床位330张,开放床位600张,从2003年起每年均招聘一定数量的合同制护士,目前已有聘用护士154名,占全院护理人员总数的53.1%(154/290),有效地缓解了护理人员不足的压力,同时也给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现就我院聘用护士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分析如下.
作者:肖利华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膝关节纵切口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措施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15例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纵行切口分离可调式髌骨抓方法内固定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一期愈合,术后未见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治疗优良率为93.33%,男为100%,女为85.7%.结论 膝关节纵切口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式,具有切口小、操作简便、固定性强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亮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聚维酮碘局部冲洗预防化脓性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阑尾切除和切口缝合方法相同,观察组用聚维酮碘局部冲洗手术切口,对照组采用奥硝唑局部冲洗切口,观察2组伤口愈合情况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0%,术后体温恢复时间为(3.0±0.8)d短于对照组的(5.2±1.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维酮碘局部冲洗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致远 刊期: 2013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