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斌
目的 了解该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采集2012年上半年每月1、8、15、22日门诊电子处方,以用药频度(DDDs)、日用药金额(DDDDc)、用药金额排序/DDDs排序比值及药物联合应用情况等为指标,分析抗高血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CCB、ARB和新型复方制剂的使用金额位居前3位,非洛地平、替米沙坦、氨氯地平DDDs高.联合用药方案多数合理,以二联用药为主.结论 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基本符合国内外指南的用药原则,对少数不适宜的联合用药方案有待改进,应根据个体差异选择佳的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沈毅;唐扣明;周卫英;顾申勇;薛晓红 刊期: 2013年第29期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肱骨外上髁为肱桡肌及前臂伸肌总腱附着点,当前臂做旋转运动,主动收缩和被动牵拉上肢时,肱骨外上髁伸肌群长短肌受到牵拉,如此反复,易造成肌肉损伤、撕裂,引起该处炎症.临床常见症状为肘关节外侧疼痛,可放射至整个前臂,劳累后加重,休息时缓解;患肢乏力,握力下降,常不能负重和持握工具;肱骨外上髁压痛明显;肘关节伸直,掌屈腕关节用力向前旋转前臂时,肱骨外上髁处疼痛加剧.笔者总结2005-2012年我院接受按摩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患者50例经验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闫文越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对引发消化性溃疡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方法 对50例患有消化性溃疡并出现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引起消化性溃疡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季节、性别、烟酒史及职业类别等都是影响消化性溃疡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因素(P<0.05);而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生部位上,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概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影响消化性溃疡并发消化道出血因素的研究,对于预防消化道出血和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范义忠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02例T2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糖尿病基础治疗上加用硝苯地平、厄贝沙坦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BP、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T2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志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伴随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阿尔茨海默病渐成为广受重视的社会问题.我国北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平均年龄为75岁、76岁.此年龄段以上人群患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比率达5%以上,而到80岁,此比率上升至15%~20%.高龄痴呆患者同时伴多种内科疾病,医疗护理负担重、难度大,尤其是晚期阿尔茨海默病,大脑功能丧失,咳嗽反射减弱,咳嗽无力,吞咽反射减弱,发生误吸的几率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也增高,死亡率很高.晚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死亡原因90%以上为并发肺炎而死亡[1].目前对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手段十分有限,重点在于防止并发症发生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笔者对2012年1~12月我院收治阿尔茨海默病伴肺部感染的68例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邱宁;曹强;曾会群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9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作为试验组,将2009年1月-2010年12月8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作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结果 试验组主观不舒适感觉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将舒适护理应用于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钟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急性吗啡中毒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危急症,中毒后主要表现为昏迷、呼吸深度抑制(可降至2~4次/min)、瞳孔极度缩小(两侧对称)或成针尖样、血压下降、皮肤发绀、尿量减少、体温下降、皮肤湿冷、肌无力,严重缺氧时可导致休克、循环衰竭、瞳孔散大,甚至死亡[1].现将2010年以来,对在我肿瘤血液科收治的因晚期癌痛而长期服用或注射吗啡类药物发生中毒22例的急救和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刘燕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通过处方点评促进医师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减少药物滥用现象和不良反应.方法 每月抽查医院的门急诊处方和住院病历,由处方点评小组根据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等要求进行点评;将点评结果以书面形式反馈至医师个人,要求医师改进不足之处;并将点评结果与医师的晋升、科室的绩效工资挂钩,促进医师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结果 通过实施处方点评2年,我院处方合格率从68.2%提高至91.6%,药品种数从6.7种下降至4.9种,不合理用药现象逐渐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病例从56例减少至26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更趋合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81.6%降至61.4%,使用强度从108.5DDD降至61.7DDD,药品收入占比从40.6%下降至33.5%.结论 通过点评、反馈、整改、学习提高等措施,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并持续改进处方质量,对提高医疗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减轻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
作者:邓志威 刊期: 2013年第29期
D-10糖化血红蛋白A1c测定仪是台式仪器,应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人全血糖化血红蛋白A1c的自动化和准确的测定.标本可被自动稀释后注入分析柱.D-10糖化血红蛋白A1c测定仪将预先编程设置的由低到高离子浓度的缓冲液注入系统,在这一过程中,血红蛋白经和分析柱中偶联离子结合的程度大小达到分离.处理好的样本自动被注入分析通路,分离的血红蛋白随后在流经光感测量计时,测量其在415nm的光吸收情况.
作者:宋旭臣;赵衍会;刘玲;段群;吕云桂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指在医院外罹患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等均可引起CAP,其中肺炎链球菌是CAP常见的病原菌.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免疫功能受损现象的增加及抗菌药物耐药率的上升,CAP诊断与治疗面临许多新问题.
