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丽梅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生活步调加快,受伤的机会也相对增加.受伤后一般均为综合伤,需手术治疗的较多.手术应激反应是患者对手术的恐惧、焦虑、紧张和受伤后的心理反应等,共同作用导致的身心综合征,此综合征在手术患者的不良反应的产生机制及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多项研究表明,患者术前的恐惧、焦虑和紧张情绪明显高于术后,而有效地术前护理干预可使患者提高认识,有助于患者平稳渡过手术期[1,2].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焦来霞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试验组给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对照组给予乙酰氨基酚混悬剂治疗.于首次用药后定时记录患儿体温变化,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体温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退热评分为(28.5±0.12)分低于对照组的(2.63±0.38)分,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9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体温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布洛芬混悬液具有退热作用强、持续时间长、退热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和口服方便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文君 刊期: 2013年第28期
尿道下裂是小儿常见的泌尿系统畸形,特别是复杂性尿道下裂,尿道下裂的手术方法很多,失败率也较高,有报道失败率在10%~34%[1,2].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除手术术式,畸形程度外,术前准备,积极熟练的术中配合外,术后护理等对提高治疗成功率也有重要的作用.2006年9月-2012年9月我院应用远位组织联合再造尿道修复复杂性尿道下裂6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冯映华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膝关节纵切口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措施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15例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纵行切口分离可调式髌骨抓方法内固定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一期愈合,术后未见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治疗优良率为93.33%,男为100%,女为85.7%.结论 膝关节纵切口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式,具有切口小、操作简便、固定性强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亮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游离皮瓣用于烧伤整形外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5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烧伤患者68例,均存在深部肌腱、骨骼外露或严重软组织损伤,均给予游离皮瓣修复,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68例患者共使用10种游离皮瓣,小皮瓣3cm×3cm,大皮瓣18cm×24cm.经游离皮瓣整形治疗,68例患者中,成活63例,失败5例,成活率92.6%.对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随访结果显示,存活的皮瓣质地柔软、颜色正常、外形佳,且患者感觉良好.结论 游离皮瓣用于烧伤整形外科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且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小军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辅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6例DI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血小板水平和D-D阴性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血小板正常率和D-D阴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加减佐治DIC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苗木;刘迪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血栓通针剂临床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以期提高血栓通针剂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血栓通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10例,对其临床资料及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血栓通不良反应例数占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5.43%(10/184).10例不良反应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18~44岁5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10例不良反应患者的给药途径均为静脉滴注,其中8例患者给予血栓通针剂0.5g静脉滴注,每天1次;2例患者给予血栓通针剂0.3g静脉滴注,每天1次.10例血栓通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累及消化、呼吸、循环、中枢等多个系统,以皮疹、瘙痒、恶心、呕吐等为主要表现形式,并且多在首次给药后5~30min发生.结论 血栓通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用药时,应加强监管,密切防范,除严格按说明书要求进行应用及配伍外,尚需考虑患者过敏体质、身体素质等个体化情况,做到合理用药,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以保证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作者:尹梅兰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2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2组剖宫产方式相同,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和益母草注射液;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观察2组产后出血率和产后2h、24h平均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36.1%,产后2、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于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谭小兰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 将75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组3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术复位,激素脱水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mNGF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和Barthel指数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1.79%高于对照组的4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FIM评分和Barthe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IM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mNGF应用于急性脊髓损伤可减少患者神经损伤,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朱旖旎;禹志军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妊娠早期先兆流产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并分娩的孕妇8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入院的无高危因素及无早期阴道流血的分娩孕妇8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保胎措施后继续妊娠至分娩,对照组正常妊娠分娩,对比2组新生儿不良结局.结果 2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妊娠早期先兆流产现象,根据具体的原因,采取及时有效地针对性保胎措施是治疗的关键,可降低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作者:李彩青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47例妇产科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24例和常规组12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9.19%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出血及严重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妇产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慧敏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半常规量甘露醇治疗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5例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常规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给予半常规量甘露醇125ml治疗,常规组给予常规量甘露醇250ml治疗,对照组予呋塞米20~40mg静脉推注,同时给予甘油果糖250ml静脉滴注,观察3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中小量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不宜盲目使用常规剂量甘露醇脱水治疗,确实需用甘露醇来缓解颅内高压症状,可用半常规量或呋塞米,以免使血肿扩大,加重病情.
