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婷婷;李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临床医学上出现了许多药品.药品是一种特殊的预防、诊断与治疗疾病的临床必需品,而药品的质量决定患者的疾病是否得到治愈,同时也与患者的生命健康联系着,所以针对日常生活中药品的管理必须予以重视.虽然药房的管理常被忽略,但其为保证患者健康发展的重要窗口,为疾病患者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本文针对药房药品质量的管理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分配药品的正确率和有效率.
作者:丁伟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骨科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1例骨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即手术治疗、中药内服与外敷和骨创治疗仪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内固定、外固定及牵引等治疗.比较2组消肿止痛、骨痂形成和软组织修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消肿止痛、骨痂形成和软组织修复方面的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骨科创伤患者能加速创伤组织的修复,提高了骨折愈合的速度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少亮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3M耐久丝绸胶带在早产儿经口留置胃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用3M丝绸胶带固定,对照组用透明敷料固定,观察2组平均胃管留置时间、非计划性拔管次数、松脱致胃管脱出次数.结果 试验组平均胃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次数、松脱致胃管脱出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经口留置胃管用3M丝绸胶带固定,胃管留置情况明显优于医用透明敷料的固定效果,降低早产儿留置胃管的重置率.
作者:李书梅;刘娜;陈璐;李建平;徐桂芝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探究宫颈鳞癌组织中ki-67和P53蛋白的表达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122例宫颈鳞癌患者设为A组;将同期住院治疗的8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患者设为B组;将40例宫颈炎患者设为C组.利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3组ki-67和P53蛋白的表达含量,并进一步分析ki-67和P53的表达量与宫颈鳞癌的临床分期关联性.结果 3组宫颈上皮组织的ki-67和P53含量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组、B组、C组的ki-67和P53蛋白含量依次递减.对于宫颈鳞癌患者而言,Ⅱ期鳞癌的ki-67和P53表达含量均高于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妇科疾病患者ki-67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有助于宫颈鳞癌的临床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春华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三联方案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2年3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消化性溃疡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2例设为观察组,将2010年10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消化性溃疡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2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奥曲肽和血凝酶三联方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12、24h和48h的止血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奥曲肽和血凝酶三联方案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成功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巍巍;韩晓梅;王昌泉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非那雄胺隔日给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非那雄胺5mg口服,每2天1次;对照组给予非那雄胺5mg口服,每天1次,比较2组临床疗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前列腺体积、生活质量评分(QOL)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IPSS评分、大尿流率、前列腺体积和QO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那雄胺隔日给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效果较为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军 刊期: 2013年第28期
患者,男,52岁,诊断为口腔癌.于2012年10月在我科行常规放射治疗.治疗方法:仰卧位两野水平照射,头和肩垫合适角度的头、肩枕,热塑面罩固定[1].两野剂量各100cGy,第3周剂量照射到2600cGy时,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胸痛等症状.在模拟定位机下进行食道吞钡检查,见全蠕动波减弱,食道狭窄.行食道镜检查诊断为放射性食管炎.给予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泮托拉唑口服1周,联合局部热疗.患者恶心,呕吐,胸痛等症状消退.
作者:许威华;许向华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肺挫伤的效果.方法 将肺挫伤或以肺挫伤为主的患者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天动脉氧分压(PaO2),改良氧合指数(PaO2/FiO2)、脱呼吸机时间和病死率.结果 治疗后2组PaO2、PaO2/FiO2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脱呼吸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死率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确实能改善肺挫伤评分Ⅱ级以上患者的氧合,提前脱呼吸机,拔除气管导管,同时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终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陈坤顺 刊期: 2013年第28期
患者,男,50岁.主因持续性上腹及背部疼痛5h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查体:血压210/110mm Hg,烦躁不安.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6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坦,剑突下压痛明显、有肌紧张,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平时未良好控制血压,入院时测血压很高,且上腹部及背部疼痛剧烈,难以忍爱,考虑有主动脉夹层可能.行增强CT检查回报;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行主动脉造影示:主动脉夹层起自锁骨下动脉以远,出口在肾动脉上部.经由股动脉置入带膜血管内支架,封堵主动脉弓处夹层破口,复查主动脉造影显示贴壁良好,假腔内无血流.