作者:毕宇蓉 刊期: 2013年第29期
全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老年性退行性髋关节病、股骨颈骨折、创伤性关节炎、各种原因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合并双侧髋关节强直、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各种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等.不失为一种较为有效的关节成型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患者关节活动功能,解除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自理能力.随着老龄人口增加,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生活观念改变,行人工全髋置换术病例数逐年上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为关节疾患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但由其引发的并发症问题亦是医护人员面临的挑战,围手术期护理对避免手术并发症、有效恢复人工髋关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我院骨科自2010年6月-2012年3月共为32例患者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实施优质护理,术后加强健康教育及专科指导,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孟桂玲;孟桂红;彭杰 刊期: 2013年第29期
为了解婴幼儿沙眼衣原体检测状况,选取2012年1~10月我院儿童眼保健科疑似婴幼儿沙眼衣原体感染患儿50例,对其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选取 2012年1~10月我院儿童眼保健科收治疑似婴幼儿沙眼衣原体感染患儿50例,年龄0~3岁.
作者:邓国生;刘忠 刊期: 2013年第29期
调剂人员以处方为依据,依照药物配方原则及程序,及时精准地将处方中开具的药物配置成可供病人使用的中药药剂,即所谓的中药调剂工作[1].包括处方审核、剂量调整、用药控制及处方核对四项工作,技术性及专业性较显著,调剂工作是否达标,直接决定处方疗效能否达成[2].故按规范要求,优化落实调剂工作极为必要.但调剂工作中依然存在各种问题,引起处方疗效受损现象[3].我院为提高调剂水平,对中药调剂工作问题展开调查,探讨调剂中不同问题对处方疗效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锦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客观评估该院近年来用药情况,为合理调控用药结构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分析医院2009-2012门诊急诊药房及住院药房用药情况和配方数据量,从药品总金额、药理分类、用药金额、抗微生物药品等几方面比较分析.结果 药品金额年平均增长率为18.07%,处方金额年平均增长率为-3.27%;抗微生物药品金额年增长率17.75%,应用较多的前15种药品金额年平均下降5.03%,非抗生素比例年平均增长率9.65%.结论 该院2009-2012年用药情况基本符合合理用药要求,有待进一步改善.
作者:邢人鑫 刊期: 2013年第29期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septic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是由于多种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导致股骨头内骨组织死亡所引起的病理生理过程,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作为一种进展性疾病,多发生在20~50岁,如果在早期不能作出及时的诊断和治疗,约80%未经治疗的ANFH在1~3年内会发生股骨头塌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我院自2003年1月-2011年1月采用经动脉介入疗法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5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旭东;崔社娟;曹贵文 刊期: 2013年第29期
急性乳腺炎,中医又称乳痈、乳疮等.是哺乳期妇女常见病症.多发于青年女性.患者不仅自身痛苦,也影响哺乳期婴儿身体健康.急性乳腺炎病因有2种,即乳汁瘀积与细菌感染.中医认为该病为肝经滞气,和阳明之热,相互郁结,营气不从所致.笔者采用中医按摩疗法治疗急性乳腺炎300例,效果显著,现总结治疗经验如下.
作者:杨松涛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简称硬膜外麻醉,为剖宫产手术首选麻醉方式.常见并发症为恶心、呕吐.而剖宫产术中恶心、呕吐常伴低血压的发生,若处理不及时会给产妇及婴儿带来不利影响.因剖宫产多为急症及饱食状态,故发生恶心、呕吐机率相对较高.笔者就我院行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产妇119例出现术中恶心、呕吐的原因及护理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宋小玲;张舟;李京华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评价三酸散与硝酸咪康唑乳膏(达克宁乳膏)治疗足癣的疗效.方法 200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三酸散加适量水后泡足部,每次1袋,每天1次,连用7d.对照组:外用硝酸咪康唑乳膏于患处,每天2次,连用14d.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62.0%,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愈率为27.0%,有效率为56.0%,2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外用三酸散治疗足癣更方便、经济、快速有效.
作者:陆红玉;冯小剑;程晨 刊期: 2013年第29期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主动脉内的血液经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膜,形成夹层血肿,在血流压力的驱动下,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是主动脉中层的解离过程.AD是心血管疾病的灾难性危重急症,其发病率为(25~30)/100万[1],如不及时治疗,48h内病死率可高达50%.临床特点为急性起病,突发剧烈疼痛、休克和血肿压迫相应的主动脉分支血管时出现的脏器缺血症状.根据夹层的起源及受累的部位可分为:Ⅰ型:起始于升主动脉并越过主动脉弓向远端延伸;Ⅱ型:起始并局限于升主动脉;Ⅲ型:起始于降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并向远端延伸.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主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挽救了大量AD患者的生命,使本病预后大为改观.尤其是Ⅲ型适宜行覆膜支架植入.现将覆膜支架植入术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周桂莲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分布,并分析原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医院收集的不良反应报告156例,分别就患者年龄、不良反应类型、药品种类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患者中,以老年人为主,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药品类型以抗生素和中药制剂为主,反应发生类型以皮疹较为多见.结论 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因素较多,应加强和重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控制药物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姚兰萍 刊期: 2013年第29期