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梅;张文忠;焦清海;李和军
烯二炔类是迄今发现的活性强的一类抗肿瘤抗生素.目前已发现并确定的烯二炔类抗生素有刺孢霉素(calicheamicins,CLM)、esperamicins、dynemicins、新制癌菌素(NSC)、kedarcidin、C-1027等[1,2].近几年来,对于CLM与单克隆抗体偶联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逐渐增多.本文将对CLM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及生物活性和单克隆抗体-CLM偶联物的临床应用等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张庆娟 刊期: 2013年第28期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一种对危重患者进行监测护理和治疗的组织形式,主要是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来监护患者,快速作出明确诊断,及时发现潜在危险.作为一种呼吸支持技术,呼吸机已成为ICU不可缺少的生命支持手段,提高了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1].但呼吸机可对生理功能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引起严重并发症.因此重视对机械通气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护理了我院ICU收治的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48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妮 刊期: 2013年第28期
药品说明书是经药监局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药品说明书不仅是验证医院、医师与药师用药,纠正患者用药误区的依据,也是化解医患争议和冲突的凭据.法律明确了药品说明书是药师、医师、药企和政府各自履行职责,进行操作及开展工作的法律依据,是患者服用药物应当遵循的指南.因此,药品说明书既有保障患者安全、合理与经济使用药物价值,又有医患双方争议的法律凭证作用.
作者:张莉 刊期: 2013年第28期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亦称医院内肺炎(N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在入院48h内发生的HAP[1].HAP是目前医院获得性感染中常见的种类,大部分HAP为混合感染,且致病菌多为耐药菌,治疗存在一定困难.临床药师通过和临床医师一起讨论,确定治疗方案.
作者:魏吟秋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替吉奥胶囊联合紫杉醇治疗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32例胃癌患者均给予替吉奥胶囊和紫杉醇治疗,连用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有效率(RR)为50.0%,临床受益率为75.0%.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关节酸痛、疲乏感、脱发和神经毒性.结论 替吉奥胶囊联合紫杉醇治疗胃癌安全、有效且经济.
作者:胡龙威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限制性补液治疗(RFT)对胃癌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78例胃癌手术者随机分为限制输液组40例和正常输液组38例.限制输液组术后5d液体输入量为:20ml/kg,每天1次,并据体质量、中心静脉压、血压、尿量及额外丢失情况适当增加液体输入量;正常输液组术后5d按常规外科补液方案补液.比较2组术后5d平均每天液体输入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病死率,观察2组并发症情况.结果 限制输液组术后5d平均每天液体输入量少于正常输液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正常输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死亡病例.限制性输液组术后随访1个月内切口感染、胃瘫综合征、肺水肿发生率低于正常输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输液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癌手术后采取RFT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
作者:陈嘉希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整体护理在心脏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8例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脏介入治疗中实施整体护理,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3年第28期
尿道下裂是小儿常见的泌尿系统畸形,特别是复杂性尿道下裂,尿道下裂的手术方法很多,失败率也较高,有报道失败率在10%~34%[1,2].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除手术术式,畸形程度外,术前准备,积极熟练的术中配合外,术后护理等对提高治疗成功率也有重要的作用.2006年9月-2012年9月我院应用远位组织联合再造尿道修复复杂性尿道下裂6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冯映华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非那雄胺隔日给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非那雄胺5mg口服,每2天1次;对照组给予非那雄胺5mg口服,每天1次,比较2组临床疗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前列腺体积、生活质量评分(QOL)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IPSS评分、大尿流率、前列腺体积和QO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那雄胺隔日给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效果较为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军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均经瑞格列奈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120例患者中,服药后显效45例(37.5%),有效65例(54.2%),无效10例(8.3%).给药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给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较好,且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金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个性化护理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及并发症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5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常规护理前提下进行个性化护理.出院后随访10个月,观察2组血压变化和并发症.结果 试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肌酐升高及脑卒中、心律失常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绞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方式效果显著,帮助患者有效的控制血压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作者:李莉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半常规量甘露醇治疗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5例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常规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给予半常规量甘露醇125ml治疗,常规组给予常规量甘露醇250ml治疗,对照组予呋塞米20~40mg静脉推注,同时给予甘油果糖250ml静脉滴注,观察3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中小量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不宜盲目使用常规剂量甘露醇脱水治疗,确实需用甘露醇来缓解颅内高压症状,可用半常规量或呋塞米,以免使血肿扩大,加重病情.
作者:白俊平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糖尿病合并全葡萄膜炎临床上虽发病率不高,但因全葡萄膜炎治疗需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使血糖升高,加重糖尿病病情,治疗起来很棘手.我院葡萄膜病专业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糖尿病合并全葡萄膜炎住院患者21例,临床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渤辉;赵桂霞;吕承晓 刊期: 2013年第28期
脑出血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等[1].该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并发症多的特点,因此做好脑出血患者的各期护理,对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我院神经内科近1年来护理的脑出血患者76例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安丽梅 刊期: 2013年第28期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生活步调加快,受伤的机会也相对增加.受伤后一般均为综合伤,需手术治疗的较多.手术应激反应是患者对手术的恐惧、焦虑、紧张和受伤后的心理反应等,共同作用导致的身心综合征,此综合征在手术患者的不良反应的产生机制及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多项研究表明,患者术前的恐惧、焦虑和紧张情绪明显高于术后,而有效地术前护理干预可使患者提高认识,有助于患者平稳渡过手术期[1,2].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焦来霞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4例经多索茶碱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予护理干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临床疗效、肺功能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雪翎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致老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将2008年7月-2012年10月消化内科收治消化道出血患者102例,根据患者出血前是否服用阿司匹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服用阿司匹林;对照组未服用阿司匹林.分析2组一般资料、消化道出血方式和内镜下特征.结果 2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年龄大于对照组,严重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消化道出血方式及内镜下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以胃底胃体溃疡多见,对照组以胃窦溃疡多见.结论 服用阿司匹林致老年消化道出血程度较重,溃疡好发于胃体胃底部,医师应结合胃镜诊断,并全面考虑患者基础疾病,实施针对性干预.另外,高龄是老年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致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对于高龄患者而言,应定期行胃镜检查.
作者:杨鹏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对比观察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给予非洛地平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第1、2、3、4周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及18%,均较轻微,结论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疗效均较好.
作者:秦红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泌尿系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319株泌尿系感染病原菌进行常规鉴定,用K-B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同时对疑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样本采用头孢复合试纸进行鉴定.结果 病原菌中分离率居前5位的分别为大肠埃希菌55.8%;肠球菌属17.2%,肺炎克雷伯菌8.2%,铜绿假单胞菌7.2%,鲍曼不动杆菌3.8%.大肠埃希菌产超光谱β-ESBLs的检出率为57.3%,肺炎克雷伯菌产酶株的检出率为42.3%.绝大多数病原菌对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 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对抗菌药物已产生了较大的耐药性,临床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马秀丽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加强医院处方的管理,规范处方书写的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方法 抽查我院2011年6-12月门诊处方389张和临床科室病历医嘱160份进行点评,从处方书写规范性、用药合理性方面综合性评估,进行处方分析.结果 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为32.90%,注射剂占处方比例17.36%,处方合格率为76.17%;临床科室160份病历医嘱处方不合理处方占12.50%,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7.5%,使用率偏高.结论 应强化处方的规范性和合理用药的管理,临床医生和药师应加强合理用药知识的学习,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龙加良 刊期: 2013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