作者:牛跃海;王振国;石展;李俊勇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临床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 60例患者经积极护理干预后,切口渗液消失,3~7d有新鲜肉芽生长,7~18d切口愈合,患者均未出现院内感染.结论 一旦患者腹部切口出现脂肪液化,护理人员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应针对患者切口脂肪液化程度给予合理的局部处理,防止出现并发症,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荣福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中药足浴联合护理治疗糖尿病足(DF)的疗效.方法 将42例D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2组均以饮食结合药物控制基础血糖,治疗组加用中药外洗治疗,对照组以温水浴足,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足浴联合护理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玉敏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辅治冠心病(CHD)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2例CH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2组均予CHD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mg口服,每天1次,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2组CHD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的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胃部不适1例,腹胀1例;对照组出现大便秘结1例,均因影响不大而未停药.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辅治CHD,可降低TC、TG、LDL-C水平和升高HDL-C水平,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彦平;刘文慧 刊期: 2013年第28期
骨关节炎亦称退行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临床上以膝关节炎为常见,是引起膝关节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多见于45岁以上中老年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的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患有膝骨关节炎,78%的70岁以上老年人患有膝骨关节炎[1],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其病理特征为膝部关节软骨变性,软骨下及软骨周围有骨赘生成,临床上常以膝部疼痛、僵硬、关节肿胀伴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笔者采用膝关节内玻璃酸钠注射,中药热敷配合膝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1062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克庆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对比观察聚-DL-乳酸可吸收医用膜与透明质酸钠预防腹部术后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2例需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聚-DL-乳酸可吸收医用膜组345例和透明质酸钠组337例.聚-DL-乳酸可吸收医用膜组术毕用生物膜覆盖、固定于手术创面、肠管受损的浆膜面和切口周围腹壁,而透明质酸钠组则将透明质酸钠均匀涂抹于上述位置.观察2组术后肠管通气时间及术后1年腹痛、腹胀、呕吐、腹部压痛、肛门停止排便排气、气过水音、气液平面等反映胃肠功能的相关指标.结果 聚-DL-乳酸可吸收医用膜组肠管通气时间为(36±6)h短于透明质酸钠组的(48±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腹痛、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气过水声、气液平面指标的发生率均低于透明质酸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腹胀、腹部压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DL-乳酸可吸收医用膜较透明质酸钠预防腹部手术后肠粘连更有优势.
作者:李铂;刘丽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对比观察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幽门螺杆菌转阴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P清除率达91.7%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HP转阴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成杰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止血带辅治剖宫产术中宫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剖宫产术中宫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止血带止血,对照组采用传统止血方法,观察2组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内阴道流血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内阴道流血量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失血性休克、中重度贫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术中,若出现宫体大出血的情况,可应用止血带辅助止血,不仅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出血量,且能提高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琳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心内科收治老年住院患者516例,分析发生院内感染患者的基础疾病、年龄分布、院内感染与患者住院时间的关系和菌株分布情况,探讨院内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结果 院内感染发生率为6.0%(31/516).71~80岁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高为41.94%.住院时间>1个月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3.6%高于20~29d患者的2.9%(P<0.05).有22例患者的标本呈阳性,感染菌株的菌株类型以铜绿假单细胞菌(18.18%)和白色念球菌(22.73%)为主.结论 针对心内科老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多种复杂因素,在对各项易发因素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再针对其病理特点进行预防和治疗.从而达到降低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和院内医疗质量的提高.
作者:贺兰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幽门螺旋杆菌(Hp)引发胃病的的治疗方案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300例由Hp引发的胃病患者随机分为三联组、序贯组和中医组各100例.三联组采用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治疗;序贯组采用PPI联合阿莫西林治疗5d,继以PPI联合克拉霉素和甲硝唑治疗5d;中医组则采用三黄灭幽汤进行治疗.观察3组临床疗效.结果 三联组、中医组总有效率均优于序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联组和中医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引发的胃病过程中,关键要考虑抗药性,目前关于Hp的药物治疗基本已形成规范,通过严格掌握根除适应证,遵从联合用药和剂量充分及疗程足够的原则,一定会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安晓亮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普外科13名护士实施风险管理,对比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护士的知信行(KAP)问卷得分情况,护理风险事件、投诉事件的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等.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士的KAP问卷得分较实施前显著增高(P<0.01);护理风险事件、投诉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增高(P<0.01).结论 对护理人员实施普外科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同时,护理风险管理也得到患者的极大肯定,有利于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中年人体质指数(BMI)与高血压、血脂及血糖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进行健康体检的中年人2446例,对其身高、体质量及血压、血糖、血脂进行检测,依照国际相关标准对BMI与高血压、血脂、血糖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患者的BMI和超重、肥胖情况及超重和肥胖患者高血压发病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年男性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和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MI正常人群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综合征发病率均低于BMI异常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MI是临床上易获取的指标,也是代谢综合征鲜明的危险因素,通过对生活中不健康方式进行转变,可有效调控BMI的状态.
作者:董强 刊期: 2013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