作者:白俊平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结合雌激素片、米索前列醇联合丙泊酚在绝经期妇女取环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术前5d予结合雌激素口服,于第6天晨起禁食,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2h后行取环术,术中加用丙泊酚止痛;对照组取环前不使用任何药物.观察2组宫颈软化程度、疼痛分度和取环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宫颈软化率、无痛率和取环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绝经后妇女在取器前联合应用结合雌激素、米索前列醇及丙泊酚能提高宫颈软化率、无痛率、且有利于提高节育器取出的成功率.
作者:张晓;马会贤;伊凤蕊;张彭英;郑桂英;常晓钦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评价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采用TCL-4000 12型通道动态心电图对患者进行检测,据检测结果分为无症状性心绞痛(SMI)组和有症状性心绞痛(SMYI)组,比较2组心肌缺血指标即心率、短暂心肌缺血次数(SMI)、STm,对比SMI患者昼夜心肌缺血指标和不同性别SMI患者心肌缺血指标.结果 100例冠心病患者中存在缺血型ST段改变89例(89.0%),其中SMI 78例,SMYI组11例.SMYI组心率、TMI和STm水平均高于SM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MI患者夜间心肌缺血指标均高于日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SMI患者心肌缺血指标高于女性SMI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十二导联心电图诊断SMI具有快速、准确、安全特点,诊断SMI意义重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小兰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普外科13名护士实施风险管理,对比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护士的知信行(KAP)问卷得分情况,护理风险事件、投诉事件的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等.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士的KAP问卷得分较实施前显著增高(P<0.01);护理风险事件、投诉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增高(P<0.01).结论 对护理人员实施普外科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同时,护理风险管理也得到患者的极大肯定,有利于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人工流产术后继发性不孕的主要原因及诊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近年收治的人工流产后继发性不孕患者126例,经系统临床检查明确致病因,并进行对症治疗,跟踪患者术后妊娠情况.结果 不孕症病因为:输卵管阻塞64例(50.8%)、宫腔粘连20例(15.9%)、盆腔粘连16例(12.7%)、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11.9%)、月经不调11例(8.7%).经对症治疗后共治愈99例(78.6%).结论 输卵管阻塞是流产术后继发性不孕的首要原因.社会及医院要分别强化避孕的健康教育工作、人工流产的规范管理工作,以切实降低人工流产后继发性不孕的发病率.
作者:李春霞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3M耐久丝绸胶带在早产儿经口留置胃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用3M丝绸胶带固定,对照组用透明敷料固定,观察2组平均胃管留置时间、非计划性拔管次数、松脱致胃管脱出次数.结果 试验组平均胃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次数、松脱致胃管脱出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经口留置胃管用3M丝绸胶带固定,胃管留置情况明显优于医用透明敷料的固定效果,降低早产儿留置胃管的重置率.
作者:李书梅;刘娜;陈璐;李建平;徐桂芝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个性化护理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及并发症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5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常规护理前提下进行个性化护理.出院后随访10个月,观察2组血压变化和并发症.结果 试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肌酐升高及脑卒中、心律失常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绞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方式效果显著,帮助患者有效的控制血压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作者:李莉 刊期: 2013年第28期
黄疸患者的饮食调节十分重要,如调节不当,使脾失运化,肝失疏泄,可加重病情或使病情延长,正确有效地调节饮食可补益精气,扶正固本,使患者早日康复.探讨黄疸患者的饮食辨证与施护方法,针对各型黄疸进行辨证与施护和调节饮食,改善环境,促进饮食,可取得较满意效果.
作者:齐卫东;杨桂梅;王慧媛 刊期: 2013年第28期
目的 对比观察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皓 刊期: 2013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